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商鞅变法后为什么被车裂
在车裂之刑是谁发明的中就曾提到过,商鞅之死是车裂刑罚中最著名的案例,而商鞅变法后之所以被车裂,也是因为这一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贵族的集团利益,因为商鞅变法中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政治上废除了爵位的世袭,不过商鞅当时之所以没有很快受到针对,主要也是因为变法期间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多贵族都还不敢动他,但是秦孝公死后,商鞅就受到了旧贵族的攻击,从而才被判处车裂之刑。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什么?谢谢
商鞅主持秦国变法先后共有两次,在第一次变法之前还有一个序幕。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颁布《垦草令》,这项法令的主要内容方略是:大力发展农业、促进商业、以法治天下,提高农业农人的社会重要性同时减少权贵的特权,将他们一并纳入税收制度中。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封为左庶长,在秦国内全面开始第一次变法,变法内容为:更改户籍制度、对违法犯罪实行连坐、规定明确的军功军法、将世代承袭的贵族制度废除、颁布等级严明的20等爵位、抑制民间私斗、奖励农业生产、制定了秦律。
公元前350年,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内容为:开垦荒地拓展疆土、在全国划分行政区域实行县制、统一度量单位、禁止儒学提倡法学等。
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和350年在秦国进行的,一共变法两次,通过这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在严苛的法制下国力蒸蒸日上,为之后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也因变法而名流千古,为后人所赞颂。

扩展资料
商鞅徙木立信的由来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贴上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贴出告示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黄金。”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了他五十两黄金。后来,徙木立信成为成语,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