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出自孔子《论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就是“有些人见善如不及,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自己赶紧想学习,怕来不及去学;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开的水里一样,马上缩手”。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解释】
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他说:有些人见善如不及,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自己赶紧想学习,怕来不及去学;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开的水里一样,马上缩手。就是说有些人看见坏的事情绝对不做。像这样专门走好的路子,坏的路子碰都不碰的人,我还看过,也听到过他这样的言论。
孔子说有些人隐居以求其志,一辈子不想出来,尤其古代以做官为发展志向唯一的道路,可是有些人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自己自由意志,做自己的学问,管自己的人生,不想出名,也不想做官,做事则处处要求合宜、合情、合理。孔子说,这样的言论我听得多了,可是没有看到真这样做到的人,所以绝对不要功名富贵,行义以达其道的,在理论上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孔子是说专门做好事,坏事碰都不碰,这样的人蛮多,第二条的人难了,一辈子功名富贵不足以动心的,这在理论上讲容易,到功名富贵摆在面前时,而能够不要的,却很难!
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是什么意思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原文: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译文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扩展资料:论语中其他著名的话: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出处《论语·季氏》原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扩展资料:“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就是要常思贪欲之害。一个人,如果欲壑难填,就可能走向沉沦甚至堕落的危险。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如果利欲熏心,沉溺于声色犬马,就会腐化堕落,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甚至性命,还会成为人民之祸、国家之祸。只有常思贪欲之害,才能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警觉性。要坚持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求一己之利,不存侥幸之心,始终视法纪为“雷池”,绝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绝不沾边;视钱物为“诱饵”,绝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