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小品演员名单
中国相声、小品演员有:1、冯巩:1973年,投师马季门下,学习相声的创作与表演。1986年,冯巩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8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电视相声大奖赛捧哏第一名。2、郭德纲:郭德纲,男,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天津市,相声演员,曲艺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主持人。1979年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又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期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3、常宝丰:常宝丰,男,满族,1947年出生于北京市,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常连安第六子,小蘑菇常宝堃之弟。1985年拜马三立为师,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4、姜昆: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主持人。1965年,在电影《白求恩大夫》中饰演小孩王。1976年,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担任相声演员,同年,拜马季为师学习相声。5、郭冬临:郭冬临,1966年7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中国内地相声、小品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3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相声的辈分怎么排?
相声界是按“德、寿、宝、文、明”排辈分的。相声界对于辈分的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称谓是“德、寿、宝、文”。“德”字辈和“寿”字辈的的老先生们现在几乎都已不在了; “宝”字辈的代表人物就多了,像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常宝华、马志明等;“文”字辈的有苏文茂、高英培、马季、唐杰忠、魏文亮、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等;作为“明”字辈的郭德纲按照自创的“云鹤九霄龙游四海”这八个字来收徒弟。《中国相声史》:在马三立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和《中国相声史》上,都把张三禄作为相声的始祖,而据了解,这一说法在天津相声界存在着很大争议,苏文茂和田立禾都否认这种说法;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声前辈提过张三禄的名字,张三禄也没有留下一段相声,不能把一些滑稽艺人就当成相声的创始人,如果这样说东方朔也是相声的创始人,他们赞同朱绍文是相声的创始人,是第一代。在《中国相声史》上刊登的“相声师承关系表”中,还有几位小品演员的名字,原来他们也早就拜师入门了,其中有巩汉林拜唐杰忠为师,黄宏、兰成拜马季为师,李嘉存拜高英培为师等。
相声演员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相声界是按“德、寿、宝、文、明”排辈分的。相声界对于辈分的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称谓是“德、寿、宝、文”。“德”字辈和“寿”字辈的的老先生们现在几乎都已不在了; “宝”字辈的代表人物就多了,像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常宝华、马志明等; “文”字辈的有苏文茂、高英培、马季、唐杰忠、魏文亮、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等; 作为“明”字辈的郭德纲按照自创的“云鹤九霄龙游四海”这八个字来收徒弟。扩展资料: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