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儿童习惯使用自己身体的左侧部分,那就意味着他可能是一个左撇子。这类儿童往往习惯使用自己的左眼、左手、左臂、左腿以及左脚来完成各种动作。虽然我们仍未成功地探究出该生理行为的形成原因,但家长也无需对此表现出过分的担忧。在说明如果孩子是左撇子,父母强行纠正孩子会造成的后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左撇子形成的原理。
1.双手与身体
大脑由两个特性不同的半球组成。左半球控制人类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右半球则控制人类的直觉与情感。目前为止,我们尚不清楚人类在从事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大脑是如何分配左右手的工作范围的。但我们知道右撇子通过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左撇子则通过大脑的右半球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因此,要让左撇子变成右撇子,几乎是天方夜谭。对于右撇子而言,当大脑发育完成以后,左右半球的功能便会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对于左撇子而言,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3/4的左撇子,其大脑左右半球的构造与右撇子一样,但功能划分却没有右撇子的明确。有些运动细胞发达的左撇子会用大脑右半球来控制自己的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此外,他们的大脑回路较短,所以,反应往往更快。
2.何时才能确定
理论上来讲,从儿童出生后的第7个月开始,我们便能通过他无意识的手势动作来初步判断他的左右手使用倾向。不过,只有等到第18个月的时候,我们才能通过他的走路姿势来更为精准地判断他身体的偏侧性。儿童所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完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我们可以凭借这一点来大致判断他的偏侧性。在语言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即2岁左右,儿童会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某只手。但这一习惯在2-3岁仍然会不停转变。因此,我们很难在3岁之前判定儿童是否真的为左撇子。一旦儿童入学之后,他所表现出的书写习惯能够明确显示出他到底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如果儿童习惯用左手书写或做其他事情的话,请不要强行纠正他的动作,您的“努力”并不会让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右撇子,因为儿童只有等到6岁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何为左手,何为右手。换言之,只有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图式(即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空间范围)时,他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偏侧性。对自身偏侧性的认识以及对身体左右侧的区分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书写与阅读。
3.偏侧性
当儿童拥有了绘画能力之后,他便能参加某些测试以判断自身的偏侧性。一个人的偏侧性不仅由大脑决定,同样也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些儿童之所以会成为左撇子,是因为他的某位家人习惯使用左手,并且儿童十分欣赏这种行为。遗传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偏侧性:数据统计显示50%的左撇子儿童,其父母双方都为左撇子;20%的左撇子儿童,其父母一方为左撇子。事实上,医护人员一致认为偏侧性应细分为两种类型:四肢使用偏侧性与肢体语言偏侧性。基于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做了项实验,发现30%的儿童理论上应为右撇子,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却与左撇子无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左撇子并不只包括惯用左手的人,同样也包括惯用左眼、左脚的人。
4.偏侧性不明
无论是右撇子还是左撇子,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偏侧性,否则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有极少数儿童偏侧性不明,他们往往行动笨拙、字迹不清,需要接受精神运动康复治疗来找到自己的偏侧性。最后有些儿童会因为手指的运动机能发育异常而行动笨拙,这种情况同样需要接受治疗。有些儿童饱受偏侧性混乱的折磨,比如:他们会用右手写字,却用左脚射门;或者用左手写字,右脚射门。这类儿童往往会出现拼写乱序等异常情况。虽然康复训练能够用于治疗这种症状,但收效甚微。
最后了解完前面这些信息,回到问题本身——父母强行纠正左撇子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一些从事幼儿医学研究的专家发现,生来左撇子的儿童若是被父母强行“左改右”,容易产生言语不清、阅读困难、智能发展缓慢等后果,而且成年后患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者,高出不改者五六倍,也比一生下来就是右撇子的高出2倍。所以建议家长不管儿童习惯于使用左手还是右手,都请不要强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