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
一、红水河的区域名称
二、红水河的具体介绍
红水河是整个水系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干流,红水河的长度为六百五十九公里,这还没算上游的南盘江,红水河的源头在马雄山,海拔高达一千五百米,落差比较大,红水河造就很多河流,也被很多河流造就,从广西经过来到柳江。
三、不同区域的红水河
在天鹅县境内,红水河还被称作为乌泥河,从贵州省罗甸县出发一直到龙安村,中间经过多个区域,全长大约一百一公里左右,在乐业县区域中,红水河的长度为51公里,河道宽度为一百五十米,落差达到三十米。
在南丹县区域,红水河在古王屯进入,蜿蜒环绕五十二公里才正式进入南丹县中,这段河流的河床为石头底,河道的宽度有二百米到三百米中间,在洪水的时候,河道中可以承载七十吨重的船,东兰县境的河流长度有九十二公里,从自县境北部进入。
红水河每年的径流量为六百九十六亿立方米,是广西的低值区,红水河的汛期是在四月到九月这时间段,这段时间中,占总流量的百分之七十八,流量最少的时候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径流量只有十二亿立方米,红水河也是广西河流中含沙量最多的一条河,当地的土质比较的松软,很容易就被冲刷下去。
红水河在哪里?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那红色的土壤,苍翠的高山,陡峻的峡谷,奔腾的激流,还有火红的木棉花,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这美丽的红色土地上,有一条水色红褐的河流在静静地流淌,它就是红水河。
红水河发源于滇东沾益县的马雄山,流至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流成为黔、桂两省区的界河,到贵州望漠县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为红水河,至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止,全长659千米。在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则称为黔江,直到桂平,长约123千米。泛指的红水河是从南盘江的支流黄泥河口到桂平,全长1049千米,流域面积19万平方千米。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它的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上游南盘江长927千米,总落差为1854米,与北盘江汇合称红水河后,长659千米,落差为254米。红水河的长度虽远不如黄河,但平均水量却是黄河的1.4倍。红水河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急滩跌水不断。自天生桥梯级正常蓄水位780米至大藤坝直线天然枯水位23.05米,共有落差756.5米。尤其是天生桥至纳贡一段14.5千米,集中落差达181米,天峨附近河段达50米/千米。红水河不仅水量丰富,落差很大而且集中,因此具有修建高库大坝的有利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都很优越,红水河是我国进行水电梯级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红水河流域水电资源的调查和开发研究。80年代,红水河水电开发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水产等综合利用的开发方针。1981年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通过了《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提出了南盘江、红水河段分十个梯级进行开发,建设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岸滩、大化、百龙滩、恶滩、桥巩和大藤峡10座水电站,加上南盘江支流黄泥河的鲁布革电站,共11座,总装机容量1313万千瓦,年发电量532.9亿千瓦时。
天生桥一级是南盘江、红水河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在高峻陡峭急流的峡谷河段,从1991年开工,修筑一座高178米,坝顶长1137米的面板堆石坝。大坝建成后,已形成一座长127.5千米,水面176平方千米的山间巨型水库,总蓄水量达102.5亿立方米。1994年底,天生桥一级电站实现安全截流。天生桥二级电站是一座低坝长引水隧洞的电站,它利用河湾集中181米的水头引水发电。该电站最艰巨的工程是引水隧洞,从首部引水口至下游发电站,穿过高400米的山体,开凿三条直径为9.7米和10.8米,平均长9.55千米的隧洞。首部重力坝长470米,水库总库容0.26亿立方米。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1992年12月投产发电。岩滩电站坝高110米,坝顶长525米,水库总库容33.5亿立方米。1985年开工,1987年11月截流,1992年9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94年全部建成。龙滩水电站位于龙滩两岸高山峡谷中,水库总库容272.7亿立方米,它是红水河最大的一座梯级电站,也是仅次于长江三峡电站我国修建的第二大水电站。
红水河上的这11座水电站,好比一串璀璨的明珠,当它们全部建成后,将放射出举世瞩目的光彩,对于改善红水河流域的航运灌溉状况,振兴西南经济,解决西南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