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包拯形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青天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因为影视作品,戏剧舞台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包青天一直是脸庞黝黑,额头上长着小月牙的形象。
看皮肤颜色还有那眼神,会给人一种很凶的感觉,也就是威严,气场强大。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包青天却是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生,
也就是文文弱弱的形象。皮肤虽不算白皙,但也只能算微黑。那包青天黑脸的形象是缘何而来呢?咱们这位青天大老爷又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
一、铁面阎罗 黑脸衬形
1、包公其人
包公本名包拯,北宋贤平二年(999)诞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生于官僚之家。包拯少年时代,深受其父母宠爱。
一直闭门刻苦读书,修身养性,29岁时考中进士。所以,像影视作品和戏剧表演里说,包公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其嫂子抚养成人,这纯属是戏说。
2、并非黑脸
历史上的包公确实铁面无私,但并非是黑脸。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
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长一米六,一副文人模样,所以包公的黑脸形象不实。
但由于包公的黑脸形象深入人心,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即使包公的脸真不黑也是黑的了。
3、黑脸为何
我想,戏剧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把包公塑造成脸黑如碳,头顶月牙的形象,其一,在戏剧舞台上,为了把包公的清官形象和代表奸臣小人的白脸形象区分开来。
其二,是为了凸显其人的铁面无私,钢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传达一种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气。
而包拯黑脸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戏剧和影视作品的文化影响深大,而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即使包拯不黑,他也是黑的。
二、铁面无私 为民做主
1、权知开封府
宋嘉祐元年(1056),当时五十八岁高龄的包拯上任开封知府。实则为权知(宋太祖罢节度使后设立的官名,即暂代某官职而非正官)开封府,他打击权贵,秉公执法,赢得了百姓的拥戴,所以在包拯的为官经历中,这段最为人传颂。
2、立朝刚毅,爱民如子
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甚至在民间,百姓给还包拯起了一个绰号“阎王爷”,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谣。
按照宋朝那时候的法律,老百姓若要去衙门里告状,是不能够直接到知府面前去递交状子的,而是必须要通过“门牌司”来转达。
“门牌司”的人往往会借此职务之便,去刁难勒索百姓,使很多老百姓有冤无处诉,难以伸张正义。
包拯上任开封府后,立即把″门牌司"撤掉了,并允许老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来递状陈冤。这一举措使包拯深得民心,因此市井里的男女老少没人知道包拯的名字。
3、不辞辛劳,持政为民
包拯虽然只在开封府任职了一年多,但却把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包拯曾四处为官,而他每到一处都是不辞辛劳,恭俭为民,老百姓对这位清正为民的青天大老爷自是爱戴,包政的美名直然是远闻千里。
包拯任职端州(今广东肇庆)时,针对历任端州知县不仅盘剥百姓,搜刮民财的贪污行为,于是下明令官吏只按本职办事,绝不能欺压百姓。
而包拯以身做责,不辞辛劳,不收老百姓分毫,持政为民。包拯离任端州时,当地的百姓还特意为他制作了一方端砚,但却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也就是历史上“不持一砚而归”的由来。
三、直言敢谏 名垂千史
1、直言劝谏
有史书记载,包拯曾经把魏徴谏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写了一份,并且还把它送给宋仁宗,以此来警示宋仁宗要以国事为重,虚心纳谏,并任用贤能。包拯还曾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体倡行廉政之风。他主张要亲贤臣,远小人。
然而,包拯的直言敢谏常常面临着龙颜大努的风险,轻则降职,重则没命,但包拯还是冒死直谏,并坦言到:“吾已老矣,谏此不为升官,不为发财,如有不对,甘愿受罚。”因此包拯得罪了很多了,上至皇帝亲信,下至贪污小人,但包拯毅然决然。
2、仗义执言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包拯上谏仁宗弹劾皇室外戚张尧佐,认为其是“凡庸之人”。
但触怒了仁宗。于是包拯被贬职,出任河北督转运使。同时,他还被加封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这就是后人称他为“包龙图”的缘由。
但事实上,包拯仗义执言,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公心才出言弹劾,但仁宗却不解其的良苦用心。
3、一世清名垂千古
包拯六十四岁卒,据说是死在任上。仁宗皇帝还追封他为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
包拯过世的消息一传出,开封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得到百姓对他的哀悼之音。其后数年,包拯的清名远扬四海。
结语:
后人还在包拯的家乡安徽合肥建造了包公祠,以此来纪念他,包公祠里面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以此来歌颂包拯大公无私、两袖清风的品格,我想,包拯只所以被世人歌颂,是因为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包拯虽没有得到天下,但他得到了比天下更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