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十月,听闻自己的两个弟弟被被朝廷逮捕,关进了诏狱,贵为太后的张氏,跪在侄儿明世宗朱厚熜面前,苦苦哀求。
当年正是在张太后不遗余力地支持下,朱厚熜才有机会从湖广安陆千里迢迢赴京继位。时过境迁,如今面对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政治能量的伯母,朱厚熜再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张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情,在皇帝朱厚熜眼里,简直避犹不及看着就烦。
前半生都被明孝宗朱佑樘捧在手心宠上天的张太后,哪里受过这等冷漠待遇?气急交加之下,就一病不起,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撑了七年多,不但没有等来侄儿皇恩浩荡,还听说大弟张鹤龄死在了狱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绝望的张太后在凄凉中死去,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张太后尚尸骨未寒,朱厚熜就把她另一个弟弟张延龄直接给斩首了。
封建历史上最受宠爱的皇后,历经大明三朝的太后,张氏的结局不得不说实在悲惨,但悲惨的背后,其实也有她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幸运的太子妃:三千宠爱在一身
纵观中国2315年的封建历史,唯一一位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的皇帝就是明孝宗朱佑樘(chēng)。从这个意义上讲,朱佑樘的妻子张氏当之无愧为历史上最受宠爱的皇后,没有之一。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出生在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刚满16岁的张氏被选为太子妃。这个太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明孝宗朱佑樘。
这一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十月十五,张氏就从太子妃一步登天成为年轻的皇后。
当时刚走马上任的朱祐樘也是打算“依据祖制”来一次全国选秀,充实一下后宫的。阁臣谢迁上书劝谏:应该严格遵循礼教,为父皇守孝三年后,再行选妃。
被后世盛赞的中兴之主朱祐樘,一开始便表现出来从谏如流的可贵品质,完全听从了大臣们的劝诫。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普通且刻板的君臣议谏,后来不仅改变了明孝宗朱祐樘的婚恋观,更是创造了一个封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纪录。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眼看守孝三年已过,皇帝竟然还不提选妃的事情,这下又轮到王公大臣们着急了。
皇叔荆王朱见潚直接上奏,希望皇帝赶紧选妃多给老朱家开枝散叶。没想到朱祐樘冷冷回应一句:“叔叔你这心操得实在太多了,我自有我的打算。”
王所拟诚未当者,朕志已定可,不劳尊虑也。惟叔亮之。——《孝宗实录》
朱祐樘放弃选妃的背后,其实是十八岁的皇后张氏大获全胜、朱祐樘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真相。
明朝史学家陆楫在他的著作《蒹葭堂杂著摘抄》中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真相:
孝皇平生无别幸,与后相得甚欢。
至于张皇后到底有什么魅力或者用权谋家所说的“用了什么手段”,让弘治皇帝朱祐樘如此迷恋,连三宫六院也不要了,史料中并没有详细交待。
后世盛传的朱祐樘身世凄惨,从小见惯了宫廷尔虞我诈的阴暗,对女人失去信心,独爱张皇后“活泼可爱、心直口快和胸无城府”。其实是有太多臆测和讹传成分,并没有真实史料佐证。
朱祐樘到底把张皇后宠爱到了何种地步?嘉靖年间的文学家杨仪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张皇后有次生口疮,朱佑樘亲自为她端水传药,怕惊扰她休息中途要咳嗽竟然硬生生给忍住了。
在封建男权时代,九五之尊的皇帝竟然体贴到如此地步,难怪一边的宫女都目瞪口呆。
按照大明后宫律例规定,帝后是不可以和皇帝通宵同宿的。皇帝每次招幸皇后完毕,便要由宦官前后执火把,送皇后回宫。
朱佑樘却和张皇后如民间夫妇一般每天双栖双宿,此事不仅大明朝野上下皆知,连朝鲜使臣报告其国主的文书中,也有朱佑樘“昵爱皇后”的记载。
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朝鲜《胜朝彤史拾遗记》
跋扈的张皇后:恃宠而骄不自珍
朱佑樘不仅宠老婆,还爱屋及乌对张皇后的娘家人也超出常人理解地好。
他在位十六年,一次次无条件地赏赐、纵容张家人。以贤明著称的他,甚至不惜为维护他们对朝臣滥用刑罚。
张皇后的父亲张峦去世时,朱佑樘亲手给老岳父写碑文,写得相当之肉麻:老泰山最大的贡献是生了当今皇后,她实在是我今生绝佳配偶,为我生儿育女,对老朱家国祚绵延亿万年居功至伟。
实生今中宫,为朕佳配,诞育皇储,绵我国家亿万年之祚……——《孝宗实录》
朱佑樘追封张峦为昌国公,两个未成年的小舅子,张鹤龄被封为寿宁侯,张延龄被封为建昌伯。朱佑樘为张皇后专门修建的家庙也十分壮丽,朱佑樘还亲手为这家庙写了个匾额:龙窝。张皇后的姑父高禄被一口气提拔到了礼部尚书,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干伯张嶙、义弟张忱都封了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此外张氏亲戚还有锦衣卫千户、百户若干。张皇后一门,真正实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只是封官赏钱盖房子,倒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堂堂皇帝的朱佑樘,对张皇后及其家人的无条件纵容,放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经常在宫中和皇帝皇后一起吃饭。有一天在饭桌上,趁着朱佑樘去方便的时候,两人竟然把皇帝的帽子抢来抢去轮流戴在头上。这在古代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太监何鼎吓得不轻,严厉阻止后向朱佑樘请罪,没想到朱佑樘一笑:嗨,就俩孩子玩,干嘛当真?弘治十一年,二张兄弟又一次入宫,居然偷窥孝宗床帏,何鼎大怒,手持金瓜(古代卫兵的武器),将二张揍了一顿。随后何鼎以二张“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要求朱佑樘处罚二张兄弟。谁料张皇后先吹起枕边风把朱佑樘激怒,皇帝直接让锦衣卫抓了何鼎。不久后,这个两次得罪二张并多次劝谏朱佑樘选妃的太监何鼎,被张皇后指使内监李广杖杀在诏狱中。寿宁侯张鹤龄兄弟出入宫禁,尝侍内庭宴。帝如厕,鹤龄倚酒戴帝冠,鼎心怒。他日鹤龄复窥御帷,鼎持大瓜欲击之,奏言:“二张大不敬,无人臣礼。”皇后激帝怒,下鼎锦衣狱。——《明史·卷一百九十二》
皇宫内胡闹,最多违背皇家礼制,不影响大局。但张皇后的家人们,注定不是省油的灯,随着二张长大,胡闹的程度也是日渐夸张。
他们仗着朱佑樘和张皇后的溺爱,败坏盐课,侵夺民田,甚至和太皇太后周家争田,基本上除了好事,其余的都干过。朝堂上正直大臣和言官都看不下去,纷纷上书谏言。
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户部主事李梦阳写了有名的《应诏指陈疏》,痛诉当时朝政的得“二病、三害、六渐”,大胆地揭发了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网利贼民、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等罪行。
没想到狡猾的张鹤龄揪住奏折中“陛下厚张氏”这一句,诬陷梦阳讥讽张皇后,罪当问斩。
张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也适时地在朱佑樘面前痛哭流涕,说李梦阳仗着自己文坛领袖、复古派前七子的威名欺负她孤儿寡母。朱佑樘直接将李梦阳下狱,几乎被拷打致死。
张家人的为非作歹实在不得人心,李梦阳的遭遇并没有吓退更多想为民除害的朝臣官宦。
鼎鼎大名的王阳明,首辅大臣刘吉,刑部侍郎李东阳,甚至礼太监萧敬都曾冒死上奏,请求处分激起民怨的张家人。
面对满朝文官络绎不绝上书弹劾张氏兄弟的书面,明孝宗朱佑樘最终的回复竟然是一句风轻云淡却又透着无奈的话:
朕只有这一门亲,再不必来说。
悲哀的老太后:孤立无援难立足
大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年仅三十六岁的明孝宗朱祐樘,给他唯一的儿子朱厚照留下最后的嘱咐“任用贤臣”后,驾崩于乾清宫。
明武宗朱厚照继位五年后,将母亲张皇后封为“慈寿皇太后”。朱厚照在位的十六年间,朝野对张太后家人的不法行径,依旧奏折弹劾不断。
正德八年(公元1514年),一位叫曹祖的人,自称是建昌伯张延龄的心腹家奴的父亲,上告张太后的俩个弟弟虐杀僧、奴,还有谋反等事。
明武宗下令查证后发现,除了谋反的没有实证以外,其他事项竟然全部属实。
然而离奇的是,调查还没进行完,作为证人的曹祖,忽然死在了牢里。有人怀疑可能是慈寿张太后下了手,只是没人敢去找证据。
此后多年,仍然不断有大臣反映张鹤龄、延龄兄弟的不法,明武宗朱厚照多次想处治他们,都碍于母后张太后的心情,一次也未得到到实施。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朱厚照在郊外祭祀时吐血病倒,一月后病情加重驾崩,却没有留下一个儿子。
从此,张太后除了两个在外胡作非为的弟弟外,在皇宫真正成了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
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上书请立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这个提议得到了张太后的大力支持,还命令弟弟张鹤龄和君臣一起迎立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只是,朱厚熜和张太后终究没有血缘关系,政治上的支持终究无法长久维系情感。
朱厚熜一坐稳皇位,就开始捣鼓着要尊奉自己的生身父母为真正的“先皇先后”,这事立即遭到了当初提议朱厚照继位的杨廷和的反对。
毕竟明孝宗朱祐樘才是“正统先皇”,而“先后”张太后还好端端地活着呢。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开始闹腾,一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以朱厚熜全面胜利结束。
这个皇帝和朝臣长达三年半的激烈冲突、皇帝整整抗争了十七年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
“大礼议”的结局是,朱厚熜死去的母亲被封为慈孝献皇后,而活着的慈寿皇太后张太后被改为“圣母”。
站在明世宗朱厚熜的立场,这一番操作似乎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对于张太后而言,就是剥夺了她皇后太后的身份,从此以后你就是一个普通“大伯母”啦。
曾经是中兴之主朱佑樘一生唯一的皇后和唯一的配偶,曾经被儿子尊称为母后的张太后,现在在这个大侄子皇帝面前,彻底沦落成了“大伯母”。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如果张“圣母”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不会不明白在这个“虎落平原”的时刻,该如何自处,该怎么做人。
但一生受专宠被尊奉的张“圣母”,根本就没有这种敏感度。
她的两个弟弟,依然以为自己是皇亲国戚,继续作威作福,抢庄田,招纳无赖,家奴上街群殴,不知道危险将至。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张鹤龄被嘉靖皇帝削除封爵,“革昌国公张鹤龄爵,降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带俸闲住。”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二张被抓下狱,所以有了开头的张太后跪在侄儿皇帝朱厚熜面前痛哭。但任凭如何哀求,朱厚熜无动于衷。
张鹤龄很快在牢狱中死去,张太后经此打击一病不起。八年后风光一生的张太后,在忧闷中去世。朱厚熜只是将张太后在泰陵中和朱佑樘合葬,但是没让她进祖庙。
张太后死后五年,明世宗朱厚熜命人将整整在牢里关了十三年的张延龄,斩于西市。
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宽仁且开明,在朝政治理方面堪称守成皇帝中的佼佼者,是故有了“弘治中兴”的成就。
在个人生活方面,一生用情专一,与皇后张氏相敬如宾,也是封建帝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两点,后世史学家们对朱佑樘的记述从来不吝溢美之词。
而结合史料,从张皇后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对朱佑樘夫妇的评价,多少是有点过誉了。
有幸获得封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帝王专宠的张皇后,我们不至于说她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看起来也并不一定如坊间盛传的那般聪明活泼,知书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