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听评书说起过明太祖朱元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
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
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
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牢骚,某某大臣在家里人邀人喝酒、聚友密会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就神经过敏,心想:难不成这些人背着自己私底下有所图谋?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
朱元璋很快想出计策,要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他先是传谕中枢:“自从立朝以来,开国虽然各赐封爵,但朕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天下太平,理应为功臣们庆贺一番。”
四个月后,一座高楼在南京城内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在楼门上。随后,他又选择吉日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看上去,这是一场国家最高规格的表彰大会。
朱元璋虽行事机密,却瞒不过有着“再生诸葛”之称的刘伯温。不过,尽管刘伯温明知道皇帝的用意,却不敢声张,再三斟酌,他写了一道奏折,借口自己年迈无用,就告老还乡避难去了揭秘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真相 康熙竟无辜躺枪!
提及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似乎已在民间盖棺定论: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当我们稍微深入推敲了一下,却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问题就在于,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
在民间传说中,朱元璋坐稳龙椅后,对昔日的功臣们实在不放心。他考虑到太子朱标仁厚,恐难驾驭这些叔字辈的功臣们。于是就在南京鼓楼岗上建了一座庆功楼,并且在楼下埋下了火药,准备宴请各位功臣时,一把火烧光。
如果这么说仅为臆断的话,另一个细节更是“铁证如山”。在评书和电视剧中,能掐会算的刘伯温事先觉察了老朱的用意。在他退隐前,还把这个“天机”泄露给了好友徐达。终于在庆功宴当天,仅徐达一人幸免于难。
对于这一历史性事件,我们进一步探究:庆功宴的开国功臣都有谁?这些功臣到底是什么死的?我们翻阅史籍,却有了意外发现。
明朝开国大臣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周德兴、廖永忠、胡大海、蓝玉等。那么,这些人都是怎么死的呢?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无数开国功臣惨死真相!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说起过明太祖朱元璋,此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火烧庆功楼,将大批开国功臣一网打尽。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过这场火吗?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
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牢骚,某某大臣在家里人邀人喝酒、聚友密会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就神经过敏,心想:难不成这些人背着自己私底下有所图谋?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
朱元璋很快想出计策,要将功臣们一网打尽。他先是传谕中枢:“自从立朝以来,开国虽然各赐封爵,但朕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天下太平,理应为功臣们庆贺一番。”
四个月后,一座高楼在南京城内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在楼门上。随后,他又选择吉日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看上去,这是一场国家最高规格的表彰大会。
朱元璋虽行事机密,却瞒不过有着“再生诸葛”之称的刘伯温。不过,尽管刘伯温明知道皇帝的用意,却不敢声张,再三斟酌,他写了一道奏折,借口自己年迈无用,就告老还乡避难去了
临走时,很多大臣都来送行,当刘伯温看见好兄弟徐达时,担忧其性命,忍不住泪流满面。徐达心知其中必有蹊跷,便寻个机会悄悄问询,刘伯温不便如实相告,只让徐达在庆功宴当日不要离皇上半步。
很快,到了典礼的日子,庆功楼上高朋满座,热闹非常。朱元璋对前来赴宴的功臣嘘寒问暖一番后,见窗外检校和锦衣卫人员打出暗号:已将火药、干柴准备就绪。于是朱元璋就装出笑脸让众人入席。待酒过三巡,朱元璋便借口离开。
警惕的徐达见皇上走了,连忙跟着离席,追了出去。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回头一看,见到徐达,吃惊地问:“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却下来干什么?”徐达赶紧低头哀求:“万岁,您当真一个不留吗?”
朱元璋一听,心知徐达已经洞悉了秘密。他转念一想,便轻声对徐达说:“你既已知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功臣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哪里还能逃得出去?庆功楼和众臣子灰飞烟灭。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此人仅靠刘伯温一句话躲过一劫
传说中朱元璋从小是个农民,要过饭,当过和尚,然后投军。后来乱石山上,他和武殿章,胡大海,汤和,邓玉,常遇春,郭英等六人结为兄弟,是为乱石山英雄七结义,从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的起义之路,中间得到神机军师刘伯温的辅佐,并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明朝。
洪武大帝朱元璋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是雄心大涨,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国本不固,社稷不稳。然后大开科举,打击贪腐,整个社会在战乱之后,慢慢的稳定繁荣起来,老百姓基本上也得到了休养生息。但世事无常,就在这时,太子朱标一场重病,失去了性命。这在整个大明朝内部,可谓是一场大地震,国本既失,那么立谁为太子?眼看着就是一场诸子夺嫡之争,朱元璋为了避免内部争斗,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文为太子,这是正宗的嫡长制。
此时朱元璋年龄已老,又经过丧子之痛,他感觉自己可能活不太久了,他死之后,皇孙朱允文会继位为帝,但是,朱允文登基之后,怎么办?朱允文毕竟年轻,是孙子辈,不象儿子朱标,从小跟着自己鞍马劳顿,在军中也有威望,各领兵大将也服气。朱允文毕竟没有在军中待过,这些领兵将领,会不会造反?这时的朱元璋,内心深处,非常痛苦,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在有生之年,为自己孙子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否则,大明朝社稷不稳。
朱元璋真的为了保江山永固,火烧庆功楼,谋杀开国功臣吗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事情,正史上并无记载,最早出自于《大明英烈传》。这是一个评书,这个评书从什么时候开始说的,现在已无可考证。
(火烧庆功楼)
“火烧庆功楼”说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担心功臣们造反,威胁明朝的江山,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这种做法,有点类似于唐朝建立的凌烟阁)。接着,他把所有的功臣们请到庆功楼去摆宴庆祝,并在庆功楼下埋上火药及一些易燃物,准备烧死所有的功臣。朱元璋的意图被刘伯温发觉了,于是他去向朱元璋辞官归隐,并把这个猜测告诉了徐达。徐达在庆功宴上,一直注意着朱元璋的动向。中途,见朱元璋起身准备上厕所,于是借口保护皇帝的安全,紧紧跟上。朱元璋说,他不需要保护,让徐达回去。这时徐达流泪说:“真的一个都不留吗?”朱元璋发现徐达察觉了,只得让徐达跟随。等两人离开庆功楼后,瞬间庆功楼爆炸声响遍,火光四起。庆功楼里面的大臣被烧个精光。
很显然,这是一个虚假的事件。为什么呢?
第一,正史《明史》里并无记载。休说烧死了那么多功臣,就算烧死了一个人,正史上肯定都是要记载的。对于那些王侯将相,其来龙去脉,史书上都会详细记载。没有记载,肯定这件事一定没有。事实上,明朝的那些开国功臣,每个人的去世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没有一个是烧死的。
第二,这种说法,严重低估了朱元璋的政治智商。朱元璋虽然出生于草莽,但是,其政治智商是一流的。不然,一个草根也不可能最终从乱军中杀出,做到君临天下皇帝。一个很大政治智商的人,怎么可能做出用火药炸庆功楼这样的事情!炸了以后,怎么向天下人交代?还有,徐达竟然对他说:“一个都不留吗?”果真徐达说了这个话,他还不马上就杀徐达灭口,还留着他,让他回去!还最后多此一举地送什么鹅肉!总之,这种做法,这种情节设计,只有那些没有当过皇帝的人,以及那些编故事的好手,才会想得出来。但那已经不是政治,而是传奇。
(朱元璋)
第三,朱元璋的很多功臣确实都被杀,朱元璋也确实逃不过杀功臣的嫌疑。但是,所谓“杀功臣”,从来没有这样简单,必定要找到充足的理由。比如因“洪武四大案”而杀掉的功臣,那是以整顿吏治为借口的。而且,他这种整顿吏治,确实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那些被杀的人,就算有冤,也不能不服。也就是说,他的所谓诛杀功臣,也是后人的一种推断。既然如此,哪里还敢这样明目张胆地火烧?
至于一些网友(包括百度百科)说的,这是清朝人抹黑朱元璋的做法。我倒对这个说法有怀疑。为什么呢?首先是《明史》里面并无记载。《明史》才是代表官方的,既然官方没有,就不存在抹黑。其次,那说唱评书的,也并不能说他就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再说了,他都沦落成一个说评书的了,为什么还要代表清政府说话?而且这样的人,多半是汉人,一个底层的汉人,却帮满清抹黑汉人老祖宗,有这个必要么?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真吗?真相是什么?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出生贫农之家,小小年纪为了有几口饭吃给地主家当放牛娃,后来又被迫当了几年和尚,再后来和尚做不成了,只好参加起义军,不过也许这才是他应该要走的路,一路势如破竹,带领着手下兄弟打败各路对手,最后推元建明,开启了铁血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也许正是因为出身贫苦以及皇位的得来不易,朱元璋十分担心手下人谋权篡位,因此杀了不少功臣,其中最精彩的要数“火烧庆功楼”这一段,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部消灭了,那历史上,真有“火烧庆功楼”这一事情吗?
关于此事,在清朝著名评书《英烈传》中有详细记载: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因为担心手下人夺权,便萌发了除去功臣的想法,于是建造庆功楼,假借庆功之名趁机将功臣全部除去,据说这个计谋被刘伯温看破,因此刘伯温便辞官归隐了,并且告诫徐达,庆功宴上不可离开朱元璋半步。
果不其然,宴会开始后没多久,朱元璋借机离开,徐达见状立刻起身跟随,最后,庆功楼一场大火,赴宴的臣子全部葬身火海。这一幕演出来,可以说是十足精彩,但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火烧庆功楼”这一事。
翻阅明清两朝的资料,首先,这庆功楼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庆功除功臣而造,而是朱元璋与朝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为了国家百姓而造,其次,庆功楼确实发生过火灾,但并不是朱元璋特意下令放的火,而是一场意外火灾,庆功楼中埋有大量炸药,一次意外火灾引爆了炸药,引起大火,整个南京城都被烧了一大片,所以,这也跟朱元璋没关系。因此,“火烧庆功楼”一事大抵是以讹传讹,其中也有清朝诋毁前朝的成分。
火烧庆功楼是清朝诋毁、妖魔化朱元璋的产物。据查证,这个说法最早出现是在满清时期流传的《英烈传》评书里,而《英烈传》是满清当局在配合文字狱、改毁古书等文化灭绝措施而授意一些无耻文人篡改明朝人民群众歌颂朱元璋的话本小说《皇明英烈传》而成(“皇明”字头古书尽数被毁,今仅余残本),评书里为了扳倒前朝,加入了许多对朱元璋污蔑丑化的内容,“炮打庆功楼”就是其中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