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29日晚,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通信连步话机员于树昌所在部队为了配合金城主攻方向作战,对无名高地之敌进行反击。在坚守阵地的其他战友全部阵亡后,于树昌调动炮火,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在敌人包围了他所在地堡,阵地就要失守的危急时刻,于树昌通过步话机发出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后,他砸碎步话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人,牺牲时年仅22岁。[1]
手持爆破筒的于树昌
于树昌(志愿军战斗英雄),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之一,系志愿军某部某团的通信步话兵。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握爆破筒,高呼“向我开炮”的场景,震撼了无数国人的心。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王成的敬意依然不减。有人说电影中王成的原型是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杨根思,也有人说王成的原型是一位被俘的志愿军战士。然而,更多的人认为,王成的原型应该是志愿军某团的通信步话员——于树昌。
2008年9月29日,《红色档案》栏目曾经以《派克笔“记录”的战争逸事》为题,报道了老志愿军战士买荣彦俘获美军上校,缴获一支派克笔的传奇故事。
2008年9月27日,当记者拿到76岁的买荣彦用钢笔一笔一画写就的《怀念战友于树昌同志》这篇文章时,从略显陈旧的笔记本上,读出了一位活着的英雄对烈士的无限怀念之情。
1953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第三阶段。当年的夏季反攻战,志愿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汉江以北向李承晚的伪二、五、八师实行打击。
买荣彦的回忆,从1953年5月28日深夜开始。
当时,买荣彦所在部队接到指示:组织一支85人的突击分队,夜半插入伪二师守备的核心阵地8251高地。在这支小分队中,孙绍均担任队长,买荣彦担任副队长。按照上级的预定计划,这支小分队只要占领了这个阵地,就可以控制左右两侧敌军的阵地。
半夜时分,小分队顺利插入敌后,全面占领了8251高地的主要位置。在向团里报告后,团长指示,搞清地形,标明火力点位置,拂晓以前返回。
然而,次日3时,敌军突然组织一个营实施了快速反击,小分队被缠住了。
情况危急,孙绍均让买荣彦带人撤退,买荣彦却坚持让队长撤退。在反复争了几次后,买荣彦不得不服从命令,带领10名战士撤离了高地。孙绍均则带领大部分战士和于树昌留在了阵地上(于树昌是步话员)。
在撤离过程中,买荣彦和战士们被敌人发现。敌人派出一个连反复阻击,在将敌人的步兵打退后,战士们又遭到敌人炮火的反复拦截。经过数次交锋,最后买荣彦带着仅剩的5名战士在拂晓前回到团部,向团长报告了情况,也把战士们冒死绘制的火力点位置图交给了参谋长。团长让其他同志回去休息,把买荣彦留在了指挥部。
买荣彦清晰地记得当时团长的命令:“你留在指挥部等消息,必要时和8251联系。”恰恰就是这个让留在指挥部的命令,听到了来自阵地上的最震撼人心的呼喊。
8251高地的惨烈坚守
中午时分,指挥部接到报告,8251高地的处境相当危险,战士伤亡很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增援或者反击,都得等到天黑以后。
团长、政委和参谋长牵挂着高地上的战士,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组织全师主要炮火,依靠于树昌的报告,掩护8251高地的战士们坚持到黄昏,等待大部队的进攻。
报话机里,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对话,一次次精准的报告,将8251高地上一场惨烈的坚守战记录了下来。
8251高地上第一次传来了声音:“天津二号!天津二号!我是8251!”
买荣彦一下子就听出来是于树昌的声音。在随后的对话中,于树昌不断地和指挥部联系,报告高地上的敌情,指挥炮火进行准确打击,压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买荣彦回忆说,当时团长就坐在报话机旁,一根接一根地吸烟,静静地听着于树昌的报告。整个指挥所里,除了报话机的应答和呼叫声,没有其他声音。
“天津二号!天津二号!我是8251,快打‘东山腿’!”
一阵炮火之后,于树昌再次呼叫:“天津二号!天津二号!我是8251,约三个排的敌人从2号、4号目标分三路向我们运动,快打2号和4号目标!”
又一阵炮火之后,于树昌大叫:“打得好!打得好!天津二号,敌人又从洼地上来了,快开炮!大约一个连!”
指挥部里,回荡着于树昌激动人心的呼声,而正是这呼声,调动着我军的炮火,一次又一次将敌人的进攻打了下来。
买容彦心里清楚,8251高地上的战友们几乎是在虎口拔牙,随时都会有牺牲的危险。然而,从于树昌的呼声中,却听不到一点儿畏惧和对自己安全的担忧。大家听到的,都是准确的报告,和敌人退下之后的欢呼声。
指挥所里的同志们都松了一口气,高兴地讨论着刚才的战斗。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的反攻一拨接一拨。8251高地上,于树昌几乎是用报话机在直播一场惨烈的坚守战。
“向我开炮!祖国万岁!”
大家的讨论刚刚进行了一会儿,于树昌又开始呼叫:“8251呼叫,快向1号目标射击!敌人又上来一个连!快开炮!加空爆弹跟踪射击!快打!快打!”
突然,步话机里一下子失去了于树昌的声音,整个指挥部安静下来。
买荣彦回忆说:“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全部在为于树昌担心。”
团长噌的一声站起来,从步话员手里抢过话筒:“8251!8251!我是天津二号,我是天津二号!8251!8251!快回答!”
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时间似乎凝固了。
于树昌还是没有回答。
团长脸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又接着呼叫:“前沿观察所,8251阵地情况怎么样?”观察所回答:“8251出现大批敌人,手榴弹和爆破筒爆炸声此起彼伏,阵地可能失守了!”
团长和另外一个步话员开始一齐呼叫:“8251!8251!我是天津二号,我是天津二号,听到请回答。”
不一会儿,报话机里响起了嗡嗡声,紧接着又传出了于树昌的声音:“我是8251!我是8251!”
团长激动地说:“我是天津二号,刚才出现了什么情况?”
于树昌回答:“刚才有几个敌人从山梁后边偷偷爬到了我的地堡边,我用手榴弹把他们打回去了,顾不上呼叫。”
团长问:“你还有多少弹药?”
于树昌回答:“我这里只剩下一个重伤员,两箱手榴弹,两个爆破筒。”
忽然,于树昌又提高声音,开始呼喊:“天津二号!天津二号!敌人又上来一个连,目标0号,快开炮!”
团长心疼地说:“8251,你要保持体力!”
于树昌回答:“不要管我,快打击0号目标!敌人又从洼地上来了,快打!快打!”
团长又问:“8251,你的地堡墙土有多厚?”
于树昌着急地说:“天津二号不要问,快打!”
团长焦急地继续问:“8251,敌人距离你有多远?”
于树昌回答说:“70米,50米,30米……再近些!”
整个指挥部里,回响着报话机里传出的声音,所有的人都在担心阵地上的于树昌。
突然,于树昌连代号也不用了,直接呼叫:“团长,我的地堡被包围了!快打我的地堡!”
团长急忙问:“于树昌你说什么?”
于树昌高声呼叫:“团长!团长!敌人把我包围了,对着地堡打,向我开炮!”
紧接着,报话机中留下一阵高呼:“敌人把我包围了,祖国万岁!向我开炮!
耳机里传来一阵爆炸声,随后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此时,买荣彦失去了控制,一把从团长手里抢过话筒喊:“于树昌,于树昌!
然而,任凭他把报话机刻度盘上的每一个刻度转遍,报话机里依然没有声音。
指挥部里,留下的是大家对于树昌的牵挂,回荡的是于树昌高亢的呼声:“向我开炮!祖国万岁!向我开炮!祖国万岁!”
英雄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荡,在整个朝鲜战场上回荡,在电影屏幕上回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震撼人心的呼喊,一直在买荣彦心里回荡:“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于树昌,他是我们每一个志愿军战士的骄傲!”
英雄的手指,还套着爆破筒的拉环。
电影中,王成拿起爆破筒,高喊着向敌人扑去……
现实中,在于树昌高喊过:“向我开炮!祖国万岁!”之后,团长就下达了复仇的命令。万炮齐射中,无数炮弹带着大家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在8251阵地上一齐爆炸。
密集的炮弹,在黄昏步兵反击前一直没有停止发射,敌人也始终没有在于树昌牺牲的阵地上站住脚。
当黄昏来临,部队反攻上去之后,8251阵地上依然保持着白天激战的面貌,漫山遍野都是敌人的尸体。
于树昌的地堡,一半已经被炸塌,洞口有9具敌人的尸体。买荣彦和战友们在门旁找到了于树昌的遗体,他的手指上,还套着爆破筒的拉环。遗体的旁边,是被炮弹炸扁了的沾满血迹的报话机。
买荣彦说:“新中国即将迎来60华诞,我们在安享幸福生活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为国牺牲的烈士们。”
记者从老人的回忆中,似乎也听到了英雄的高声呼喊:“向我开炮!祖国万岁!向我开炮!祖国万岁!”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是家喻户晓的志愿军英雄形象,那一声“向我开炮,为了胜利”的呐喊激励着几代国人。而王成的主要原型,就是志愿军第23军步话机员于树昌。如今,于树昌的家终于找到了,就在山东莱阳。
于树昌亲属
于树昌生前所在部队派代表于2020年10月23号来到了山东烟台莱阳市的四真庄村,慰问于树昌烈士的亲属。于树昌93岁的三哥于云德看到部队带来的照片时,喊出了弟弟的名字“于树昌”。在于云德的家里也保存着同样的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当年和烈士通知书一起送到于家的。
多年来,于树昌生前所在部队一直在寻找于树昌的家。当天,来到于树昌家的65447部队宣传干事高明星,带来了这些年收集到的所有的证明材料。
“这是我们今年刚出的《致敬最可爱的人》,封面就是用的《英雄儿女》原著上的王成的形象。”高明星翻开第一篇说,“这就是我们的战斗英雄于树昌。
和于树昌同村并一起参军的战友孙焕友回忆说,1948年8月入伍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部队在浙江沿海训练,后来就参加了抗美援朝,这也印证了于树昌的身份和经历。“当时我当舵手,负责抛锚,我们在一个船上,因为呕吐受不了,去当了报话机员。”孙焕友回忆着,红了眼眶。
荣誉
据《英雄儿女》编剧毛峰讲,当时看了《志愿军一日》一书上“向我开炮”一文后,“王成的形象瞬间脱颖而出”,不加任何虚构,把这段事迹搬上银幕。
“虽然电影塑造的是艺术形象,但是这个形象来源于真实的莱阳的战士于树昌。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当时在场的所有的老兵,包括23军老兵跟我们回忆时说的,当时所有人都哭了。”高明星表示。
于树昌的故事,写入了23军战史,所在的连队被誉为“于树昌英雄连”,但因为种种原因,于树昌的原籍在哪里,于树昌从什么地方入伍,一直是个谜。现在终于找到了。
“我们也希望借着这个契机来宣扬于树昌的精神,宣扬‘为了胜利 向我开炮’这种战斗血性和精神,不仅作为我们部队,也作为咱们当地人心中的一点精神信仰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