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占地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假设开挖后开发成像兵马俑一样的开放景点,那门票将是天文数字,因为故宫每天限定80000人,每年门票收入8亿元人民币,以秦始皇陵的文物价值和历史地位,受欢迎程度绝不会低于故宫,那就简单类比下,78个故宫面积的秦始皇陵每天游览人数假如是故宫的5倍,那每年的门票收入就可以达到接近40亿,再加上不菲的文创周边收入,每年100亿收入不在话下,再加上这么大的游客数量,给当地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以上只是计算的直接间接经济收益,秦始皇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78个故宫面积的陵墓中肯定储存着海量的历史文献书籍,古玩字画更不用说了,一旦挖掘出来,不仅将出土海量的国家一级文物,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文化研究上将形成巨大的影响,难以估量的历史真相将随着无数的文物出土重现人间,对于现在人类对于2000年年以前的历史研究将是巨大进步。
而秦始皇陵早在1974年就被发现了,时隔将近50年,开发后既然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为何秦始皇陵一直不开发呢?
为了回答,先来看最近100年里,几个比较大的皇帝陵墓挖掘事件。
清东陵盗掘事件
最近100年皇帝陵墓挖掘事件中,最出名的并不是49年以后发生的,而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
1911年清帝退位后,几年后虽然皇帝离开了紫禁城,北京城内也逐渐没有了清朝的制度,但是清东陵一直有护陵人员编制,并且延续清朝制度,甚至还有宗人府等机构管理保卫事务,但是当时毕竟兵荒马乱,清东陵控制权逐渐落入北洋军阀手里,原本的护陵人员甚至里通外来人员盗墓。
时间来到了1928年6月,当时国民革命军孙殿英部就驻扎在东陵附近,当时正好传出土匪马福田企图趁着北伐革命的乱劲偷盗东陵,孙便打着剿匪的名义包围了清东陵,并趁机自己挖掘了东陵。
清东陵包含了乾隆皇帝,慈禧太后等清王朝最有权势的人物的陵墓,里面的装饰丝毫不比故宫差,而且里面藏有比故宫文物还要珍贵的大量稀世珍宝,由于这次挖掘属于盗掘,根本没有任何科学的保护措施,因此清东陵可以说受到了极大破坏,海量的珍贵文物也被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次巨大损失。
定陵挖掘事件
其实49年以后,政府还是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皇帝陵墓挖掘工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定陵挖掘工程。而且这一次是政府组织,有大量历史文物保护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可以说与清东陵盗掘存在本质区别,但是这一次挖掘的结果仍然非常遗憾。
1956年5月,由郭沫若主导,开始挖掘定陵,定陵是明朝皇帝万历的陵寝。由于是明代在历史上地位极为重要,而且万历皇帝也属于明星皇帝,这次挖掘结果本应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当时科技保护手段还是太差,还是有非常大的损失。
当挖掘人员进入墓室后,被里面的绫罗绸缎,奇珍异宝瞬间震惊了,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再次被震惊,因为接触了外界空气的文物瞬间被氧化破坏,大量文物被破坏。损失惨重。
此后,郭沫若等人想再次挖掘武则天的陵墓,但是由于定陵挖掘的惨痛教训,这项计划搁置。当然更大更重要的秦始皇陵墓也躲过了一劫。
秦始皇陵为何不挖掘
1974年,临潼县农民发现了兵马俑,当年开始挖掘兵马俑遗址,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土的颜色,其实刚刚挖掘出来的兵马俑的颜色非常鲜艳逼真,但是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挖掘人员根本没有办法来保护兵马俑的原色,这也是兵马俑挖掘过程中的遗憾。
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真正的秦始皇陵更加复杂,据说里面有水银为百川和江河大海,1981年专业机构果真在土壤中测到了比较明显的汞异常分布。
而且专业测量机构通过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于秦始皇陵进行了勘测,发现了以下几个结论。
1,土堆中部下方存在地宫墓室
2,墓室主体经过了2000多年历史,尚未坍塌。
3,2000年风吹雨打,墓室内部没有进水。
4,地宫内存在大量水银
5,地宫的大小尺寸位置都被精确测量
可以说秦始皇陵的挖掘难度比任何一个陵墓都要大,因为历史太久远了,范围也太大了。在挖掘科学技术充分成熟之前,绝对不会出现盲目挖掘造成文物大量损坏的情况。
至于到底技术什么时候成熟,秦始皇陵什么时候能够挖掘,估计未来50年内想都不要想。
具体防腐防氧化技术暂且不提,就拿挖掘陵墓来讲,起码要先在秦始皇陵上建一个温度,湿度,光度,空气成分分布精细可调的建筑物,你要知道秦始皇陵的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估计以现在人类的基建水平,一个故宫大小的地方建一个这样的设施都不太可能,要是建78个故宫面积的建筑设施。还要精确控制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光照分布,估计50年内是不可能的。秦始皇陵挖掘估计大概率要等几百年后,科学技术与基建水平再上几个台阶,才有讨论的价值。
感谢悟空邀请。秦始皇陵不是不能挖,是现在不能挖掘。其因有三
一、客观因素,技术条件达不到。秦始皇陵里面的东西肯定不少,这在史记中都有记载。那么问题出来了,这么多好东西,如果挖掘出来,怎样保存。这些东西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并且在那么一个特殊的地下环境中,如果挖掘出来,有可能会瞬间碳化,特别是丝布一类的东西,还有瓷器与墓壁上的图画也可能会忽然间褪色,这在过去的考古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例如明定陵的挖掘,还有兵马俑的颜色消失等这些挖掘使很多好的东西没有保存下来实在是可惜,与其这样还不将他们放入地下,等未来有技术条件时在挖掘也不迟。
二、主观因素,挖掘是有争议的。秦始皇陵从被发现之日起,对秦始皇陵的挖掘与否,争议一直没断过,曾经以郭沫弱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学者向中央请示挖掘,后来中央没有批准。国家有国家的考虑,不能因为一些个人的私利而牺牲民族财富,国家利益。
三、秦始皇陵里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怎样保护和挖掘好这笔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而作出后悔的事。我们应该正确理智的看待,不能盲目跟风。
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历史小书虫@副局健康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