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恶搞杜甫
钱江晚报:涂鸦杜甫恶搞的不仅是寂寞
洪信良
2012年03月26日08:55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诗圣杜甫近日被“穿越”了。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登高》一诗有一幅配图,图中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头,面带忧郁。3月23日,一组在这幅画像基础上进行涂鸦“再创作”的图片开始在微博上疯传。涂鸦图中杜甫“穿越”到了现代,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随后有更多网友加入到“创作”活动中,于是杜甫或逛超市,或打篮球,或玩自拍,或成为变形金刚,或变身哈利波特,真是越来越潮,越来越酷。“今天杜甫很忙”,在微博上广人为知。可是这微博上走红的杜甫,还是历史上那个“诗圣”杜甫吗?
文圣孔子都早已被人恶搞过了,现在轮到诗圣杜甫被恶搞,原也不算什么意外。哲人说“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引申一下,一幅恶搞图是一片文化沙漠,一片文化沙漠是一幅恶搞图,似乎也能成立。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放任一股借颠覆中国历史上的诸“圣”炒作自个商品或宣泄一己情绪的暗流恣意涌动,着实是民族的悲哀。
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可以被批判,但不该被恶搞,因为恶搞不是有建设性的“解构”,而只是无厘头的“消解”,恶搞带来的不是一个更繁茂的文化森林,而是一片不断吞并绿洲的沙漠。如果说污染环境以攫取财富是向明天借贷,透支子孙后代的幸福,那么,恶搞古圣先贤以换取眼前的快意是跟昨天决裂,斩断子孙后代的文化根基。
不过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样说肯定会让人觉得是危言耸听。因为社会浮躁的另一面,便是没有人真的想“恶意地搞掉”传统文化,所谓“恶搞”无非图眼前一时滑稽痛快,连“主观恶意”也谈不上。但不可忽视的是,就像没有脊椎骨的生物往往有着最坚硬的外壳,只懂得“恶搞”的充分娱乐化的人群也很可能被自己崇奉的“快乐原则”的坚硬外壳罩住,虽没破坏的“主观恶意”,也会因拒绝而阻断历史的传承。
杜甫的《登高》一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渗透着个人老病孤苦的愁绪,更有着忧国伤时的悲慨。他这“布衣宰相”处境困窘、身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即便没有恶意,也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现。
当然,值得反省的绝不只是“创作”涂鸦画像的行为,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一是教育未能让受教育者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亟需变革;二是社会文化长期在低端发展,有待改善。插图涂鸦,表面看恶搞的是杜甫,根子里是在释放涂鸦者自己的“寂寞”。
这副杜甫的恶搞图灵感源于那部动漫?
这副杜甫的恶搞图灵感不是源于动漫。2012年3月,适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杜甫突然在网络一然红起,采用病毒营销的传播方法,被人乱改造、涂鸦、恶搞,一般在语文课本上或网络封面上。 “杜甫很忙”的来源:2012年3月,由于网友吴泽林的微博上出现的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玩转千元安卓机的。用网友的话说,“子美(杜甫字)真是个居家好男人”。 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不少网友纷纷追忆在那些年的读书时代,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这些课本上屡屡露脸的“常客”,此前就被涂鸦过。
为什么都在恶搞杜甫
恶搞杜甫的涂鸦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遭致杜甫草堂的强烈不满,除了与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外,还因为此类恶搞并不像很多成年人在学生时代给书上的人物戴副眼镜或加撮胡子那么简单,而是玩起了“穿越”,恶搞得过分了。譬如那幅杜甫怀抱一美女的涂鸦之作确有亵渎诗圣之嫌,看了令人不爽。
但在浏览了多幅学生的涂鸦之作后,我发现了一个比亵渎诗圣更值得关注的节点,即这些恶搞都集中在教材所选的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所附的插图上。画家蒋兆和创作的这幅《杜甫像》非常传神: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头,面带沧桑,与诗中传达的深广忧愤、忧国忧民的主旨意境十分匹配。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直观地看待这组诗画配,读者当会被其中传达的荒寒、孤愁但仍怀抱一腔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而且教师在教学此诗时,也会将教学重点落实在这点上,但可悲的是,学生对此无动于衷,不但无法感受诗中悲苦落寞的意境,反而从中收获了一份快感。此种反差说明了什么?
排除这种解释:高中生涉世未深,未能具备体察老杜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诗风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基础,我的解释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灵早已被应试教育折磨得迟钝、麻木,失去感受人间苦难的能力了。
具体而言,学生恶搞杜甫基于两种心理:一是释放压力。他们在穷尽想象恶搞杜甫的过程中,无疑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放松和愉悦,这有助于减轻和释放应试教育带来的精神压力。二是发泄对杜甫的不满。我查过课文练习和教案,都有背诵全诗的要求。如杜甫、李白、鲁迅等“特别忙”,因为他们的诗文均是考试课文,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都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这不,为了“发泄”多年背书的“怨恨”,同学们毫不手软地给杜甫画了一个考试“死当”(不及格),并附送诗两句“考前全没背,暑假来相会”。
必须指出,学生们恨杜甫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痛恨的是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当学生们尚未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朗诵体会《登高》此类经典作品之前,老师就将考试要求布置给学生,将一篇美文当做敲门砖传递给学生,学生哪能不犯恶呢?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考试要求,老师不能不这样做:将所有入选的重点课文作为试题例子来教。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的能力,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和麻木,不但无法体会文本的美感,甚至会从《登高》这样抒写大悲痛的诗文中读出喜感,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去恶搞的人都是小孩子或者想通过网络恶搞走红的人,前者说明中国的教育败到家了(本来想骂几句脏话的),后者还是说明中国人普遍素质低,社会纵容这种社会现象。或许还有人只是找乐趣,想放松,但请有基本的做人的原则,尊重他人,尊重历史。
为什么要恶搞杜甫 民族文化也可以恶搞了吗 想不明白
不是恶搞,谁小的时候都喜欢在自己的课本上把一些人画一下,杜甫在这个课本里的画像很清晰,所以现在才出来各式各样的杜甫,高一学生压力大也是一方面,网络这么方便,一个人画了,第二个人也想画,于是就这样,有人说没有尊重民族文化,在我看来当今社会再说这些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中国人也不可能只回顾它以前的历史而不向前看吧
杜甫很忙的各种观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涂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校园内学生的信手“涂鸦”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课堂上的“涂鸦”也比比皆是。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其上也出现了被“涂鸦”的现象。它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现象,学生为什么要在语文教材上“涂鸦”,什么时间“涂”的,“涂鸦”的内容是什么,对语文学习有没有影响?……关注这些问题,有效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二、研究现状“涂鸦”现象被人们关注过。人们对它的出现各执一词,有的说反映了“涂鸦”者丰富的想象力,有的则认为“涂鸦”影响了周围的环境,造成视觉与心灵的冲击与影响,可谓是众说纷纭。学生在校园内的“涂鸦”现象也被有的教师关注过,他们在介绍这一现象的同时,也从其产生的原因、应对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如《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7)中的《中学校园涂鸦现象分析》一文。该文理论性很强,思想性也很强。可是,全文分析的是“校园涂鸦”现象,对象是“中学”。那么,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上的“涂鸦”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涂鸦”的内容等却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而呈现出新的变化。原研究只能仅作参考,具体的操作实践却还需要我们认真地开展“行动研究”。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行动研究法,着力分析小学生语文课本“涂鸦”现象产生的心理动机,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努力探寻“涂鸦”现象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机制,寻求“涂鸦”现象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四、 高二语文课本里收录的蒋兆和先生所作的一幅杜甫插图,被各种涂鸦后,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一度引发人们热议。对此,愤怒者有之,赞同者有之。一方以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等为制高点,提出决不允许随意诋毁杜甫形象;另一方以“想象力、创造力是可贵的“、“年轻人通过恶搞事件可能会对杜甫产生兴趣”、“乘机扩大杜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为阵地,对涂鸦事件表示理解与支持。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无数杜甫的涂鸦图片,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唐代那个忧国忧民、慷慨悲歌、光耀千古的诗圣吗?这就是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杜甫吗?震惊之余,对此应该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了。 我想,个别中学生涂鸦杜甫应该只是出于游戏心态,反映了青春逆反期孩子们的调皮和幽默,其本质上应该不是刻意侮辱杜甫。扪心自问,当我们也是孩子时,也会对课本上的一些人物插图进行涂鸦,因此对这些孩子我们不必过分指责。相反,倒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孩子们如此热衷于涂鸦文化名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绪和心理诉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哪些片面之处?显然,孩子们对杜甫的涂鸦,并不只是针对杜甫本人,而是对老师、对教育、对社会的一种心理诉求的表达方式,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对此,作为教育和文化从业者的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涂鸦之事到此为止也就罢了,但偏偏有一些好事者“灵感仍在不断涌现”,借此推波助澜,胡搅浑水。涂鸦对象已不仅是杜甫,语文课本中的李白、辛弃疾等插图纷纷遭到涂鸦,涂鸦图片的作者已不仅仅是孩子们,从一些涂鸦图片的效果来看,显然一些专业级人士也已加入这场“想象力”大比武,再加上一些“网络精英”的肆意炒作,涂鸦杜甫之事发展势头凶猛,竟一发而不可收拾。 由于缺乏对历史的敬畏,缺乏对文化的尊重,杜甫各种涂鸦图片被网络疯狂传播,把杜甫人为地变成了一个可笑的漫画式人物,客观上对杜甫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位网友说:“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 但杜甫永远是杜甫,他一生著诗一千五百多首,其诗歌中彰显的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疾苦的动人情怀至今让人无比敬仰,他不是供大众娱乐的对象,更不能被当做是恶搞的小丑。我想起了唐代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作为一代诗圣,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作为“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理应受到尊重。毋庸置疑,杜甫精神在这样一个娱乐至上、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或许已经被湮没了。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怀念杜甫,越要敬仰杜甫,越不能恶搞杜甫,就像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所言:“我们的生活如今真是太放纵了,太夸妄了,太杳小了,太龌龊了,因此我不能忘记杜甫”。 2012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难道我们要用涂鸦与恶搞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吗?
关于杜甫很忙的作文800字
事件简述:
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收录了杜甫的诗作《登高》,右侧配有杜甫的半身画像。近日,网友掀起了对杜甫像“再创作”的热潮,纷纷发布在微博或其它网站。其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摆摊卖西瓜,时而化身送水工……好事的网友为这一系列取了个名:“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后卖西瓜”。
事件分析:
“诗圣”画像被如此恶搞,引起一片争议。有人不无忧虑:杜甫身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现。一位诗歌协会会长呼吁说:“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当然,面对“民族底线”这样一顶帽子,网民们多少会有点愕然。这年头,对严肃文化的恶搞与解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风潮,杜诗圣也绝非是被恶搞的第一人。比如,2008年有过一个喧嚣一时的 “全民孔子计划”,在网友的创作里,孔子被逼婚、卖起了炸鸡、还成了不得志的广播员……恶搞名人榜上还有:李白,“床前明月光”成了 “牙齿掉光光”;屈原,被注册成猪饲料的商标;孙悟空,爱上了铁扇公主……简直就是“没有搞不到,只有想不到”。
曾把电影《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的胡戈说,“恶搞是一种新型的开玩笑方式。恶,并不是坏的意思,也不是恶意。”也许,在那些疯狂涂鸦一切圣贤的年轻人眼中,恶搞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意,也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目的——不在乎什么,不追求什么,也不讽刺批判什么,专注当下的快感,玩了,笑了,也就够了。难怪还有人毫无逻辑地自辩说,对杜甫画像的涂鸦,“完全是出于内心对杜甫深沉的喜爱”。
瞧,就是如此的漫无边际、不着五六。虽然《杜甫像》本身为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巅峰时期的作品,但我相信,给杜甫添上白马或摩托的年轻人,绝没有当年法国人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时的艺术追求,也谈不上什么对传统审美价值的离经叛道。
因此,用缺乏“底线”或“信仰”来批判“杜甫很忙”式的恶搞,虽然没什么错,但恐怕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和一些年轻人是“鸡同鸭讲”。说到底,这种恶搞本质就是一种无聊,或者如恶搞者自己所说,“一种发泄”,恐怕并无与主流价值作对的目的。笔者认为,对此类恶搞,当然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但只要不出现不良或低俗的内容和思想,不妨放轻松一些看待,无须太过担忧。画像被涂鸦上几笔,杜甫并不会就此失去“诗圣”的光彩,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至于因此蒙羞。
值得担心的倒是,宣泄一己情绪的“恶搞”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风行,究竟是经典褪色的原因,抑或压根就是结果?在年轻人无意义的自我创作以外,我们的教科书、育人者与文化创作者,有没有提供多种可亲近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和爱上传统文化?或者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当代经典,唱出先声,蜕变文风,对抗当代文化中流行的去历史化和去语境化。
杜甫说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大概才不会在乎如何被“恶搞”,因为他早就断定,杂音与碎片无论曾经多么喧闹与风光,最终都将随风而逝,而民族文化真正的精神之光,绝没有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