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最劳碌说客鲁肃
做了三次说客的诸葛瑾并不是三国演义中做说客次数最多的,若说演义中最劳碌的说客,那真要是非鲁肃莫属了,即便不算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一来一往的刺探传话,我们的鲁肃大人共做了四次说客,若算上五十六回的“再往荆州来”,足足有五次之多。
若说子敬说客的特点,粗略归纳一下,便是:劳碌、仁厚、“专一”。
鲁肃是不愧于周瑜评价其“临事不苟”的,赤壁之前,与孙权同心同德,力排众议,是东吴很坚挺的主战派。在联合刘备方面也是立场坚定,为此可谓鞠躬尽瘁,被诸葛“百骗不回”。风凉话少叙,还是先说说其劳碌。
曹兵压境,鲁肃为探虚实说刘备,“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孙权准之。此时诸葛亮在江夏就等着东吴人来,以便“只因诸葛扁舟去,致使曹兵一旦休”呢。于是我们看到“百般推脱”的诸葛终于被诚心诚意的鲁肃请到了江东。可叹子敬,还不知道两件事至此就埋下了伏笔:一是孙刘的恩怨纠葛从此就粘在你老兄手上了;再就是,您从此被诸葛一步一步的所算所用,不死不休呢。
其实鲁肃的劳碌命诸葛在吴时候便已经现出端倪,且看他在诸葛和周瑜之间一来一往的“肃乃以此言告知周瑜”“肃又将此言告孔明”“鲁肃遂连夜回见周瑜,备述孔明之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毫不夸张的说,若诸葛和周瑜是张生与莺莺,那鲁肃便是那小红娘,两方言来意往,曲意试探,计谋较量,全仗鲁肃。再有周瑜这边使点小计谋便遣鲁肃去看孔明“知与不知”,也不容其不劳碌了。
鲁肃之“临事不苟”,说通俗点,就是很能给自己“揽事儿”。五十二回,刘备占了南郡、荆襄,周瑜一怒之下要动兵夺取,这时候子敬言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玄德,将理来说他……” 当然没说成,重点是鲁肃又说了“只在鲁肃身上,务要讨荆襄还东吴”。于是便有了接下来一次次的说客之旅。吊刘琦丧,索荆州——被诸葛算计写下“借”荆州文书;“周瑜乞令鲁肃去讨还荆州”——被刘备哭回去了;最后听周瑜之计“再往荆州来”,终于成了,不过也因此交代了周瑜性命。
周瑜举荐鲁肃时称其“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可是如此的鲁肃为什么处处落诸葛算中呢,细思量来,不过是鲁肃对诸葛常怀君子之心,奈何诸葛一出手便是小人伎俩,把鲁肃的仁厚利用得淋漓尽致。
鲁肃和诸葛都是鼎足之势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不同的是,鲁肃联合刘备,便至诚以待,时时劝着周瑜不杀诸葛,不交兵与刘备,可是诸葛呢,表面上笑语往来,心里可是界限分明,子敬待其再厚,不抵人家心里有标准“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必,不敢及私”。反观鲁肃之仁厚,不止在东吴时处处回护诸葛,在几次出使荆州时也明显可见。
如第一次索荆州,预备“将理来说他”,于是诸葛也将理来说他:你道你费了很多军马钱粮该得荆州,可是纵刘景升死了,刘琦还在呢,常言道:“物必归主”呀,于是我们宽厚的子敬先生说了“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正中下怀,那就解吧,刘琦不但在,还病着呢。鲁肃一看,理上说得过去,说定了刘琦不在了荆州便归东吴,半年而已,利上也成,打道回府。
其实诸葛用的不过是个“拖”字,反正荆州是不给的,拖得一日是一日,一面“借”着,一面蓄兵养势,占住地界是主,手段如何暂且不论。且看刘琦丧后,鲁肃来索荆州:“孔明变色曰:‘子敬好不通理,只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一番言语,从古至今,从血脉到辛劳,反正合该我主得到荆州便是。说得鲁子敬缄口无言;半晌乃曰:“孔明之言,怕不有理;争奈鲁肃身上甚是不便。”孔明问有甚不便处,子敬言之,孔明现在又“恐先生面上不好看”了,立下了“借”荆州的文书。如此先兵后礼其实也只好糊弄鲁肃,但看孔明言语,简直处处为鲁肃着想,自己处处吃亏一样,不知是否腹中暗笑:若没有这憨直戆头,我主如何占得荆州,以便将来的扩版建业呢。
不过若说最能体现鲁肃仁厚的,还属他最后一次索荆州,这时候估计诸葛也愁了,礼呀兵呀,拖呀赖呀,能用的伎俩都用的差不多了,于是装可怜吧,着刘备施展其眼泪攻势,诸葛也是苦言恳切:“有烦子敬,回见吴侯,勿惜一言之劳,将此烦恼情节,恳告吴侯,再容几时。”看我们的子敬作何反应“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玄德如此哀痛,只得应允”。当真是宽仁得无丝毫火气啊,诸位看官,我们往来辛劳多少次的子敬大人,就这么被刘备给哭回去了…… 纵观三国,你还见过这样的人吗?
最后说其“专一”。
所说对象专一:五次皆是说刘备和诸葛亮;目的专一:除了第一次,其余四次皆是索要荆州;结果单一:四次索要荆州结果分别是失败、失败、失败、伪成功。若看此,其无为程度真不亚于诸葛瑾,不过子敬第一次是成功的,他成功的请到了诸葛亮这座难送的“大神”,成就了自己之后的一系列失败。
作为说客,鲁肃说不上成功,但作为谋士和都督,却不能否定其作为,也许还是孙权的概括公允些“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吾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子敬的“一短”使刘备有了立足滋蔓之地,使荆州在刘备手中十一年之久,当然了,也使鲁肃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劳碌的说客。只不过,若问为谁辛苦为谁忙,但看高卧西川的诸葛正在捻须微笑。
我觉得鲁肃是一个最有投资眼光的人,目光最为远大的人。
鲁肃的第一笔投资是投在周瑜身上,周瑜路过他的地方,他有两仓粮食,随便指了一仓,一下子就把周瑜镇住了。所以通过周瑜的引荐,他见到了他的一生主人孙权,同时他还成了接替周瑜的大都督。成功的从一个商人转成一个政客。
鲁肃的第二笔投资投在孙权身上。他见到孙权之后就跟他谈大势,孙权念念不忘的就是鲁肃点燃了他称帝的欲望。他觉得鲁子敬爽。
鲁肃的第三笔投资投在刘备身上,有人说,这一笔投资是失败的,因为孙权也说这是他的一个短处。真的这样吗?为啥曹操听到这句话之后会惊得笔都掉下去了。
站在当时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反对借荆州,唯独鲁肃劝孙权借,为啥孙权就借了?难道孙权脑子短路了?按照当时的情况借刘备荆州是最合理的,具体不展开说了,你可以去我文中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