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森林大火

时间:2024-03-19 04:25:49编辑:奇闻君

亚马逊雨林火灾数量创纪录,还有哪些记录让我们痛彻心扉?

作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这次的失火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中国这里面的天灾人祸可以说是很多了,就比如前些年的天津大爆炸,还有最近因为台风导致国内许多的城市都被洪水淹没了。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其中甚至包括许多的消防人员,还有8人失踪,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总共算下来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这个数字可以说是非常巨大,对于天津的损失肯定是惨重的,这又需要多久才能将这些损失挣回来。而前几天的台风利马奇更是损失严重,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温岭后,一路北上肆掠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多省,直接经济损失157.5亿余元。浙江、上海、江苏等地3万多名消防指战员共参加抢险救援5890起,营救遇险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6257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即使救援队紧急启动,组织救援,但台风利奇马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预估。甚至引起多方人员对受到台风肆虐的担忧,许多的明星甚至也纷纷转发救援电话,让灾民保护好自己。人生中最怕的就是意外,面对如此大的天灾,买了保险的人民群众或许有能力抵御风险,但对于无商业保险配置的百姓,只能祈祷他们可以平安度过。

扑打山火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打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烽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连烧三周的亚马逊大火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这次燃烧了三个周的大火,对亚马逊雨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巴西政府却对此不管不顾,任它烧毁,里面很多珍稀物种的野生动物都被烧死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的火灾,已经连续烧了三周时间,漫天的大火正在摧毁着一切生命。亚马逊雨林被称为世界之肺,是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地球上20%的氧气来自于这里,还有10%的物种也生活在这里,它每年吸收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森林吸收总量的1/4左右,能有效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同时这里也是超过100万原住民的家园。因为全球变暖,所以,亚马逊雨林那边也是非常干燥的,就容易引起大火,而巴西每个月都会发生很多起火灾。亚马逊地区每年火灾都有数万起,实际上,亚马逊大火是无数个分散的小型林火,延绵不绝、吹而又生。如果你愿意,不仅可以说这场大火烧了十几天,甚至可以说是“烧了几个月都无人问津”。森林采伐配合干旱天气,导致今年旱季森林火情都显得格外严重。亚马孙雨林今年的这场大火,大概率是由人为造成的,今年亚马孙地区的降雨量仅略低于平均水平,并未出现异常,因此人类活动才是火灾频发的罪魁祸首。

中国发生了哪些森林火灾事件 800字

案例一:
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
“2•14”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2月14日,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下厂组大窠山场,因农民在菜地烧杂草引发森林火灾,造成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受害森林面积27.5公顷,火灾延烧19小时,扑火直接费用2.6万元。
二、火灾情况介绍
2004年2月14日11时40分,因龙斗村下厂组村民彭移康为防田鼠损坏雪花豆苗,擅自点烧菜地边的芦苇,点燃后未采取防范措施,就离开豆田回家吃饭,结果火头越过公路和铁路,引发森林火灾。中午约12时,村民戴雪英发现山上有火,立即报告村党支部书记冯开云。冯开云当即组织村民赶赴火场扑救。
(一)火场概况
火灾地76林班(从77林班烧入)的山形,为三面环山夹一小草塘沟,谷底宽10米,沟底宽仅2—3米,为东南坡向,坡长100米,伤亡事故地点在山坡下部,离坡底仅20米,山势陡峭,平均坡度达35o,富屯溪河道弯拐处直对该山坡,处于迎风口。该山场为2000年造杉木、马尾松混交人工未成林地,3年未抚育,林内生长着3米高的五节芒、2米高的芒萁骨和部分继木类的小杂灌,杂草复盖度达95%。正是由于坡陡、沟窄、易燃物相对集中的特点,构成了易发生高强度林火的环境条件。
当天天气,风向西北风,风力1—2级,气温-0.6℃—23.1℃,湿度20%,无降雨,火险等级5级。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析
14日12:20时左右,接龙斗村党支部书记冯开云电话后,护林员何国良立即叫上自家的三个兄弟及村民林泉水等16人,乘上村民尤建军的小四轮农用车,赶到起火的山边准备开出火路阻止火势蔓延。约12:40许山场过火面积已达100亩,有12位村民就直接进入火点,到达下厂组饮水源头处,分成二路,一路10人在水源旁离火头只有20米左右距离沿正北方向的小山脊往上开火路,另一路4人在火源右侧沿饮水沟往东北方向开火路。开了2—3分钟,发现火场刮西北山谷风,并伴有3—4级的旋风,火势凶猛,能见度低。何国良叫大家赶快撤退,何国胜等4人往山坡的右侧东北方向生态公益林内跑去,安全脱险。而何国良等10人先往山坡东北方向,然后折回朝西北方向山顶跑,跑出不远即被山顶往下燃烧的大火挡住了去路,因山势陡峭、山路难行、火势旺,加之当时火场气温达21℃,风速达2—3米/秒,河风和山谷风对流形成旋风,山坡上浓烟夹着灰尘四起,能见度极低,10名扑火人员当时迷失了方向,被包围在火海中。何国良、何国水两兄弟跑在最后,因滑倒滚下山,趴在离事故现场仅8米左右的小水沟中,侥幸逃生。其余8人惊慌中无法分辩方向,在大火中被浓烟熏呛,窒息后被高温烤灼而死。整个火烧过程仅有20分钟。这是一起快速高强度的上山地表火,导致人伤亡的实例。
三、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从这起火灾发生来看,起火点在老316国道边河滩上的菜地,316国道上边依次是农田、铁路、山林,路边和田埂的杂草高又密,极易燃烧。从肇事者点燃杂草延烧到山场大约要1小时,而且起火点离村庄不远,视野开阔,理应及时发现,但直到林火越过公路、铁路烧上山后才有人报警。说明了有些地方,对林区群众的宣传有死角,野外火源管理责任不落实,特别是上午11:00或下午4:00后农民收工前这一段时间,是农事用火高峰时段,护林员和管护责任人均不在位,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从而酿成了大灾。
从扑救人员死亡来看,村民到达火场后,在没有认真观察火势、火场气象、植被等情况下,仓促进入林地去开设防火隔离带,选择进入火场的线路不合理,开设隔离带位置不正确,携带扑火工具简陋,扑火人员无安全保护装备以及避险逃生自救能力差,遇到险情惊慌失措,盲目逃生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造成此次事故虽有山形地势陡、林内植被较复杂和高强度上山火等客观因素外,还与村级指挥员素质不高有着密切相关,教训也是很深的:
1、必须加强扑救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火源管理。森林防火预防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野外安全用火要做到家喻户晓,才能消除火灾隐患。
2、应当强化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员和扑火队队员培训。对基层各级扑火指挥员、扑火队队长和森林防火专职干部进行系统的防火专业知识和安全扑火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指挥水平。要加强基层扑火队员安全知识教育和遇险逃生自救能力的训练,确保扑救人员安全。
3、要加强火场扑救组织指挥。火灾初发阶段、火势不大、地形条件比较有利时,可自发组织有扑火经验的群众扑救。但当火势大、火线长、地形险要、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由县、乡(镇)组织专业、半专业队伍进行扑救。
4、扑火队员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品,如火灾救生罩、湿毛巾、水壶、火柴等。一旦有危险,则可自救逃生。
案例二:
德化县上涌镇“2.28”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2月28日,福建省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葫芦坂山场,因针式绝缘子脱离高压电杆横杆,产生碰击引发森林火灾,造成4人死亡。
二、火灾情况
2004年2月28日11时30分左右,在上涌镇下涌村做工的陈卿生等五人发现对面山林起火。由于山高林密,杂草丛生,再加上冬季霜冻,草木枯死,又适逢久旱无雨,火借风势,迅速向四处蔓延。镇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镇干部及镇应急分队实施扑救,同时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县五套班子领导也迅速赶赴火场,组织1000多人参与扑救。
(一)火场概况
过火地的地形:地处中山,海拔750--991米,呈三面环山的鸡爪形,山势陡峭,起伏大,沟谷与山脉明显。
起火处坡向:西,海拔865米,坡位:中,坡长100米,坡度40°。山脉走向:自东向西。起火后,火势主要由东、西两个方向蔓延。
人员伤亡处:地形呈葫芦状,海拔750--962米,山势陡峭,坡度30--45°,葫内有5个山脉自高而下插入葫底(形成第二窄处)。林分茂盛,林冠下及林间空地杂草丛生,高度1--2米,盖度90%以上,火势自谷口(南)左边向内蔓延到第二窄处,一股强风自南向北贯入形成多个火头蔓延,
28日天气晴,日最高气温23.5度,最低气温9度,风向较多为偏南风,平均风力2--3级,相对湿度76%,森林火险等级4级。据向九仙山气象台了解,中午期间,上涌地区,风力达到6-7级。
(二)火灾发展过程的分析
28日中午12:00左右,赶往山上救火的上涌镇干部、民兵到达火场后,上涌镇党委副书记林建权与副镇长孙义仲带领一组扑火人员到葫芦坂山场负责开辟防火隔离带。葫芦坂山场因其形状象葫芦形山凹而得名。海拔高度860米左右,林内植被多为芦苇、五节芒盖度达90%。当时山凹小气候形成一股螺旋风,风速达45公里/小时,林火向北延烧。扑救人员行走路线也是由北向西北再向北前进。南北山头相隔300多米,按正常速度计算,火势蔓延过来至少要半个小时,但当日风力太大,风向突然转变,由刮北风转为刮东南风,造成葫芦坂山脚下东边火势很旺,而且越过第一道防火隔离带往西北方向延烧,南边的火也往西北方向烧了过来,火苗从一个山头刮到了另一个山头,该组人员顿时被大火包围住。有五名救火人员在国宝乡人大主席曾上训同志的带领下迅速跑到一块墓地,副镇长孙义仲也伏身向外爬出火围。林建权同志和三名开隔离带的妇女(郭清楚、李素、郭春梅) 由于火势太猛,速度太快,没跑多远均被大火吞没,当场殉难。
经广大扑火指战员近2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这起火灾造成4人扑救人员死亡,受害森林面积151公顷。
二、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供电线路引起的森林火灾,林业部门在查摆森林火灾隐患时往往忽略了供电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与供电部们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消除因供电线路引起的森林火灾隐患,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扑救人员死亡原因分析:选择在小山腿开设隔离带位置不理想,当时山凹小气候形成一股螺旋风,风速达45公里/小时,气象条件比较恶劣,开设隔离带的位置到火线的距离比较近,留给开设防火带的时间相对较少,在细小可燃物载量大,地形复杂,风向风力多变的情况下,火势变化快,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1、平时要加强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避险自救方法的培训,遇险后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2、在火头前方开设防火隔离带危险性大,应组织专业扑火队员开设,禁止组织老、弱、妇、幼以及体能比较差的人员参加。
3、扑火人员到火头前方指定位置开设防火隔离带时,首先要开设避火安全区,明确撤离路线,而且作业时要指派专人监测四周火情变化,一旦发现险情,应立即指挥扑火人员撤至安全区。
4、在山区扑灭森林火灾时,主要是沿着火线扑打的方法,直接将火扑灭。在火头蔓延的前方开设隔离带,要将比较高的树木砍掉,逆燃烧方向而倒,这样可以压倒茅草,大火烧到时火势相对减弱,有利于扑打,有利于扑火人员的安全。
德化县上涌镇“2.28”森林火灾案例图
德化县上涌镇“2.28”森林火灾案
案例三:
政和县国有林场“3.9”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3月9日,福建政和国有林场(隶属南平市林业局)西表下村工区,因村民烧蚂蚁窝引发森林火灾。造成4名扑救人员死亡(林场职工3名、农民1名),火场面积1283亩,受害面积1283亩。
二、火灾情况介绍
2004年3月9日,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村民陈长美到西表下村工区“茶树坪”山场的茶山劳动,下午15时许,陈长美干完农活后,将蚂蚁窝搬至草棚内,用火柴点燃,燃烧约4至5分钟后,用泥土将其掩盖,由于火未彻底熄灭,加之此处是风口,当晚18时许复燃引发森林火灾。当晚19时20分,西表下村工区护林员连振海向林场报告,林场场长刘永桂立即组织林场专业扑火队31人赶赴现场,分三路进火场扑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迅速调动260名扑火队员赶赴火场扑救。
(一)火灾现场概况
火灾山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沟壑深,小沟壑多,山体高差较大,海拔高度在620米—940米间。整体坡向西,坡度25—30度。最先燃烧处位于小山脊下坡处,沟壑旁,通风状况好,空气易流通,属风口处。
森林火灾山场主要是用材林,树种为马尾松、杉木。马尾松年龄14年,杉木年龄19年,平均立木密度约110株/亩,郁闭度为0.77,部分山场为经济林,主要树种为锥栗、茶叶。初发火周围为沟壑、荒田。植被主要是五节芒、白茅、小杂灌,植被浓密,极易燃烧,火线扩散、蔓延快,有飞火现象。
3月9日气象状况为:平均气温12.6度,当天最高气温为23.0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为24%,平均风力为4级左右,夜间风向为偏东风,白天风向为偏西风。森林火险等级为5级。西表工区当时已连续两天霜冻,夜间风力大。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折
林场场长刘永桂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林场专业扑火队31人分三路进入火场扑火。第一路由刘永桂场长带11人,第二路由黄圣军副场长带11人,第三路由下村工区主任林观德带9人于20时30分赶到火场。根据火场形势,林观德等人决定从板车路快速通过赶到上方开设防火路,以阻隔林火蔓延。当林观德等9人行至事故地点犁树坪附近时,因正处风口,风力加大,风向突然发生改变,加之事故地点下方的植被以五节芒、白茅为主,十分浓密,极易燃烧。顷刻间,火势迅速蔓延至板车路。林观德等4人撤退不及,被火包围,虽就地卧倒,但因火势过大,不幸遇难(遇难时3人俯卧,1人仰卧在板车路上)。其余5人因与4人隔一段距离,幸免于难。
根据火场树木燃烧情况,地表剩余物燃烧程度等各方面综合分折,林火走势为:在起火点处为三路向外蔓延,一路沿小山脊茶树坪边向下烧至小路,造林山,杂草燃烧彻底,立木树干上侧焦黑;第二路沿小山脊茶树边向上燃烧至锥栗山,立木树干下侧烧黑,后又分别向上方杉木林燃烧和沿锥栗林燃烧迂回到茶山;第三路沿东边水沟向荒田处燃烧,在荒田处分多路向犁树上方杉木林扩散。一路烧至对面荒田后分成两股,一股沿水沟另侧向下回烧,一股在板车路最窄处烧上杉木林,成伞形不规则状扩散(该股火造成扑火人员伤亡)。
这起森林火灾造成4人死亡(其中林场职工3人、农民1人)。过火面积1283亩,其中用材林面积1165亩,锥栗林面积59亩,幼林59亩。
三、案例分折
(一)原因分析
扑救人员死亡原因分析:夜间扑救森林火灾危险性大,扑救人员到达火场后,在没有仔细观察地形地貌,掌握火场气象条件,也看不清板车道周边植被状况的情况下,自认为对山场比较熟悉,盲目自信就带着扑火队员从沿板车道赶到上方开设防火带。在夜间,指挥员对行走线路到火线的距离判断不准,林火燃烧速度判断不清,谷底荒田植被干枯茂密,风力的变化可能导致燃烧速度急剧变化预见不足,遇险时处置不当(卧倒在不足2米宽的板车道上,死亡位置茶园仅10米左右),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经验和教训
1、扑火队到了火场后,指挥员必须了解火场范围,火头蔓延方向和速度,火场风速风向,要避开危险区,选择安全路线进入指定位置开设隔离带。对山场不熟悉,选择的线路无把握时,切不可盲目指挥扑火队进入火场开设隔离带。
2、应当强化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员培训。对基层各级扑火指挥员、扑火队队长和森林防火专职干部进行系统的防火专业知识和安全扑火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指挥水平。
3、要加强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遇险自救方法的培训,遇险时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4、改善扑火队伍装备,专业扑火队员要配备头盔、防护服、救生罩、水壶、火柴等,以提高扑火队员自身防护水平和自救能力。
案例四:
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
“12•21”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5年12月21日,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赖岭山场,因村民朱云玉烧田埂草跑火引发森林火灾,造成2死1伤。经过近19个小时奋战,终将大火扑灭,火场过火面积51.7公顷,受害森林面积26公顷,直接扑火经费2.3万元。
二、火灾情况
21日14时30分,安砂镇江后村村民朱云玉在山脚农田上烧田埂草时引发森林火灾。镇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安砂镇森林防火扑救预案》,组织镇干部及应急分队赶赴火灾现场扑救,同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一火灾现场概况:
火场地形:火场地处中山中部,海拔260—500米,呈不规则长方形,部分山势陡峭,起伏大。
起火处坡向坡位:起火点在北坡,海拔250—260米,坡位在下部,坡长100米,坡度31度。山脉走向:自西向东,起火后,火势主要由北向东两个方向蔓延。
人员伤亡处:位于石碧村赖坊自然村后山场,林分为杉纯林,林下多芦苇,位置近山脊,海拔430—460米,坡向东北,坡度40度,为刚开的火路边上,此距起火点,翻越五道山脊,水平距离约1000米。
气象情况:21日天气晴,日最高气温8度,最低气温4度,风向较偏南风,平均风力8—9级,森林火险等级5级,风速平均6.6m/s,瞬间最大达12.7m/s。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析
下午14:45,安砂镇分管领导陈永峰接安砂森林派出所所长陈启山报案后,立即叫来安砂镇热水村村主任的车子,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察看火情,同时用手机向镇党委书记李盛祝汇报。李盛祝、邓庆润等人立即组织人员乘车赶赴火场,与先行到达的陈永峰共同研究扑火方案,决定分兵两路,一路到北线,由人大主席刘礼根,林业站站长罗明永带队从起火点背后包抄扑火;另一路到南线,由镇长邓庆润和分管领导陈永峰带队在距火头较远的山沟开设防火路。15:30许,由于风力猛、火速快,南线扑火队退到距火线三个山脊的山沟处开设防火路。开至近山脊时,火势迅速向南蔓延至离防火路100米处。突然,半山腰一团飞火飞至近山脊。镇长邓庆润将身边29人分两组,一组18人由邓镇长带队到山顶处扑打飞火;另一组11人由倪火天、陈永峰带领沿山坡从上到下一字排开(倪、陈两位居中)继续开设防火路。至16:30左右,一团飞火落在开设防火路的11名队员中并迅速蔓延开,大火下方4人顺防火路往山下撤,大火上方7人沿防火路往山上撤,其中1人被烧伤,两人失踪。 17:30许,扑火队员发现了倪火天、陈永峰两人已死亡。
三、案例分析
一发生森林火灾事故的原因
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第一次选择开展防火带的位置不合理,距火线近,开设失败后,又再次组织这些人员退到另一地方开设,这个地方地形较复杂,坡度较陡,加上当时风大,风向不定,形成飞火、火速快,火势猛,队员体力消耗大,开设进度慢,开设中未开辟避火安全区,没有指定专人观察火情,林火逼近时未能及时发现,直至飞火落到开设隔离带上时,才组织人员撤退,造成2名扑火队员撤退不及被烧死,1名被烧伤。
二 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1、平时要强化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自救方法的培训,在遇到险情时不会惊慌失措,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2、在火头前方开设防火隔离带,首先要确定开设防火带的位置合理。其次根据火情态势预估开设防火带的工作量,确定参与开设的队员人数,要给完成防火带开设充足的时间,力避半途而废。第三到达指定位置后要先开设避火安全区,同时告诉每个队员遇到险情时明确撤退路线。第四作业时要指派专人监测四周火情的变化,一旦出现险情,应立即指挥人员沿指定线路撤至安全地带。


什么是火灾,如何定义,火灾的类型有哪些

火灾一共分为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乙炔、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森林火灾有哪些危害?

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狭义讲: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所以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危害巨大。烧毁林木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烧毁林下植物资源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危害野生动物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引起水土流失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引起空气污染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咱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灾导致千余人死亡。森林防火工作是中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上一篇:东莞新概念生活酒店

下一篇:汪峰 一起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