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年

时间:2023-04-24 17:03:17编辑:奇闻君

东周历史书籍

公元前686年(周庄王十一年,乙未),齐、鲁联军围郕国(山东宁阳北),郕恨鲁国之前的欺凌,遂向齐投降。齐大夫连称、管至父杀国君襄公姜诸儿,立其堂弟姜无知(姜无知素来怨恨姜诸儿)。齐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姜小白奔莒国,另一大夫管仲则奉公子姜纠奔鲁。姜小白与姜纠都是齐襄公姜诸儿之弟。这里的鲁国称东鲁:周公旦的鲁国,是中国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后。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天子周成王,周公旦东征打败了伙同武庚叛乱的殷商旧属国,分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其中的奄国故土建立鲁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小部分。鲁国是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

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鲁国也是孔子的故乡。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直到后来周宣王立鲁孝公为止。孝公下传两代到隐公、桓公时,鲁国再次发生政变。桓公之后到鲁庄公时期,鲁国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庄公儿子愍公、釐公时期,鲁发生庆父之乱。釐公下传两代到宣公时,襄仲杀嫡立庶,从此三桓强盛。宣公下传三代到昭公时期,三桓发兵攻击鲁君,鲁国公室从此名存实亡。昭公之后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国外流亡死去的。鲁悼公以后鲁国渐渐衰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鲁国被楚国灭亡。

荷马出生:希腊诗人,(另一说生于前1159年)。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在18世纪初年,法国僧正多比雍与维柯则率先发难。他们认为,此前人们一直笃信不疑的荷马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希腊各族说唱艺人的总代表,而不是一个人,两部史诗前后相隔数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这一新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荷马问题”骤起。

东周壁画

公元前686年,齐公孙无知弑其君襄公,齐国大乱。齐襄公(?——前686年),春秋时代齐国第十四位国君。齐襄公于周庄王元年(前698年)即位为国君。公元前694年襄公四年郑国大臣高渠弥叛乱,杀死了曾拒绝迎娶齐国公女文姜的郑昭公忽另立其弟子亹为君。齐襄公于是假意示好,邀请子亹和高渠弥入齐。高渠弥自以为能够得到强大齐国的支持,不料一到齐国,齐襄公就命令手下杀了子亹并且将叛臣高渠弥五马分尸,帮助平定郑国内乱。公元前693年,即襄公五年,齐师伐纪,攻取纪国三邑,齐襄公八年,齐国灭纪国,今临朐、青州、寿光、昌乐等地大部归齐。襄公九年卫国内乱,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求救于齐襄公.襄公遂联合宋、鲁、陈、蔡四国共同伐卫诛杀卫国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十二年)大臣连称、管至父伙同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起因是685年齐襄公命连、管二人率兵守葵丘(今沂源璞丘,旧属临朐),允诺甜瓜再熟时换防,一年后到期却仍不换防.连称又有妹为襄公妾,因文姜故无宠,公孙无知许诺若为国君当以连妹为夫人,故作乱。

公元前686年,周庄王11年,郑子婴8年,郑祭仲死。 —《郑世家》:祭仲,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生卒年不详。郑庄公身边的权臣,“甚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公羊传》对祭仲明显采取了褒扬:称祭仲为贤相,知道事情的急缓轻重,不考虑自己声誉的影响,做事只从国家利益出发(“自贬损以行权”),并说“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公羊传》是从道德角度对祭仲加以了肯定。郑厉公想杀祭仲,却被祭仲发觉,厉公只得退避到叫栎的地方,祭仲又迎昭公入郑,昭公又被高渠弥所杀,于是又立子亹,史称郑子亹,子亹与齐襄公有私仇,在一次诸侯会上,齐襄公又杀了子亹,于是祭仲再立子婴,史称郑子仪。

上一篇:章家瑞

下一篇:山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