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正红

时间:2024-03-18 16:33:23编辑:奇闻君

关于秋叶、秋云、秋风的古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解释:寒冷的秋天刮起萧瑟的秋风,海上的波浪汹涌澎湃作者:曹操出自:《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解释: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作者:李峤出自:《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解释: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作者:李绅出自:《悯农》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解释: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作者:佚名出自:《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释: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只作者:杜甫出自:《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解释:湖水暮色与天上秋月的光辉交相融和,风平浪静的时候,水面一望无垠,潭中映着周遭风景,仿佛那尚未打磨好的铜镜作者:刘禹锡出自:《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解释:自古以来人们都说秋天的来临意味着悲凉、寂寥,衰败不堪;我却说秋天更胜过春天的早晨作者:刘禹锡出自:《秋词》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解释:银色的蜡烛摇曳着秋光,映照在清冷的画屏上.拿着轻盈的罗扇愉快的扑打着空中飞舞流动的萤火虫作者:杜牧出自:《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释:春花啊秋月啊,还是那么美好,它们又哪里知道我心酸的记忆呢作者:李煜出自:《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解释: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作者:辛弃疾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神女峰 文言文翻译

翻译: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明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管弦音乐,在峰顶上来回走,能听到山上的猿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在庙的后边,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遇到神女,神女就是在这个地方把符书送给禹。”在石坛上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样。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陆游《入蜀记·神女峰》原文: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扩展资料:神女峰,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国AAAA旅游景区。巫山神女峰因其宛若绰约多姿的少女、萦绕着飘渺云烟及其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而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历代诗人的不绝咏唱,与浩浩长江一道,形成了环绕神女奔腾流淌的另一条文化江河,绵延不息,代代相传。景点介绍: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住在此处。在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巫峡大江北岸,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区内。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龙腾空,有的如雄狮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凤凰展翅,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丽最有名。三峡大坝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头眺望,才能欣赏到神女的绰约风姿。参考资料:神女峰(陆游《入蜀记》中的篇章)百度百科

秋叶的诗句 古诗

1、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译文: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怨》译文: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3、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清·纳兰性德《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译文:要知道春花秋叶,季节更替地催促时光流转,恍惚间鬓角已添了白发,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虚名。4、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清·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译文:在每一个曾经共同渡过的美好时刻,春花与秋叶,都将触动我的愁思。5、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译文:先弹轻快曲后奏低沉调,四周秋叶受惊瑟瑟凋零。

有关秋叶的诗句有哪些?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张炎】 体裁:【词】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红叶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孙】 体裁:【词】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曙的 雨梧桐叶落时!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描写秋叶的诗词有哪些?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唐.
李峤
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长信秋词五首》唐.
王昌龄
3.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唐.
李白
4.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唐.
杜甫
5.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送李秀才入京》唐.
顾况
6.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破阵子》宋.
辛弃疾
7.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
--《好事近》唐.
李之仪
8.连林秋叶吹初尽,满路寒泥蹋欲开。
--《初离兴元》宋.
陆游
9.明旦又西去,河桥秋叶黄。
--《逆旅书壁》宋.
陆游
10.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代白发答》宋.
王安石


你眼中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1、在万星璀璨的银河系,做一颗不太引人注目的星星,点缀着夜空把世间的永恒尽收眼底!也许只有夜的黑静,才能反衬星光的明亮,就算只能做一颗渺小的星星,我也要把灿烂的星光与光明的温暖传递给您!2、天空满天星斗,像一粒粒珍珠,似一把把碎金,撒落在碧玉盘上。此刻是那么的宁静、安详,树叶在沙沙作响,星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3、扬起头,星星们以自己独特的美给以世界最恬静的景图。为乡村抹上别样的魅力,是乡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让月下之人沉醉在唯美的遐想之中。4、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个个都是“调皮鬼”,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蒙着眼睛捉迷藏。月亮姐姐还给小星星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它们一个个竖着耳朵听,眨着一双双机灵的小眼睛,多认真呀!5、星星也闪烁不定,就像一双双淘气,幼稚,而又充满神秘智慧的眼睛,也像一颗颗美丽的闪亮的宝石,更像一粒粒闪耀的光滑的,耀眼的珍珠在黑幕上舞蹈。6、不经意间抬头,一颗小星星悬挂在西南的上空。又大,又亮,就那么一颗,却是那么耀眼,在这日落月未升的傍晚时分。绕过了一条街,走过了两栋楼,透过灰蒙的空气,它还在,周围又多了几颗若隐若现的小星星,闪闪烁烁,让人遐想万千。7、大约七点钟,天空中呈现出一片蔚蓝色,还有一颗星星和一轮镰刀似的月牙儿挂在空中。我想大概是哪颗星星乱跑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月亮“阿姨”来找它吧。月亮“阿姨”找到了那颗星星,生气得脸都发青了。8、多好的夜,多美的一幅画卷,可是荒凉的心却激不起美丽的浪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空余悲。寒灯照孤影,晓月映江心。如此美好的风光在我的心里竟能生出悲凉。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是什么意思?

王昌龄《从军行》

其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①, 无那金闺万里愁②。

赏析

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

这组《从军行》共七首,每首描写一个场面。“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和他对远方妻子的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③无那:即无奈。


文学诗歌

水墨世界
傍晚,夕阳滞留在天际
踏着黄昏的脚步徘徊渐远
树之林群山上的淡淡金辉
渐渐褪却,还原出墨绿色的翠

群鸟归来兮,叽叽喳喳
汇聚于树枝的殿堂
是今日最后一场盛宴后的感慨
还是睡眠前的又一次不休的争论

风的行者,万万千千,自虚空中
踏着叶的波浪而来,一摇一晃,似醉
扯下一张张夜色的幕,覆盖大地
持着一支支墨色的笔,涂抹山林

寂静,是这夜的音符
墨色,是这夜的真彩
下弦月,在天的一角
露出她微泛金色的幸福微笑

树的世界,寂寞无语
烈日炎炎似乎留下了些伤痛
让这夜的墨色抚慰曾经的辛劳
让这风的细语放松劳作的心灵

开一场夜的舞会
孤树对影,零星交错
翩然树叶如掌者,伸向天空
纤纤细叶婆娑者,纱衣灵动

更多的树是观众
他们多是树的巨人,如梧桐树、白桦树
沉稳而健壮,魅影幢幢
是饱经沧桑的顶天立地的长者

这夜的水墨世界中,隐隐地
有桃枝默默婀娜轻舞
有枇杷枝叶暗香浮动
有长袖如风漫卷丝丝清秀

变换了天与地
移幻了色与彩
唯有形影相随、明暗相伴
唯有香影漫漫飘自那叶的衣衫

夜的水墨世界啊
好似一场沉醉的夜会
迷离了明与晰,混沌了清与醒
淡化了时间,遗忘了朝代

乘一叶梦之舟,伴风而走
航行于夜的墨山黛水之间
沉醉于这暗影缠绵的画界
逍遥兮这混沌无极的天地


不想让你流泪
不想让你流泪
  月色滑过你的肩膀
  流走着眷恋的期望
  银色的光芒闪过微凉
  你的脸却是炙热滚烫
  
  透明的泪水啊滚落到地上
  发出刺耳的声响
  染湿了地板
  染湿了我的心
  不想让你流泪
  不想让你伤心
  我只想你快乐
  请记住我永远爱你
  
  挚爱你的心永远不会放弃
  因为我一直
  深深的眷恋着你
  
  星星照亮你的眼眸
  流走着最甜美的笑容
  微弱的光芒闪过温暖
  那是你说要带我去远方
  
  透明的希望啊滴落在地上
  发出柔和的声响
  染湿了地板
  染湿了我的心
  只想让你微笑
  不想让你伤心
  我只想你幸福
  请记住我永远爱你
  
  挚爱的心永远不会放弃
  因为我一直
  深深的眷恋着你
  你知道吗
  当你落泪的那一天
  我就爱上了你


风月笔记


采撷朵朵桃花,抛撒在三月的
路上。一场邂逅,从桃香中缱绻开来
彼此不言不语,只是在清风中
嗅着缘分的气息

笑容开遍江南,烟雨从不干预
一场爱情的开始。于是把三叶草
织成一枚戒指,趁春色未尽
斜阳未落,替你戴上
一生的誓言



几米阳光透过帘隙,点亮一屋子
温馨。细听莺声燕语在梢头发酵
昨天酝酿了一坛子爱情,今天
准备将蜜月,酿上一个礼拜

你的呼吸在酒杯里久久沉埋
醉了一笺诗话,也醉了我的心
逐渐沉溺于你的柔情
我已——
难以自拔

独自在流星划过时
寻找天长地久,但至今
尚未发现蛛丝马迹
于是,在沉默中
饮下一抹星辉



日子轻描淡写,风花雪月从沧海
走到桑田。桃花纷纷扬扬
带着昨日辉煌,撒下
一地
破碎的笑

记忆遁入黑夜,脚步零零星星
或深或浅,并印下一叠
关于桃花的胶卷

笔记从三月开始,在一颦一笑中
层层展开。拈取一缕桃香
和着浅墨,记下了
一番风月

于是
爱情缩进云层
不再——
春暖花开……


诗歌,文学类

近代诗歌的话可以看
席慕容、
艾青、
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舒婷、
顾城、
海子、
郑愁予、
余光中等人的诗歌,这些都比较出名。
我个人比较喜欢现代抒情带点叙事的散文,比如台湾作家张晓枫的散文,你还可以看秦牧、杨朔、刘白羽、冰心、巴金、孙犁、贾平凹、汪曾祺、宗璞、余秋雨、史铁生、余光中、梁实秋、林清玄等人的散文~


关于秋天的成语,有哪些?

萧瑟的秋天、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一叶知秋
层林尽染 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 秋色宜人 秋兰飘香 秋雨绵绵 秋风萧瑟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春种秋收 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 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秋雨绵绵 春华秋实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叠翠流金
五谷丰登 平分秋色 秋风瑟瑟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落叶枯黄 秋雨绵绵 秋风萧萧
秋风萧瑟 秋风瑟瑟 金风送爽 秋月春风 秋月寒江 红衰翠减 霜天红叶 枫林尽染


林清玄散文鸳鸯香炉读后感


整个下午都在读林清玄,听着悦耳的丝竹声,声声入耳,我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午后静坐于屏幕前,冲上一杯绿茶,品着林的茶系列,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
初次接触林清玄的作品,是读书时候,在我学习生涯最无奈最困顿的时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让我树立了正确人生观。此后断断续续找来他的一些作品阅读,直至当今。百度一下林清玄,关于他的作品与读后感,洋洋洒洒77页,喜欢他的读者群每个年龄层都有,囊括所有职业者。喜欢林清玄的人都知道他开始学的是绘画,后来才专注于文学创作,青年时期几乎得遍了台湾的文学大奖,整日周旋与报刊纸媒,宣传,灯光,让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华中度过,所以在他事业走向巅峰之际,毅然辞去令人瞩目的工作,离开喧哗的舞台,走向自由创作之路,从此,我们见到的是别样的林清玄。
读过林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文章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乡土情怀,积极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勤劳,朴实,善良,农家的教养,父亲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诚挚憨厚的气质和虚怀若谷的胸襟。恬静而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养成了他与大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发现他善于观察,善于从一些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中领悟出内涵的哲理。他曾长时间在田间与农人一起劳作,并到台湾各地体验乡间生活。新威山间伐竹,雾社收采水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与收获的喜悦。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饶有情趣的自然风光图与民俗画都是源于生活的。
给林清玄写读后感的人都觉得他的文字如水样清柔,语言亲切,文风质朴,中期作品透着宁静致远的境界,爱情观也透出中国传统的含蓄,深沉,没有如痴如醉的浪漫情调,我最喜欢的《鸳鸯香炉》写出了夫妻之间典型的东方式情感,那是一种含蓄蕴藉的爱,如同共守一炉香的鸳鸯,没有轰轰烈烈的燃烧,没有欲生欲死的狂欢。多数人都知道林离过婚,如果不是这次离婚事件,林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一个经常在各学校讲座的作家,一个青少年心理导师,在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心中的形象有了倾斜,甚至有女子当众焚烧他的书籍以抗议他的品行。对于这一切,林不作任何解释,一个人过得幸福与否,只有自己体会,只在一小文中匆匆提及父子俩在无人照料的春节在方便面中度过。现在的妻子是他忠实的“玄迷”。我想,共同的生活感悟,心境澄明,让他们走到一起,在今天刚买的《玄想》中有几篇写到现任妻子的言行,我想,一定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才可以与他共守一生。
80年代中期以来,林清玄散文的佛学意蕴日渐浓重,宗教成为他独特的个性色彩。很多人称他为“清玄居士”。他的菩提系列将人引入一个凝定,恬静,肃穆的宗教氛围。晨曦,菩提树,佛鼓,红尘。。。在文学创作的林眼中,看透了争名逐利的人间世向,他时时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生象征,从繁华街头的枫香树上,从露珠上,他看到纯净与傲骨,看到不肯为日渐恶劣的环境而低头的不屈风采。只要保持一份安宁的心境,一些沉静的智慧和一种温柔的心情,便能抵御都市的种种污染,从中发现美丽。
林的作品多以散文集出版,接触的多是散文,报道,有心的人可以发现一篇小说偶尔穿插在散文集中,就是早期的《法圆师妹》。文笔比散文稍微逊色,但还是赢得很多人的好评。一个部队班长和尼姑的凄美爱情,兜兜转转很多年,再次相遇,却失去了往日的心情与怀想。小说里法圆师妹一句经典话语: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我介绍给一朋友看,他看了感悟很深,因为相似的经历,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在感情面前两次退缩,擦肩而过,让彼此有了别样的人生轨迹。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反映班长的懦弱和法圆的坚定。我觉得反映了人生世事无常,我们一生中遇见很多人,青春年少时,青年风发时,中年事业巅峰期,能够相遇,共伴一段人生之旅,就是缘分,谁也不能保证一直到达终点站。旅途中的风景总是美丽,它总在特定的环境与心境下明媚你的眼睛和心灵,但也是转瞬即逝的,假如留驻久观,再美的风景也是一个产生视觉的疲劳和心里的困倦。正是这样凄婉的结局,才让人久久回味,为心中抹不去的那份错过而叹息。
品读林清玄,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像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灵魂的碰撞。假如要用一种花来形容他,不是他文中的百合,昙花,凤凰,木棉,而是净水中的一朵莲。他的芳香消失在水中,消失在人们身上,无论消失在何处,就会在何处永存。


求林清玄的 <鸳鸯香炉> 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大量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上一篇:太平喜盈丰

下一篇:河图 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