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在此处,并在荒原里寻找可以通向哪里的通路,并坚信所有的一切都不止是对当下的失望透顶。”——胡迁人生是片荒原。北京时间2月24日凌晨,胡迁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柏林电影节影评人费比西奖。此消息让我于混乱中醒来,一丝慰藉,更多的是悲哀,无头苍蝇一样的悲哀。第一次得知此人是一则死讯,这也恰恰是可笑之处,看吧,不得不说死亡是最好的催生剂。而后下单,购买此人的小说集《大裂》,混乱,恶臭,虚无,死亡,你所能想到的任一一个负面的词汇都能从中找到应证。要知道语言是具有欺骗性的,对于人来说语言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欺骗——欺骗自己,有人用来麻痹自己生存,有人用来告诉他人希望,而作者本人大抵是真的不想活了,告诉自己最现实的真相,这样的结局不是喜剧就是死亡,我想最后也是死亡。当死亡套上那对世界的操蛋还心怀不轨的大脑时,无人知死亡者的感知,但旁观者往往蜂拥而至。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所有一切都不止是当下的失望透顶“,人生是片荒原,所有心怀不轨之人都在混乱,泥泞中前行,彼此相望,寻找着自己编织的”大象“,却不得始终。”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伴随着死亡,有的人长的瘦,于是死的比较快,有的人生的胖,所以拖得比较久,胡迁恰恰是个瘦子,所以死了,操,这得警醒,我也是一个瘦子。不过写于此,我又觉得他是幸运的,死亡总会来的,而死的人用最后一个动作将自己催生,如果不是死亡,片方将不会妥协,如果不是死亡,自己得不到保全,如果不是死亡,我也不会知道他。呵,失望是种好东西啊!我笑了,我在此深深的恶意,实属不该,没人知道如果之后。世界操蛋于此,要用死亡来警醒,借一句他的常用语来表达:”CTMD“好了,望天堂安息,哦,对了忘了,不轨之人只有在地狱。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它为什么能够获得?
胡波导演的《大象席地而坐》在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剧情片大奖。该片因为导演胡波的自杀而备受关注。目前,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已经可以网络观看,版本为23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这部电影的真容也最终曝光,每位影迷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大象席地而坐》。观看之前,对《大象席地而坐》并没有多少期待。如果说把它列为本届电影节上我的必看片,原本也是出于好奇,想通过这部已成人生绝响的作品,找到解读胡波内心世界的线索。然而,这部电影之好,大大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基于过去的经验,在没有看片之前,我想象的《大象席地而坐》,跟绝大多数参加青年论坛单元的中国独立导演作品一样,会是部晦涩沉闷的文艺片,会是重形式轻内容、重意念轻故事且节奏缓慢之作。但是,这部电影出乎意料地会讲故事,引人入胜。近二十年来,我唯一看过近乎四个小时的电影,算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长的剧情片,算是一种新记录。虽然《大象》以单机位的长镜头完成,由其北京电影学院同学范超担任摄影师,但是本片改编自小说,单一主角扩展成四位人物的,剧情非常的有丰富而张力,几乎没有的多余的镜头,随着镜头进入四个人物交叉的内心故事溶成一部巨作,绝对近十年来大陆不可少的代表电影(不是因为本片是胡波导演的遗作,而是本片绝对是个大陆少有具有寓言性又深度的好电影,虽然电影有些灰暗颓废近乎绝望,但结局是温暖正面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只满州动物园席地而坐的大象,它像是一种乌托邦,心中的一种梦想。r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留言点赞哦!
怎么评价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讲的是一个人跑去遥远的地方看大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从大象身上看到的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对生活的期盼、希望,想突破生活里的牢笼,在绝望中生存,找到自己的希望。我们心里都住着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影片中大象并没有出现在,也没有踩死谁。只在电影中当做了大家希望的寄托,加上于城在内,影片中四个人都被生活甩了一个耳光。他们路不同却都看透了生活的根本本质,而在内心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的假的希望寄托。其实这也是是胡波导演一部绝望的作品,他带着自己的遗憾离开人世,没有看到自己导演的作品上映,他的生活是坎坷的,女朋友的抛弃,电影制作的不顺,生活中的窘境都在压垮他,最后脆弱的心灵崩塌。最后用一根草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生活赐予他的也正是同时发生在你我身旁。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对生活牢笼的绝望,因为自己的敏感而脆弱扼杀了未来,不要让生活美好蓝图突然凋零。
为什么《大象席地而坐》能斩获金马最佳影片?
《大象席地而坐》出人意料的拿下了金马奖的最佳剧情长片奖,也算是圆了已故青年导演胡波的一个梦。这部“丧气”极重的电影凭什么能够击败大热的现象级作品《我不是药神》和人气爆棚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呢?难道金马奖评委都是吃干饭的,或者是为了给死者胡波一丝安慰?我认为都不是,《大象席地而坐》能够蟾宫折桂还是因为自身足够强大。《大象席地而坐》这个片名非常有意思,会让人过目不忘。当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赢得最佳处女作奖提别提及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部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意义。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大象是指满洲里有一头大象,能够席地而坐。有着一种超现实的宿命感,而电影海报中若隐若现的大象身影也足够贴合电影的主题。我们都知道电影是跟随在文学后面的跟屁虫,文学的潮流往往会影响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当后宫小说泛滥的时候,电视上也充斥着皇宫嫔妃的胭脂水粉。同样的,《大象席地而坐》改编自胡波短篇小说集中的同名短篇,讲述的是关于“失败丧气的生活”。就像有的导演生来就是为我们讲述生活的美好,自然也会有导演会有深究“这生活为什么会那么操蛋”的天赋,胡波就属于后者。电影中的四位主人公都经历了荒唐的一天:于城因为和朋友的女友偷情,导致朋友跳楼自杀;备受父亲嫌弃的韦布为了帮助朋友,误推霸凌者跌下楼梯;黄玲面临着亲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内心备受拷问;被女儿赶出家门,却不愿住进养老院的王金。他们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无法再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逃离这个城市。他们最终选择了同一个目的地——满洲里。因为他们听说那里有一头席地而坐的大象,这里的大象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但是他们同时也都明白,即使到了满洲里,见到了大象,也改变不了什么,梦想的新生活也不会到来。于城依然孑然一身,韦布依然得不到父母的欢心,黄玲还会面对大家异样的眼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而王金,依然进不了女儿的家门。“满洲里的大象”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成了他们内心逃离现境的理由,所以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前往满洲里的汽车。没人给他们希望,他们自己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是在他们半夜下车,在昏暗的车灯前踢毽子的时候,他们得到了短暂的快乐,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欢愉,也是这部电影仅存的一点希望之光。此时,大象嘶鸣而至,他们的欢乐也戛然而止。很多影评人评论说“大象的嘶鸣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这是一部绝望中可以看到希望的电影”。我并不认同。我认为大象的嘶鸣更像是他们生活的警钟,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欢快,还是要直面这血淋淋的生活。大象席地而坐,就在那里不言不语。这操蛋的生活,无处不在无法逃离。《大象席地而坐》虽然投资很小,镜头感也偏现实主义,正是这种现实主义,才能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的无可奈何。整部电影不能分开来看,少了任何一段都无法延续这种“丧气至极”的风格,这大概也是胡波至死也不愿意将电影剪辑成两个小时版本的原因吧。任何事情如果做到极致,肯定会成功。《大象席地而坐》大概也是如此,才能斩获金马奖最佳影片吧?
《大象席地而坐》获得第55届金马头奖,应该如何欣赏这部影片?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最初的剧本名为《金羊毛》。“金羊毛”(The Golden Fleece)典出希腊神话:珀利阿斯(Pelias)篡夺了同母异父的哥哥、伊俄尔科斯(Iolcus)的国王埃宋(Aeson)的王位;多年后,埃宋的儿子伊阿宋(Jason)要求叔叔将王位归还于他,但珀利阿斯却命令他先去科尔喀斯(Colchis)带回金羊毛。伊俄尔科斯位于爱琴海之西,科尔喀斯位于黑海之东,海、陆危机四伏,加之金羊毛又由好战自负的科尔喀斯国王和一条不眠又永生的巨蛇 [1]看护着,可想而知,此乃不归途。而伊阿宋召集了几十位希腊英雄,一起搭乘阿尔戈号(Argo [2])开始了寻找金羊毛的漫漫征程——据此,有经典史诗《阿尔戈英雄纪》(Argonautica [3])流传至今。这是读者再熟悉不过的西方文学传统里的英雄探险(quest)故事了:一位年少的英雄,通常在故事伊始还未成长为英雄;一个把英雄派去冒险的家伙,通常巴不得英雄快点死掉;一个艰巨的任务,通常关乎某件圣物;一个遥远的目的地,通常有各路boss蠢蠢欲动……到了现代,经典架构里的英雄们早已跳脱出了文学的范畴,活跃在电影、音乐剧、漫画、游戏等各种创造性媒介里。若要尝试拆解电影《大象席地而坐》韦布(彭昱畅饰)就是探险故事里少年英雄。尽管这个高中生看上去跟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相差甚远,但《阿尔戈英雄纪》里的伊阿宋,绝非超人类的、神化的英雄。他既无扛鼎之力,也无过人智慧,更非正义的化身。他时而胆怯,时而迷茫,最终夺得金羊毛靠的还是爱上他的科尔喀斯国王之女美狄亚(Medea)施法让巨蛇睡着。至于美狄亚为什么爱上他,纯粹是因为小爱神厄洛斯(Eros)朝她射了一箭。同名小说《大象席地而坐》完成于2016年9月,在剧本《金羊毛》亮相同年7月的FIRST创投会之后。小说全文不到六千字,以第一人称写就,“我”就是电影里的于城(章宇饰),而韦布、黄玲、王金这三组人物并未登场。“我”睡了朋友黎凯(在电影里,黎凯是韦布朋友的名字)的老婆,被黎凯发现后亲眼目睹了他跳楼。为避风头,“我”去了台湾,联系上了“我”一直求而不得的女人,邀她一起去花莲看个东西。“那是我听过最好玩的事,一头大象坐在动物园里,每天坐在那。”她没有答应,最后“我”自己一个人去了。“我”翻过了围着大象的栅栏,想搞清楚它为什么一直坐在那儿,“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有理由相信,胡波在“我”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倾注了他本人的生活和周遭世界的一部分——比如,“我”在缺钱的时候,就会联系朋友拉我去剧本讨论会,随便出点主意;“我”给求而不得的女人支招去说服非要自己写剧本的作家;胡波本人到过台湾参加金马电影学院;最重要的是,胡波自己在评价这篇小说的时候,说道:“写完这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个阶段的创作有点成果了。这个小说对我自己很有意义,就是,我已经彻底否定自己,之后可以走出自己,去写他人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