中印史上战争和冲突并不多,主要有10大原因。史上,两国在文化层面的交流至少已有2000余年,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两国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而促进了双方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但不管是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任何冲突都是两败俱伤。因此,和则繁荣,冲突则俱损,这是铁的定律。但到了现代,印度民族主义崛起,妄故历史事实,不断打破中印数千年来的和平、交流和相互发展与进步的历史方向,泱泱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不好战,也不惧战,等到印度的,将是正义的雷霆出击。
一、中印冲突较少的10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都是文化温和的民族。自古以来,印度和中国本质上都“不好战”,甚至十分温和。印度是以“佛教”为主体宗教国家,人们都尚善崇佛,本性上不喜欢战争;而中国,儒家文化及中庸之道是其民族意志核心,“仁爱”“非公”:“和合思想”“兼善天下”决定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友善、和善和不好战的民族。因此,这是中印数千年来冲突较少的根本原因;
第二大原因:受古代原始生产力限制。
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都较低,战争几乎都发生在地域相邻范围内,远距离战争在全球区域内都较少,因为在冷兵器时代,任何战争的后勤保障、物资准备等,都是巨大困难。那时,中印都是农耕国度,物质文明程度较低,担负远距离战争能力有限,所以冲突较少。
第三大原因:物质和利益纠葛较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印物质利益、疆域利益等冲突较少。没有利益纠葛何来战争?因此,古代中印不具备战争冲突的基本元素。
第四大原因:喜马拉雅山地理条件限制。
自古以来,中印之间就隔着超出当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喜马拉雅山系,恶劣条件和“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喜马拉雅山,成了中印的天然屏障,自然阻隔了中印之间战争冲突。所以当年玄奘取经,都是绕道而行,由西藏进入印度,而是一路向西出新疆,经过今天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才到印度。如果换成军事上的冲突,这种长途跋涉的战争,中原王朝是没有兴趣的,也许只有成吉思汗才可能出兵。反过来,印度也是一样。
第五大原因:中印古代政权内部力量无以支撑。
在古代,印度几乎没有形成任何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政权,中国尽管存在,但也时常分分合合,内部矛盾突出。从史上看,中国盛唐强悍时代以及印度多笈多王朝时期都较为强盛,但中国和印度都是多民族国家,部落、氏族社会诉求与国家皇权或王权冲突长期存在,各自内部都应接不暇,更无力开启远征的战争模式。
第六大原因:中印都深受外部战争因素牵制和制约。
史上,印度常备阿拉伯人、雅利安人的入侵,防止来自北方这些民族的入侵,成为印度古代政权应对的核心方向。而古代中国,任何王朝都深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如自公元700年阿拉伯人入侵开始,印度先后经历了阿拉伯人统治、突厥苏丹统治和蒙古后裔的莫卧儿王朝,约1000年的外族统治历史,根本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而同一时期的中原王朝,来自北方鞑靼、匈奴、突厥人、契丹人、西夏等少数民族的侵略,更成为各政权应对的主要对象。
第七大原因:妄自尊大的无知。
中印第一次战争可以说是发生在汉朝,当时在中国的西方有一个贵霜帝国,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虽然贵霜帝国严格上来说算不上印度的前身,但是和印度还是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印度的贾特人就是贵霜帝国的后裔。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公元90年,贵霜王在班超出使西域的时候想要求娶大汉的公主,而此时的大汉王朝根本没听说过贵霜这个国家就果断的拒绝了,于是贵霜帝国派兵七万越过帕米尔高原,进攻汉朝的西域属国。班超都没用正统的大汉王朝的军队支援,直接统领各属国的部队诱敌深入后迫使贵霜投降,这次战争以汉王朝的胜利而结束。
这场战争在汉朝的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粗略的一笔带过,当时的统治者根本没把这个贵霜帝国放在眼中,在他们看来,这个听都没听过得贵霜根本没有丝毫威胁吧,其带来的威胁可能都远远比不上匈奴。这场战争导致的结果就是,贵霜在以后的几百年再也不敢对中原有任何想法,转而把兵锋指向西南方,一路战无不胜,大名鼎鼎的波斯帝国都是贵霜的手下败将。
第八大原因:权力失控引起的冲突。
中印古代第二次战争发生在公元647年,那时,唐太宗李世民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印度,当时天竺因国王去世国中大乱,大臣阿罗那顺篡位成功,随即发动所有的军队攻击王玄策,王玄策只有三十多个骑兵,寡不敌众失败被擒,后来王玄策趁乱逃脱。王玄策逃到吐蕃征召军队一万人马,直奔中天竺激战三天,攻破茶博和罗城斩敌三千,溺敌一万余人,俘虏数千人,活捉阿罗那顺。
其余的人跟随阿罗那顺的妻子继续在别处抵抗王玄策继续追击,击败了阿罗顺那的残部,俘虏一万两千余人,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池投降。东天竺的国王惊惧之下上供牛马三万头,其余武器无数。一战打的天竺众国心惊胆战。
贞观二十一年五月,王玄策班师回朝,被封为朝散大夫。同当年的汉朝一样,这次战争并没有被朝廷重视,获得胜利王玄策一生也没有得到什么重用,感觉相当可怜。再有就是现代的战争了,印度可以说每次都是搞笑的存在,总想挑衅中国,却没有一次成功。
第九大原因:外部势力的介入印度民族主义崛起。
随着“日不落帝国”英国殖民地解体,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的退出,将中印原有疆域擅自改变,导致印度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后,与中印产生领土争端的矛盾冲突。如1959年8月发生于中印度边境的郎久武装冲突。为争抢我国领土,1959年,印度开始大量向中印边界东段地区增兵。1959年8月,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的兵力已经由1958年年底的2000余人增加到4000余人,据点也由25个增加到61个。8月25日,朗久事件爆发,印度军与进驻到马及墩的雅列普开展群众工作的中国卫队发生武装冲突,双方战斗约1小时,入侵印军被击毙2名,其余退回。8月26日,印军再次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射击。朗久事件是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的第一次较大的武装冲突。
1959年10月20日的空喀山口事件,三名印度武装人员在西藏地方西北端的空喀山口以南地区越入中国领土,遭到中国边防人员警告,但印方执意越境,中国边防人员不得不将他们解除武装,予以扣押。10月21日,一支由70余名印度特种边防警察组成的巡逻队在同一地点闯入中国领土,并于15时9分首先向中方开枪射击。15时19分对中方开始第二次射击。其中边防巡逻队副班长武国清中枪阵亡。中国巡逻队剩余13人随后进行还击,班长文杰看到印军进攻猛烈,便改变作战策略。他让大部分战士集中火力抵抗正面进攻的印军,自己带着两名战士抄印军的后路。印军在遭到背部进攻后,阵脚大乱开始撤退,19时30分,战斗结束,印军丢下了九具尸体,另有三名负伤、七名被解放军俘虏。在此次战役中阵亡的解放军战士武国清,追授一等功臣,葬于疏勒烈士陵园。
第十大原因:印度民族主义崛起。
此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民族主义狂妄自大,进一步罔顾事实,无视正义,导致中印1962年爆发战争。从1961年到1962年9月,新成立的印度政府采取“前进政策”,不断侵入中国领土。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中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面对印度集结兵力、侵占中国领土、频繁挑起边界冲突的形势,中国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进入战备状态。在印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当天,即10月20日,奉命开始自卫反击。经过几天反击作战,西藏边防部队全歼印军第7旅,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吒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被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新疆边防部队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37个入侵印军的据点。
1967年的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边境冲突。发生于1967年10月1日至10日在当时受印度入侵并纳为保护国的锡金王国与中国西藏的交界。印度声称印军死88人伤162人,解放军死340人伤450人。解放军称在乃堆拉山口冲突中,印军伤亡共计607人,解放军死32人伤91人。
二、中印合作交流仍是主流及出路
在古代,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不仅仅止于佛教的交流和商业上的往来,还有文艺、科技、民俗等方面的交流。
薛克翘在《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详细叙述了一千多年来的中印两国的文学因缘,促进了中印文学比较研究的发展。书中指出,中印古代文学交流实际上是以佛教为主要媒介的交流,且古代中国文学较多地接受了印度文学。
从中可知,文学交流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是佛教的交流,郁龙余的《中国印度文学比较》,唐仁虎、魏丽明等的《中印文学专题比较研究》都详细审视和阐释了佛典翻译文学。
两国的民俗交流几乎是通过佛教展开的,由于佛教的传播,中国的民俗也蒙受了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伦理观念相互结合,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富有佛教特色的民间习俗,如四月初八浴佛、喝腊八粥、过元宵节、盂兰盆节等,两国在文艺、科技、民俗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多成果。
在当代,和平发展仍是主流,中印更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相向而行”,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双方发展进步,而非一损俱损的对抗和战争。
三、结语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虽势有强弱之分,但并无断绝之时。两国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共同发展。以佛教为核心的精神、物质文化交流谱写了一支悠扬动人的中印文化交流之曲。通过聆听,我们能够充分体会两国文化在交融中产生的共性,从而更好地欣赏、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乃至形成一种相互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增进两国互信,推动两国健康、友好关系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通过文化层面的交流构建中印两国更高水平的友好关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2019年6月13日,国家主席与成功连任印度总理的莫迪举行会晤,双方达成了广泛共识,均希望能够持续推进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增进两国人文交流,最终实现“助力彼此发展……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我们应该坚信,随着文明进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印两国更好地开展交流合作,以推动两国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进步,促成“龙象共舞”,定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首先是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无法直接造成军事上的冲突。其次,无端的挑起战端对于谁都不好,历史上的战争也是在英国殖民期间发生的,只有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才是真正中印的战争,但也是因为英国人留下的烂摊子造成的。
细数印度在与中国的四次战争中,除1962年战败外,赢了三次!
首次鸦片战役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在英国战争序列中有五支印度军队:第二、第六、第十四、马德拉斯工兵团和孟加拉国志愿军。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印度士兵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第一次海战中,英军共投入650名印度士兵。毕竟,英军没有一支损失。印度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很少有人死亡。英军很容易打败清朝。
第2次鸦片战役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战斗序列中有7个印度陆军单位:旁遮普第8和第15团、普罗宾范尼骑兵团、孟加拉第47、65和70团以及马德拉斯工程团。
英国和印度大约有1万名士兵,其余都是水手。
其中,至少有7000名印度士兵。
可以说,英国士兵的主力是印度士兵。
战斗更糟。清军投入29万兵力,对英法军队1.77万人。毕竟,联军伤亡405人,清军伤亡约2000人。
尽管清军伤亡甚微,但北京被盟军打败了。
可见当时清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是多么的贫乏。
八国联军侵华
在侵华期间,许多印度士兵也参加了。在侵华期间,一万名英国士兵中大部分是印度士兵。
此外,还有澳大利亚海军陆战队和中国的“中国勇士营”。然而,印度士兵继英军之后,又轻松击败清军,在中国完成了“三连冠”。
虽然这三次战役都是以“傀儡军”的身份进行的,都是跟随英军进行的,但印度自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