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激动剂

时间:2024-03-16 09:51:11编辑:奇闻君

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分别有哪些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M、N受体激动药:氨甲酰胆碱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N受体激动药:烟碱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三。胆碱受体阻断药: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N受体阻断药:六甲双铵N2受体阻断药:筒箭毒碱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吲哚洛尔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醋丁洛尔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β2受体激动剂的给药方式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等。吸入:可供吸入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气雾剂、干粉剂和溶液等。这类药物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数小时,是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运动性哮喘的预防。如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μg或特布他林250~500μg,必要时每20min重复1次。1h后疗效不满意者,应去医院就诊。这类药物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压力型定量手控气雾剂(Pmdi)和干粉吸入装置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不适用于重度哮喘发作。其溶液(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诺特罗及其复方制剂)经雾化泵吸入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口服: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片等,通常在服药后15~30min起效,疗效维持4~6h。沙丁胺醇2~4mg,特布他林1.25~2.5mg,每天3次;丙卡特罗25~50μg,每天2次。使用虽较方便,但心悸、骨骼肌震颤等不良反应比吸入给药时明显。缓释剂型和控释剂型的平喘作用维持时间可达8~12h,特布他林的前体药——班布特罗的作用可维持24h,这些药可减少用药次数,适用于夜间哮喘患者的预防和治疗。长期、单一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造成细胞膜β2受体的向下调节,表现为临床耐药现象,故应予避免。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这类β2受体激动剂的分子结构中具有较长的侧链,因此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对β2受体较高的选择性。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维持12h以上。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有两种:①沙美特罗(salmeterol):经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给药后30min起效,平喘作用可维持12h以上。推荐剂量50μg,每天2次吸入。②福莫特罗(formoterol):经都保装置给药,给药后3~5min起效,平喘作用维持8~12h以上。平喘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推荐剂量4.5~9μg,每天2次吸入。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哮喘(尤其是夜间哮喘和运动诱发哮喘)的预防和持续期的治疗。福莫特罗因起效迅速,可按需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合成m胆碱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化学结构有哪些异同点

  ①合成M胆碱受体激动剂与大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都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的氨基部分和酯基部分;
  ②这两部分相隔2个碳的长度为最好。不同点:①在这个乙基桥上,激动剂可有甲基取代,拮抗剂通常无取代;
  ②酯基的酰基部分,激动剂应为较小的乙酰基或氨甲酰基,而拮抗剂则为较大的碳环、芳环或杂环;
  ③氨基部分,激动剂为季铵离子,拮抗剂可为季铵离子或叔胺;
  ④大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的酯基的酰基a碳上带有羟基,激动剂没有;
  ⑤一部分合成M胆碱受体拮抗剂的酯键可被-O-代替或去掉,激动剂不行。
  总之,合成M胆碱受体激动剂的结构专属性要大大高于拮抗剂。


合成M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化学结构有哪些异同点

一、阿片类物质



1. 生物碱类:代表药物为吗啡。阿片是罂粟科(papaveraccae)植物罂粟未成熟果的浆汁,其中至少含有25种生物碱,吗啡含量最高为20%左右,海洛因(heroin)和纳洛酮(naloxone)是通过吗啡结构改造获得的。

2.人工合成:哌替啶(度冷丁)、美沙酮

3.人工半合成:蒂巴因(Thebaine)在阿片中的含量为0.15% ~ 0.8%, 为吗啡生产的一个副产品,以蒂巴因为原料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吗啡衍生物,其中较重要的有埃托啡(Etorphine)、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特培洛啡(diprenorphine)。埃托啡、Buprenorphine

4.内源性多肽:1973年瑞典和美国的3个实验室均在动物脑内找到吗啡受体。吗啡只是一种外源性物质,为什么动物体内会存在吗啡受体呢?从而推测人和动物体内可能存在内源性镇痛物质,掀起了寻找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高潮,相继发现了脑啡肽(1975)、b-内啡肽(1976)和强啡肽(1979)。这三类内源性阿片样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其N端的4个氨基酸残基均为Tyr-Gly-Gly-Phe。1997年Zadina等发现内吗啡肽(endomorphin),为四肽,一级结构为I. Tyr-pro-Trp-Phe-NH2 II. Tyr-pro-Phe-Phe-NH2,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第一位的Tyr残基不能更换, 否则即丧失其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力,或至少是大幅度降低。脑啡肽对d受体有较强的选择性,强啡肽对k受体选择性强,内吗啡肽对m受体选择性高,它们分别为相应的吗啡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表1)。




表1 主要阿片受体与相应高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



受体类型


激动剂


拮抗剂



μ


内吗啡肽


β-Funaltrexamine






羟甲芬太尼
















κ


强啡肽


Norbinaltorphimine













δ


脑啡肽


Natrindole







广谱μ、κ、δ受体激动剂有埃托啡(etorphine),拮抗剂有特培洛啡(diprenorphine)。






二、阿片受体



人们发现阿片类药物具有立体结构专一性、药物作用的高效及严格的结构选择性和存在特异性拮抗剂,这些都是作用于受体所需的条件,因而设想体内可能存在阿片受体。1973年Pert & Snyder、Simon、Terenius 3 个实验室分别报告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成功地证实了脑内存在阿片受体,经过20年不断的研究,终于在1992年克隆了δ型阿片受体,1993年相继克隆了κ和μ受体。



目前被提出的阿片受体有μ、κ、δ、σ、ε5种,较公认的有μ、κ、δ3种。μ(398个氨基酸)受体、κ(380个氨基酸)受体、δ(372个氨基酸)受体均为G蛋白相关受体家族中的成员。



G蛋白偶联型受体家族的基本构成为:受体、G蛋白、效应器。目前已知与G蛋白偶联



的受体共有150余种,阿片受体为其中的一种,它具有7个跨膜区段,跨膜区是相当保守的,在同一类受体中几乎是相同的。三种阿片受体μ、κ、δ跨膜区、胞膜内段,65% ~ 70%为同源性,而胞膜外段和*近N、C末端的氨基酸均不同。μ受体的第一、三胞外环、κ的第二胞外环和第四跨膜段顶部、δ的第三胞外环可以与相应的激动剂结合。



与G蛋白偶联的效应器主要分为三类:AC-cAMP、PLC-IP3/DAG、离子通道(Ca2+与K+),这些效应器控制着众多的细胞指标,如膜电位、细胞内Ca+水平,以及众多的蛋白激酶活性。

阿片受体分布广泛,在神经系统(外周、中枢)及外周组织、细胞中均有阿片受体分布,体内各型受体分布不均匀,并且存在种属差异。



CNS:纹状体、杏仁核、伏隔核、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脚间核、黑质、上下丘、)、孤束核。(白质和小脑密度低)



μ受体在脑内的分布与痛觉及感觉运动整合作用的通路相平行。(小脑、心、肺未检出)



κ受体在脑内的分布与水平衡调节、摄食活动、痛觉及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



δ受体在脑内的分布与运动整合作用、嗅觉及识别功能有关。脑内表达水平低。



外周神经:罗氏胶质区、回肠肌间神经丛。



组织细胞:豚鼠回肠以μ受体为主,兔输精管以κ为主,小鼠输精管以δ为主。



测定阿片受体的纳洛酮的pA2值,可以确定阿片受体的类型。



配体与阿片受体结合后的生理功能主要有(1).镇痛:β-内啡肽的镇痛作用最强。(2).调节心血管活动:与升压有关的阿片受体主要是δ型,μ、κ型阿片受体主要通过中枢降低心血管的交感张力,降低血压。(3)调节呼吸:阿片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主要是由于降低了脑干一些神经元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脑啡肽对中枢及外周化学感受器都有同样强大的作用。内阿片肽在正常情况下对呼吸的作用不明显,但在应激状态下内阿片肽大量释放,可严重抑制呼吸。(4)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5)对消化活动的中枢调节:(6)对免疫功能的调节:(7)对运动功能的调节:通过抑制多巴胺神经元的活动来影响运动。(8)对体温的调节:(9)对睡眠和觉醒的调节:






三、阿片受体显像



近年来,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方法显示活体内脑阿片受体的研究进展较快。所采用的主要有可以显示受体(如11C-diprenorphine)、显示载体(如11C-RTI-55)、显示酶(如MAO-B酶抑制剂11C-deprenyl)和显示代谢途径(如18F-DOPA)的显像剂,根据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所用的仪器主要有PET 和SPECT。

总体来讲,PET的显著优点在于其用11C、15O标记,不改变示踪剂本身的特性,灵敏度高,而且快速多帧采集能够显示动力学改变;而用123I标记配基的SPECT检查价格低廉,易得,其较长的半衰期能够在注射后较长的时间内采集图像,观察平衡期的靶/本比。

长期以来制约阿片和其他受体显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示踪剂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合成所用原料:对受体的高选择性和亲和力,特异结合与非特异结合比至少大于2:1,具有能够连接上放射性核素的化学结构。

2.标记药物:在人脑内良好的信噪比,合成时有足够多的生成量。

3.其他限制因素包括:PET显像剂的快速合成、血脑通透率,通过血脑屏障时的损失。

4.显像剂必须为中等脂溶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既提高血脑通透率(需较高脂溶性)又降低脑内脂质非特异结合(需较低脂溶性)。

5.理想的显像剂应为拮抗剂,这是因为一般来讲,在体内,拮抗剂比激动剂从受体上解离下来的速度要慢,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特异结合的部分保持时间较长,而非特异结合的部分逐渐减少,从而使特异结合与非特异结合比提高;另外对于阿片受体显像剂,激动剂往往在浓度较低时即产生副作用,如11C-carfentanil, 目前主要用于PET和SPECT配基见表2。

表2 现阶段阿片受体显像剂




阿片受体类型 PET显像剂 SPECT显像剂




μ [11C]Carfentanil






δ [11C]Methyl-naltrindole (123I naltrindole)






μ和κ [18F]Cyclofoxy (123I Cyclofoxy)






μ、κ和δ [11C]Diprenorphine (123I diprenorphine)



([11C]Buprenorphine)





带括号者为现阶段仍为动物试验阶段,尚未用于人体。




[11C]Carfentanil是第一种用于人体阿片受体显像的显像剂,是芬太尼类药物,选择性μ受体激动剂,在以拮抗剂理想的PET/SPECT阿片受体显像剂的一般规律中,此显像剂是一例外。它的激动作用强烈,大约为吗啡的1万倍,因此为了避免副作用,所用的总剂量(包括标记和冷试验)必须小于0.1μg/kg,副作用主要有:呼吸抑制和发音困难。静脉给药后,迅速被脑组织摄取,注射后30 ~ 40min脑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合之比达到平衡。



[11C]Diprenorphine给药后,表现为带有轻度激动剂性质的拮抗剂,它的结构与naloxone相似,与μ、κ、δ的亲和力基本相同,因此它显示的是脑内μ、κ、δ阿片受体的分布。静脉给药后,被脑迅速摄取,但是与[11C]Carfentanil不同的是,脑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合之比无平台期,原因不明。



其他阿片受体显像剂,有的被证实不适合显像,有的只用于人或动物的早期研究。例如,曾用于恒河猴研究的[11C]pethidine,由于其较低的特异与非特异结合之比,后被弃之不用,Morphine、Diamorphine、Codeine也存在同样问题。另外有一些药物被证实可用,如[18F]Cyclofoxy,它的结构与naltrexone相似,是μ、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已经应用于人体,包括受体分布和癫痫的研究。同时,δ受体选择性拮抗剂[11C]naltrindole也已经用于志愿者和颞叶癫痫患者研究。碘标Naltrindole已经成功并用于动物显像研究。Buprenorphine为具有部分激动μ受体功能的κ受体拮抗剂,用11C标记后已经在狒狒上进行了显像研究,但用18F标记时失败。目前在小鼠上还进行着碘标Diprenorphine的试验,已完成了初步研究。



目前阿片受体显像在人体研究中的应用:

1.正常志愿者:



(1〕 阿片受体亚型μ、κ、δ的显像(用[11C]Carfentanil、[11C]Diprenorphine、



[18F]Cyclofoxy)。



(2) 竞争性配体剂量-受体结合关系分析。



2.成瘾研究:



(1)可卡因成瘾者杏仁核、前扣带回和额、颞叶皮质特异结合增多与曲线评分关系。



(2)酒精成瘾者与正常人饮酒后特异结合增多。



(3)在可卡因成瘾患者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其他成瘾患者(如:酒精、尼古丁、兴奋剂)中,阿片系统的检查也是很必要的。



3.癫痫研究:



(1)凝视发作型癫痫的研究



(2)癫痫部分发作的研究。



4.疼痛研究:



(1)中枢疼痛与外周疼痛的研究;



(2)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研究



(3)镇痛药与阿片受体的关系



5.其他:



三种强直性运动障碍疾病的鉴别:Parkinson’s disease, 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 Steele-Richardson-Olszewski 综合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检查成瘾患者阿片系统的功能,提供反映受体敏感性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数据,以指导治疗用药和疗效观察。对阿片耐受程度的功能检查包括主观评估(如肉眼可分辨值、曲线值),也应该包括客观评估(如芬太尼和hydromorphone竞争试验,这些短效激动剂可以引起瞳孔大小、呼吸、心血管改变)。在分析检查结果时还应注意的是,受体结合量中包含滥用药物和治疗过程中的代用药物。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在人类正常情况下研究神经药物的唯一途径,阿片受体非特异显像和μ受体特异性显像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无论对于大多数成瘾性研究,还是对阿片依赖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选择来说,阿片系统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显像,可以促进药效测量的发展,为了解耐受、成瘾和增强疗效的机制提供重要的数据。















其实我也不懂看了半天不知用哪一段回答你好
所以你自己好好看看吧
=============================================================
职称论文写作和发表,诚信迅捷,负责到底,有意者加用户名!


上一篇:2020火星探测

下一篇:冥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