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三从四德”中的“四德”指的是什么?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而《周礼·天官·九嫔》中,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扩展资料:四德的演化:"四德"最初是对宫廷妇女的四种必备的修养--德行(德)、言辞(言)、容貌(容)、技艺(功)的培训和修养,包括了传统"妇学"四项教育内容,所以儒家称作"四教",又叫"四行"。本起源于宫廷妇女教育,属于"阴礼"(妇女遵守的礼仪)、"阴职"(妇女担负的职责),不久扩展到上层家庭对承担妇女角色的修养。女孩十岁,就在家里接受女师教育--教给"婉娩听从"(德、言、容,柔顺听话)、执麻橐(纺搓麻线,古代衣服多以麻、葛、丝为原料)、治丝茧、织布制衣,学习准备祭祀和助祭的一系列工作(功,纺织、缝纫、备饭食酒浆等)。出嫁之前三个月,宗族请女师对女子培训,"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培训完成之后,还要举行祭祀仪式,以成"妇顺"。可见,"四德"是为"三从"道德服务的。"四德"后来泛化为对所有妇女的要求。按照郑玄的解释是:"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后代一直不断在做出新的解释。
女子三崇四德,分别是什么?四德是"德容言工"吗?分别有怎样解释?
三从四德
三从是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合称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宋明以降女子的行为规范,四德也成为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
三从四德的最早的雏型出现在东汉时代的《女诫》,其作者为汉朝文学家班彪的女儿--班昭。《女诫》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共七篇,在妇行篇中,提出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德,其他篇章中也提到了了夫父舅姑叔妹等姻亲之间的相处之道。
通书上的天喜,天德,月德是什么意思?
你好。
《乾坤宝典》:“天德者,天之福德也。”《天宝历》:“月德者,月之德神也。”我国历法早已把天德、月德作为星移斗转的一颗很重要的月神之星,同时,天德合、月德合也是合德之神。除了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之外,还有天乙贵人、天官贵人、太极贵人、天厨贵人、福星贵人等福神(也称吉神)。还有凶煞:天罗地网、羊刃之煞、劫煞、灾煞、勾绞煞、孤辰寡宿、亡神、元辰、空亡、十恶大煞、孤鸾煞、阴差阳错、四废等这些吉神、凶煞,都与日月星斗的运转连在一起。还有二十八宿、十二建星也是民俗中择吉的重要星宿。
《道德经》书中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书中的“上善若水”,应该联系老子的一整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来理解,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清纯善良、滋润万物,对世间万物只有利而无害,懂得包容和谦让世人,不与世人产生争端和矛盾。上善若水我国道家始祖老子留下了几千字的《道德经》,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道德、做一个善良的人,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却没有多少人把老子的教导放在心上。可以说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上善若水”,他希望我们做人能够达到一种像水一样的境界,能够像水一样滋润大地万物,对社会和群众有百利而无一害,能够为人民带来好处,而不会与人发生矛盾。当然了,这是一个理想中的做人状态,注定了多数人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真正能够达到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已经能被称为世外高人了。社会需要善良看几遍《道德经》,体会一下“上善若水”,可以发现我们的现实社会跟老子所要求的相距甚远。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光彩的事情发生,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正能量,需要善良。如今这些意识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很多角落,许多人都做出了切身实际的改变,从公交车上年轻人的让座,消防队员奋不顾身的抢救生命,特殊时期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无一不让我们体会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上善若水应该得到弘扬上善若水这种为人观念是我们现在缺乏的,如果很多人都能够静下心来体会其中的意境,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把这种与人为善的心态贯穿下去,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心态就会发生改变,这是从内心的真正变化,会为人类和社会带来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