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培

时间:2024-03-10 23:02:58编辑:奇闻君

当你老了,原唱是谁啊?听着真好听啊

《当你老了》是赵照演唱的歌曲,歌词改编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由赵照作曲 ,收录在赵照2015年发行的专辑《当你老了》中。2016年,这首歌曲获得‘’2016 QQ巅峰音乐盛典‘’年度十大热歌金曲奖这首歌纪念青春和爱情,温情耐听、触动心灵。这首歌的编曲很平实,没有高潮,听完引发的触动与欣赏一个诗朗诵没有太大的差别。吉他编配和提琴加入让整个歌曲慢慢动起来,却在缓慢的移动中凝聚对母亲的感情。扩展资料:赵照,1979年3月17日出生于山东聊城,中国内地独立音乐人、民谣摇滚歌者、音乐制作人、无花果乐队创始人。1998年,赵照在北京开始了民谣人的音乐生涯,创作了《你是我最想要的丫头》、《一把破吉他1999》等歌曲。2010年,出版个人专辑《大经厂》,获得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季度十大专辑。2012年9月,独立发行了概念专辑《糙》。2014年,赵照参加“中国好歌曲”节目,演唱的改编歌曲《当你老了》。作为一个经摇滚出道的音乐人,赵照是一个不屑以言语表达的创作型歌手,专注于音乐创作。赵照的音乐态度是坚守的,能准确区分表面化的东西与简单、质朴的本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他从人性的角度、历史的渊源以及音乐的内里做过深度的思考。赵照对于歌曲创作,强调将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音乐时“真我”的不可或缺,保持创作的自然。

春天的故事原唱是谁

春天的故事是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 ,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该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先后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等奖项 ,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歌曲。创作背景: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因为蒋开儒个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对于邓小平的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词中将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而因为蒋开儒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他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1993年3月7日,该曲歌词在《深圳特区报》发表。蒋开儒拿着报纸找作曲家王佑贵谱曲,王佑贵以歌词的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为由拒绝,但是蒋开儒没有放弃,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王佑贵送一次歌词。

求阳光姐妹淘 插曲 《梦里》-- 赵德培 中文歌词,我已经在韩网找到了韩文歌曲了。

一个梦......昨天我看到一个梦想我不能忘记你见过不露面也无名女子横渡了你不知道这艘船可能已经航行在晚上来思考看看右看过的最后一梦上升从什么地方和忘了哪一年遇到的女人的幌子下的人遇见了一个男人的秋天,我从梦中醒来会打破或雪好像为他浪费来我破碎的梦带他今晚由出租或消失的之后一个人时我的眼睛似乎再像这样打破我的梦里来他今晚上浪费


对花椰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是怎样的?

中国十字花科蔬菜雄性不育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大白菜、甘蓝、萝卜、油菜上的雄性不育育种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较而言花椰菜雄性不育育种研究起步晚,研究也不很深入,目前还没有不育系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国内花椰菜雄性不育源大多属萝卜细胞质CMS(OguCMS),该不育系类型,1968年由日本学者小仓发现;但OguCMS在应用中出现叶片黄化、蜜腺少、甚至无蜜腺、转育株生长弱、花期畸形等问题,影响了OguCMS不育类型的应用。美国康乃尔大学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对OguCMS不育材料基因进行修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点,并在一些作物上转育获得成功。(一)花椰菜雄性不育基因的获得途径目前在花椰菜上获得雄性不育基因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田间发现的自然突变株;二是直接从国外引进不育源。1.田间发现Borchers早在1966年报道在早熟的紫花椰菜品种的自交系里发现了不育株,其特征是花药正常开裂,但花粉彼此并合,形成胶黏粉带,花粉粒大小不同,不染色和败育;此不育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Chatterjee与Swarup(1972年)在印度花椰菜中发现了不育株,柱头外露,由隐性基因控制;刘奎彬等(1998)在试验田中发现雄性不育株,通过花器观察,雄性不育有3种类型,即①雄蕊退化型:花丝短缩在花柱基部,花药几乎完全退化,只存痕迹;②花药萎缩型:花丝变细变短,花药萎缩、瘦小,镜检无花粉或花粉粒异常无活力;③嵌合型:在同一株上有可育花枝和不可育花枝,或在同一枝上有正常花和不育花。经过兄妹交及相应的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分析,认为该材料不育性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李远甫等(2002)通过对在田间发现的不育株,经连续5~6代回交转育,育成9070-28-2-6和9450-8-5-3等2个雄性不育系,最终育成特早50和早花45等2个花椰菜新品种,但9070-28-2-6不育系蜜腺退化,需采用人工授粉制种,采种困难。2.直接引进Ogura不育源Ogura不育源是小仓(オヴヲ)于1968年在日本鹿儿岛一个萝卜品种留种田中发现的雄性不育个体(表现花蕾小、花柱弯曲、雄蕊正常),后经选育而成不育系(OguCMS)。姜平等(1992、1999)1987年从美国引进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NY7642A和保持系NY7642B,经过3年的回交提纯,获得了不育率达98%以上的稳定不育系。何承坤等(1999)采用以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为母本,以福州50天花椰菜、福州60天花椰菜、福州80天花椰菜为父本,经过回交转育而获得了3个稳定的花椰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1995年从康乃尔大学引进修饰后的OguCMS不育材料2份,经过7代回交转育,育成花器、蜜腺、植株生长均正常,不育率达100%的不育系10个及其配套的保持系,并利用不育系育成了花椰菜新品种“津品65”。(二)花椰菜雄性不育株花器形态特征从田间观察Ogura细胞质不育植株花器的生长状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花器正常,无雄蕊,花瓣鲜艳,蜜腺正常,植株生长正常;②花器小,花瓣浅黄,无柱头,植株生长较弱;③花器小,柱头膨大或柱头弯曲,花瓣不鲜艳,植株生长正常;④花器小,花瓣呈丝状,植株生长弱小。不育材料与转育父本比较,花器形态差异明显。雄蕊数目为0~6枚不等,花药结构异常,依其外表形态可分为6类:①戟形花药:花药瘦瘪,先端尖细,基部较宽,形似戟形,具花丝,花药开口,白色,无花粉。②瓣状雄蕊:形似花瓣,其中、上端周缘着生与柱头相似形态的乳突,无花丝。③羽状雄蕊:形似羽毛,稍长于父本雄蕊,其中、上端周缘零星着生小圆球状乳突,无花丝。④丝状雄蕊:形如细丝,先端外突膨大呈囊状。⑤雄蕊心皮化:雄蕊的形态近似雌蕊结构,顶端具乳突,着生3~7个胚珠,这种外生胚珠能结实并形成种子;有的雄蕊与子房部分黏连,形成半开裂的“心皮”。⑥花粉粒形态变异:有2种类型,一是花药形态类似于戟形花药,有微量花粉;二是花药比轮回亲本瘦瘪,有4个药室,能开裂散粉,花粉较多,无活力。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戟形花药占不育株的88.1%,瓣状和羽状雄蕊占9.8%,在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这3种类型花药的植株,其他均予以淘汰。(三)花椰菜雄性不育细胞学及其生理生化研究罗光霞等(1991)对花椰菜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细胞学比较研究,认为花椰菜雄性不育途径复杂,表现为造孢细胞分裂异常,小孢子母细胞部分解体,四分体数目少,单核孢子不正常发育,绒毡层提前解体,花粉囊扭曲,输导组织发育不良。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花球期和单核后期不育株高于可育株,四分体时期和单核前期相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除单核后期外,不育株均高于可育株;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四分体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中都很高,此后下降,可育株的下降幅度大于不育株。而赵前程等(2002)认为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直接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肥大生长和高度液泡化,致使绒毡层与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这可能是与不育源的来源或者雄性不育类型有关,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四)花椰菜雄性不育株的转育及保持系的选育为了使Ogura细胞质不育基因应用于育种,首先要克服其子叶褪色或变白、花器畸形等基因缺陷。所以在不育基因转育过程中,采取大群体、多组合严格淘汰的方法。从大量的群体中选择植株不黄化、生长正常而且花器正常、花冠大、花瓣鲜艳、蜜腺发达的不育株进行转育。第一代胞质型不育系转育:选择优良的材料为父本,进行转育;父本自交留种。第二代胞质型不育系转育:转育上代获得的不育株系,获得不育株和对应的保持系。从不育株中选出花器正常、无雄蕊、花瓣鲜艳、蜜腺正常、植株生长正常的进行第三代转育。第三代至第七代胞质型不育系转育:转育上代获得的不育株系,获得不育株和对应的保持系。从不育株中选出花器正常、无雄蕊、花瓣鲜艳、蜜腺正常、植株生长正常的进行转育。严格淘汰花器畸形的不育株;同时注重经济性状的选择,以最终获得花器、植株生长均正常、不育率达100%的不育系及其配套的保持系。(五)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在连续多代雄性不育性转育过程中,从第四代开始即进行组合配制,进行配合力测定,从中选择优良组合,最终育成以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的花椰菜新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应用OguCMS不育源转育获得的雄性不育系所配制的秋晚熟花椰菜组合,在其生长后期进入低温季节时,表现生长缓慢,生长期延长,产量较低,这是由于此不育系来自于萝卜的细胞质,而萝卜抗寒性低于花椰菜,因此导致不育系花椰菜品种抗寒性的降低。

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一)细胞核雄性不育种质资源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其不育性受细胞核基因控制。根据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又可分为隐性核不育和显性核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主要来源于自然突变。据公开报道,到目前为止,在结球甘蓝中发现的核不育种质资源材料有4份,其中3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Nishi and Hiraoka,1958;Rundfeldt,1960;方智远等,1984),其余1份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Fang et al.,1995)。这4份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都来源于自然突变,均为单基因位点控制的不育类型。其中,显性核不育突变为中国自主发现的特有的类型,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甘蓝杂种优势利用(Fang et al.,1997;方智远等,1997)。1.单基因隐性核不育种质资源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其基因型是msms,可育株基因型是MSms或MSMS。这两类基因型的可育株均是它的恢复系,但隐性核不育找不到典型的保持系,它只能从F1代杂合可育株(MSms)的自交后代中获得1/4的不育株,或让F1代杂合可育株与不育株回交,从后代中获得近1/2的不育株(msms)。通过回交筛选,获得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的雄性不育“两用系”,又称为甲型两用系。方智远等(1983)从小平头甘蓝自然群体中发现了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83121ms,其不育株在低温下叶色正常,不育花朵小但能正常开放,雄蕊退化无花粉,雌蕊正常,蜜腺发达,花蜜多,授粉后结实性良好,种荚正常,但由于其测交后代不育株率最多只能达到50%左右,如用该材料配制杂交种,必须拔去50%的可育株,费工费时,故实际应用困难(方智远等,2001)。2.单基因显性核不育种质资源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通常是单基因突变的产物,由于显性单基因突变频率极低,所以这种材料很难发现,该种核不育材料既找不到完全的恢复系,也找不到完全的保持系。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和MSMS,但不育株基因型MSMS理论上存在,而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没有办法获得。可育株基因型为msms,可育株与不育株交配,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1:1分离。因此,测交筛选,也只能获得不育株率在50%左右的雄性不育“两用系”,又称为乙型两用系。方智远等,1979年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株79-399-3,于1993年首次进行了公开报道,该材料的不育株经济性状良好,叶色正常,低温下不黄化,不育花正常开放,雄蕊退化,雌蕊完全正常,蜜腺发达,花蜜多,结实正常,具有很好的配合力。并通过对不育材料79-399-3从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已明确该材料控制不育性的主效基因为一对显性核基因,在一定基因背景与环境条件下表现为温度敏感,表明有修饰基因起作用(方智远等,1993)。该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的一部分雄性不育株存在着环境敏感性,即在一定的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下,有些不育植株可出现有生活力的微量花粉,这种微量花粉不育植株的自交后代中,可分离出不育基因纯合的显性雄性不育株。目前已鉴定筛选出70多个显性不育纯合株和10余个配合力好、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优良显性不育系,并已用于配制杂交种。(二)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在自然界自发突变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源并不多见。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一般认为是由细胞核不育基因与细胞质不育基因互作,共同控制的遗传性状。即只有核不育基因和细胞质不育基因共同存在时,才能引起雄性不育。这种类型的不育性既能筛选到保持系,又能找到恢复系,可以实现“三系”配套。自十字花科植物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源Ogu CMS被Ogura(Ogura,1968)在萝卜中发现以来,国内外在十字花科作物中发现和培育出多种不同来源的细胞质不育类型(刘玉梅等,2001),而研究最多、利用最广泛的是Ogu CMS(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和Pol CMS(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结球甘蓝细胞质不育种质资源上,中国主要以从国外引进为主,引进的材料主要有Ogu CMS和黑芥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N78091,其中又以Ogu CMS不育源的利用为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先后3次引进了不同来源的Ogu CMS,即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1、改良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2、改良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3(方智远等,2004)。1.胞质不育材料CMSN78091CMSN78091是1980年由荷兰引进。中早熟、近圆球类型。低温条件下不育株生长正常,叶色不黄化。不育花雄蕊退化无花粉,雌蕊正常,人工授粉后结实中等,但多数不育花呈半开放状态,蜜腺小或无,影响昆虫授粉及自由授粉情况下的结实。不育材料的测交后代中,不育株率保持在33.7%~60%之间,因此,该材料在甘蓝实际制种中很难被利用。2.Ogu CMS(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是Ogura于1968年在日本萝卜繁种田发现的。该材料为彻底不育,经大量试验证明,其不育性由细胞质基因和2对隐性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雄性败育彻底,不育度及不育株率均为100%。不育性十分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将此不育源首次向结球甘蓝等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上转育时,由于遗传上的远缘效应,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导致转育后代存在低温下叶片黄化、蜜腺少、部分雌蕊不正常等缺陷(Bannerot,1977)。其中叶片黄化现象严重妨碍了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缓慢,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同时由于蜜腺退化,雌蕊不正常,自然状态下授粉结实率低。因此该材料在甘蓝实际制种中也未能被利用。3.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78年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引进3份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1409、CMSR1411和CMSR1413。其中CMSR1409为早熟、圆球类型,其余两份为晚熟、平头类型。这3份材料的不育性十分稳定,而且所有甘蓝材料都可以是它们的保持系。但是,它们的植株叶色特别是心叶在低温条件下严重黄化,蜜腺不发达,雌蕊不正常,并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正常结实。故该材料在甘蓝实际制种中也很难被利用。4.改良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2美国、法国等国外学者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获得了苗期低温不黄化的改良的OugCMS。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94年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引进改良萝卜胞质甘蓝不育材料CMSR29511和CMSR29556。它们均为晚熟类型,经济性状不整齐,但不育性非常稳定,且所有甘蓝材料都是它的保持系。这两份不育材料与1978年引进的3份萝卜胞质不育材料相比,最大的改进是在低温条件下植株叶色不黄化,但开花结实尚存在不少问题。多数花朵呈半开放状态,不少花朵雌蕊不正常,蜜腺不发达,且有相当一部分荚果畸形。5.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材料CMSR3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998年由美国引进的改良的萝卜胞质不育材料。其中,CMSR3625为早熟、圆球形,CMSR3629为晚熟甘蓝。这2份材料的不育性也都很稳定,且所有甘蓝材料都能保持它的不育性。与1994年的引进2份萝卜胞质不育材料相比,它们突出的优点除低温下叶色不黄化外,大多数不育花能正常开放,雌蕊几乎全部正常,两份材料开花前期死花蕾约为20%,开花后期,死蕾逐渐减轻,经济性状及配合力较好,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以它们作母本试配的杂交组合中,有几个组合在秋季表现早熟、抗病,但整齐度欠佳,表明该不育材料还需要经一步回交转育。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和利用的甘蓝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有6种来源,它们的主要特性见表10-6。表10-6 几种甘蓝雄性不育材料的来源及主要特点

上一篇:manic street preachers

下一篇:欧式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