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
李林甫(683年-753年),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李林甫担任宰相,对于才能功业在他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威胁到他相位的的官员,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以文才仕进的。他表面和善,言语动听,却在暗中阴谋陷害。世人都称他是“口有蜜,腹有剑”。
一次唐玄宗曾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里,这个人还可以用。”严挺之之前被贬出朝廷,这时正在绛州担任刺史。李林甫担心他重新受到重用,便召见其弟严损之,道:“陛下非常敬重你哥哥,何不让你哥哥上书,就说得了风疾,请求回京就医。这样他就可以回到朝中了。”严挺之不知是计,果然按他的建议上书玄宗。李林甫拿到他的奏疏后,对玄宗道:“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来又患风疾,应该给他一个闲散官职,让他安心养病。”玄宗嗟叹良久,将严挺之打发到洛阳担任太子詹事。
李适之拜相后与李林甫争权,但因性格粗疏,常中李林甫的圈套。李林甫曾对李适之道:“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李适之便在一日上朝时,将华山金矿奏知唐玄宗,玄宗又询问李林甫。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唐玄宗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恼怒的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不要自行主张。”李适之从此逐渐被疏远。
后来李林浦因为王鉷的案子受到株连(因李林浦举荐王鉷,而没有举荐杨国忠,使杨国忠怀恨在心。),王鉷被赐死,李林甫虽未获罪,也逐渐被唐玄宗疏远,随后李林甫病逝,杨国忠拜相。
天宝十二年(753年),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意欲谋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唐玄宗命有司审理,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随声附和杨国忠,出面出面作证;当时,李林甫尚未下葬,既被削官抄家,诸子被流放,五十多名亲党被贬斥。另外,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椁,挖出口内宝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由此可见,多行不义必自毙,人在做天在看,纸终究包不住火,李林浦是捣鬼有术也有数,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总之,积德行善惠子孙,缺德作孽殃子孙,每一个人都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我是海浮人,我来回答。
李林甫历来被各代史家认为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也是唐朝头一号的奸臣。为相十九年,是玄宗一朝任期最长的宰相,主持朝政,大权在握,阻塞言路。更是利用自身权利排除异己,迫害贤才。导致一十九年来,朝纲秩序紊乱。从此大唐由盛转衰。
死后被追封太尉,扬州大都督。但是后来遭受杨国忠诬告谋反,棺木被破,官爵被削,官服被扒,连口中所含玉珠都被取出,以庶人礼改葬他处,后代全部流放,家产全部抄没。为何一家独大的李林甫会如此下场?
排除异己,树敌太多
李林甫作为皇室宗亲,是高祖李渊族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这样论起来,李林甫还是玄宗的族叔。从一个普通贵族,能当上宰相,必有其过人之处。李林甫与玄宗后宫来往密切,多以财物贿赂后宫嫔妃,所以李林甫对玄宗行踪喜好了如指掌。这就是李林甫的为官之道。
但是当上宰相之后,一家独大,打击并铲除异己,从来没有为自己留后路。就那后来让李林甫身死家灭的杨国忠来说。李林甫根本没有把杨国忠放在眼里。杨国忠与王鉷同为御史中丞,但是宰相李林甫举荐自己党羽王鉷为御史大夫,使杨国忠怀恨在心。以至于后来杨国忠官运亨通,势力之大,李林甫都压不住。
天宝十一年,王鉷之弟王焊与刑縡图谋叛乱,被玄宗镇压,在审讯过程中,诬告王鉷也参与密谋,再牵连李林甫。于是王鉷被赐死,李林甫自此被玄宗疏远,只有眼巴巴的看着杨国忠权位日盛,自己慢慢成为待宰之羊。
重用番将,自寻死路
为什么这样说。在玄宗时期,面对吐蕃等少数民族族叛乱。李林甫建议重用番将,原因是因为少数名族能征善战。并且打击不同意见者,所以玄宗也听从了这条建议。虽然这条建议培养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优秀将领。但也使安禄山逐渐强大。一方面也助长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安禄山也在为叛乱做准备了。契丹将领阿布思,原是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后来率部归降唐朝,因军功被升为朔方军节度副使。因不服安禄山节制,被安禄山陷害(其实也就是消灭唐朝的军事力量,为叛乱做准备)。阿布思不甘受其害,叛唐,被多方势力击败,兵败被杀。
于是安禄山与杨国忠合谋,诬告李林甫与阿布思相约为父子,意图谋反。并撺掇李林甫女婿和阿布思部将入朝作证。于是,已经死去并为下葬的李林甫,破棺脱去官服,贬为庶人,子孙全部流放南蛮之地。
若不是当时这条建议,玄宗也不会如此相信李林甫会与番将勾结。这条建议,害惨了唐朝,也害苦了自己。
浮人结语
李林甫作为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当政时期,也是迫害贤才,手段残忍。致使朝纲紊乱,大唐盛世开始走了下坡路,身死家灭也是罪有应得。
我是海浮人,似乎在寻找什么,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