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时间:2024-03-15 06:01:28编辑:奇闻君

板荡识诚臣出自哪首诗 全诗是什么

”板荡识诚臣“出自李世民所作:《赠萧瑀》。全诗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注释:①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②疾风:大而急的风。③劲草:强劲有力的草。④板荡:动乱之世。⑤勇夫:有胆量的人。⑥智者:有见识的人。写作背景: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李渊听信后,打算惩处李世民。在萧瑀的据理力劝下,才打消了惩处他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合不来,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求答案)唐太宗《赐萧蠫》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全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唐·李世民《赠萧瑀》)

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亡皇弟杨谅造反,炀帝致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隋书杨素传:“炀帝手诏劳素,引古人有言曰:‘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诚臣即忠臣,俱避隋讳改。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的意思是“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一、原诗:《赋萧瑀》 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二、译文:在强烈的大风中,才可看得出小草坚强的韧性。在动汤不安的时局,才能辨别出臣子是不是对国家忠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三、赏析:《板》《荡》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诗经.大雅》中的两篇。旧说《板》《荡》二诗皆讽刺周厉王时代的政局混乱、危机四伏,后以此二诗篇名“板”、“荡”借代局势危难、社会动荡。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很高,对他的忠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而萧瑀起初也是隋朝的官吏,后来投降了李世民,受到了重用,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拓展内容: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解释下这句诗词?

李世民写过一首有名的诗《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在强烈的大风中,才可看得出小草坚强的韧性;在动汤不安的时局,才能辨别出臣子是不是对国家忠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很高,对他的忠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而萧瑀起初也是隋朝的官吏,后来投降了李世民,受到了重用,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注:“板荡”,为《诗经》里两篇文章之名,反映的是时代动荡之局势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什么意思?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诗句出自李世民的《赠萧瑀》原文如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译义如下在强烈的大风中,才可看得出小草坚强的韧性;在动汤不安的时局,才能辨别出臣子是不是对国家忠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很高,对他的忠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而萧瑀起初也是隋朝的官吏,后来投降了李世民,受到了重用,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上一篇:农产品品牌化

下一篇:林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