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人

时间:2024-03-16 00:46:12编辑:奇闻君

达斡尔族与蒙古族在民族特点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地域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2、语言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达斡尔语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亲系语友的语言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点和相同、相近似的词汇。蒙古人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3、婚姻蒙古人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达斡尔族:新中国成立前,达斡尔族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包办婚姻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青年人没有自行选择配偶的权利,也不能进行自由的婚前社交活动。其传统婚姻习俗,通常包括择偶、定亲、过礼、结婚等程序。人们选择配偶讲究年貌相当、门当户对。在年龄方面要求男女双方大致相近,男方与女方同岁或比女方大一岁至三岁均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传统婚俗中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被彻底废除,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自由恋爱为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配偶。4、建筑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古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民族概况是什么?

达斡尔族人口约12万余,主要居住在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鄂温克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疆塔城一带。达斡尔族被认为是辽代契丹族的后裔,其先民发祥于黑龙江北岸。新疆达斡尔族是十八、十九世纪从黑龙江迁徙而去的。这个曾经过着渔猎游牧生活的民族,已演化为主要从事农耕的民族。

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达斡尔族的民族渊源

  [编辑本段]【民族渊源】
  上述达斡尔族分布区域是1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的。在此以前,达斡尔人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吉雅河)河谷与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江北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人民受到野蛮的掠夺与屠杀,被迫内迁。达斡尔族最初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该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城镇,才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爱辉,以至远徙新疆塔城。
  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说。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著说与契丹遗裔说。持土著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另一些人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取其11寨,以后相继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以东全部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原属明朝奴儿干都司各卫所全改属努尔哈赤后金政权。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仞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达斡尔意即“长宫”、“原来长座位置”、契丹人对先人建立的“辽国”和“长国”的宫廷生活时常怀念。所以,自称“达斡尔”或“达古尔”。
  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山海关后,无力顾及入侵的沙俄殖民者,达斡尔与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人民陆续从江北内迁。清廷把迁至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居民编为杜博浅、莫尔丁、讷莫尔3个“扎兰”(队),由理藩院管辖。雍正九年(1731),清廷又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按姓氏为布特哈八旗,设副都统衔总管管辖,其中达斡尔原来的3个“扎兰”,分别编为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为便于统治达斡尔族人民,清朝统治者任命该族一些上层人物为佐领,其中少数还擢升为将军、都统、办事大臣等,逐渐使他们形成为本族内部的统治阶级。清末废布特哈总管,管辖制度稍有改革。达斡尔族人民素以勇敢善战著称。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黑龙江流域时,达斡尔族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受到清廷的赞赏。清朝统治者在200多年间,多次征调达斡尔人民戍边,远达新疆,使该族人口和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八旗的建立,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物资上的交流,密切了达斡尔族同汉族、满族人民的联系。
  据史学家考证,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属辽代契丹的后裔。
  达斡尔族人的先民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以后逐步迁到嫩江流域、呼伦贝尔、爱辉及新疆等地。17世纪前,达斡尔族已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渔猎业是传统的生产活动。南迁后农业迅速发展。1947年达斡尔农区进行土地改革,牧区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1952年开始建7个达斡尔民族乡,1958年8月在内蒙建自治旗。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这个传说把达斡尔与契丹联系在一起,但传说中的故事会是历史的真相吗?
  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他们找到的都是间接证据,在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之前,是不能给出定论的。
  DNA技术揭开千古之谜
  一门新兴的技术为解开这个千古悬案带来了希望。纵然历史已被遗忘,文字已经失传,语言已经改变,在契丹后裔的血液中,总还会有一种记忆在流淌———基因。现在,考古学家们要用新兴的DNA技术来唤醒这份最后的记忆。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


达斡尔族的民族简介

  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为131992人。

  【语言文化】
  “达斡尔”的意思说法不一,有的说“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有的说“达斡尔”意即“长宫”、“原来长座位置”,是达斡尔人对先人建立的“辽国”和“长国”的宫廷生活时常怀念。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达斡尔语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亲系语友的语言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点和相同、相近似的词汇。
  达斡尔族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已搜集的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世代相传的民间美术、剪纸、刺绣、玩具等,是妇女们的手工艺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运动,近年来获得很大发展,该族曲棍球队员成为国家队主力之一,该族所在地区享有“曲棍球之乡”的声誉。
  【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人曾多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原来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达斡尔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在祖国各种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加之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因而形成了他们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农、牧、渔、猎多种文化兼容的特点。
  【饮食习惯】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别具风味。
  肉食过去曾以野生动物为多,有狍子、鹿、驼鹿、野猪、黄羊和飞龙、沙鸡、野鸡等。随着狩猎业减少,家养的猪、牛羊、鸡成为主要肉食。达斡尔族喜爱吃手把肉和片白肉。燕麦叫"花林坡",带有狍子肉或牛奶的燕麦粥叫“花林坡巴达”。这是达斡尔人尤其老年人爱吃的一种饭。炒熟的燕麦面粉叫"哈格";炒熟后碾成的碎粒叫"欣特勒"。哈格和欣特勒常拌白糖、黄油、牛奶吃。由于哈格和欣特勒抗饿性强,干燥,便于携带,受到猎手、放排人、农民的欢迎。
  达斡尔族房前屋后常种有各种蔬菜,除了大量应时吃用外还加工成酸菜、咸菜、干菜,以备冬春食用。最有特色的是用刀将豆角和西葫芦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成股储存。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
  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道可口。
  【主要节日】
  春节,达斡尔族称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都有哪些姓氏?

在金、元、明、清初那么悠久的历史岁月里,他们在黑龙江北岸和精奇里江两岸辽阔土地上,建立过许多村屯和木城。达斡尔人对于所建的这些村屯和木城,大都以自己的哈拉和莫昆命名。如多金城,就是用敖拉哈拉(敖、单、多、杜、杨、阎氏族)的多金莫昆(多姓)命的名;著名于世的雅克萨城,就是用敖拉哈拉(敖、单、多、杜、杨、阎氏族)的雅尔兹莫昆(杨、阎姓)命的名;郭贝勒屯和郭贝勒阿彦,就是用郭贝勒哈拉(郭氏族郭姓)命的名;阿萨津城,就是用鄂嫩哈拉(鄂、敖、吴氏族)的阿谢金莫昆(鄂姓)命的名;铎陈城,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图钦莫昆(陶姓)命的名,额苏里城,就是用鄂斯尔哈拉(何、鄂、杜氏族)命的名;阿里岱屯,就是用阿尔丹哈拉(安、阿、德、金氏族)命的名;额尔土屯,就是用鄂尔特哈拉(鄂、于氏族)命的名;莫日迪齐城,就是用莫尔登哈拉(莫、孟、苍氏族)命的名;博阔尔(素称博和里)城,就是用鄂嫩哈拉(鄂、吴、敖氏族)的博阔尔浅莫昆(鄂姓)命的名;德都勒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命的名,噶尔达孙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的噶勒达斯莫昆(德姓)命的名;克殷屯,就是用克音哈拉(何氏族)命的名;吴鲁苏屯,就是用乌力斯哈拉(吴氏族)命的名;吴兰屯,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瓦韧莫昆(乔姓)命的名;布丁屯,就是用博格特哈拉(卜氏族)的布敦千莫昆(卜姓)命的名;色布克屯,就是用金奇里哈拉(金氏族)的泽布克莫昆(金姓)命的名;沃哷屯,就是用沃热哈拉(沃、张氏族)命的名;乌鲁苏屯,也叫瑚尔汉乌鲁苏穆丹城,就是用乌力斯哈拉(吴氏族)所属的库尔堪莫昆(吴姓)命的名;乌尔堪屯(也称乌喇喀屯),就是用苏都尔哈拉(苏氏族)的乌尔科莫昆(苏姓)命的名;都孙屯,就是用德都勒哈拉(德氏族)的都松莫昆(德姓)命的名;固农屯,就是用托莫哈拉(陶、乔氏族)的古隆莫昆(陶姓)命的名;海伦屯,就是用鄂尔特哈拉(鄂、于氏族)的海楞莫昆(鄂姓)命的名;浑秦屯,就是用鄂嫩哈拉(鄂、敖、吴)氏族的坤奇莫昆命的名;榆尔根屯,就是用郭贝勒哈拉(郭)氏族的鄂尔根千莫昆命的名。

还有不少是以哈拉、莫昆之名命名了周围的山川河流。如用鄂嫩哈拉命名了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鄂嫩河。由此可知,鄂嫩河流域肯定是鄂嫩哈拉的原籍。用托木哈拉命名了精奇里江下游东岸支流——托木河。由此可知,托木河流域肯定是托木哈拉的原籍。用苏都尔哈拉命名了苏都里河,可见苏都里河流域肯定是苏都尔哈拉的原籍。用金克尔哈拉命名了精奇里江,可见精奇里江的一段肯定是金克尔哈拉的原籍。

金克尔哈拉不仅以哈拉命名了江名,而且以其色布克莫昆名命名了精奇里江、西林木迪河汇流处的泽布奇峰;苏都尔哈拉乌尔科莫昆不但以莫昆名命名了乌尔坎屯,而且命名了精奇里江上游支流——乌尔坎河。

住在黑龙江北岸时,达斡尔人的好多木城取自酋长名,如多金城、阿萨金城、铎陈城、额苏里城、莫日迪齐城、托古勒津城、博和里城、乌鲁苏穆丹城、拉卜凯城、希日基尼城、桂古达尔城等等。驰名中外的雅克萨城,也叫阿(e音)尔巴西城,是从拉卜凯的侄子阿尔巴西继任此城酋长得名。

清廷征服索伦部之役结束后,为了稳定黑龙江北至外兴安岭这偌大地区的统治地位,除了采取一些安抚的政策措施外,还在行政管理上,按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和居住特点,编了一些牛录——佐,并册封拉卜凯、达萨乌勒、桂古达尔、宝恩布来、托勒嘎、道布图勒、别布尔、都希、乌莫迪、巴尔达齐等酋长为牛录章京——佐领,赏赐朝服,让他们管理黑龙江上中游北岸和精奇里江流域的达斡尔人。

顺治七年初,以哈巴罗夫为首的沙俄远征队再次侵临黑龙江上游。这时,住在黑龙江上游北岸地区的拉卜凯集团,同石勒喀河下游至牛满河之间的达萨乌勒、桂古达尔、宝恩布来、托拉嘎、道布图勒、巴尔达奇等集团一样,为了抗击沙俄,逐一由原来的经济、宗姓的氏族部落组织,发展成为多宗姓、反侵略的地区联盟。拉卜凯集团的主体,由沃热氏族和乌里斯氏族两大宗姓人组成,酋长为拉卜凯。他常驻在以他侄儿阿尔巴西(Erbaasi)名字的命名的阿尔巴西城,即雅克萨城。

鄂嫩氏族同乌里斯和沃热氏族驻地相接,婚姻互通,宗支交织,鄂嫩氏族的首领齐帕,就是拉卜凯的女婿,因此,在抗俄当紧的年代,以齐帕为首的鄂嫩氏族,也加入了以拉卜凯为酋长的反侵略地区联盟。

从年顺治元年起,达斡尔人根据清廷坚壁清野的战略部署,陆续从黑龙江北岸、精奇里江流域迁居嫩江流域。

清廷把选迁来的达斡尔人编为杜博浅(鄂嫩哈拉祖先之名)、孟尔丁(莫尔登哈拉之名)、讷莫尔(嫩江支流之名)三个扎兰(连一级军事组织),连同五个“阿巴”和齐齐哈尔周围的六十多个屯子,统属设在齐齐哈尔大屯的达斡尔总管衙门管辖;稍后又将乌木台(郭)、齐帕(鄂)、岳库达等三个人的族众编为三个佐。康熙七年,又编为十一个佐,任命达力呼等十一人为佐领(牛录章京)。

齐齐哈尔地区的一部分达斡尔人迁来较晚,从顺治五年起陆续迁来建屯,直属达斡尔总管衙门管。

清廷在设立墨尔根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管辖墨尔根、布特哈两个地区达斡尔人的同时,也设立了齐齐哈尔副都统,管辖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人。

总之,达斡尔人迁居嫩江流域之初,分哈拉莫昆建村时,并没混杂或很少混杂异姓人。可是已经改变了哈拉、莫昆命名的传统习惯,很少用哈拉莫昆起村名。

下面就是各哈拉莫昆迁嫩江流域后所建的屯名:

鄂嫩哈拉建了开阔、霍日里、博库尔浅、宜斯尔、博斯呼浅、都尔本浅、齐尔莫勒登、索伯尔汉、浑阔、特尔莫、耶斯依格日、挂尔巴达尔、长岗子、水哈拉、色特尔、嘎查等屯。后来从上述屯分化新建的屯有:花马台、博尔齐、提古拉、特莫呼珠、开阔浅、阿音浅、达嘎沁、南营东、红火地房子、哈日努格、三家子等屯。

敖勒哈拉建了依斯坎、多金、哈列尔图、拉力浅、奎力浅、东多格浅、果尼、西多格浅、登特克、库热浅、阿尔拉、拉格气、杜恩达阿纳格、莫勒克、莽格图、玛格勒堤、塔格日、额尔门沁、哈拉台阿那格、音沁、库日库勒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拉力浅托尔苏、多西浅、都希浅、华尔沁、哈雅都日本、西必奇、都西根、敖立格日、扎布刻格日、三间房、六间房、布尔金、多布台、木古拉尔特等屯。

莫尔登哈拉建了大库木尔、博和图莫尔登、宜卧奇、舍卧尔、尼尔基、开塔拉、孟尔丁、阿尔哈昌、浑阔、达瓦笫、罕迈迪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子分化建的新屯有:库如勒奇、小库木尔、西瓦尔图、乌尔科莫尔丁、托苏呼孟尔丁、会图孟尔丁、小孟尔丁、西倭尔托尔苏、坤必尔台、雅普奇、小孟尔丁、大孟尔丁、西倭尔托尔苏、坤必尔台、雅普奇、大孟庄、红火地房子等屯。

郭贝勒哈拉建了洪果尔津、满那、莫热、塔文浅、哈力、大博尔克、昂提、杜尔本沁、色力克、达瓦第、特尔莫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建的新屯有:斡多胡台、那音、孔果、满乃博尔克、霍洛尔丹、乌尔西格、阔奇、南营西屯等。

苏都尔哈拉建了乌木科、霍勒托辉、查哈阳、比台、额依勒尔、绰尔嘎勒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甘南县的楚尔嘎拉、沃勒奇、呼珠乌尔科等屯。

金克日哈拉建了嘎布喀、梅斯勒、德日莫呼尔、岗恩、色力克、莫古尔等屯。后来,从这些屯分化建的新屯有:甘南县梅斯勒、嘎树哈等屯。

讷迪哈拉建了唯一的哈力浅屯。

吴然哈拉建了西拉金、博荣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萨玛街、额尔根沁、库木尔西拉金等屯。

吴然哈拉建了西拉金、博荣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萨玛街、额尔根沁、库木尔西拉金等屯。

沃热哈拉建了博荣、东西拉金、西西拉金、西达嘎沁、音沁、哈拉台阿那格、呼兰额尔格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萨哈锦、敏特格、两间房、烧锅、小北屯、海雅、全和台、海格、哈日红格日、万仙红格日、双岗子等屯。

德都勒哈拉建了温察尔、阿彦、德都勒、音沁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两间房屯(又名杜拉斯尔特屯)。

索多尔哈拉建了唯一的阔奇屯。

杜拉尔哈拉建了杜拉色尔、索勒果尔、托密沁等屯。

博拉木哈拉建了唯一的汗古尔河屯。

乌力斯哈拉建了托木沁、霍依热格日,米勒特格日、斡诺日图、随宫、塔文浅、绰尔格勒、色力克、库莫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坤都沁、长岗子、李家地房子、哈什台、王家地房子、胜利、阿拉尔、敖宝、文固达等屯。

托木哈拉建了萨恩达干、斡诺日图、音沁、雅尔赛等屯。后来从上列屯分化新建的屯有:岗子、李家地房、哈什台、哈尔博尔托等屯。

胡尔拉斯哈拉建了哈拉、哈罗尔特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有:哈拉地房子、霍尔台等屯。

鄂斯尔哈拉建了哈拉、齐齐哈尔、哈罗尔特、哈日、塔格日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哈拉地房子、额莫勒堤、霍尔台、西哈雅、东哈雅、绰克义格日等屯。

鄂尔特哈拉建了奈门沁、霍勒登该等屯。后来分化新建的屯有:奈门沁哈雅屯。

毕力杨哈拉建了齐齐哈尔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有:西哈雅、东哈雅、绰克义格日等屯。

克音哈拉建了巴尔奇哈屯。后来分化新建的是善宝屯。

阿尔丹哈拉建了拉格奇、莫古尔、哈木吉格、哈柱、岗根、三间房等屯。

卜克图哈拉建了挂尔本达瓦、西哈雅等屯。

达斡尔人建屯总的特点是:从拉哈镇以下的嫩江流域各屯,由单一哈拉莫昆组成的较少,两个以上哈拉莫昆组成的较多。

达斡尔人除在嫩江流域建了许多村屯外,还受清廷征调,先后去瑗珲、呼伦贝尔、呼兰、新疆等地驻防,建了许多村屯。

从达斡尔人的哈拉大部分与山岭、河流名称相同情况看,“哈拉”一词有可能是达斡尔语“哈力”的变音。

“哈力”是达斡尔语“山谷”之意。凡是大、小江河,其上中游尤其支流,都要流经山谷地带。因此,座落在同一山谷的同一氏族、同一血缘(一个莫昆或几个莫昆)的人们,也就同属于一个祖先,一个根子,也就组成同哈拉。

据史料记载和达斡尔族现实情况看,达斡尔族至少从明清以来就有过二十一个哈拉,即:达斡尔、金克尔、阿尔丹、克音、鄂尔特、胡勒达斯、卜古特、索多尔、讷迪、吴然、毕力央、苏都尔、敖拉、鄂斯尔、莫尔登、沃热、德都勒、托木、郭贝勒、乌力斯、鄂嫩。

现在,除了以族为氏的达斡尔哈拉荡然无存外,其余二十个哈拉皆完整存在。


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姓氏有那些?

(一)蒙古族的姓氏 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四种: 1、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学端察掳一女俘名“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故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为男性则称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部区的喀喇沁各旗札萨克、台吉均姓乌,就是兀良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 《元史》第一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中,也把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记作“乞彦”,也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鄂尔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来。拉施特《史集》记述塔塔儿部落时就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人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2、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合撒儿(成吉思汗仲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兰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代有脱脱卜花。现代人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的,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东部区蒙古族象这种转姓的情况也不少。 4、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不是以父名为姓,而是出于历史上一种特殊称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家属便取姓“奥鲁”,后代改姓“奥”。元代时,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于是后人有了以“蒙”为姓的。另外,明代常给蒙古人赐姓。如火你,于洪武九年(1376)内附,更其姓名为霍庄。观音保,于十六年(1383)附明,赐姓名为李观。丑驴,于二十一年(1388)附明,赐姓名为李贤。 5、以汉族姓为姓。这主要指按蒙语意译成汉姓。如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译成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还有以谐音取姓,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汉姓。 达斡尔族的姓 敖拉、鄂嫩、孟尔登、郭贝勒、讷迪、沃热、吴然、乌力斯、德都勒、索多尔、金奇里、苏都尔、阿尔丹、胡尔拉斯、何音、毕力扬、陶木、何斯尔、鄂尔特、卜克图20个哈拉(即氏族)。上述各种哈拉分别汉译为敖、鄂、孟、莫、郭、讷、沃、吴、德、索、金、苏、安、胡、康、何、扬、陶、于、杜、卜、乔、单、张、王、李、赵、陈、刘、梁、白、徐、田等姓


请问达斡尔族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谢谢.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1 2 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由于音译不同,曾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古尔”等不同的写法 。“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达斡尔族的由来和民族发生的重大史实和民族风俗

  据说按照DNA测试,说他们是契丹人后代。

  根据一份资料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兴的分子考古学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分子考古通过提取古代各种生物的DNA,并将其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可找出其内在的遗传联系,结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社科院民族学研究所刘凤翥、陈智超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杨焕明、刘春芸教授等专家合作进行“分子考古学”课题研究时,将契丹人后裔的研究列为重要内容。课题组先从达斡尔、鄂温克、蒙古和汉族等人群中收集血样,然后南下云南保山,从“本人”中提取100份血样,又取道四川乐山,从正在那里展出的内蒙古耶律羽家族墓中出土的契丹女尸上提取了小块标本。课题组完成对契丹遗骨、达斡尔人、蒙古人、鄂伦春人、汉人和云南“本人”的DNA测序后,进行了严格的比较检测,最终得出结论,在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人群体中,达斡尔人与契丹人拥有最近的遗传关系,而云南保山施甸的“本人”与达斡尔人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均为契丹人的后裔。追随女真蒙古四处征战契丹后裔流散至全国各地.


  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民俗是达斡尔族民众把日常生产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宜的实实在在的观念和行为。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模式化的特点,为人们世代承传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发展而发展变化。在清代,达斡尔族已经形成了建立在农牧渔猎多种经营基础上的民俗文化,其中既保留有古老的民俗内容,又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增进的内容,具有综合体现融汇农牧渔猎经济因素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在众多的民族中是少有的,是达斡尔族对人类民俗文化的独特贡献。到20世纪初,居住嫩江中上游流域的达斡尔族仍然较全面地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其他地区居住的达斡尔族,由于受居住地域环境及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虽然也保持着原来的民俗文化,但已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与经济状况的民俗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达斡尔族民俗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在此,根据我们并不翔实的调查材料,对于达斡尔族民俗在现代的承传和变化作粗浅的论述。

  一、达斡尔族民俗的承传变化的状况

  (一)生产习俗及经济发展情况

  据我们在莫旗、扎兰屯的达斡尔族聚居地方调查,达斡尔族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多种经营的经济特点,形成了以农为主的经济。在此以莫旗腾克乡特莫胡珠村、莫旗西瓦尔图镇双龙堡村、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为例。

  特莫胡珠村地处偏僻,是很典型的山区之村。1997年村里有103户,475人口,其中达斡尔族90户、鄂温克族4户、蒙古族3户、汉族6户。在三四十年代,村里达斡尔族从事多种经营,种地、狩猎、放排、制作大轱辘车到呼伦贝尔草原上换马。而我们所了解到的,这里不放排有30年了,不制大轱辘车有20年了,不用大轱辘车有10多年了。

  1982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这里已经以农为主,发展农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方向。1982年全村有耕地面积4000亩,生产队有2台拖拉机、150来头匹牲畜。到1997年,村里地多的人家一户就有一百多垧(1000多亩)耕地,是过去一个生产队耕地的数量。全村有耕地面积4万亩、大牲畜300头匹、山羊一百多只,有95%的人家有奶牛,半数以上的人家养马,主要用于骑乘。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黄豆,占耕种面积的80%多,其他有小麦、玉米、谷子。全村有大型拖拉机16台、小四轮拖拉机40多台,有播种机等配套机械。70%至80%的耕地用播种机,翻地也有机械,只有趟地时使用牲畜。大多数人家不用牲畜种地有十来年了。过去生产队时,粮食不够吃,好的年头每人能分上360斤粮食,多数年头是吃返销粮。现在家家卖粮。人均收入达到一千五六百元。

  这里仍然保持着园田种植蔬菜、玉米的传统,但种植烟叶的人家明显减少。原因是很少有人收购烟叶,中青年人吸烟卷的多。种植烟叶的人家也是一次种植够用两三年的烟叶,隔年种植,或买别人家的烟叶。

  双龙堡村伪满时建村,当时就以农为主,同时有牧业、放排业。1997年有58户、264人口,其中达斡尔族51户、汉族7户。有耕地9470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989年的13.5亩,增加到1997年的近36亩。在六七十年代,仍然种植荞麦、稷子等传统农作物。到1982年以种谷子、玉米、小麦显主,少量种植稷子、荞麦、燕麦。1983年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开始转向主要播种黄豆。1997年全村黄豆种植面积占耕种总面积的90%。有小四轮拖拉机32台、大型拖拉机1台,种地基本上是机械化作业。该村从1984年开始使用除草剂,1990年已经普遍使用。1986年以后很少用牛马耕地了。该村1983年售糖20万斤,1996年售粮近200万斤。

  1989年该村有120多头大牧率。1997年有47头牲畜,其中7匹马,其余是牛,其中奶牛80多头,基本上每户都养猪,平均每户两头猎。过去家家种黄烟,每家出售几百斤黄烟。由于销路变窄,从980年代以来已基本不出售黄烟了,黄烟种植逐渐减少,1997年全村只有五六家种植。1996年、1997年,村里有两三户人家开始种菇娘(植物名称),亩产可达120多斤,效益比较可观。

  巴图村是40年代初由齐齐哈尔地区迁移来的达斡尔人建立的。当时就以农为主,同时从事狩猎、制造大轱辘车。1997年全村有278户、1167人口,其中达斡尔族57户、210人口。全村耕地9866亩,黄豆播种面积占70%,玉米占10%,葵花占5%,还有白瓜、甜菜等。80年代,黄烟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每户平均种植一亩黄烟,单产达六七百斤。自1990年以来,黄烟销路减少,现只有少数人家种植。全村有310头牛,其中146头奶牛,还有221匹马、770只羊。牲畜还较多地用于耕地、拉车。全村有40户人家有小四轮施拉机,有配套的播种机、自动犁,占总户数的14%。

  以上三个村生产的基本情况,反映了大兴安岭东麓达斡尔族的生产现状及生产民俗的变化状况。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达斡尔族经济已经由传统的农牧渔猎多种经营经济,转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2.达斡尔族农业经济本身也在实现历史性转变。首先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其次是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不断加大。

  3.在以农为主条件下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得到了相应发展。各地养畜头数都有增加,出现了养十几头,甚至几十头牲畜的大户。养畜业的发展具有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牧结合的优势,应当成为达斡尔族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经济作物更是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所不可缺少的。

  (二)服饰习俗

  达斡尔族有着穿长袍、皮服的习俗,传统服饰在用料、式样、装饰上都有自己民族的风格。直到20世纪50年代,达斡尔族还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服饰。到70年代,老人们仍然穿长袍,人们穿狍子腿皮做的“其卡米”(靴子)。当时达斡尔族妇女做的“其卡米”很有销路。而到90年代,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平常时已经没有人穿传统的民族服装了。据我们了解,在达斡尔人中,还保留着给已故老人穿民族服装作为寿衣的习俗。除此以外,传统民族服装已经成为存放于箱柜中的“文物”。

  随着这些年来民族文化活动受到重视,达斡尔族服装也在继承中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舞台服装。在各级文艺演出中,只要是表演达斡尔族歌舞,演员都穿上达斡尔族式服装。舞台服装经过专业人员设计,在服装的式样、风格、色彩、装饰方面,都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和审美艺术性,增强时代气息,此传统服装有了改进、发展。二是体育服装。以莫旗的达斡尔族等民族青年组成的共棍球队,在参加比赛和表演时,穿颇具特色的运动服装。三是礼仪服装。参加各级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的达斡尔族代表、委员等,在会议期间总要穿上民族服装。在莫旗等达斡尔族聚居地方,在一些礼仪活动中,经常有主持人员和服务人员穿民族装。四是群众文娱活动服装。在群众民族舞蹈表演、娱乐活动中,参加者们穿民族服装。在莫旗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的开幕式表演、敖包会表演中,参加者们穿的达斡尔族服装式样、色彩之多,达到一个高峰。上述这些表明,达斡尔族服装已人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转向主要应用于民族文化和民族风采的展示。这种展示蕴涵了人们对于民族服装标识作用的理解和民族文化的回归。

  (三)饮食习俗

  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中的主食有稷子米、荞面和燕麦米等,以肉、牛奶、蔬菜和采集的野菜为副食,品味多样、很有民族特色。20世纪以后,白面、小米、玉米进入了达斡尔族的饮食生活。这些主食与传统饮食相汇的饮食习俗基本上保持到70年代。

  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20年来,达斡尔人的饮食生活发生了变化。白面、大米在主食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大于小米、玉米等,已构成主食内容的转变。在农村,有相当数量的达斡尔族人家出售自家生产的黄豆,然后购买白面、大米,成为主食来源的转变。在发生上述两个转变的同时,传统饮食习俗也在得到承传达室,以其特有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流连和喜爱。传统的用鲜、酸牛奶泡饭、做“托古列”(牛奶煮面片)、做“昆比勒”(柳蒿芽)等野菜,吃传统的烩菜、“音得森·努瓦”(菜末)、“瓦日勒·拉里”(初乳粥)等都仍然保留着。在农村里仍有一些达斡尔人少量种植稷子、荞麦、苏子(紫苏)。

  在烹任设施方面有了改变。虽然很多人家还保留着大锅做饭的习惯,但新建住房都设多灶、小灶,用小锅、炒勺做饭、做菜。在夏季,个别人家也像城里人那样用液化气做饭,用电冰箱贮存食物。在特莫胡珠村,1997年已有十几家有电冰箱、冰柜。

  (四)居住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80年代初,大多数达斡尔族农牧民的住房基本上保持了传统习俗。这期间建的住房沿承了土木结构、传统样式。有所改普怕是房子的南墙用砖垒成,或用瓦盖屋顶,在窗子上安装玻璃。实行改革开放20年以来,达斡尔族的村落、院落在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原有格局和面貌。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达斡尔人的居住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住房的建筑上,一是改变传统住房的内部结构。一些人家拆掉原住房的北炕或南炕。拆了北炕后,摆上组合家具,仍以南炕为尊。拆了南炕的人家,则摆上写字台、电视柜。有些人家在室内搭建火墙,改变了冬季单靠火炕、火盆取暖的办法。由于不采用炕干的方法加工稷子米、荞麦,原来基本上家家都有的“额勒乌”(池式炕)已很难见到了。二是新建的住房已不再是传统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由过去通行的基本一致的结构转变为多样化结构。90年代以来新建住房大多数为砖瓦结构,房门开在正面、侧面和后面的都有,在侧面、后面开门的,都在门口外建门厅。室内间壁结构多种多样,多在北屋设厨房、物品库、浴室,南面是起居间、客厅。虽然室内仍为长者搭火炕,但年轻人已在使用木床、铁床,采用火墙或土暖气取暖。在双龙堡村,58户中有14家为砖瓦结构住房,5家为一面砖住房,均不是三面大炕的结构。在巴图村57户达斡尔族中住旧式三面炕住房的只有四五户。

  在村落成员构成方面也在发生变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受土匪强盗侵扰,为生计投靠亲友等原因,传统的以“哈拉”、“莫昆”(氏族组织)成员单一结构的村落中,正迁入其他“哈拉”、“莫昆”成员。到目前,虽然原建村居民的后代仍较多地留在其村落居住,但是大多数达斡尔族村落已经成为有多数“哈拉”、“莫昆”成员共居的村落。村落为某个“哈拉”、“莫昆”所属的观念正在淡化。同时,其他民族成员在达斡尔族村落中落户,以及达斡尔族居民在其他民族村落中安家的情况也较多。如特莫胡珠村原是鄂嫩哈拉建立的村落,现在已增加有莫日登(孟)、敖拉(敖)、苏都热(苏)、郭博勒(郭)等哈拉的成员,并有鄂温克族、蒙古族和汉族居民。双龙堡村51户达斡尔族中,约有一半是建材的莫日登哈拉居民,其他是别的哈拉的居民。

  (五)交通习俗

  达斡尔族的传统水上交通工具有木槽船、木板船,在江河浅水、缓流处设渡口、在小河上架桥。陆路交通工具有爬犁、滑雪板、骑马、大轱辘车、单轮推车等。其中大轱辘车最为常用。它曾经是山区、草原上最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

  新中国成立以后,达斡尔族地区的交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尽管农村牧区生产队里有了汽包车、拖拉机,但大轱辘车仍是使用最多的车辆。到80年代中期,在莫旗已很少有人使用大轱辘车,个人家运输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改变了单靠畜力运输的状况,开始以机动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1997年,特莫胡珠村已有16台大型拖拉机、40网台小四轮拖拉机、4辆吉普车、8辆摩拖车。莫旗腾克乡提古拉村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全村只有两台大型拖拉机,47头牛。1997年全村58户人家已有22台大型拖拉机、56台小四轮拖拉机、8辆吉普车、2辆东风汽车。双龙堡村58户人家有32台小四轮拖拉机、7台摩托车。该村从1995年到1997年三年投资15万元修建了通过村外的5公里公路。村里一户达斡尔人家自买面包车搞客运,往返于双垄堡村至莫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之间。莫旗西瓦尔图镇小库莫村71户人家有小四轮施拉机32台、大型拖拉机9台、吉普车2辆,有一户达斡尔人家搞客运,往返于卓洛尼村至尼尔基之间。

  (六)文化生活习俗

  达斡尔族民间有着举办歌舞晚会、讲故事会、古典文学译说会、开展体育、游艺等活动的传统,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比较丰富。直到六十七年代,在一些达斡尔族村中仍有人讲民间故事、举办传统歌舞晚会,少年儿童进行传统的玩“哈尼卡”(纸偶)、剪纸车马、打曲棍球、山上放爬犁、下围棋等活动。随着一些民间艺人的过世,人们现代文化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目前达斡尔族文化生活的格局已经有了变化。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也有新的文化生活内容的增加。

  1.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

  在农村牧区开展讲民间故事活动大致延缓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来达斡尔族村中已没有讲民间故事的活动,也没有人译讲满文的古典文学了。个别会满文的老人也读满文书籍,但只是个人的文化兴趣了。我们在西瓦尔图镇的双龙堡村、小库莫尔村了解到,现在村里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时,人们仍组织相聚在宽绰的人家唱民歌、跳民间舞蹈。主办者还准备瓜子、糖块、饮料。有时,邻近村屯的达斡尔人也互相邀请到自己村举办舞会。1992年我们在调查中,正逢并观看了莫旗库如奇乡举行建党71周年文艺汇演,其中有几个节目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和民歌演唱。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文化站还开展了达斡尔民间舞蹈培训活动。他们在节假日举办歌舞晚会,不仅有本乡的牧民参加,附近巴彦托海镇的达斡尔族群众也赶来参加。

  打曲棍球是达斡尔族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乡村青少年中仍广泛开展,90年代以来大为减少。1974年,莫旗成立了业余男子曲棍球队,1976年转为正式队。经国家体育部门的重视,达斡尔族古老的曲棍球运动成为我国的一项正式体育项目,填补了空白。达斡尔族地区成为我国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发源地。从1978年到1997年,该队代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队在参加30次全国比赛中,夺得22次冠军、8次亚军、6次精神文明运动队,并多次代表国家队、包括队员参加国家队,参加国际曲棍球比赛和访问比赛。1982年,由该队10名运动员参加的国家队在第一届亚洲杯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该队的老动动员退役后,分别被几个省、市体委聘请为教练员,为国内曲棍球运动的发展再立新功。1980年,莫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姑娘为主的我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为我国女子曲棍球事业的兴起,起到了开创作用。

  目前,在各地达斡尔族举办的敖包会等节庆活动中,都有打曲棍球的项目,也举行摔跤、赛马、拉棍、比颈力、下围鹿棋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

  2.文化站活动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走访了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文化站。他们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达斡尔族农牧民文化生活的发展趋向,即从民间自发组织向专门机构组织转变,由几种活动内容向具有丰富内容转变,由传统方式向现代趣味转变。

  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文化站成立于1981年。1984年建有土木结构的站室。1987年建起了25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站室。该文化站由上级拨包干经费,1991年为1万元,1992年1.5万元,1997年2.5万元,设活动室、阅览室、播音室。活动器材有手风琴、电子琴、二胡、吉他、架子鼓、扩音器、高音喇叭、照像机、音箱、台球、乒乓球台、五百多册图书、报刊等。该文化站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其内容有:举办舞会,跳交际舞和达斡尔族民间舞。办小学生绘画班和绘画展。1991年的小学生绘画展有58幅作品参展。举办业余歌手大赛,基本上是每年一届。1992年的第三届业余歌手大赛有15人参赛。1997年的歌手大赛有20人参加。举办展览。举办了香港回归、纪念毛泽东、邓小平的图片展、少数民族风俗图片展等。举办传统交通工具马拉爬犁比赛,赛程为10里地。举办畜牧业科技培训班。1997年培训的内容是草场改良、牛羊饲养与管理,听课牧民五六十人。1996年、1997年举办了两届文化节。在1997年的文化节期间举办了歌手比赛、达斡尔族民间舞蹈比赛、少儿歌手比赛、少儿绘画比赛、下围鹿棋比赛、曲棍球比赛。文化站还搜集民族歌曲,请乡里著名民间艺人那音太来唱达斡尔族歌曲,录了几盘盒式磁带。文化站活动的开展,继承发扬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牧民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推动全乡两个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在此以莫旗为例,可以大致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达斡尔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脉络。在莫旗,1954年设立收音站。1955年成立有线广播站。1956年广播站的喇叭延伸到各乡镇。1958年开始有达斡尔语、汉语播音的自办节目。1982年设无线广播。1984年建立电视台。1993年建有线电视台。1998年全旗已有电视差转台17座,有线电视台136座。广播曾在六七十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全旗15个乡镇通广播,入户喇叭9500只,有些村中有高音喇叭。80年代以来,广播的作用减弱,声像俱备的电视更为人们所接受。通过电视在偏僻的达斡尔族乡村也同样可以迅捷地了解天下大事,获得生产、科技、文化多方面的信息,享受现代文化生活。据我们调查,在腾克乡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全乡电视普及率达到85%左右。特莫胡珠村103户人家只有几户没有电视机,多数人家是彩色电视机。双龙堡村1989年42户中有电视机28台,1997年全村58户已是家家有电视机,其中彩电占60%。

  (七)民间信仰习俗

  历史上达斡尔族民间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以其神职人员被称为“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萨满教在达斡尔族群众中影响很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达斡尔族的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萨满教在达斡尔族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已经大为削弱。但是,在农村牧区达斡尔族群众中,供神、请雅得根(即萨满)或巴格其(雅得根助手)跳神、求寸祭祀、祭敖包等不同形式的民间信仰活动仍然存在。

  在特莫胡珠村,我们访问了一位从事民间萨满活动的人,他六十多岁。他说,在他幼年时村里有五六个雅得根,有男的也有女的。现在没有了。他自己不是雅得根,可以是位巴格其,时常被本村和外村的人请去进行祭祀活动。说是在村的西北山上建有神房,供奉“牛马王”,认为祭祀它对于村里的牲畜有益,并保风调雨顺。在该村,我们看到有的人家的园田里建有供神的小木房,在人们家里也能看到西墙上设置的神位。1997年7月19日,我们在特莫胡珠村赶上了村里祭敖包求雨。当时已有一个多月没雨,旱情严重。祭祀者们先到村南河边祭祀,而后到村西山顶祭祀,最后到村西北山后坡的敖包处,杀鸡献酒。祭祀之后大家用盆、桶从敖包旁的泉水中取水互相泼水。第二天上午11点,开始下起了大雨。

  这种求雨祭祀活动在一些村中都有,人们认为即使是经求雨没很快下雨,也对避免雹、虫灾起到了作用。


东北气温零下30度,他们是如何度过的?

东北的零下30度,其实和南方是不同的,如果说南方人是个人属性好的话,东北人就是装备好。身为半个东北人的我给大家简单说3点。第一,体感温度并不低。很多南方人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冻成狗,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东北人能够徜徉在零下30度的寒风中。其实是因为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湿度不同造成了体感温度的不同。在东北零下二十几度也就觉得还好,但是南方到了零下十度已然是寒冬,这就是区别。干燥的环境中不会有南方那种寒入骨髓的冷,更多的是凛冽的寒风,一身羽绒服,一条围巾就足以面对绝大多数的冬天了。第二,地域差异使然。东北地处北方,冬季的严寒已经是家常便饭,之前甚至到达过零下50度,寒冷的冬季赋予了东北人卓越的抗寒天赋,东北的衣物往往充满棉絮,厚重保暖,农村家里有火炕,出门有皮袄,对寒冬的熟悉让东北人在衣食住行上都与众不同,冬天不光有神器爬犁,还有充足的仓储菜应对漫长的冬日,这就是地域的差异而已,并不是南方人眼中的孤身单挑零下30度。第三,暖气!暖气!暖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造成东北完全不冷,室内永远如春的神气就是暖气啊,东北绝大多数的房屋都有暖气和或者地暖,就连农村也都用火炕,满满的热传导啊有木有,和空调隔靴搔痒的制热功能是天差地别啊。去过东北的都知道暖气到底是种什么感受,别说零下三十度,就是更冷的天,更大的风,只要你别出门,就能在屋里穿个短袖来回晃,所以说东北的冬天冷,但是东北人完全不冷。P.s:东北冬天的时候雪糕都能卖脱销,想想吧。

漠河最低温度已零下30度,漠河人都是怎么渡过严冬的?

一般都是穿的比咱们厚实,房子也厚实点,供暖时间长。01、漠河最低温度已零下30度。随着寒冷空气进入东北地区,很多东北地区先是降温然后迎来了暴雪天气,甚至个别地方属于大暴雪天气,东北大部分地区温度都已经来到了零下,其中漠河的温度已经达到了零下30度。这样的温度对于我这样一个南方人来说,既是恐惧又是羡慕,恐惧的是觉着自己要是身处这样温度的环境下可能会一命呜呼了,羡慕的是气温这么低还有大雪应该挺好玩的,毕竟这辈子没见过几次大雪,充满了好奇。02、漠河人的冬天。漠河是我国最北方的城镇,只要到了冬天气温一般都是零下40度左右,这样的气温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过来的,在咱们外人看来可能非常艰难,但其实漠河人们早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来都过得十分不错。在冬天还没有来临时,漠河人们就货已经开始准备过冬的东西了,一般家庭都会事先准备好大量的风干食物当做储蓄粮食,除了粮食外,他们还会准备好大量保暖衣物,比如棉袄棉裤围巾之类的。而且漠河供暖时间比较早,据说在每年的十一过后就回开始供暖了,一直到次年五月份,因此在室内还是非常舒服的,漠河人们在冬天也会上街的,虽然会下大雪,但环卫工人以及当地居民都会将街道上的雪清理干净,因此上街是没啥问题的。但是上街的人必须穿厚实了,穿个里三层外三层完全不过分,基本上在街上只能看到他们的眼睛,当然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不怎么出去的,毕竟那么冷,没事找啥罪受呢。他们在吃的方面也比较讲究,我有一个漠河的朋友据他说他家一到冬天吃的比较多的就是火锅,吃的时候都会喝点小酒,以此来抵抗寒冷。还是那句话咱们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为常了。

上一篇:卧龙电气600580

下一篇:海城市后英经贸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