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将每个月按照天气变化的规律划分出了节气,这就是至今仍在沿用的24节气,夏至都知道这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一天,正好是远日点。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夏至,但是最近有人问夏至三候是什么意思,这三候分别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三候的介绍
在中国古代除了将季节分为节气之外,还将节气也进行了分类,比如夏至就分为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古人认为鹿是属阳的,而夏至日阴气生,阳气开始衰减,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麋是属阴的,所以麋的角要到冬至日才会脱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日后因感到阴气来袭,便开始张开翅膀发出蝉鸣声;而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主要是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通过这些具象的动植物表现出,在炎热的夏季,一些喜阴的生物出现,而阳性的生物渐渐开始衰退了,这也是四季变换的规律。在夏季这一天也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
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不过过了这一天之后,地球的公转就会继续运动,太阳也因此会渐渐的直射南半球,所以等这一天过后。许多阳性的生物都开始凋落衰败,而喜阴的生物就会慢慢开始生长。在24节气中,夏至和冬至是古人确定的最早的两个节日,因为根据生物的规律变换也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