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 李旭丹的所以资料!
李旭丹
姓名: 李旭丹
性别:女
年龄:18岁
身高:162 厘米
体重:43 公斤
所在院校:江苏省戏剧学校
特长:越剧、古筝
获奖状况: CCTV越剧青年演员挑战赛《越女争锋》最佳新秀奖
李旭丹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浙江,8岁由父母送到金陵石城紫金山脚下一个名曰“净园”的院落里,那是她爷爷的小宅。在这幽僻的小院里度过了十个春秋,与她相伴的有花鸟鱼虫、琴棋书画,还有就是枕边的《红楼梦》,那泛黄的页面已烙上了她深深的泪渍。
后来看了王文娟老师演的一部《红楼梦》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越剧作为人生的职业,成为一名越剧演员。在台上无数次演绎那凄婉的《葬花》、悲愤的《焚稿》……她演绎的越剧版林黛玉细腻委婉,哀怨动人,体态风流袅娜,受到广大红迷的支持和喜爱。
她还是一名小诗人,小小年纪就有诗句如下:
《无题》:雨润芭蕉闪碧辉,风摇花蕊落红飞。啁啾百鸟扰晨梦,惊起移时魂未归。
《无题》:亭亭袅袅降人间,玉洁冰清不染尘。柳絮轻扬随逝水,芬芳桃李逊三分。
另有百度网友写诗咏李旭丹,表达了对《红楼梦》这部巨著的喜爱,对著作中人物的喜爱,以及对李旭丹这位新秀的期待:
《高阳台·致李旭丹》
贴巴
驭气排云,分星过月,飞花舞向红尘。
颦笑春风,红楼旧梦中人。三生一段愁萦绕,怨多情,莫怨多嗔。烂柯山、青霭沉浮,仙草初新。
轻歌曼舞秦筝起,擅丹青辞赋,雅韵无伦。
惊艳当场,镁光真幻难甄。暗低螓首沉吟处,若难胜、浊世烟氛。却相询、海畔孤鸥,谁与相亲?
《外一首》
220066
越女昨日驻芳园,西子湖畔画工青;鲤鱼竹影梅飘雪,旭风古月杨柳清。
注释:青--丹;古月--胡;清--情;梅--玫;鲤--李
《外一首》
220066
出水芙蓉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百合清纯沁心脾,芳魂飘荡岁无痕!
《外一首》
无名
空谷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泪水灵动人,莲步拂瑶尘;
佳人别瑶台,翩然天上来;
不慎落红尘,世间独徘徊;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风过留香处,唯愿旭相顾;
丹唯吾心系,旭恋何人替;
自此世人记,旭丹绝佳丽!
《万般回首化尘埃 惹的残花泪涟涟》
顶礼准提佛母
秋风冷雨似无情,惹的残花泪涟涟;
孤魂忆花飞满天,哀怨花落无人葬;
本欲随花飞尽头,染尘容易出尘难;
默叹今日葬花人,她年死去待谁埋;
万般回首化尘埃,可叹浮生痴情种;
今看叶花娇艳情,可怜能得几时好;
绸缪无限情交笃,尔今离尘苦归天。
《拟七律“赠李旭丹”》
未名
浑似天然一阕歌,还如子建赋凌波。
红楼细雨秋无限,水佩风裳梦几多。
翔集轻鸥原澹定,悠扬疏柳自婆娑。
为君击节频开卷,阆苑仙葩久诵哦。
【注释】
第一联:“天然”一句是用了王国维先生的《蝶恋花》词——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老先生的词简直就是为旭丹妹妹写的啊,所以用了“浑似”两字。后一句的出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曹植的《洛神赋》 。
第二联:上句用唐朝大诗人李义山的“红楼隔雨相望冷”,下句用宋代大词人姜白石的《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红楼”句正好用来代指“红楼梦中人”活动,“水佩风裳”则喻旭丹妹妹的风姿飘逸(网上有小妹妹的越剧视频及剧照)。唯恨胸无点墨,只得借两位古人的佳句妆饰门面。
第三联:写旭丹妹妹的从容恬静,仪态万方。可惜我的笔拙,辞不达意。
第四联:因旭丹妹妹的剧照(网上有旭丹妹妹饰演黛玉的葬花及读曲剧照)而赞叹不已,小妹妹真若黛玉重生一般。故此将那“枉凝眉”曲子反复吟哦。
《再拟七律“赠李旭丹”》
未名
玉笙吹彻画屏闲,不尽余音欲散难。
夜倚琼枝燕蓟静,旦辞丝雨秣陵寒。
早惊颦笑期新旭,剩悟珠瑛竭寸丹。
想见春明门外路,参差亦有翠珊珊
【注释】
第一联:这两句想象旭丹妹妹演出《葬花》的情景。小小年纪,唱到《葬花》,总不禁潸然泪下。真可谓性情中人,黛玉的异世知音了!“玉笙吹彻”,暗用南唐中主的千古名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借以渲染气氛。
第二联:这两句设想旭丹妹妹离宁赴京的行程。她离开南京时,正值江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派春意盎然,预示着此行的圆满成功。当她抵达北京时,定然是有那“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温馨景象。
第三联:二十年前陈晓旭,二十年后李旭丹。黛玉是何其有幸啊,竟与“旭”结下不解之缘。多希望能早日看到旭丹妹妹塑造的潇湘妃子!故曰“期新旭”。下一句则是说:以旭丹妹妹的冰雪聪明,不难参悟“绛珠神瑛”的前世今生——黛玉岂是真的小心眼呢?她是在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待者的浇灌啊。明乎此,用心演绎,定能圆梦红楼!这一联嵌入“旭丹”两字,自问还算有些创意。
第四联:旭丹妹妹出自南京越剧团。十里秦淮,风光秀丽。大家还记得清代王渔洋的那一组《秦淮杂诗》么?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更有那垂垂杨柳,占尽风情——真真是写尽了秦淮之美。这里设想,当旭丹妹妹如愿以偿之日,岂止南京有她的知音呢?到了那时,就真可谓“天下谁人不识君”了!“春明门”,代指北京。张恨水先生有一部写北京的小说,就冠以《春明外史》之名。
《藏头诗》
前世花
李花昨夜暗初开,
旭日临窗惊雪来。
丹紫橙黄原见惯,
妙于澄澈映灵台。
《鹧鸪天·致旭丹》
画蔷
应是当时梦里人,漫随飞絮舞红尘。
回眸泪隐何限恨? 挥袖云迷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颦,抚筝弄月自伤春。
吴丝捻作潇潇雨,散入幽篁化凤吟。
《眼儿媚·看李》一
邱创创
颦眉独靠小阑干,
笺儿任风翻。
玲珑小户,
梁间热闹,
燕子喃喃。
不知它日几时去,
恁的难尽欢。
一身孑立,
几页诗残。
多情难堪。
《蟾宫曲·看李》二
邱创创
多少画里烟波,
都付与,卿卿泪眼。
浮云万里,相逢有期,正春花时。
便有一身风流意,与君同舟又何日?
君也凄凄。
欲诉无语,残月一勾,半梦半痴。
《菩萨蛮·看李》三
凤歌笑孔人
常随旧日意太古,
方塘一片青杏煮。
薄雾与露去,
不见美人立。
来年思多苦,
长书无处寄。
但看乱红飞,
相思莫复疑。
《忆秦娥·看李》四
凤歌笑孔人
春华渐,
堪破沙漏无人念。
无人念,
日月不知,
茜纱窗前。
团扇几只春晓月,
叹看纸薄情难掖。
情难掖,
半块胭脂,
碾红谁怜。
《无题》
迷蜂逐彩鬓
颦颦多病亦多情,
扶醉望归云。
一眸秋水,
两行清泪,
旭影丹青。
春风柳絮双飞去,
莫道是浮萍?
潇湘烟雨,
杨花舞尽,
四海飘零。
李旭丹的资料哪里有?小妹感激万分
http://www.unionblog.cn/article.asp?id=478730
红楼梦中人”选秀上海赛区晋级选手李旭丹个人资料档案简介[附照片]:
晋级选手:李旭丹(黛玉)
• 年龄:18岁
• 身高:162 厘米
• 体重:43 公斤
• 所在院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
• 报名参赛角色:林黛玉
• 特长:粤剧、古筝
• 获奖状况:CCTV粤剧青年演员挑战赛《越女争锋》最佳新秀奖
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已经进行到高潮了部分,各地的“梦中人”齐聚北京,为他梦各自的红楼梦想开始做最后的冲刺。说实在话,在这么多的选手当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并不多。李旭丹算是其中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
记得看上海赛区选拔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活脱脱就是一个林妹妹!当时同看比赛的老妈说:“这个女孩子好,有古典气质,演得好,真像林妹妹!”我摇头道,“不是真像林妹妹,而是她就是林妹妹!”这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女孩子就是“李旭丹”。
李旭丹,早在8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被送到了南京郊区的爷爷奶奶家中。据说,爷爷当时已看到小旭丹就说:“这孩子像林黛玉。”此后,颇有文人之风的爷爷便教旭丹学习国画和古筝,让她从小就很好地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9岁那年,李旭丹第一次看到了王文娟老师主演的越剧《红楼梦》,年幼的她一下子便迷上了“林黛玉”,并且因此开始学习越剧。这些年来李旭丹一直在舞台上扮演林黛玉,无数次的演绎凄婉的《葬花》《焚稿》……这一切的一切,使得旭丹与林妹妹在潜移默化之间有了许多灵魂深处的共鸣。“她就是林妹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谁是越剧的著名演员
尹派的优秀传人有茅威涛、赵志刚、肖雅、王君安、杨魏文等。
徐派的有金美芳、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张小君、周伟君、钱丽亚、裴燕、陈娜君、邵雁等等
范派传人: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陈雪萍、江瑶、章瑞虹、韩婷婷、孟科娟、方雪雯、吴凤花、王柔桑、徐铭、筱明珠。
竺派:由竺水招创立。主工小生。其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为突出的是她的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主)、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都能应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遂被观众喻为“越剧西施”。 代表剧目有:《柳毅传书》、《三看御妹》、《莫愁女》等。流派传人:夏雯君、竺小招、孙婷涯、孙静、殷瑞芬。 陆派:由陆锦花创立。她擅长扮演儒生、穷生、巾生。他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流派传人:曹银娣、许杰、黄慧、廖琪瑛、夏赛丽、张宇峰、徐标新、裘巧芳等。 毕派:由毕春芳创立。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流派传人:杨文蔚、丁小蛙、丁莲芳、孙建红、毕继芳、徐宁生、阮建绒、李晓旭、杨童华、徐文芳、戚小红等。 张派:由张桂凤创立。工老生。其表演真切,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见长;其唱腔刚劲挺拔,顿挫分明,声情并茂。代表剧目:《二堂放子》、《九斤姑娘》。流派传人:王金萍、张国华、董柯娣、张承好、郑曼莉、章海灵、王晓玲、乐彩珍、吴群、蔡燕等。 徐派:由徐天红创立。工老生。唱腔吸收绍剧顿挫跌宕,高亢昂扬的风格。嗓音高亢,吐字注重喷口功夫。发声运用颤音、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被称为“抖抖腔”。代表剧目:《红楼梦》、《二堂放子》,《明月重圆夜》等。流派传人:金烨等。 吴派:由吴小楼创立。工老生。表演苍劲凝重,激昂舒展,富有激情,嗓音宽厚宏亮,中低音音质饱满,善于塑造各类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情探》等。流派传人:杨同时、金红,陈琴湘等。 商派:由商芳臣创立。工老生。商芳臣早年与邢竹琴、竺素娥、赵瑞花、姚水娟等人合作。在原有的老生唱腔基础上尝试改革,借鉴绍兴大班中的尺调,融合到越剧的四工调中,唱腔高亢遒劲,清峻壮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生唱腔。代表剧目:《柳毅传书》等。流派传人:胡国美等。 陈派:由陈佩卿创立。工小生。唱腔旋律一般多在中低音进行,又具往高音冲击的力度,在作曲家卢炳容的协助配合下,形成流派。代表剧目:《张羽煮海》、《孔雀东南飞》等。流派传人:钟宝珍。 毛派:由毛佩卿创立。工小生。做工潇洒,吐字清晰,唱腔富有韵味,有意识地将绍剧的唱腔融入越剧唱腔中,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代表剧目:《李闯王》、《祥林嫂》、《闯宫》等。 金派:由金宝花创立。工小生。代表剧目:《庵堂认母》、《西厢记》、《胭脂》等。 高派:由高爱娟创立。工小生。据受损的嗓音条件独辟蹊径,从20世纪60年代始逐步形成适应自己嗓音条件跌宕有致的唱腔特色。代表剧目:《荆钗记》、《周仁献嫂》、《杨宗保》、《左维明》等。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工花旦。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里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袁派唱腔的风格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声情并茂。流派传人:筱水招、朱东韵、陶琪、华怡青、方亚芬,李沛婕等。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工花旦。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傅派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流派传人:薛莺、张金月、胡佩娣、张腊娇、洪芬飞、陈岚、何英、陈颖、陈飞、颜佳、陈艺、裘丹莉、董鉴鸿等。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工花旦。她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王文娟博采众长,追求创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的风格。流派传人:钱爱玉、周云娟、舒锦霞、单仰萍、洪瑛、俞建华、何炯华、王志萍、李敏、陈晓红、王桂萍、陈萍、宓永仙、夏艺奕等。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工花旦。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流派传人:朱祝芬、周雅琴、傅幸文、王杭娟、王毓梅、朱蔺、余福英、邹红、金静、周美姣、徐洁明、钱丽文、戚继仙等。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工花旦。是越剧流派中最年轻的流派(各流派中创派时间最迟)。吕瑞英的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西厢记》、《花中君子》,《穆桂英》等。流派传人:孙智君、陈辉玲、吴素英、黄依群、赵海英、张咏梅等。 金派:由金采风创立。工花旦。金采风师承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高雅得体。她擅演大家闺秀,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流派传人:谢群英、黄美菊、裘锦媛、樊婷婷等。 张派:由张云霞创立。工花旦。其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深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流派传人:薛桂珍、袁小云、杨学梅、何赛飞等。 周派:由周宝奎创立。工老旦。周宝奎有“老旦王”之称。唱腔质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异。戏路较宽。演技老到,塑造人物生动,能根据各种人物性格设计唱腔,使人物形象在唱腔中得以生动体现。代表剧目:《碧玉簪》中的婆婆,《红楼梦》中的贾母等。流派传人:俞会珍、王铧丽、周燕儿等。
越剧著名演员是谁?
1、曹银娣 女,一级演员。上海市人,1939年8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2、陈雪萍,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桐庐人,1963年出生。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庐越剧团学艺,1985年师承范瑞娟,学唱范派。主演《桐江雨》、《春江月》等。1985年和1986年在戏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和《桐花泪》中分别饰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龙。1993年主演《浊浪惊魂》,获省第五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3、傅幸文 女,国家二级演员,工戚派花旦。浙江 鄞县人。母亲是越剧戚派创始人戚雅仙,父亲是越剧编剧傅骏,幼小受家庭熏陶而爱上文艺。4、洪瑛,生于1962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攻旦角,师承王(文娟)派。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7岁高中毕业,工作一年后进嵊泗越剧团学艺。1982年参加全省“小百花”会演后被选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省戏曲“明星奖”等。现为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省剧协会员。她的唱腔抒情动听婉约自如、韵味醇厚、缠绵感人。表演朴实自然、细腻传神、不温不火,丝毫不见做作,真正彰显了实力派演员的风采。5、周云娟,人名,同名人士有浙江越剧团著名旦角,1952年12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三届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93年度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代表大会代表成员、浙江越剧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银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雪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幸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云娟
李旭丹为什么没演林黛玉
1989年,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浙江常山;
1997年,来到古城南京跟随爷爷学习中国国画、古筝、诗词等,并迷上了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开始学习越剧;
1999年,小学四年级的李旭丹还没有达到读戏校的年龄,但是她在考试时唱的《黛玉葬花》让考官们一听倾心,于是被学校破格录取;
2000年,李旭丹正式成为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学生,师从王文娟弟子赵时莺,成为一名王派小花旦;
2006年,参加CCTV《越女争锋》比赛,获得最佳新秀奖;
2007年,参加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喜爱,获得了林黛玉组冠军的桂冠;
2007年11月11-12日,参加由陈薪伊执导的大型舞台剧《红楼梦》,分饰贾巧姐和芳官;
2008年,加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团;
2009年,在郑国凤、王志萍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主演的越剧电影《蝴蝶梦》中饰演鹃儿;
2009年,参加CCTV《越女争锋》第二季,获得双人银奖(搭档:郭茜云)和单人最佳新秀奖;
2009年11月29日,在常熟虞山大戏院出演师生同台的经典版《红楼梦》,饰演林黛玉,同杨婷娜(饰贾宝玉)一起出演上半场;钱惠丽和单仰萍两位老师出演下半场宝黛;
2010年1月10日,无锡人民大会堂再次和钱惠丽、单仰萍、杨婷娜出演上下半场越剧《红楼梦》;
2010年1月25-27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金龙银凤唱响2010”《越女争锋》上海越剧院获奖演员荟萃演出中,分别出演折子戏《蝴蝶梦·劈棺》、《孟丽君·游上林》、《孽海记·双下山》、《西园记·夜祭》、《劈山救母·二堂放子》、《碧玉簪·送凤冠》;
2010年4月13日、20日,与徐派传人杨婷娜做客央视11套戏苑百家“青春越歌”访谈节目;
2010年6月24日、25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越女争锋金银奖工本戏和反串演出中,分别出演《孟丽君·游上林》、《孽海记·双下山》;
2010年7月6日、7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杨婷娜出演徐王经典剧目《皇帝与村姑》,其中李旭丹饰演张桂兰;
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和画家徐派弟子袁婧薇出演全场《红楼梦》;
2011年6月25日-26日,在北京央视戏曲频道青春戏苑栏目,出演《红楼梦·劝黛》 、《丁香·你昄依于上帝的火焰》、《紫玉钗·早慕她芳名是梦中客》、《孔雀东南飞·惜别离》、 四大美女联唱《西施》;
2011年10月30号出演,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和李璐彦搭档出演经典版越剧《红楼梦》;
2011年12月21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章瑞虹出演折子戏《孟丽君·书房会》;
2012年4月11日-12日 ,在上海大学与杨婷娜搭档出演经典越剧版《红楼梦》;
2012年8月7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王舒雯出演折子戏《孟丽君·书房会》;
丁香
2012年11月8日,在南京前线歌舞团出演新编革命现代越剧《丁香》,参加江苏省“五个一评奖”;
2012年11月30日,在同济大学和杨婷娜搭档出演经典越剧版《红楼梦》;
2013年1月5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和杨婷娜出演折子戏《追鱼·书馆》;
2013年5月22日,在上海大学讲座“梦入丹心一黛情”;
2013年7月24-25日,在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与杨婷娜搭档出演经典越剧版《红楼梦》;
2013年8月13日,在绍兴市广播电视中心,参加央视“粉墨嘉年华”流派演唱会录制,出演《家·梅林重逢》 《蝴蝶梦·才忆新婚庆重逢》 《春香传·爱歌》 《皇帝与村姑·他辨冤屈诉衷肠》;
2013年11月11日-12日宁波逸夫舞台演出越剧甄嬛
2013年11月15日宁波集士港演出越剧甄嬛
2013年11月22日常州凤凰谷演出越剧甄嬛
2013年12月14日-15日上海城市剧院演出越剧甄嬛
李旭丹为什么不出演新 红楼梦 了呢?
简单的说,李旭丹出演不成就因为这个孩子和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不相容.
现今新版红楼的某重要投资方曾经在李旭丹选秀复活后和去年秋天两次要求和李旭丹签约,但是李旭丹本人希望的是能够出演完黛玉就回去唱越剧.
这个孩子完全和影视圈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这个年头,投资方不能在你身上得到什么利益,会用你当重要角色吗?
至于姚笛,不好评价,不过换个角度看看,姚笛从参加北京海选开始,就被媒体呼为北京出了个真宝钗,接着呢,在全国总决赛如火如荼之际,选秀的赞助商温都水城又忽然选择姚笛做代言,去看看总决赛的视频就晓得,出外景采访的居然都是姚笛的"粉丝",而且他们身后就是水城的大巴,这个如何解释呢?决赛现场,李旭丹粉丝和其他没有权势的粉丝一样,都只有每个粉丝团三张门票,可姚笛粉丝拿到了41张票,白冰的粉丝拿到了差不多30张票,这又做什么解释呢?
还有些事情,也很微妙,比如周岭堂堂一位红学家,怎么会说出宝钗黛玉其实差不多呢?姚笛去江西见胡玫为什么会试镜黛玉而不是试宝钗,同时,她为什么在选秀参加宝钗组的比赛过程中反而越来越瘦呢?
呵呵,其实姚笛在一月初见李少红试镜的是王熙凤,这个就神奇了,钗黛凤合一,简直就是神!
所以吗,很多事情不需要再去深究了,看一眼就晓得,水深啊,李旭丹早离开或许也是她的福气呢!
为什么林黛玉是蒋梦洁扮演不是李旭丹?
这个我绝对知道
当初,红楼梦中人选举黛玉的候选人确实是
李旭丹
但因为当时导演还是胡玫
她认为
主演的素养太差,不适合演黛玉,想让她演一个小丫头
李旭丹当然不愿意
于是离开剧组
开始在别处打工
而胡玫也因总体主要演员素质差为由放弃了拍摄
李少红接拍
新版红楼重新整合
出现了现在的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