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邓艾结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至一百一十九回,发生在伐蜀之战结束后,相关人物分别为邓艾、钟会、卫瓘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
蜀汉灭亡后,邓艾上书司马昭,要求厚待刘禅,将其封为扶风王并留在益州,同时提出在益州及陇右地区留下六万兵力,为日后征讨东吴做准备。司马昭担心会邓艾有自专之心,于是下诏晋升邓艾为太尉,同时要求邓艾不得擅自采取行动。不过,邓艾接到诏书后却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持自己的主张。
邓艾的表态在朝中引发巨大反响,有不少大臣认为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对此也非常怀疑,便与大臣贾充商议对策。贾充提出利用钟会牵制邓艾的主张,得到司马昭的采纳。于是,司马昭下令晋升钟会为司徒,并命卫瓘监督两路军马,防止邓艾生变。
得到朝廷的晋升后,钟会找到姜维一起商议。姜维拿出当年诸葛亮画的益州地形图给钟会,并提出上表举报邓艾谋反的建议。钟会大喜,随即上表朝廷,指责邓艾谋反。同时,钟会又秘密命人将邓艾的上表截获并进行伪造。在这份伪造的奏表中,钟会故意模仿邓艾的笔迹,将内容改成傲慢、不臣之词。
司马昭得到钟会的奏章及被钟会伪造的邓艾奏章后,不禁大怒,立即派人前往钟会军中,要求钟会火速将邓艾逮捕。此后,钟会与卫瓘一起来到成都,将邓艾父子抓获,并用囚车将其押往京城洛阳。
小说中提到的邓艾的悲剧,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蜀汉灭亡后,邓艾下令采取了严禁抢掠、张榜安民、善待蜀汉旧臣的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成都的局势。不过,在实施这些举措中,邓艾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首先,邓艾私自加封刘禅及一些原蜀汉大臣,并在没有得到司马昭同意的情况下将部下师篡任命为益州刺史,又分别任命牵弘及部分将领为益州各地的行政长官。与此同时,邓艾还命人在绵竹兴建高台,宣扬自己的战功。这些举动自然令司马昭非常不满。
除此之外,邓艾还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蜀汉亡国后,邓艾上表司马昭,除了要求将刘禅及蜀汉旧臣留在益州之外,还请求在益州地区建造战船,为日后征讨东吴做准备。邓艾的这个举动与司马昭的总体战略布局南辕北辙,自然也引发了司马昭的不满。
收到邓艾的这份奏章后,司马昭大怒,立即命监军卫瓘前往邓艾传达自己的命令,要求邓艾行事之前都要得到朝廷的允许,不准擅自行动。令人不解的是,司马昭的这次警告并没有引起邓艾的重视。邓艾竟然再度上书司马昭,公然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错。
邓艾的言行举止终于彻底惹怒了司马昭。司马昭认为邓艾此举不啻于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的号令,有谋反之嫌。而就在此时,钟会与卫瓘也先后上表司马昭,举报邓艾企图谋反。因此,司马昭最终痛下杀手,并钟会前往成都将邓艾父子逮捕并押往成都治罪。
从以上的事件还原可以看出,邓艾获罪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自作主张进行封赏,二是固持己见要求为征讨东吴做准备。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邓艾并无谋反之心。因此,当邓艾被钟会等人逮捕后发出了这样的一句感叹:“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他认为自己是个忠臣,现在却落得如此下场,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起还要冤。
不过,邓艾的感叹并没有换回自己的性命。不久之后,不但自己和同在益州的儿子邓忠一起被杀,就连远在洛阳的其他儿子也受到牵连而死,邓艾的妻子及孙辈还被流放到了遥远的西城县。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非命,至死还背上了谋反的罪名。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