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万国全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世界地图,由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末期绘制。尽管这幅地图开启了我国对世界认知的新篇章,但在清朝时期却被人遗忘,甚至受到了抵制和质疑。
万历三十年,利玛窦进入紫禁城,将一幅世界地图献给了明朝皇帝朱翊钧。虽然朱翊钧对基督教不感兴趣,但他收下了这幅地图,并赐予利玛窦的地图织成丝制本,赠送给各位皇子。这幅地图对明朝时代的世界观造成了冲击,让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对“天下”概念进行反思,接受了“地球”的观念。
随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这幅地图逐渐被遗忘。清初,由于战乱,保存完整的《坤舆万国全图》难以找到,而部分收录在典籍中的地图又被随意改动,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更为奇怪的是,清朝知识分子中有些人认为这幅地图侮辱了我国,将亚洲称为“亚细亚”,认为“亚”是次一级的意思,而“细”则是小而孱弱的意思,他们不愿接受这样的称呼。
在清朝初期,《坤舆万国全图》的地位并不受到禁制,但因各种原因,它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关注,被人们遗忘。到了乾隆年间,乾隆还命令和珅等人编修《大清统一志》,对于西方国家的认识完全是混乱的,对这幅地图的理解也逐渐模糊。
直到20世纪初,彩绘版本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海外被发现,现在能够知道的存世地图一共有6副,国内一副在南京博物院之中,另一幅则被我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然而这两副地图在细节上还有所差异。尽管如此,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依然被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世界地图。
对于《坤舆万国全图》的遗忘和被质疑,我们不禁深思。这幅地图曾经引起明朝时代知识分子的讨论,让他们开阔视野,但在清朝时期,由于各种因素,它被封存在清朝书库之中。或许这是历史的无奈,也是时代的轮回。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可以从中汲取教训,珍视历史文化遗产,不忘先贤智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样,历史才能在新的篇章中继续书写,而《坤舆万国全图》的历史价值也将得到更好地体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