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一般认为,到大约公元前600年,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结束。但接下来,从公元前600年到孔雀王朝建立公元前322)这段时间是什么时代?学界说法不一。有人称之为“史诗时代”,有人称之为“佛陀时代”,有人称之为“十六国时期”,还有人称之为“列国时代”。
本书采用了“列国时代”的说法。理由是:第一,印度两大史诗编订的过程很漫长,前后达800年左右,显然远远长于这个时期;史诗本身并非信史,不宜作为历史的分期。
第二,“佛陀时代”的提法也不科学,因为佛陀在世的时间毕竟有限,他在世的时代可以称为佛陀时代,但其去世以后的约二百年时间则不宜称为佛陀时代。
第三,据早期佛教经典记载,佛陀在世的那段时间,印度北方有16个比较强大的国家,但不久就有摩揭陀国崛起称霸并吞并了几个国家,改变了北印度的局面。而且,十六国只是当时的概说,南印度的一些国家并未包括在内。因此,笼统地称那个时代为列国时代更适宜。
第一节两大史诗与早期婆罗门教
一、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继吠陀文献之后出现的两部大型作品。从历史的角度看,《罗摩衍那》以想象的成分为主,所透露的历史真实很少。
而《摩诃婆罗多》被誉为是具有印度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作品,且数量相当于希腊两部荷马史诗之和的8倍,因此其中包含有较多的历史真实。即便如此,靠两大史诗恢复印度上古的历史是不可能的,研究者只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加以推断,而每一个推断往往都会引来争议。
(一)“史诗时代”
学界一般认为,两大史诗编定的时间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400年之间。也就是说,至少在这800年时间里,两大史诗在不断被丰富、加工。而两大史诗中的某些事件,即其原始部分。
虽然后来被想象和加工得面目全非,但学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些历史真实的影子,并推测其发生的时间在吠陀时代后期。具体说,可能在公元前800年前后甚至更早。这样,从两大史诗原始事件的发生到佛陀住世的时代,被一些学者称作“史诗时代。
其实,这个时代与吠陀时代后期是相重合的。之所以将这个时期拿出来单独介绍,理由有二:一是因为史诗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其中不仅包括可与后期吠陀文献相印证的内容,还包括一部分可与早期佛教典籍相印证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二是因为史诗具有特殊的文化史意义,不仅是印度文学发展的划时代文献,而且是印度宗教变迁的划时代文献,在后世,不仅对印度,也对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文学价值《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讲述的是一个长篇传奇故事:拘萨罗国阿逾陀城十车王( Dasharatha)有三个王后、四个王子,大王子罗摩(Rama)在一次邻国的比武招亲中获胜,娶回公主悉多(Sita)十车王年迈,欲禅位给罗摩。
小王后嫉妒,要挟国王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婆罗多(Bharata),并要求流放罗摩于林中14年。罗摩与妻子和一个弟弟在林中隐居,罗刹王将悉多劫持至楞伽岛(Lanka)。
罗摩寻妻,得到猴国国王和神猴哈努曼(Hanuman)的帮助,攻陷楞伽岛,杀死罗刹,救出悉多,胜利归国。《罗摩衍那》分为7篇,现在的传本长2.4万颂(诗节)。由于史诗中穿插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典故,使它变得相当庞大。但总体上,《罗摩衍那》仍然比《摩诃婆罗多》单一得多,故事情节也连贯得多。
《摩诃婆罗多》则不然,分18篇,长达万余颂,除了主干故事外,还有许多插话(即穿插其中的完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寓言故事,甚至包括整套的宗教和政治说教。
《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家族,俱卢(Kuru)族和般度(Pandava)族,为争夺国土和王权而发动大战,双方都有许多盟友参战,最后正义的一方获胜。
从文学的角度看,两大史诗是印度古代文学史上空前的鸿篇巨制,它们体现了印度古代作者们的集体智慧和创作才能。其中涉及人物之多,涉及地域之广,涉及内容之丰,情节构思之巧妙,想象力之奇异,都是空前的。
史诗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传说,大多见于吠陀文献,或者是在吠陀文献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同时,史诗中还搜罗了许多民间故事和寓言,为研究印度民间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史诗的作者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叙事结构,开创了一个先例,即把史诗铺张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在一个主干故事中随时穿插一些小故事。从理论上讲这个结构内可以容纳无数个小故事,史诗可以无限长,因而可以包罗万象。当然,由于人们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故不可能无限长。
由于两大史诗具有多种审美特征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千百年来,这两大史诗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衰,还被改编为戏剧、歌舞在民间上演,至今为民众喜闻乐见。两大史诗也为印度后世历代作家不断改写,有许多版本流行于各地,也有许多片段成为现代作家们的创作素材。
(三)史学价值
相对于《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摩诃婆罗多》则被称为“历史传说”、“第五吠陀”,印度古人以为那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事实上,《摩诃婆罗多》由于异常庞杂,其史学价值要高于《罗摩衍那》。
两大史诗中有的内容与吠陀文献相联系。除了史诗中的某些地名,如拘萨罗、迦尸、摩揭陀、毗提诃、般遮罗(Pancala)等地,在吠陀后期已经是著名国家和城市。
俱卢(Kuru)也已出现在吠陀文献中,是雅利安人的一个著名族群。《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老国王持国(Dhrtarastra)和般度五子之一的阿周那(Arjuna)的名字,都出现于《 百道梵书 》中,而提婆吉(Devaki)之子黑天(KIsna,音译克里希纳)的名字已见于《歌者奥义书》如此等等,例子很多。
1、政治情况
从史诗所反映的政治情况看,当时的国王虽然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但由贵族和大臣们参加的御前“会议”(sabh)已经成为王权的一种制约和监督力量。
国家的大事通常不是国王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在御前会议上集体讨论决定。《摩诃婆罗多》中多次描绘了这样的会议。虽然也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国王,但这种御前会议已经形成常态。
2. 经济情况史诗也对当时的经济状况有所反映。当时普通百姓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国王很重视这三个行业。当时衡量财富的主要标志仍然是牛的多。国王以国家的名义给农民提供灌溉用水同时因战时需要大量马和大象,国王也注意为牧民安排兽医防治牲畜疾病。
《摩诃婆罗多》里,般度五子中的一对双胞胎偕天(Sahadeva)和无种(Nakula)在隐姓埋名流亡期间就曾在一个国王的宫廷从事这种工作,据说他们还写出了一些兽医学著作,其中由无种所著的《马医学》(Shalihora)和《象医学》(Hastyarvrda)流传至今。
当时的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印度棉花的种植很早,用棉花纺线织布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克什米尔一带的毛织品已经著名。
3. 社会情况从种种情况看,早期的种姓制度已经形成。有印度学者以为,当时的种姓制度并不是按照瓦尔那(vama,肤色)来划分的,而是按照“德行”(guna karma)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种姓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婆罗门从事刹帝利职业的例子,也有刹帝利从事婆罗门职业的例子。
但这个说法似乎站不住脚,因为史诗中的这种个别的例子是否属于“史诗时代”尚不能证明。也有印度学者认为,所谓史诗时代的社会状况,与吠陀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一致的,各个种姓的人基本按照各自的种姓操持自己的行业。
这一时期的婚姻情况和妇女地位也与吠陀后期相一致。但史诗中所表现的婚姻状况比较复杂。有一妇多夫的例子,如般度五子合娶黑公主为妻。也有一夫多妻的例子,如俱卢族瞎子国王持国和般度五子之一的阿周那都娶有多妻。有借种生子的隐晦表现,如般度王不能生子,其妻便与天神们分别生下5个儿子。
还有婚前野合生子的例子,如般度王之妻婚前生有一个私生子。当时,在刹帝利王族中还有抢婚的做法,被称为“罗刹婚”( rakshas-vivah),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