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简介

时间:2023-11-14 11:45:00编辑:奇闻君

一属意浮艳,名陷轻薄

1.崔颢,唐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大约生于武后长安(西元七○一~七○四年)年间,卒于玄宗天宝十三载(西元七五四年)。

2.年轻时代的崔颢喜欢赌博、喝酒,贪求美色。娶妻唯择美貌女子,不久又离异,前后娶过四、五个妻子。他在这个时期写的诗,只是一些艳体诗,如卢姬篇、王家 ... 等作,立意浮艳,不脱「上官体」余习。其中王家 ... 一诗,颇为大家所知。这首诗之所以著名,大概和崔颢遭受李邕的深责有关。此诗是一首描写闺阁生活的五言律诗: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此诗是一位华贵 ... 的自述:她深爱在外为官的丈夫,满意目前整日歌舞嬉游的生活。纵观全诗,我们看到的仅是她浮艳的闺情、娇憨的神态。因此,全诗的思想内容是十分单薄的。据说,当时的大书法家李邕听到崔颢的诗名,曾邀请他去。崔颢登门献上这首王家 ... ,首句为「十五嫁王昌」,李邕呵斥说:「小儿无礼」,不予接待。显然,李邕把这首诗是当作色情之作对待的。不然,何故如此!其实,这首诗固然格调不高,但它言情并未流于色情,语俗而不涉于淫秽。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西元七二三年),崔颢考取进士,授司勋员外郎。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据唐芮挺章国秀集目录,说他还曾任过太仆寺丞。其余事迹不详。

二晚节忽变,风骨凛然

崔颢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他「年少为诗,属意浮艳,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这是说崔颢晚期的诗作中,有不少边塞诗写得气势磅礴,充满御敌安边的爱国热情,读之令人精神一振。如送单于裴都护诗: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水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裴都护即裴伷先,开元十八年(西元七三○年)秋天,奉命离开京城赴边关时,崔颢写了这首诗赠他。这首诗和王家 ... 的风格迥异,一洗香软绮丽之态。眼望飞逸的战马,遥思金秋的边城,对这次战争充满必胜的信心,诗人的爱国热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三宫女怨深,长干歌谣

1.崔颢另外还有一些写宫怨主题的诗,反映了宫女们「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的悲惨命运。又如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这首诗描写长信宫孤居的寂寞,还不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感情细致而含蓄,作者对宫女们悲凉的身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2.崔颢的五言小诗,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如他的长干行第一、二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其一)(其二)

这两首诗用生动的口语,活泼的民歌对话形式,写出了旅途中男女之间友好互问的纯朴感情。这代表了诗人的另一种风格。然而使崔颢享名诗史的,是他的黄鹤楼诗。对这首诗,历来的评论很多,宋代的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清代的沈德潜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集)都是激赏之言。

四唐人七律,黄鹤居冠

在唐代,黄鹤楼这首诗就已经很受瞩目。享有盛名的李白来到黄鹤楼,诗兴沛然,想举笔题诗时,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诗书之于壁,读来十分钦佩,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敛笔而去。后来李白漫游金陵,为和崔诗一较高下,作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此诗足可以和崔颢的黄鹤楼诗相媲美,方回说得好:两首诗的「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

上一篇:钼靶检查怎么做

下一篇: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