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判断题)
1、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 (2.00分)
是
2、长调如果直抒,不用代词就没有词的美感。 (2.00分)
是
3、“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是辛弃疾说得 (2.00分)
是
4、长调的形式是由柳永开创的 (2.00分)
否 90字以上的词就是长调,柳永前就有了,如水调歌头、沁园春、念奴娇、永遇乐等等
5、中国古代诗歌是用来言志言情的 (2.00分)
否 也有很多事言志的
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北宋晏殊的作品 (2.00分)
是
7、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 (2.00分)
是 一般文人借美女独守空闺、对镜自怜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8、诗中包涵了一种“潜能”,所以说是“诗言志”。 (2.00分)
是
9、西方的诗歌注重表演呢 (2.00分)
否 猜的,诗歌又不是歌剧,注重神马表演
10、中国古诗中的兴是指用写物来比喻心 (2.00分)
否
11、一部作品是否可以给人联想在于描写的内容是否深刻 (2.00分)
否 应该在于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
12、柳永写长调更加低回婉转,给人很长的想象。 (2.00分)
是
13、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为武帝皇后卫子夫所作 (2.00分)
否 不是卫子夫,是阿娇
14、《词选》作者是刘义。 (2.00分)
否 张惠言
15、王国维认为词中描写的美女爱情之外的给人的联想就是境界 (2.00分)
是
16、冯正中表现的是感情的感受。 (2.00分)
是
17、王国维论词是接触了西方的文学哲学后,独自写出来的。 (2.00分)
是
18、比是由物及心。 (2.00分)
否
19、“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采用的是赋的手法 (2.00分)
否 比
20、中国古代的词其实就是歌词 (2.00分)
否 最初的词是歌词,后来固定成一种文学形式后就不是了
中华诗词之美的题
1、南宋末年出现诗化的词。 (2.00分)
是
2、小词虽然是写美女跟爱情,但美女的簪花、照镜、描眉都有丰富的意蕴。 (2.00分)
是
3、新兴事物与旧体格律诗两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 (2.00分)
否
4、张惠言认为,小词的妙处,其实就在于它有一种超乎外表语言文字所写的情事以外的意思。 (2.00分)
是
5、张惠言认为词可以表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2.00分)
是
6、孔子讲诗的传统是能在诗里得到丰富的联想,不必与诗的本意完全一致。 (2.00分)
否
7、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2.00分)
否
8、张惠言对词的审美特质的解说是“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 (2.00分)
否
9、旧诗是指古体诗。 (2.00分)
否
10、菡萏在古诗词里是指兰花 (2.00分)
否
11、冯延巳表现的不是官能的感觉,不是感情的感受,而是一种感情的意境。 (2.00分)
是
12、苏东坡《满庭芳》既体现了诗的美感有体现了词的美感, (2.00分)
是
13、后主李煜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是有意为之。 (2.00分)
否
14、《人间词话》开创了词学之先河。 (2.00分)
否
15、中国的文化发展得早,所以没有长篇的史诗。 (2.00分)
否
16、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羲和是太阳神的名字。 (2.00分)
否
17、温庭筠的14首《菩萨蛮》是一个系列,前后联系 (2.00分)
是
18、宴乐,又称作燕乐,是中国隋、唐至明朝的宫廷中饮宴时,提供用于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 (2.00分)
是
19、《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描写了春秋季节的变化。 (2.00分)
否
20、“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出自张惠言《词论》。 (2.00分)
否
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这样就在最高意义上将般若的“空”与涅盘的“有”完全同一起来,也就是说那种永恒的“佛性”,其实就是“空”。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可以看得出:在世间的意义上,一切众生都是五蕴和合的产物;而在最高的理论意义也就是“实相”的意义上,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间唯一无二的“空”理。这种空理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它处在众生之中就表现为众生的“佛性”,表现于万物之内则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对于“空”之“佛性”来说,由于它仅仅是一种空理,就不能用语言和思维加以分别,而是超出了一切语言思维可表的具体特征之处。而所谓的“染净”就正是这样的分别之一。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并把二者融合为一。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之下,慧能说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颂。所谓“本来无一物”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皆为假象,没有一法为实有;所谓“何处惹尘埃”,则特别强调“尘埃”也不是真实的,没有染与不染的分别。总之,他是主张佛性本净,为唯一的真实,故没有尘埃,也没有尘埃可染。因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现出来的,唯此为真,其他皆假。所以,众生只要认识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认识了“空”理,就能觉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看法,反对神秀所说。神秀把身体看作是“菩提树”,把心当成是“明镜台”,从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主张“有”了,从而违背了般若“缘起性空”的原则。另一方面,神秀强调“尘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间可染之物执为实有,这也与般若的原则背道而驰。另从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要简化修行程序,既然心性不存在净垢问题,也是不必通过修心以断除情欲烦恼,故修习可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神秀的修行方法则是渐修,是“时时勤拂拭”。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仓央嘉措《问佛》佛学经典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全文是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超喜欢这首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知道你要问什什么 就打了这个
抖音上的supreme啥意思?什么叫万物都可supreme?
Supreme是一个品牌,于1994年秋季诞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由James
Jebbia创办。supreme的本意是最高、至上的。Supreme是结合滑板、Hip-hop等文化并以滑板为主的美国街头服饰品牌。
万物皆可supreme是从抖音火起来的一个梗,supreme本身是一个潮牌,意思是最高、至上的,抖音上面现在是很多视频都会配一个supreme,大概意思就是土到极致就是潮流。
万物皆可supreme,其实就是一些抖音用户对这种品牌的一种调侃,可以称之为“反潮流”。
万物皆可supperme是什么梗
最近有网友整理了一段土味视频合集,原本土的掉渣的视频,加上了supreme的水印之竟然有一丝丝高大上。一个是时尚界的潮流风向标,一个是土味合集,网友将两者结合,其实就是想表达一种土到极致也可以潮流的含义。万物皆可supreme万物皆可supreme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不管原本有多土,多low,加上潮牌supreme的标志之后,也能散发出一丝时尚的气息。这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不信就往下看:supreme版赵四supreme版刘能supreme版广坤supreme表情包万物皆可supreme其实是对时尚的一种调侃,原本是在抖音用户里流行的,有种“反潮流”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讽刺一些抖音用户为了显示自己高大上,不管什么视频都强行加上supreme的标,显得自己很时尚的样子,随后被网友玩开就是现在这样啦!supreme标志说到supreme,确实是个潮牌,不少明星都自觉为其代言,除了每个季度都有定番的联名产品外,Supreme的产品更时常以社会头条事件,或者政治讽刺为题设计产品。supreme深受现在年轻人士的喜爱,作为一个年轻的品牌,能够迅速走红,且影响力遍布全球,真的是非常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