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部动漫需要哪些人
制作一部动画 步骤
一、剧本
剧作家以计划书为基准写出剧本。剧本中的内容要做到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用意,而且还要遵循音像帛品的构成规则。内容包括人物角色的动作。背景舞能以及在不同情景下的台词 ,这些都是动画制作中最基础的东西。
二、绘画
以剧本为依据,以画家、导演的指示为基础,把剧本绘制成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在于它将成为以后制作作品的设计图 ,其中也要包括画面、台词、声音效果以及时间计算内容、所有业内的人一目了然,故事的内容也基本明了了。
三、作画
动画制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要进行计划、写剧本,同时还要“设计”人物角色,以及“设定”其具体形象。“设计”是指考虑创造什么样的人物角色,而“设定”是指虑选择什么样的表情和姿势,以使得动画制作者更加容易表现人物特色。在画好图片之后,就要进行版面设计了,当然,这也需要以图片为基础。版面设计是指按照电视中的实际播放情况,把图画合理的放入版面设计图纸上的工作。在一切就绪之后,就要进行原画导演、动作以及动画检验等程序,渐渐地完成人物角色的动画效果。此外,还要记录下人物角色的每一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四、后期加工
后期加工的工作非常繁杂,无,在漫画家设定好人物角色后就要决定使用什么色彩来表现人物,同时,又要考虑到画面全体的色调和背景的和谐,之后,反决定好的色彩整理到色彩指定表中,让从事后期加工的全体工作人员人手一份,这样就不会出差错了。
接下来就要决定动画制作无成的动画色彩了。即使是同一个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场合的色彩明暗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在不同画面中选择什么样的色调最佳。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要把动画中的铅笔线用彩色替换掉。这一工作必须使用动画片制作的专业彩色。可以使用模糊、阴影。反白等特效果,也可以使用“空刷”技术。涂完颜色之后,要经过色彩检验,没有问题就可以和背景一起录制了。
五、录制
这项工作是把完成的图画和背景重叠在一起,然后录制到胶片中。录制时使用的是动画制作专用的摄像机组,被称为摄影台,通过这个摄影台,按照导演的安排一部一部的进行录制,具体操作包括把图画的背景结合在一起,还有摄像机侧面的操作。通过这个机组,各种摄像技巧和特殊效果被创造出来了。
六、背景
制作背景的工作也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整个作品的风格,把要表现的主题进行总体美术设定。这一项工作是为了把作品中的色调;以及道具的形状统一结合起来。当这些背景被移入版面设计图中时,就被改名为“ 背景原图”,在电视中播放就是以它为蓝本制作的。因为这些背景用的是普通的广告色,所以用普通绘画用纸就可以了。在制作过背景时,虽然有时也使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但大多数还是用手绘来表现阴暗、光亮效果。完成后的背景制要经过美术导演的检验,通过之后就可以和图画一起进行录制了。
其中的要点有
◎项目简介——客户的要求,主要诉求点,制作师交流与沟通。
◎ 概念设计——业内通用的专业动画流程前期制作,内容包括根据剧本绘制的动画场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维设计以及整体动画风格(色调,节奏,情绪,泥塑---魔戒,星战,绿巨人等)定位工作,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 分镜故事板——根据文字创意剧本进行的实际制作的分镜头工作,手绘图画构筑出画面,解释镜头运动,讲述情节给后面三维制作提供参考。
◎ 粗模——在三维软件中由建模人员制作出故事的场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为故事板(Layout)做准备。
◎ 3D故事板(Layout)——用3D粗模根据剧本和分镜故事板制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软件中摄像机机位摆放安排、基本动画、镜头时间定制等知识。
◎ 3D角色建模型\3D场景\道具模型——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在三维软件中进行模型的精确制作,是最终动画成片中的全部“演员”。
◎ 贴图材质——根据概念设计以及客户、监制、导演等的综合意见,对3D模型 “化妆”,进行色彩、纹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是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骨骼蒙皮——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对3D中需要动画的模型(主要为角色)进行动画前的一些变形、动作驱动等相关设置,为动画师做好预备工作,提供动画解决方案。
◎ 分镜动画——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有人工设定关键帧,也有动作捕捉器。动画调节在三维动画中是与二维动画类似的思考方法,但在这个工作上三维动画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知道二维动画在制作时有“原画师”和“动画师或中间画”,在三维动画的世界之中设计者做的是“原画师”的工作,我们操作骨骼系统在不同的关键帧设定动画。而“动画师”的工作则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 灯光——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 3D特效——根据具体故事,由特效师制作。若干种水、烟、雾、火、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 分层渲染/合成——动画、灯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员根据后期合成师的意见把各镜头文件分层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图层和通道。
◎ 配音配乐——由剧本设计需要,由专业配音师根据镜头配音,根据剧情配上合适背景音乐和各种音效。片子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这两者的区别是:如果作曲,片子将拥有独一无二的音乐,而且音乐能和画面有完美的结合,但会比较贵;如果选曲,在成本方面会比较经济,但别的片子也可能会用到这个音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广告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条广告片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这是广告片制作方面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一步骤完成以后,则广告片就已经完成了。
※后期剪辑——用渲染的各图层影像,由后期人员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据客户及监制、导演意见剪辑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至于制作动画的成本,可以举一个例子.一部20集以上22分钟一集的动画片,大约需要三百万左右的投资,如果质量高一些甚至还远不止这些钱。
什么是动漫 动漫的概述
动漫,即动画、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与游戏无关,并非专业术语。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动漫与动画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并非同属关系。
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动漫作品,但不可说动画或者漫画是动漫,原因是在语义上:动画和漫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而并无“动漫”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它只是一个由中国本土所创的合成词。
在很多场合,“动漫”一词被误用于指“动画”,十分容易引发歧义。
动漫(Animation & Comic),“动漫=动画+漫画”,即动画和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并非专业术语。 在台湾也常被称为“动漫画”。
“动漫”一词最早在正式场合被使用,是1998年11月大陆的动漫资讯类月刊《动漫时代》的创刊 。这一词语后经由《漫友》杂志传开,因概括性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
“动漫”这一合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联系紧密,所以日本动画和漫画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动漫时代》这样综合了日本动画和漫画咨询的杂志。[3]因此,“动漫”最早主要在日本动漫的爱好者中使用,用来指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但随着中国动画和漫画产业的发展,用来指中国的动画和漫画的场合也多了起来。
“动漫”的英文翻译有多种版本,《动漫时代》为“Animation & Comic”,中华动漫出版同业协进会为“Comics & Animation” ,中国国际动漫节为“Cartoon & Animation” 。
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有许多人将”动漫“的概念与“动画“的概念混为一谈,把动画称为动漫,这是一种误用。“动漫”实际上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称呼,不能用于单指动画。但是由于词性的模糊和词语本身具有的双重属性,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误解,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所以在具体的作品的使用中应使用“漫画”和“动画”或是“漫改” “原漫画动画化”等加以区别。
动画
动画
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是一门年青的艺术,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业体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动画技术较规范的定义是采用逐帧拍摄对象并连续播放而形成运动的影像技术。不论拍摄对象是什么,只要它的拍摄方式是采用的逐格方式,观看时连续播放形成了活动影像,它就是动画。
漫画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近年的作品主导一般为日本漫画 和美国漫画。
漫画艺术在现代呈现出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报刊杂志上十分常见的单幅或者四格漫画,以讽刺、幽默为主要目的;另一种是与动画结合非常紧密的故事漫画,一般在专业的漫画杂志上连载或者集结成册出版;其中现代故事漫画是如今最常见的漫画形式,其中尤以日本漫画最为突出,集娱乐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身。还有一种是现代已经比较少见、但在20世纪乃至19世纪却兴盛一时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