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住宅楼为什么发生爆炸?
3月1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一栋住宅楼发生爆炸,未有人员伤亡报告。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消息,爆炸发生在圣彼得堡市南部一栋9层住宅楼的8层和9层,造成走廊以及住户房屋受损。这栋住宅楼的住户人员已被疏散。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表示,爆炸原因尚待调查,初步判断是煤气泄漏引发爆炸。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处于北纬59°~60° 、东经29°~30°之间,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用马克斯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恐怖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恐怖主义 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词,过去比较陌生,自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后,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空前高涨起来。为了弄清楚对这个词意的准确理解,笔者查阅了《词典》、《辞海》,以及《政治学词典》、《哲学词典》、《历史学词典》、《法学词典》等多部词典,都没有这个“恐怖主义”的词条,但《词典》里倒是有“恐怖”和“主义”两个单列的词条。 “百度”搜索里有“恐怖主义”一词。它的解释是:“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但笔者觉得这个解释也牵强附会,说来说去,它也是把“恐怖”落到“手段”上,而不是“主义”上。 据说,联合国还给“恐怖主义”定了个“三要素”的调子,即:非法暴力、具有政治动机、滥杀无辜。对于这三条,不同性质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阶级,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非法暴力”的“法”是哪个阶级的法?由谁制定?对谁有利?刚刚发生的干涉、侵略利比亚的1970号、1973号决议,是不是“合法”?所谓国际法院刚刚发布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逮捕令,是不是“合法”?如果承认是“合法”,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正义和公平?还有什么安全感?还有什么不是“非法暴力”?所谓“政治动机”,战争就是暴力,暴力造成恐怖,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自然就存在“政治动机”。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政治”的属性决定着这个“政治动机”是否有理。至于“滥杀无辜”,这个比较好理解,难的是由谁来界定“滥杀”和“无辜”的标准。美国侵略伊拉克战争,10年来有100多万伊拉克人民死于美军的战火之下,这是不是滥杀无辜?如果是,为什么美国和许多国家的统治阶级不去谴责美国滥杀无辜?而只对“9·11”事件的“滥杀无辜”进行谴责?看来离开对战争性质的分析和界定,离开对阶级斗争的分析,就没有是非标准。所以,笔者认为,这个联合国的“三要素”是不可信的。 网上有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与恐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反对恐怖主义。笔者感到这个问题重大,就查阅了马克思主义一些著作,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对“恐怖主义”是怎样论述的:
马克思在1848年12月15日发表于《新莱茵报》的《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就谈到恐怖主义:“在这两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是实际上领导运动的阶级。无产阶级和那些不属于资产阶级的城市居民阶层,不是还没有与资产阶级不同的任何单独的利益,就是还没有组成为一些独立发展的阶级或一个阶级的几个部分。因此,在它们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地方,例如1793年和1794年在法国,它们只不过是为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虽然它们采用的是非资产阶级的方式。全部法兰西的恐怖主义,无非是用来消灭资产阶级的敌人,即消灭专制制度、封建制度以及市侩主义的一种平民方式而己。”接下来,马克思又说:“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的发生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1页)笔者理解,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简单的一概地反对恐怖主义,而是肯定了这两次革命中“平民方式”的“恐怖主义”对于消灭封建制度的进步要求和进步作用。 而在马克思写这篇评论的一个多月之前的1848年11月7日,他在另一篇《反革命在维也纳的胜利》评论中,针对法国工人阶级在当年二月革命后被“无止境的摧残”和6月革命失败后被“无结果的屠杀”,又愤怒地指出:“仅仅这种反革命的残酷野蛮行为就足以使人民相信,只有一个方法可以缩短、简化和集中旧社会的凶猛的垂死挣扎和新社会诞生的痛苦,这个方法就是实行革命的恐怖。”(上书第318页)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已经在此文前8个多月(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体现出来:“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论权威》说得更为经典:“暴力是孕育着每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资本论》第1卷第828页)“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恐怖、恐怖主义、暴力、暴力革命问题还有众多论述。例如: “君主国当然决不敢进行革命的战争、决不敢发动全民起义和实行革命恐怖。它宁可跟自己的最凶恶的但出身相同的敌人讲和,而不愿同人民联合。”(《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339页) “无产阶级党用这种独立行动所能得到的成就,比起几个反动分子参加国民议会所能造成的害处,是重要得多。如果民主派一开始就坚决地用恐怖手段对付反动派,那么,反动派在选举中的作用预先就被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89页) “表现于1849年12月20日由加尔省选出一个红色议员来代替一个去世的保守派的议员,而加尔省原是保守派的乐园,是1794年和1795年对共和党人施行最恐怖的暴行的地方,是1815年白色恐怖的中心,在这里公开杀害过自由主义者和新教徒。”(《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74~475页) “愤恨资产阶级专政,要求改造社会,要把民主共和机构保存起来为实现这种改造的工具,团结在作为决定性革命力量的无产阶级周围,——这就是所谓社会民主党即红色共和国党的一般特征。这个‘无政府党’——如它的敌人所称呼的——正和秩序党一样,是各种不同利益的联合。从对旧社会的无秩序加以稍微改良到把旧社会的秩序推翻,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到革命恐怖主义,——这就是构成‘无政府党’的起点和终点的两个极端间的距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77~478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些论述中谈到的恐怖、恐怖手段、革命恐怖、白色恐怖、恐怖主义和革命恐怖主义;暴力、革命暴力、反革命暴力和暴力革命,都是有鲜明阶级性的。核心是用革命阶级的恐怖和暴力来消灭反动阶级的恐怖和暴力。 毛主席说:“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页)可以说,暴力革命是一切革命阶级夺取政权的一般规律。 网上有文章为了说明恐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引用了列宁这样一段话:“我们党进行了20多年的斗争,反对把恐怖主义当做策略,这是正确的。但不应忘记,对这个斗争是同反对机会主义的残酷斗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机会主义总是反对被压迫阶级对压迫者使用任何暴力。我们则始终主张在其中并且配合这种斗争使用暴力。”(《列宁全集》第28卷第190页)对这段话应该怎么理解呢?笔者认为,第一,列宁是在瑞士民主党代表大会上讲这番话的,就是说他是针对无产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而不是针对党外人士说这番话的。
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幕后大老板是谁
多特蒙德俱乐部为股份制,是德国唯一上市的俱乐部。由于战绩不佳,已经负债1亿多欧元。2005年1月,多特蒙德前往土耳其冬训,当时就传闻一位土耳其人要收购俱乐部。到2005年5月,开价达到了1亿欧元,但此后没有了下文。
目前一位叫Bernd Geske的是私人持有多特蒙德股票最多的,超过了5%,还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持股超过20%。此外,持有俱乐部股票的小股东有近50000人。
列宁格勒是什么地方
(以前叫圣彼得堡)在俄罗斯联邦西北部,临芬兰湾。西同爱沙尼亚相邻,北接芬兰。面积8.59万平方公里。人口162.2万(1985,不包括圣彼得堡市)。1927年设州。首府圣彼得堡。大部为平原和低地,东有低丘。矿藏有油页岩、泥炭和铝土矿。沿海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7℃,7月15℃。年降水量450-850毫米。河、湖、沼泽众多,有涅瓦河、斯维尔河、拉多加湖。地处森林带,森林面积约占全境一半。工业发达,以燃料动力、机械制造(动力设备、舰船、精密仪器等)、建材、化学、石油加工、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为主。农业高度集约化,城郊盛产蔬菜、马铃薯,乳用畜牧业发达。多名胜古迹和疗养地。
列宁格勒战役的战争背景有哪些
斯大林格勒战役规模最大。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列宁格勒大围城的故事背景
德军背景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勒布元帅)辖第16集团军(司令官为布施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官为屈希勒尔上将)和坦克第4集群(司令官为霍普纳上将)(共29个师,内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在东普鲁士以及克莱佩达(梅梅尔)至戈乌达普正面展开,其任务是粉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苏军,并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博克元帅)一部兵力和从芬兰进攻的军队协同下夺取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第1航空队共760架作战飞机,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在芬兰东南部,两个芬兰集团军辖15个步兵师(内1个德国师)又3个旅,应在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之间以及卡累利阿地峡转入进攻,与德军会合于斯维里河及列宁格勒地域。在芬兰集中的部队发出的行动,由德军第5航空队(240架飞机)和芬兰空军(307架飞机)进行支援。[1]
苏军背景
苏军的掩护军队在德军优势兵力压击下被迫向腹地退却,德军于1941年7月1口日从韦利卡亚河地区发动直取列宁格勒的进攻。此时与德军对峙的是:北方面军(司令为波波夫中将)辖第7、第23集团军(共8个师),西北方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辖第8、第11、第27集团军(31个师、另2个旅),有22个师的人员和技术兵器损失50%以上。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德军可能突击列宁格勒,遂将芬兰湾至伊尔门湖之间的防御地带移交北方面军,调其一部兵力从南面参加防守该市。卢加河是列宁格勒南面的重要屏障,北方面军首长建立的卢加战役集群(6个步兵师、2个民兵师、2所列宁格勒军校、1个独立山地步兵旅)在皮亚德舍夫中将指挥下已于战斗开始前向卢加河开进。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进攻前对苏军西北方面军占有优势:步兵多1.4倍、火炮多3倍、迫击炮多4.8倍、坦克多0.2倍、飞机多8.8倍。
为便于对两个方面军进行指挥,国防委员会于1941年7月10日成立了西北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为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军事委员会委员为联共中央书记日丹诺夫),统辖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同时还成立了西方向总指挥部,西南方向总指挥部)。[1]
列宁格勒之最初防御由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元帅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负责,由第23军团防守从芬兰湾到拉多加湖的北部地区,第48军团则防守从芬兰湾到斯卢茨克-曼格纳地区,后方是列宁格勒要塞地域、列宁格勒卫戍部队、波罗的海舰队及其它行动单位。
大家是如何处理窗户防雨水的?
先要看看具体是哪里漏雨:
如果是从窗扇漏水的话,那么你要看看是不是因为胶条老化引起的,因为劣质的胶条使用年限太短,时间太长的话胶条容易老化变硬甚至是脱落,这种情况你就要更换胶条了。如果是窗户排水孔不合理导致的雨水倒灌回屋里,那么可能需要更换窗户了。
如果是从窗户周围渗水的话,就可能是因为安装窗户的时候窗户的防水没有做好,导致雨水从窗框和窗台的链接部分开始向内渗水,这种情况则需要重新来做防水,简单点的话也要在窗台外面打一些防水胶。
窗户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窗户的选材、设计合不合理、施工的专业水平都很重要,希望能够帮到你。
俄罗斯冬宫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历史典故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Aphrora Cruiser)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