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4月29日 (癸卯年四月初三)留日学生组织“拒俄运动”
在113年前的今天,1903年4月29日 (农历四月初三),留日学生组织“拒俄运动”。
拒俄义勇队长蓝天蔚
1903年4月29日(距今113年),留日学生大会在日本东京锦辉馆举行,500多名留学生到会。会议主题是抗议沙皇俄国向清政府提出7项无理要求。留学生们在会议上纷纷发表演讲,要求组织拒俄义勇队,誓与沙俄决战沙场。他们说,无国之辈,哪有安身之地,又何来安学之处。后来由于清政府的阻挠、压制,“拒俄运动”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拒俄义勇队北伐行动也未成行。然而,留学生们迸发出的爱国情感转为指向满清腐朽统治的实际斗争中。
1923年4月29日 (癸亥年三月十四)民国妇女“乳房解放”运动
在93年前的今天,1923年4月29日 (农历三月十四),民国妇女“乳房解放”运动。
中国古典审美意识里,美的胸乳,都像尤三姐那样的“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含而不露;好的胸乳,是小乳,古人又称丁香乳。所以女子不但不隆胸,反而束胸。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描写过这种古典美乳:“她的不发达的乳,握在手里像睡熟的鸟,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动的心脏,尖的喙,啄着他的手,硬的,却又是酥软的,酥软的是他的手心。”
这些传统在20世纪初被中断,西方的“乳房崇拜”漂洋而来,落地生根。即使如此,民国初女人的身体是不能外露的,即使是睡觉,也要穿着长过膝盖的长背心。一种以平胸为美的审美观,令女子都以帛束胸。但是,一些追求个性解放的女人开始试穿一种小马甲代替捆胸的布条。小马甲最初在妓女中流行,随后良家妇女也逐渐效仿,以致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短小的小马甲前片,缀有一排密纽,将胸乳紧紧扣住,这还是束胸的花样。但追求开放的女子,也能将紧身小马甲演绎出风情,采用轻薄纱料制成背心,外罩网纱,露胳膊现肌肤,因而受到保守人士的攻击。
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他认为这是一种淫服,有“冶容诲淫”的副作用,致使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要求江苏省、上海县及租界当局出面禁止,“以端风化”。1920年上海政府发布布告,禁止“一切所穿衣服或故为短小袒臂露胫或模仿异式不伦不类,并称其“招摇过市恬不为怪,时髦争夸,成何体统”。“故意奇装异服以致袒臂、露胫者,准其立即逮案,照章惩办”。女子只要穿着低胸露乳、裸露胳膊、小腿的服装,就将面临牢狱之灾。
民国海报上的香艳美女
在乳房解放过程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张竞生。广东饶平人,留法归来后,任北大哲学教授。1923年4月29日(距今93年),张竞生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爱情的定则与陈淑君女士事的研究》一文,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爱情的大讨论,吸引了梁启超、鲁迅等著名人物参加。在长达两个月的讨论中,他受到了多数人的批评,但从此声名远播。1924年,张竞生的《美的人生观》讲义在北大印刷,这是一部充满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讲义。在“美的性育”一节中,他倡导裸体:裸体行走、裸体游泳、裸体睡觉等,认为“性育本是娱乐的一种”,并像今天的“夫妻夜话”节目那样,十分详尽地介绍了“交媾的意义”和“‘神交’的作用”。
这让理学笼罩的中国为之一颤,张竞生成了乳房解放的舆论引导者:“束胸使女子美德性征不能表现出来,胸平扁如男子,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会失了多少兴趣。”一时间,大家闺秀开始悄悄放胸,让乳房自由呼吸,自主生长。当时,新闻媒体称为“天乳运动”。1926年,北京、上海各发生两件轰动性的“桃色新闻”:一是张竞生公开出版了《性史》一书,大谈“性的美好”;二是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怂恿”第17届西画系采用裸体模特,并在画展公开这些“裸体淫画”。社会哗然,报刊学界纷纷声讨。结果,《性史》被禁,刘海粟差点被当时占领上海的军阀孙传芳抓起来了。他们确实比时代超前了好几步。
林语堂曾经描述过《性史》开卖的盛况:买书的卖书的忙成一团,警察要用水管子冲散人群。被禁后,坊间盗版翻印不计其数。《国民日报》的副刊也开始介绍起“曲线美”了。
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震颤着武汉三镇妇女的心灵。3月8日,国民政府组织20多万军民在汉口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随后,军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突然,名妓金雅玉等人赤身裸体,挥舞着彩旗,高呼着:“中国妇女解放万岁!” 等口号,冲进了游行队伍。她们都认为“最革命”的妇女解放,是裸体游行。
此年7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委员会第33次会议,通过代理民政厅长朱家骅提议的禁止女子束胸案,“限三个月内所有全省女子,一律禁止束胸……倘逾限仍有束胸,一经查确,即处以五十元以上之罚金,如犯者年在二十岁以下,则罚其家长。”随后,解放乳房运动蔓延全国。
中国传统的束胸习俗,在激进的文化健将的攻击下,在西方风气的影响下,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带动下,渐渐被彻底颠覆,成为禁止缠足后,妇女解放的最大一次革命。此时,胡适刚刚回国,在中西女塾毕业典礼上,做了著名的“大奶奶主义”的演讲。他提出:“没有健康的大奶奶,就哺育不出健康的儿童!”上海刚创刊的时尚杂志《良友》刊出了胸罩专题,介绍欧洲女性胸罩的式样与使用方法。这像重磅炸弹在时髦女性中开了花。沪上百货纷纷引进这些“舶来品”,将其摆放在橱窗最醒目位置。太太小姐、新女性、交际花争相抢购至脱销。
1931年4月29日 (辛未年三月十二)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的导师和领袖恽代英牺牲
在85年前的今天,1931年4月29日 (农历三月十二),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的导师和领袖恽代英牺牲。
1931年4月29日(距今85年)恽代英牺牲。
恽代英,又名蘧轩,字子毅。原籍江苏武进。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1918年夏从武汉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任该校中学部主任。五四运动中参加领导罢课、示威斗争。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团结教育青年,传播革命思想。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恽代英
1923年和1925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主编《中国青年》,并任上海大学教授。1924年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3月任黄埔军校总政治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1927年春主持武汉军事政治学校。同年4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是党的前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广州起义时任广州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党刊《红旗》。1930年5月在上海任中央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时被捕。
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1931年4月29日(距今85年)被国民党政府杀害于南京监狱。
1954年4月29日 (甲午年三月廿七)中印两国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62年前的今天,1954年4月29日 (农历三月廿七),中印两国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29日(距今62年),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规定两国之间关系的五条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从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了谈判,周恩来总理在谈判的第一天就提出了这五项原则。1954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新德里发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这五项原则。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总理(左3)举行会谈
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确认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此后,五项原则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1993年4月29日 (癸酉年闰三月初八)海峡两岸间第一次握手
在23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29日 (农历闰三月初八),海峡两岸间第一次握手。
1993年4月29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台湾海峡两岸授权民间团体的最高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郑重地在《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份文件上签字,两位古稀老人睿智而深邃的目光相互凝视,他们知道,两岸关系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4月25日,汪道涵先生抵达新加坡樟宜机场,热情洋溢地提出:“两岸同胞应更具前瞻性地面对未来,把握国际发展的趋势所予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机遇,以宽阔的胸怀向前看……”
4月26日下午,辜振甫先生抵达新加坡。辜振甫先生说:“两岸的中国人都应该秉恃‘双赢’的理念,相互扶持。”
在长达四十多年的隔绝之后,海峡两岸终于打破僵局,授权两个民间团体的最高领导人进行首次会谈,本身就是历史的进步,是两岸关系的良好开端。
两岸直接接触开始于1986年5月的“两航《中国民航与台湾华航》谈判”。此后,两岸间围绕具体事件或问题进行的接触、商谈愈益频繁。特别是1991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相继成立以来,两机构之间为处理两岸的有关问题积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