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那时的插队知青,谁愿意在农村吃苦受累,农村不是城市,干农活没有工资发,只有分给你吃的口粮而已。
如果不是六七十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我们知识青年去农村插队,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谁愿意去农村?在当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也许只有到了农村种过地的才知道,农民的不易,农村生活的艰难,艰苦,就说吃的方面,农村除了蔬菜,很少有买得起肉的,因为没钱,不像城市里工作的工人每个月拿工资,可以买米面油,生活用品等,当然,农村也有分红的,但不是平常,而是年底,根据你平时出勤的天数,扣除口粮,能分个百十元钱是不错的,而绝大多数孩子多的家庭是分不到红的,还可以欠公家钱。
所以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许多知青可以回城,这是一个好消息,也让许多父母与子女分开多年后能回城相聚,毕竟还是城市生活好,工作后到年龄能退休,有退休金,而耽在农村干一辈子也没有退休金一说,你们觉得知青们应不应该回城,答案是肯定的,城市才是他们的家,生养他们的地方。
1
我虽然说是7O后的人,但我们那里是大山区,那时人多,山高路陡,连马路通往县城都是很窄和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根本没有车通过,只是偶尔从县城里来一辆拖拉机。再说70后的我那个时侯我们还小才几岁,偶尔远远听见城里的拖拉机声音越来越近,我们一群小伙伴就赶快跑去马路边站着看拖拉机。全大队的人都是在集体干活,生活吃喝都是在集体,根本没有上面派知青来我们这种大山区劳动和插队。所以我并不知道知青一事的,那个时候大队里的有知识文化的人少之又少!连队长村长,组长这些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当。
他们是那个时候的“土皇帝”可凶得要死啊!仗着自己是大队里的官,拿着鸡毛当令箭,看谁不顺眼整谁。谁要是反怼他们了,就五花大绑起来游街披斗,有些人就是死在这种人的手下,弱势群体就是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里,我爷爷受不了披斗,就自己上吊含冤…去逝的。偶尔县城来了文化人下乡开会,村里的人受恶村长的威胁,也不敢讲实情,所以说那个时候村民们也很有文化的人讲道理的,谁强谁有理,可怕的那个时代,后来慢慢的分土地到户了,村里的人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了,说起那个时候,我父母和村里的其他长辈都寒心那时的“恶劣凶的很的人”。
中国大地因有“知青年代”,:由此演义出诸多有益故事,文学小说作品,影视剧,精英人物和英雄典型,曾经轰动祖国大地,喜欢解答问题的请客给予关注和点赞!书写知青岁月的作品铺天盖地!
“七十年代的知青去农插队落户,在农民深受欢迎,为什么他们还要回城”。把知青分流到农村去,接受穷下中农再教育,是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重要决定,目的,暂时解决过多的城市青年就业问题;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就业机会,就业岗位扩大,邓老和党中央,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岗位的变好变大,审时度势。决定下乡里青年返城就业。纯朴善良广大农村,渴望知识,欢迎城市青年落户农村普及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世界,开阔了眼界。
城市青年人,在农村体验生活,锻炼了意志,绝大部分青年人,立志报国,在广阔农村天地里得到锻炼,他们扎根农村,参加劳动,和农民同吃同住,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里,为未来仕途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人生旅途中一笔财富,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涌现出国家栋梁,作家,企业家,社会精英。
在七十年代里,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物质基础文化生活还相当匮乏。在广大农村,文盲数量很大,城市青年,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农民直接间接学到文化。城市的孩子在广阔天地得到锻炼,农村里的孩子学到文化,还缓解了当时的城市就业压力,是双赢政策,回头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是浓墨重彩的一段光辉历程。知识青年去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民生存的亲身经历,为未来农村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振兴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小康社会贡献了力量。广阔农村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