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简介

时间:2023-11-28 19:42:58编辑:奇闻君

许地山个人资料,人类未解之谜官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遥字地山,笔名落花生,1893年2月14日生于台湾省省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窥园里。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省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 ... 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 ... 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省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户。

许地山三岁随父定居漳州,四岁入私塾读书,由于好学聪慧,成绩优异,在漳州城内被誉为“神童”。辛亥革命前夕,他的哥哥受新思潮的影响参加革命,年少的许地山也毅然剪掉辫子,誓与 ... 的清王朝决裂。此后,由于家道中落,许地山便开始自谋生活。他曾在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后来又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 ... ... ,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

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着又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创作并不丰硕,但在文坛上却独树一帜。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文学作品有:《命命鸟》、《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换巢鸾凤》、《玉官》、《春桃》、《空山灵雨》等。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史方面,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的研究。著作有:《达衷集》、《印度文学》、《中国道教史》、《扶箕迷信底心理》、《国粹与国学》等。另有《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乳母求官

1893年2月14日,许地山在台湾省省台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许家“窥园”里出生。1895年6月,因日军侵占台湾省,许地山随母亲离开台南,由安平港上船渡海到广东汕头,暂时居住在桃都一名叫许子荣的同宗家里,后又迁居落籍在福建龙溪(今漳州)。

当年离开台南故乡时,许地山才出生18个月。可后来,他从父母亲那里听到自己幼小时在台南发生的事,还是牢牢地印在心底。他对台南故乡有着一种深深的向往和眷恋之情。他在《延平郡王祠边》中讲述道:“窥园是我祖父置的,出门不远,有一座马伏波祠,本地人称之马公庙,称我们的家为马公许厝。我的乳母求官是一个佃户的妻子,她很小心地照顾我”,“她老不肯放我下地,一直到我会在桌上走两步的时候,她才惊讶地嚷出来:‘丑官会走了!’叔丑是我的小名,因为我是丑时出生的”。“妪(母亲)在我幼年时常对我说当时出走的情形”,“一件是她在安平要上船以前,到关帝庙去求签,问问台湾省要到几时才归中国。签诗回答她的大意说,中国是像一株枯杨,要等到它的根上再发新芽的时候才有期望”。“第二件可纪念的事,是她在猪圈里养了一只‘天公猪’,临出门的时候,她到栏外去看它,流着泪对它说:‘公猪,你没福分上天公坛了,再见吧。’那猪也像流着泪,用那断藕般的鼻子嗅着她的手,低声呜呜地叫着”。“我们到汕头三个月以后,得着看家的来信,说那公猪自从她去后,就不大肯吃东西,渐渐地瘦了,不到半年公猪竟然死了”。许地山个人资料

甲兵何日洗天河

随着许地山对台湾省历史和自己家族历史了解的加深,他对台南故乡的热爱之情也在日益加深。他在为父亲许南英的诗集《窥园留草》所作的序文(《窥园先生诗传》)中说:“宋元以来,闽粤人渡海移居台湾省的渐多”,“嘉靖中从广东揭阳移到赤嵌(台南)居住的许超便是窥园先生的入台一世祖”。“窥园先生许南英,号蕴白或允白”。窥园先生于“光绪丙戌(1886年)初到北京会试,因对策陈述国家危机所在,文章过于伤感,考官不敢录取。己丑(1889年)再赴试,又因评论政治得失被放。隔年(1890年)中恩科会魁,授兵部驾史司主事职。先生的志向本不在做官,只望成了名,可以在本乡服役。他对台湾省的风物知道很多。绅民对他也很有信仰,所以在十二月间他便回籍服役”。甲午中日战争,中方失利,签订中日不平等条约。先生坚决主战,他写诗云:“牢羊已失成蛮触,市虎纷传幻战和。一局残棋浑未定,甲兵何日洗天河?”1895年9月,全台只剩下台南一座孤城。窥园先生叫夫人吴慎携带儿女先行渡海往广东汕头。他自己留在台南,于危难之际,受命担任筹统领,负责守卫重镇台南府城,与日军抗争。后来,台南还是被日人占领。日人张贴画像要捉拿先生。乡人送先生到安平,用竹筏载先生上轮船,过海到厦门小住,才转到汕头与家人团聚。

大声唱起“粤讴”

1933年6月,许地山把父亲的诗集《窥园留草》编印好。他带着父亲的诗集,由北京出发,偕同夫人周俟松回到阔别40年的台南故乡。他们夫妇一踏上台湾省的土地,立刻为故乡那美丽的南国风光所迷住。周俟松在游记中写道:“台湾省劳动人民开凿的滨海苏花公路,一边是千仞断崖,陡峭险峻,一边是浩瀚大海,一望无际。公路中的铁索吊桥旁有碑,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立的。瀑布汹涌而下,惊心动魄,景色十分壮丽,乘坐从万绿丛中蜿蜒直上的牵引大车,我们来到了避暑胜地阿里山。沿途景色悦目,惊险万状。山间时有五彩缤纷的彩蝶上下飞舞,向人群扑来,地山捕捉了一些作为生物标本。这秀丽的景色,我是永远忘不掉的”。他们登上阿里山,对面山头上,不时飘过来高山族姑娘为游客唱的“杵歌”,歌声婉转悠扬,拨动了许地山心头的无限情怀。他热泪双流,大声地唱起了“粤讴”。一路上,许地山给夫人介绍故乡的风光。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他们感到亲切和感动。然而当许地山看到了中国台湾省省人民被日本侵略者统治奴役的情形,内心立刻引发出对日寇的痛恨。周俟松写道:“地山和我进入台北,首先怵目的是光怪陆离,乱七八糟的市容。我们所到的码头、车站、旅店等处,都有特务跟踪,还美其名曰‘保护’。当时台湾省居民是‘夜不闭户’的,因为警察随时要闯进来检查,如果有人夜晚未归,就要判刑。行人道上不许有三人聚谈。有一天,我们目睹日寇鞭 ... 居民,据说日寇侵占台纪念碑上,少掉了一个金字,附近的居民,包括老人小孩统统受到审问拷打。日寇还想方设法推行奴化教育,报纸、科教书全是日文,甚至强迫中国台湾省省人民改用日本姓名。我们的亲戚林锦堂先生,是当地有名望的绅士,他曾从大陆返乡,他对台湾省乡亲说:‘我回到祖国了!’不料被日本兵听到,上前就是两个耳光,还受到训斥:‘什么你的祖国?’亡国奴的生活就是这样啊!”

可爱的家乡啊

许地山到台北几天后,又经由台中到台南,与老庶母及其家人相聚。几十年过去了,窥园依旧老样子。许地山百感交集。他一边细看园子的旧物,一边为夫人讲述自己儿时的情景。亲友们听许地山夫妇回到故乡,纷纷前来探望。“叔伯们轮流邀请我们去宴饮,私下谈起三十八年来备受日寇横征暴敛,蹂躏迫害之苦,不免语不成声,相对饮泣。这时地山为他们介绍了大陆情况,说明全面抗战的形势将逐渐形成, ... ,统一祖国,可有期望。大家听了破涕为笑,寄希望于未来”。

许地山拿出《窥园留草》,一一赠送给父亲生前好友。亲友们把一尊郑成功塑像送给许地山夫妇作为纪念。许地山夫妇在台南故乡停留了10余天,又回到了广州,在中山大学讲学。

从许地山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台南故乡的热爱之情是何等的深沉和浓烈。那篇以发生在他的祖父和两个祖母(生身祖母与“吃斋祖母”)身上的爱情故事为生活原型创作的小说(《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就是这样的作品。许地山在小说中说,“是我所属的民族自 ... 以来遗传给我的。你如自己念一念‘可爱的家乡啊!……’和‘明儿……你真要离开我了么?’应作如何感想?”“《芝兰与茉莉》开宗第一名便是‘祖母真爱我!’这已把我的心牵引住了。”“说起书中人的祖母,又想起了我的祖母来了。”小说更寄寓着他对台南故乡亲人的情念之情。

上一篇:童星有哪些

下一篇:红兰州多少钱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