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食

日食,又称为日蚀,是由月球、太阳及地球的运动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在地球上,就会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全环食,其是以日环食与日全食较为多见,但也不是天天见的。
日食的发生时间有特定的要求,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才会发生。
日食发生在什么时候

在2020年,共会有二次日食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以观测到这二次日食。
第一次日食已经发生,在2020年6月21日,为日环食,很多人观看到了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包括小朋友、大中小学生及全球各地的日食爱好者,在这一天有特殊的观测设备,一睹日环食的芳容。
第二次日食,将发生在2020年的12月15日,此次为日全食,很多人都在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日食的观测注意事项

在观测日食时,无论是日环食还是日全食,亦或是其它类型的日食,均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必须采用专业的观测设备,以确保安全。
在观测日食时千万不要直视太阳,以免造成短暂性失明,如果不用专业设备观测,情况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失明,这一点务必引起注意。
日食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农历)
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太阳和月亮的视角度都是大约半度,而月球公转一周是360度,就是每个小时移动半度,即一个月球的位置,所以日食从开始到结束最多2个小时的时间。
即移动2个月球的位置,如果不是全食则时间更短。另外,因为地球在自转,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每个小时移动15度,这样,就是说在30度的范围内,太阳带着月球同时移动,并同时发生日食现象。

扩展资料:
日食食像:
1、初亏。月球比太阳的视运动走得快。日食时月球追上太阳。月球东边缘刚刚同太阳西边缘相“接触”时叫做初亏,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开始。
2、食既。初亏后大约一小时,月球的东边缘和太阳的东边缘相“内切”的时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开始,对日全食来说这时月球把整个太阳都遮住了。
对日环食来说这时太阳开始形成一个环;日食过程中,月亮阴影与太阳圆面第一次内切时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指发生这种位置关系的时刻。
食既发生在初亏之后。从初亏开始,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天空方向与地图东西方向相反。
3、食甚。是太阳被食最深的时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阳中心距离最近;日偏食过程中,太阳被月亮遮盖最多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日全食与日环食过程中,太阳被月亮全部遮盖而两个中心距离最近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指发生上述位置关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