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德?
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论语·述而》中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意思: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的描述。此字也指恩惠、品行、信念等。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运行轨迹。后来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德组词:1、道德[dào dé] 意思: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 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 之服务。2、品德[pǐn dé] 意思:品质道德。3、美德[měi dé] 意思:美好的品德。4、师德[shī dé] 意思: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5、德育[dé yù] 意思:政治教育、思想教 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也特指道德教育。
德是什么?
德,汉字,古同“徳”。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德〈名〉
七曜运行
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东晋权臣司马元显,用观天象比喻自己劳苦功高。德隆指七矅的轨迹呈隆起形状,望重指不断重复观望,然后做记录和上百次揆度天体运行轨迹。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
德的意思是什么
“德”的本义是登上、升。“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又引申指客观规律等意义。德在古代文献中也与“得”通,表示得到。一定社会阶段形成的通过舆论约束人们言行的准则和规范。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品质道德。老舍《四世同堂》三六:“和平与刚毅揉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品德。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与德有什么区别?
1、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2、德,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3、道与德的区别:①二者的定义不同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德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②二者起源不同"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在新道家的哲学基础方面,早在抗战时期,金岳霖就在《论道》等书中,将原始道家所创发的概念。“德”最早来源于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德,𦫵也。③二者象征事物不同根据史册记载,“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象征“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如《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④二者所包含的范围不同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百度百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