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孔雀图片

时间:2023-04-25 02:22:45编辑:奇闻君

绿孔雀形态图

绿孔雀雄鸟:体长240厘米,腿巨长,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羽冠以下的颈部、胸部羽毛为鱼鳞状,呈金铜色,羽基暗紫蓝色,下背有闪耀紫辉的铜钱状花斑,尾羽较短呈黑褐色,初级飞羽棕黄色,尾羽特别发达,长可达1米以上,羽端有一闪耀蓝色和翠绿色相嵌的眼状斑,通常羽毛以翠绿色为主,羽毛很有光泽[5][10]。

绿孔雀雌鸟:雌鸟与雄鸟相似,无尾屏,雌鸟头上耸立一簇冠羽,冠羽颈部、胸部为鱼鳞状,呈金铜色,冠羽暗紫蓝色,背和腰呈暗褐色,稍闪着辉黄铜或绿色,还有点缀的浅棕红色细形波状横斑,翅上的内侧覆羽相同,但无绿辉;尾上覆羽不及尾长,与背同色,并闪着辉亮的鲜绿色;尾羽黑褐,羽端呈褐白色横斑;颏和喉白,两侧杂以褐色[7][10]。

绿孔雀幼鸟:头顶呈黑褐色,冠羽簇棕色,后颈蓝绿色,上体余部棕褐,上背并沾着辉蓝色光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棕栗色,斑呈褐色,次级飞羽暗褐色,密布以棕白色斑,两翅的覆羽与背相似,但外侧覆羽带棕栗色,尾羽浓褐色,外翈或多或少以浅棕白色。眼睛前后方呈黑色,前颈和胸暗褐,前面并沾有浓紫蓝色,羽端浅棕白色,在胸部较宽,羽轴两侧也有棕白色,腹部为纯色,肛周羽及尾下覆羽灰褐,形状松软如绒状[7]。

对比维度

绿孔雀蓝孔雀体长雄鸟体长240厘米、雌鸟体长110厘米雄鸟约2米,雌鸟约1米食性杂食性杂食性科雉科雉科目鸡形目鸡形目地理分布

绿孔雀分布图

世界分布

绿孔雀现在主要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越南[3]。

中国分布

绿孔雀分布在中国南部省区,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在西藏的门隅和珞瑜也有分布[1][10]。

栖息环境

绿孔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不喜欢过于浓密的热带雨林[6][9]。

觅食行为

绿孔雀图

绿孔雀是杂食性动物,通常在黄昏时刻觅食,喜食川梨、黄泡的果实,也食草籽、稻谷等,兼食蛾蟀、蚱蜢等昆虫及青蛙等[10]。清晨云雾弥漫在空中,它们静悄悄地到河边,理羽梳妆,然后成群地到林中觅食;在炎热的午间,歇息于林中隐蔽阴凉之处,不甚鸣叫。此时的它们在安然睡觉或站着不大走动,下午觅食时间都在日落前,饱食后蹒跚在草丛间,不时啼鸣。食场附近一般都有溪流[7]。

节律行为

绿孔雀夜间在岩边的大树上过夜,夏季每天6时左右便下树活动,下树前首先要振动翅膀,整理羽毛,然后再“ha-o-ha”地长鸣几声。再前往觅食地。平时多5一10只结成小群在一起找吃的。中午酷热时,便在荫蔽的灌木丛间休息,待稍为凉爽时(下午4时半左右),才开始活动,边找吃的边驰走[7]。

社群行为

绿孔雀很少单独活动,多见一只雄鸟伴随着三、五只雌鸟,有时还杂有幼鸟。绿孔雀脚强健,疾走像奔跑一样;行走的姿势犹如鸡类一般,且走且点头。两翅短圆,不善飞行,下降时滑飞得较快;在逃避敌害时,都习于大步疾驰,窜遁于密丛中。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流沙河边的山沟里发现一群绿孔雀,是1只雄鸟伴随4只雌鸟在山沟林缘的空旷处活动[7][22]。

交流行为

绿孔雀在搏斗或逃避敌害时,会发出急遽的尖叫声,鸣声洪亮,响彻山谷;声音粗厉单调,不是很悦耳,ga-wo,ga-wok和gaooa-woook非搏斗逃跑的声音。雄鸟能将尾上覆羽高举并展开,支撑在翘起的尾羽上,形如大扇,左右摆动,眼状斑闪闪发光[7]。

发情期

绿孔雀繁殖通常在3~6月进行,2月中下旬出现求偶行为。求偶时,雄鸟围绕雌鸟进行求偶炫耀,甚至发生格斗,孔雀的求偶炫耀颇具特色,雄性尾屏面向雌性展开,展示华丽的翠绿及眼状斑等,并不断抖动,发出“沙沙”的声音[10]。

交配时,雄孔雀频频开屏,抖动羽屏,发出响声。雄孔雀扑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头顶部,两脚不断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有较大幅度的抖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动接受雄孔雀的交配动作。交配时间约为十几秒钟,然后各自离去[18]。

产卵期

绿孔雀不擅营巢,常在茂密的灌木丛或高草丛间挖一浅坑,用杂草、枯枝、落叶、羽毛等巢材,非常简陋。雌鸟在黎明前产卵,每隔1日产1枚卵,产5~6枚。在人工饲养下,可年产6~40枚,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不参与孵化,经27~30日孵出雏鸟[7][10]。

育雏期

绿孔雀幼鸟在孵化后,就可以正常活动,并且全身长有羽毛,但它们仍然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否则甚至会因为气候寒冷而死去。雏鸟通过模仿成鸟行为来学会吃喝,在雄性雏鸟长出它们的尾巴及明亮羽毛之前,雄性和雌性雏鸟看起来很相似[17]。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生长缓慢,第1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第2年的幼鸟与同性别的成鸟相似,但雄鸟不具尾屏,脸上裸露部呈蓝色和黄色,第3年才被有成年羽衣,此时雄性幼鸟具有完全长成的尾屏[7]。

种群现状

绿孔雀图

20世纪末,中国绿孔雀种群数量为800~1100只[16]。

2003~2010年,在昆明动物园人工养殖120只绿孔雀[19]。

2008年10月,吉林市船营区人工养殖150只绿孔雀[20]。

2018年,云南省林业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调查,云南省绿孔雀种群数量为485~547只[15]。

濒危原因

绿孔雀生境破碎化是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变化而导致面积较大的自然栖息地不断被分割成较小的斑块,或者是由于生态功能降低而形成的生境破碎化,总生境面积的减少,剩余地区分裂成碎片,西双版纳的天然林被经济林“切割”后严重破碎化,这对绿孔雀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生境的破碎化导致绿孔雀栖息地丧失[13]。

保护措施

2017年8月14日,云南省楚雄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通知书,正式受理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关于挽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14]。

2017年3月,新平县政府组织了针对民众,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宣传保护绿孔雀专项活动[14]。

2009年,绿孔雀在中国受保护,虽然它的保护区偏远,但它在许多保护区广为人知,包括泰国、柬埔寨、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的重要种群。其中保护区包括:泰国怀卡肯野生动物保护区;印度尼西亚和国家公园;越南渔洞国家公园;柬埔寨野生动物保护区、森林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老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双柏恐龙河自然保护区[3]。

保护级别

2017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日”当天,云南省环保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发文称,绿孔雀被列为极危(CR)物种[11]。

2018年,绿孔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列为濒危(EN)物种[3]。

2021年,绿孔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

人们对孔雀的概念大多停留在遍布世界的蓝孔雀上,对于中国本上的原生物种-绿孔雀,却知之甚少。绿孔雀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美的鸟,有着“百鸟之王”“神话之鸟”的美誉[4]。

自古至今,无论审美如何变化,但对绿孔雀之美,无人质疑。尤其是雄鸟华美硕大的尾屏、其昂扬挺拔的身姿、高贵的体色,让它成为神鸟凤凰的原型。在中国,绿孔雀有更深远的文化内涵。它屡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比如人们熟知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极有可能就是绿孔雀,它也是吉祥与地位的象征[8]。

上一篇:听房

下一篇:魏光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