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学者桑德沃斯认为,「粉丝是所有与文化文本及对象形成持续有意义的情感关系的消费者和用户,他们有规律地、情绪性地投入一个叙事或文本。」亲缘性称谓在虚拟世界满足了粉丝与偶像构建关系的心理,让「情感劳动」进入到某种想象性的拟态亲密关系当中。
妈妈粉们有着共同的心路历程,「偶像可怜或可爱时,自己都会妈化」。比起妹妹粉、女友粉对明星帅气形象的仰慕,妈妈粉更能看到艺人脆弱、柔软的一面,感知到一种「易碎感」。
《深圳晚报》曾报道妈妈粉现象,称「妈妈粉」是对已生育子女或年纪较大的粉丝的称谓,年龄分布从40后到80后,对偶像「始于才华,终于心疼」。
但实际上,近几年妈妈粉愈来愈向低龄化发展。微博与艾漫数据发起的《2019年粉丝白皮书》调查结果发现,活跃粉丝女性用户占比81.6%,30岁以下的追星女孩达到八成,「妈妈粉/姐姐粉」的比例却达到51.9%。
回头梳理妈妈粉的变迁史,它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词,在香港「四大天王」时代就有萌芽,从本世纪初的「快男超女」节目发轫,走红在练习生选秀热的今天,和偶像低龄化密切相关。
比如,快男时期的选手吴俊余,刚刚成年;TFboys出道时仅13、4岁......他们都拥有一张「人畜无害」的精致面孔,厦大教授杨玲称其为「泛东亚柔和男性气质」,再加上低龄,让粉丝纷纷「妈化」,这是年龄差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随着粉丝们开始将自己的情感需求投射到偶像身上,妈妈粉的生理原因转变为一种心理原因。
其实就是为了在「参与式追星」中成为助力偶像成长的关键角色,从而获取养成的快乐。在偶像变好变强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十分值得,「妈妈的爱雕琢了你,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变相地,也有一种爱被回应的感觉。「《偶像练习生》等选秀节目也是,通过粉丝的支持,一个普通的男孩子训练、公演,最后竟然能出道,出道后竟然能拍杂志,感觉太奇妙了。」
比起「饭上」巨星,光芒太耀眼,就好像是真的在追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她们更喜欢养成艺人时的参与感,仿佛切身参与艺人的生命历程,大家的爱与关注共同孕育了某些奇迹。
这也反映了人们由被动消费转为主动消费的文化生态,以及一种新型星粉互动方式:曾经遥远的明星走下神坛,渴求大众的关注与爱,而粉丝敢于光明正大地表达自己的支持,并借助发达的网络参与艺人的生活 ,构建了新时代的饭圈文化。
而文化心理终归是和现实相连的。在面对爱豆谈恋爱等人生大事上,不同粉群有不同的选择,女友粉大多会脱粉,而妈妈粉则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
「追星是生活中的一道光」,在陪伴爱豆成长的途中,妈妈粉自己也被照亮,在对他们的情感投射中 ,完成了理想化的自我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