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九九歌

时间:2024-03-08 14:16:06编辑:奇闻君

关于冬至的九九歌?

流传在江苏昆山农村的《冬至九九歌》冬至起九,头九暖。二九寒,三九冻煞百鸟卵。四九三十六,行路船就地宿。五九四十五,早晚床头捂。六九五十四,再冷无意思。七九六十三,蓑衣两面甩。八九七十二,杨柳青姿姿。九九八十一,编簏备耙犁。扩展资料: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冬至九九歌顺口溜是什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九二九闭门插手,三九四九冻死鸡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犁。冬至这天飘零的每一片雪花,都有我对你的问候与祝福。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托片片雪花和寒风向你寄去我的问候,你收到了吗?


什么是“九九九口诀”

九九乘法表”是小学生都会灵活运用的数学运算口诀,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国使用。哈尔滨市阿城第八中学教师张静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明了“加、减、除运算口诀”。  “二三得六”“三三得九”是我们随口而出的运算口诀,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使用“小九九”进行运算。张静告诉记者,他小学学习乘法口诀时就想,既然乘法有口诀,那么加、减、除法一定也有口诀。长大后,这个想法一直停留在他的心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静发现数字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是简单的数量代码,进而通过推算得出了加、减、除法的运算规律。后来经过儿子张旭光的整理发现,加、减、除法的运算逻辑关系和数字排列与乘法口诀完全相符。在父子俩的努力下,加、减、除法运算口诀相继问世,张静将它们与乘法口诀一起统称为“九九九口诀”。 包括


大九九口诀表,小九九口诀表,九九乘法表?

大九九乘法表如下图:小九九乘法表如下图:九九乘法表如下图:扩展资料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成为我们的九九口诀“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特点: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玛雅乘法表须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须1770项,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乘法表须无穷多项;九九表只需45/81项。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5、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乘法口诀

冬至习俗有哪些 数九与九九歌

冬至习俗有吃饺子,吃汤圆,吃馄饨,喝米酒,吃年糕,数九和九九歌。首先是北方,北方人一般都是很喜欢吃面食的,所以冬至这天,必须要吃的就是饺子了,最常见的就是萝卜馅儿的饺子,吃起来特别的好吃,在北方还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冬至这天必须要吃饺子,如果不吃的话,冬天就容易烂耳朵,饺子的形状看起来特别像耳朵。其次是南方,南方人一般都比较喜欢吃米饭,所以他们冬至这天吃的就是汤圆儿了,那是他们那边的一种习俗,最常见的就是黑芝麻馅儿的汤圆儿,他们不但会用汤圆来祭祀祖先,在他们眼中,吃了汤圆就可以长大一岁了。还有就是北京,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但是北京人冬至这天,吃的确实混沌,混沌其实跟饺子是差不多的,不过冬天都是比较冷的,别叫人觉得吃一些汤汤水水的更加暖和一些,对他们来说,馄饨比饺子好吃太多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吃完,再喝一些汤,那叫一个舒服。然后是苏州,苏州的米酒是非常出名的,所以在冬至这天,他们都会喝冬酿的米酒,而且这些米酒里面一般都会增加一些桂花,被称作是桂花米酒。用来祛除身上的寒气和霉气,再配上各种下酒菜,就是他们冬至最美味的东西了。最后是杭州,杭州吃的东西比较独特,杭州人冬至吃的是年糕,而且他们这天一日三餐吃的年糕都是不同的,早上吃的白糖拌年糕,中午吃的是炒年糕,晚上吃的就是年糕汤了,意思就是年年长高的意思。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冬至以后九九歌多少天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那么,数九是什么时候,我们根据冬至的时间,推算就知道什么时候是数九了,不管你知不知道,反正我是知道了。“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请问冬天一九到九九,民间谚语怎么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扩展资料数九的原因1、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2、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编成谣谚,流传于民间口头,称作“九九歌”。九九歌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九

中国说的冬天一九什么二九什么的是怎么说的?

这说的是冬九九,人们根据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编成的“九九歌”。以北京地区为例,民间流传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解析:一九二九不出手:冬至过后的一九二九天气已经比较冷了,手在外面会冷得受不了,甚至产生冻疮,所以会不由自主的揣在兜里,这就是“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河里结起了厚厚的结实冰层,行人可以安然无恙的在河面上行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最寒冷的时候过后,到了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转暖的时候,栽种在河边的柳树枝条开始萌芽,万物逐渐复苏去除了冬季的萧条,人们也忍不住观赏起柳树来。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冰封的河面会慢慢解冻,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到了八九天气更暖一点,燕子便会从南方飞回来筑巢,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生生不息的循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天气已经比暖和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遍地都是耕牛劳作,忙碌不已,但也预示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扩展资料: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九九又一九”整整90天,数九计日。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简陋,寒冬也被视为威胁,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天文专家进一步介绍说,与“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九九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多种。它们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因此,在冬至节时,中国民间还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九九

冬天数九说法是如何说的?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被称为“交九”或“数九”,即是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完最后一个九,春天就来了。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上一篇:hachi delight

下一篇:606w 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