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相信因果报应吗?
当然相信啊! 因果定律不是佛教的专利,是客观定律,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而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发现的,儒家、道教、婆罗门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都发现了这个规律,只不过表述的方式和名词不一样而已。 因果报应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结果,“报应”就是从起因到结果的演变过程,简单的理解,因果报应就是:好的起因引发好的结果;坏的起因引发坏的结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远远不止这么简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说,就是“从量变到质变”。 要构成因果,就像种稻子一样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1、播种,也就是起因。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来看,其中,“春种”就是起因,也就是你开始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开始发芽,所以就像“一粒粟”一样种到田里去了。2、缘。也就是这个“一粒粟”种下去了以后,它需要很多因素才能发芽,譬如阳光、水分、养料、土壤等,包括还不能被害虫吃掉,——这一点你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念头起来为何没结果呢,因为条件不具足,其实也是有了结果(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但是没有达到你所要的结果,这就是“因缘不具足”。99%的念头都死在这里了,偏偏别人没有关注,真正的因果,是“因·缘·果”的简称,因为简称,所以很多人把“缘”忽略掉了。3、时间:为何不是马上发生呢?很明显啊,春天种下去,要秋天才发出来啊,为何春夏不发出来呢,因为需要一个酝酿成熟的时间,时间不够,果也无法形成。4、结果:“秋收万颗子”就是结果,一是说明了时间,二是产生了比对,由“一粒粟”增长到“万棵子”,显然因果形成,而且还扩大了好多,这就是正确的“因”,能过得到更多正确的“果”;那么错误的“因”呢?由于有违常理,也就收到很多干扰,所以往往结不了正确的“果”,连错误的“果”也会受到影响呢。
世界上真的有灵魂吗 ?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看过一篇文章后觉得太玄了。给你看看吧:
牛顿和爱因斯坦是如何回答关于“神的存在”这个问题的
站在现代科学顶峰的爱因斯坦曾接受记者访问,请他谈对神是否存在的看法,爱因斯坦刚送走一位朋友,看着桌上的糖果、饼干、咖啡杯,对记者发问:
“记者先生,您是知道是谁将咖啡杯等物安放在此处的?”
记者回答:“当然是阁下。”
爱因斯坦接着便说:“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拥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运行的力量就是神!”
爱氏又说:“也许阁下会说:‘我没看见过,也没听到过神,那么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备了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这五种感官是有其限度的,例如声音,只有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波长,人才能听到……”
视觉也是一样,人只能看到能发出可见光的物体,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个小小波段。
现代宇宙学用动力学方法研究星系得到的星系总质量总是远远大于所有可见的星系质量之和,而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宇宙中暗物质比看得见的物质高出至少是数十倍、上百倍,几乎主宰了宇宙中的运动和演化。
科学家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精确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数如电子电量、质子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数等等,若稍有一点不同,原子就不会聚在一起,恒星就不能燃烧,行星、地球、生命都无法存在。所以剑桥大学名物理学家John.polkinghorne说:“当你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都是不可思议地精密地协调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你就会有如此的想法:这个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创造的。”
无独有偶,200多年前经典力学大师、大科学家牛顿就曾接待一位固执的无神论者,请他观赏自制的太阳系星体运行仪,客人惊叹于其运行之精确。自然问道:“谁制造,怎么制造的?” 牛顿幽默地说:“自发地随机产生的。”无神论者以为这不可能,以为大谬不然,牛顿然后反问道:“既然你认为小小星运仪都不可能自发地、随机地、偶然产生,那阁下为什么坚持认为这庞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随机、偶然地产生的呢?”这本来是浅显明白的道理,实证科学碰到实证,在星运仪面前无神论者无法不折服。与爱因斯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成为科学发展史上一则有趣的佳话。
在天文学图书中标度为109光年的天文照片上,银河系已渺小得看不见,只有黑暗背景上分布的数以百计大小不一的渺小亮点,如同白天阳光下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细尘埃,然而它们都是星系团、超星系团的庞大天体群。若将其一放大千倍,其中又有上万的微细尘埃,那才是星系的世界,银河系仅仅是其中之一。
若直接观察银河系旋窝,会看到千亿颗恒星沿着既定轨道旋转,太阳要经2.5亿年才转一圈,太阳也不过是小小银河系中一丝微细尘埃,河外星系也如银河系,弥漫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个小小宇宙整个空间。人类科学的脚步远未超出小小的太阳系,对深层的宇宙更是望尘莫及,难以想像。
自十四世纪分类科学发展以来,夸大个人理性,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的一些知识分子,自囿于井底观天;一些无神论祖师面对宇宙现实,也只能弄巧成拙,无神论鼻祖尼采承认“永恒轮回是人生之肯定的最高公式”,成为羞答答的半个无神论者。马克思、恩格斯却只有向遁词求援,拒绝回答宇宙与物质及运动之源,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物质的属性就是运动”,用同义反覆的伎俩掩盖逻辑上的尴尬与荒疏。既不能自圆其说,对“神创论”也无法反驳。
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恶因得恶果,这个逻辑看似通顺,实则用心险恶,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恶果将——不会到来。
因为这个逻辑成立的前提是——反抗。
期望报应的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反抗,而是寄希望于别人家的孩子去反抗,去冒险,去送死……而自己的孩子只负责分享成果,繁衍更多的后代,这种想法一旦变成一种文化传播开来,那么整个民族将会——麻木不仁。
这是亡国思想。
几乎可以确定,这种思想必定盛行于元清。
也许你会说,现实中真的有报应呀!
是的!!但是,你稍微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日本鬼子汉奸特务是反抗者打走的。
如果没有那些反抗者,咱们的国家依然是——满洲国。
上帝存在吗?
上帝存在的证据很多,上帝不存在的证据却没有。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译意:自有永有),“上帝”一词是人类对他的称呼。在中文中,“上帝”有“万王之王”的意思。
虽然人没有见过上帝,但是从宇宙的奥妙、物质间的规律、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以及圣经预言的准确实现中就不能否则这位造物主的存在。因此往往科学家、发明家、神学家等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坚信上帝。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中人们能看到的物质只占约5%,其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人类无论通过什么手段也不能感知(就如同圣经上所说: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而这些能看到的物质中,半径在137亿光年以外的物质人类也完全没有可能看到。而半径137亿光年以内有可能被人看到的这部分由于望远技术原因,人类也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并且是粗略的影像。因此我们的知识和认识实在少的可怜,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如果用有限微小知识来否认无限未知的事是极其不理智,不科学的。
但人类的这些发现却证明了一点,上帝的能力超过我们想象。
参考下爱因斯坦的语录(爱因斯坦并不是基督教的,但是他也是坚信造物主的存在):
A 我终生从事科学研究,最大的发现就是:科学在造物主面前不过是儿戏。
B 我相信任何一位严肃的科学家,看到宇宙如此深奥而和谐,不可能不联想到上帝。
C 运用人类最高智慧都研究不透的宇宙规律,背后一定有一个更高的智慧。
D上帝不会掷骰子。
E 信仰没有科学是跛子,科学没有信仰是瞎子。
我能思考上帝,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思考的本质是心的造作,是判断、分别和联想等等,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思想,所以任何人都不会有完全一样的思考结果。因此:
如果你把它当作有形有象的神,那么无论你怎么思考它,都不可能与其他人的思考有完全相同的结果,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相同的这样的一个神。那么这样的思考实际是无意义的。
如果你把它当作所有意识产生的最本来、最开始的那个状态,最真实、最本来、最直接的那个觉察,那个意识的本源,那么所有人的思考其实都是在认识上帝的过程之中,或者换个角度说,是认识和觉察真性的过程之中。
其实,基督教说,上帝就是存在本身;佛教说,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人死后是变灵魂会和他们已过世的亲人在一起吗
看灵魂去哪里了,如果都是在天堂,是可以相聚的!如果去了地狱就是永别了!
人是有灵魂!而且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最重要的特征!
《圣经》如是说: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创世纪 2章)
上帝耶和华创造宇宙万有,也创造人类!
人是由灵,魂,体三部分构成!身体可以死去,灵魂不能消失,只有天堂和地狱两个去处!
人的灵魂在天堂和地狱是截然不同的,
出于灵界的灵魂具有一切感知,甚至更灵敏!
人的灵升到天堂后,一切的疾病全部消失,灵是健康的和洁净完美的!
在天堂是有自由的,自由的敬虔的健康的活着!
在地狱就不同了,没有自由,只有魔鬼的折磨!
怎么让灵魂得救呢?就是要接受福音,跟随主耶稣,就必得救得永生!
愿主耶稣赐福你!
人死后记忆还会存在?
貌似,人的死亡分两种,一种是脑死亡,但心脏仍在跳动;一种是心脏死亡,但脑部细胞仍然存活着。按照楼主的描述,人死后记忆仍然存在的话,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
按照现在科学的说法,意识的产生来源于这个人的记忆,人刚死的那会儿,有关这个人记忆的脑细胞没有死亡,那么“复活”后秉承同样记忆的他就继承了原有的意识。
其实你不用举例死亡,每天人睡觉不是和你说的一个道理么。
至于意识是不是死亡后还能存在,就不能确定了。
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和记忆会伴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但是,从广义相对论和宇宙爆炸学说而言,却不是这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通过研究宇宙爆炸初期所辐射出来的宇宙信息探索宇宙的奥秘。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思维和记忆也是物质的,但是物质具有不灭性,所以,思维和记忆也可以向外界“发射”信息,这样,即使思维和记忆伴随着肉体消失了,但是,之前释放出来的信息也会存留在空间中,即使最终消耗殆尽,但是一样会以另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只是,目前人类还不能解读这种包含信息的能量。我觉得这也是唯物主义自我相悖的地方。
从物理层面讲,人死后,如果他的大脑没有受到损坏的话应该还是有记忆的。就如同录音机的磁带一样,录音机断电了关了就如同人死了一样就没法放出声音了,可是磁带上记录的信息还是存在的呀,把录音机重新通上电开启后照样放得出声音来。但是如果把磁带损毁了也就没有信息了,人的大脑不存在时记忆也就不存在了。
人死亡后,组成人的各种成份就回归到了自然,这是勿庸置疑的。 问题在于所谓灵魂的存在性,这是很争议的东西,在我看来,我们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由物质组成的世界,是基础世界,还有一个是所谓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崩溃时,对应的精神世界也就由于这时间的事件的触发而崩溃,但是,现在物理学所发现的多元宇宙存在(也称为幽灵宇宙,想详细知道的话看看霍金的《时间简史》)所对应精神宇宙由于所处时间的不同而继续存在,这就有了人死而精神尚在的奇妙事件。
什么是死?
人类只是通过或者说只能通过有没有心跳脉搏来判断一个人是生是死
你怎么能够知道他在心跳脉搏停止(也就是你所说的死)的这段时间内这个人没有意识?
如果 死=心跳脉搏停止+没有意识(这个”意识“只对个人来说,就好比你的梦境,你睡觉时外人不知道你做没做梦) 定义为死了 那么假设有起死回生药让他复活后 这个人无法证明意识有没有去到异空间 因为他没有”意识“!!!
如果 死= 心跳脉搏停止 +拥有潜在意识 那么你死后你的思维还会保持活动 当你复活的时候 你的记忆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来探讨是否存在异世界
如上所说的只为假设(你可以视为玄学)
因为玄 所以科学无法证明
因为玄 所以人类才会好奇乃至畏惧
就像天才与白吃只有一线之差
唯心与唯物到极点时也是难分的
不要去想着证明什么,思考太深了在外人看来与装13无异
对于生命 顺其自然
如果真有个存在着没有载体独有意识的异世界
那个世界不会非常恐怖吗?
那个世界就是一个生物啊
起Si回Sheng药是没有的,所以不要违背科学
想多了只会让自己缩成一团
也许宇宙就是由一个思考太多的压缩思维爆炸而成的。。
英国南安普敦一家医院的心脏病医生萨姆·帕尼亚日前提交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一份报告。报告称,过去几年间,他和同事对大量在临床医学上已被宣布死亡,但后来又苏醒过来的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许多病人尽管大脑已经停止活动,但他们依然有清晰的记忆存在。
“死亡”的感觉不同
帕尼亚过去一年里在南安普敦的医院中研究了63位心脏病患者的恢复情况。这些曾患突发性心脏病但又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病人,在救治的过程中都有过脉搏不再跳动、呼吸停止以及瞳孔放大等症状,这些在临床医学上都是病人身体已经死亡的表现。仪器同时显示病人没有脑电波存在,大脑功能停止运转。在这些病人苏醒后的一星期内,帕尼亚对他们进行了访问,大多数人都说他们记不起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7人说他们当时仍有记忆,其中4人还能清楚地描述自己“死亡”时看到的情景。
在帕尼亚提交的报告中,这些患者回忆说,他们在被“宣布死亡”后,都有一种平和、快乐和甜蜜的感觉。有人感到时光飞速流逝,感觉变得敏锐起来,有人感到身体仿佛已经不存在了,有人则说看到过一道亮光。帕尼亚据此得出结论,人在大脑丧失功能后,仍然会有记忆存在。
反对者的怀疑
不过,也有人对帕尼亚的报告提出了质疑。一些人说,单凭患者的一面之辞,不足以作为研究的证据。当患者的大脑丧失功能后,他有什么感觉,只有他本人才知道。而且从医学上讲,人的记忆在当时的条件下极易出现差错,你可以清楚地记得发生过什么,但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发生就有可能记不清楚。因此,病人描述的情景很有可能是发生在失去意识前或意识刚刚恢复的短暂瞬间。帕尼亚解释说,当由于心脏病突发或车祸之类的意外伤害而使大脑丧失功能时,病人通常不会记住失去或恢复意识的那一瞬间。正如你问在车祸后苏醒过来的人记得什么,他们通常会说,只记得一辆汽车向他撞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躺在医院里了,而不会有人说他记得汽车撞上身体的感觉。
还有一些人怀疑这些病人当时身体正处于极度缺氧状态,导致产生幻觉。但帕尼亚说他的研究对象当时正处于急救状态,身体并不缺氧。他还说,大脑缺氧对记忆力会产生巨大的伤害,人们会因此变得神志不清,思维混乱,那个时候通常不会产生记忆。
帕尼亚说,病人在大脑丧失功能的情况下看到的画面通常被认为没有经过清晰的思维过程,不真实可信,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帕尼亚说,他和同事多年来研究了大量病例,其中许多人说他们被宣布临床死亡后都有清楚的记忆,只是他们不愿对人讲出他们的经历,因为他们不想被别人认为自己已经疯了。帕尼亚说,今后他还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摘自《世界新闻报》
人真有灵魂吗?
电视剧中经常见灵魂出窍的场面,其实人是会有灵魂,人活着,就是一种灵魂的支撑。但是灵魂出窍,这样的话题是没有科学依据。人是一种生物,生、老、病、死,是一种人生正常的流程。在很多的电视剧当中,会出现灵魂出窍,是为了剧情的效果,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剧情。一、人的灵魂,在自己的内心人的灵魂,在自己的内心。虽然一个人的肉体也有灵魂,但是心和肉身的结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内涵。所以,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存在就必须是灵魂的存在。然而丰富自己的人生,就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过着有灵魂的生活。二、灵魂的存在,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的存在,是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能够做到阔达,那么这样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灵魂。人的思想,如果拥有正能量,才是人真正的灵魂。不得不说,灵魂这样的东西,就是一个人整体的素质。三、真正的灵魂,是人的内涵真正的灵魂,是人的内涵。如果一个人没有内涵,如同生命缺少灵魂一样。人的内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拥有内涵的人,内心的充足才是真正的财富。所以,一个人真正的灵魂,如果能够做到丰富的内涵,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有灵魂。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东西,是不可信的。本身这样的事情,就如同一种传说。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就是艺术。虽然灵魂出窍这样的话题会有,但是是否真实,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同样的,科学也无法去验证它的真实性。然而我们只能这样认为,人真正的灵魂,是会存在一个人的内心。
人死了以后真的会有灵魂的存在吗?
坟墓并非人类的最后归宿,死亡也不是我们最后的结局;天国应该是人类居住之处,永生才是我们美好而真实的盼望! --题记
人死之后是否真的存在灵魂?这是个许多人都曾想过或正在想着的问题。
对此,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之后灵魂依然存在;另一种观点则否认灵魂的存在,认为人死之后便什么都没了,一了百了,生前的一切都成了云烟。
那么人究竟是否有灵魂?人死之后灵魂究竟是否存在?本文想告诉你的是,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灵魂观念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古老思想
灵魂的观念产生于人类的远古时期,它大量地反映在各民族的早期神话和传说中。
《圣经》记载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吹的这口气,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理解都是灵魂。《圣经》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有了灵魂之后,才是一个有意义的活人,否则他只是一堆肉,一种动物而已。
印度沿海穆里亚人的神话说,上古时期,大地一片狼藉,有两个幼小的孩子,神在他们背上捅了一下,从而把生命放到他们的身体里,神的指印至今留存。神把什么东西放进了人类始祖的躯体里呢?显然,那就是灵魂。
阿拉伯的神话说,上帝使泥土形象有了生命,赋予它理想的灵魂。 美洲印第安人、非洲土著人等的神话里也均有神创造人时赋予人们灵气一类的记载。
纵观灵魂观念的产生,可以说在世界文化中具有极大的同一性。也就是说,世界上不论任何民族都有关于灵魂存在的观念,不管是远古时代的信仰,还是上古时期的宗教;不论是非洲还是亚洲;也不论是白种人还是红种人,关于灵魂的学说是不约而同产生的。
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灵魂观念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这种观念更是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不管有多大差异,经历了多少变化,人类对于灵魂的定义在本质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种存在于人的肉体之中,但又不同于人的物质肉体,而且在肉体死亡后仍然能够独立存活的生命体。
尽管关于灵魂的有无从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由于宗教的巨大影响,相信灵魂存在的观念可以说深深的扎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人们的思想之中。而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后,这种观念则遭到了科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按照实证科学的标准,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而灵魂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可证性是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随着科学的日益昌盛,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越来越少。
但问题是,实证科学虽然不能证明灵魂的存在,同样也不能证明灵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证明这一点,那又怎么能断定灵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学与灵魂的对立如今正在渐渐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灵魂存在的科学家固然仍有许多,但也有不少科学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学家们赞同灵魂存在的观点,他们通过自己的科学实验对灵魂的奥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大量明显的成绩。
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 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
英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柏颇博士经过实验研究后,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结论。柏颇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独创的“科学正统的辩证系统”理论,至今仍为世界科学家们所采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贡献的科学成就而被英国女王册封爵位。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说:“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和实验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颇博士的生物有灵魂的理论”。
美国加州工学院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史柏理博士,曾经以其分解人类大脑两半球的详细功能学说而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必要的非物质,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肉体大脑,控制着大脑的每部分,制约着合计一百亿个脑神经细胞的机械功能的本能活动。”
全世界很有名的数学家约翰. 冯. 纽曼博士,曾经发明精密的数学定理,为新兴的“量子学”奠下基础。他也提出了惊人的新理论:“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控制肉体的大脑和遥控物质。”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神经学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谛文逊博士,根据科学家的灵魂不灭理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灵魂不灭和转世轮回(再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并出版了著作进行论述。他说:“有确凿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事例的证据,证实东方古老的灵魂转世轮回的理论是真实的。”
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总结他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新观点:大脑的兴奋并不等于精神和意识。他认为人有一个独立于大脑的“自觉精神”,大脑只是它的物质工具而已。他说:“我们每个人在胚胎发育或幼小的某个时期,就具有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能力,这种人的‘灵魂’,使我们具备了人类的特征:意识、思考、爱。恨、怕等。”他推测,非物质的“自我”在物质大脑死亡后依然活着。
上述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学已经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灵魂存在的科学证据:濒死体验
科学为灵魂存在提供的证据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响也最有说服力的当数“濒死体验”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所谓“濒死体验”,指的是死而复生的人,也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或大脑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过来后所叙述的死亡来临时刻的主观体验。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记录过一个希腊士兵死而复活后回忆他进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濒死体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不但古代有,现在也有;不但东方有,西方同样有。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职业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过这种体验。据美国著名的统计公司盖洛普公司调察估计,仅在美国就至少有1300万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如果算上儿童,这数字将更加可观。
目前, 濒死体验现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来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有关濒死研究的论文不断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 (The Lancet)和《濒死体验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学者的倡议下,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正式成立。可以说, 科学界对这一神秘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近代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从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开始了对濒死体验的研究。
海蒙爱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被一阵大风吹落悬崖。在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仿佛在一个离我有些距离的舞台上,我见到了各种形象出现的我及我的整个过去。我看到自己是这曲戏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没有悲伤和焦急,一切都那样绚丽。我曾遭受的悲惨经历的回忆十分清晰,但并不令人悲哀。没有冲突和矛盾,冲突已转化为爱意。高尚与和谐的思想主宰并统一着单独的印象。一种神圣的宁静感如同奇妙的音乐一般涤荡着我的灵魂。 ”
这次经历促使海蒙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论文中提到:在他所调查的30名坠落幸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他还发现他们的体验过程极为相似:众多飞快的意识活动,预知结果的超凡能力,时间的弥散意识,飞速地回顾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丽景象,耳聆天上仙乐缭绕—
“没有一丝悲哀,也没有在轻微危险中可能出现的大恐惧……没有紧张绝望和痛苦,只有严肃、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动。 ”
海蒙的研究仿佛强大的催化剂,使众多研究者循着他的脚步前行。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从死亡状态下被救醒并报告大量的濒死体验。不管体验者来自哪一种文化,处于哪个时代,或信仰何种宗教,濒死体验的内容和对本人的影响都极为相似。在对大量事例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心理社会学家肯尼斯. 赖因格将濒死经验基本归纳为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这种说法的人约占57%,其中大多数人有较强的适应力。觉得自己在随风飘荡,当飘到一片黑暗中时,心理感到极度的平静、安详和轻松。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意识的人占35%,他们大多数觉得自己的意识游离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的身体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这种自身形象有时还会返回躯体。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持这种说法的人占23%,他们觉得自己被一股旋风吸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口,并且在黑洞中急速地向前冲去。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牵拉,挤压。这时他们的心情更加平静。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黑洞尽头隐隐约约闪烁着一束光线,当他们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情。亲朋好友们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这时,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飞逝而过,其中大多数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持这种说法的人占10%,刹那间,觉得自己犹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时得到了一种最完美的爱情。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从死亡状态下被救醒并报告大量的濒死体验。不管体验者来自哪一种文化,处于哪个时代,或信仰何种宗教,濒死体验的内容和对本人的影响都极为相似。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证实的依据可循?康乃狄格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 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资料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库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 的医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任圣. 路克斯(Saint Luke’s) 医院心血管主任期间,报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经历濒死体验时有离体经历。该病人是位盲人,但却在灵魂离体时“看到”房间中有十四个人。虽然她不能辨别色彩,但却在灵魂离体时“看到”物体,并能准确地描述手术室中发生的事情。斯库恩梅克医生说就好像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样:她的描述与事实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濒死体验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页。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灵魂离体经历是可确证的客观存在,这些为濒死体验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有被科学家调查验证过的濒死体验,无一例外都是当事人在经历了严格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死亡之后所发生的。科学不承认灵魂的存在,按照它的观点,人死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死了的人是决不可能再像活着时那样有任何感觉的。但濒死体验却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事实,再确凿不过地表明,人死之后仍然是有感觉的,而这感觉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是来源于已经死亡的肉体,而只能来源于独立于肉体之外在肉体死亡后仍然存在的另一种生命体,这不正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说的“灵魂”吗?
中国的濒死体验研究
在国外的科学家对濒死体验展开研究几十年后,在中国也终于出现了介绍濒死体验的书籍。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对濒死体验的研究。
下面的内容摘抄自天津安定医院院长、精神医学专家冯志颖等人发表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上的论文。
1976年7 月28日,在中国唐山市,一场大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曾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作过调查,他们多是被房屋倒塌砸伤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幸存者当中的半数以上的人回忆说,遇险时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维特别清晰,心情格外平静和宽慰,无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这危难之际,还有某种欢乐或愉快的感觉,并觉得思维过程异常迅速,浮想联翩。此时,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视,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转浮现于脑际,飞逝而过,且内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节,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恋场面、工作佳绩、获奖喜悦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活回顾或“全景回忆”。
一位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3岁的刘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来。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濒死体验时说:我思路特别清晰,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节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逗,谈恋爱时的欢乐,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节。”她说,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钟濒死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一辈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贵。因而,尽管她腰部致残,得在轮椅上了却一生,但每当她回忆起当时的这种感受,便增强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数人有意识或灵魂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像脱离了自己躯体,有人将之比喻为“灵魂出壳”。他们强调自身功能的感觉是在身体之外的某处空间,而不是在大脑,并认为其生理的身躯是无活力和无思维的。甚至有的报告者还称,在自己生理身体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这种躯体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脉搏、呼吸等,有时还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体中去,或同其以某种方式相连接,与自己生理的身体相比重量轻,但身高和年龄相同。也有称当时自己生理的身体并非健全,如丧失听力或缺少某个肢体等,而非真实的身体却不存在这种缺陷。一被调查者这样描述:“当时觉得自己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个空壳,而另一个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气还轻,晃晃悠悠飘在空中,感到无比舒适。”
约1/3 的人有自身正在通过坑道或隧道样空间的奇特感受,有时还伴有一些奇怪的嘈杂声和被牵拉或被挤压的感觉,称为“隧道体验”。有人还感到在这黑暗的坑道内行进已快到了尽头,看见了光亮,“光明即将来临”。某被调查者称,当时“似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杳无人烟,走向哪里?慌不择路时出现一个大黑洞,走进去不觉得害怕,洞里还溅起层层水花,走啊,走啊,在仿佛见到光亮时,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见到了天日”。
还有约1/4 的被调查者体验到,“遇见”非真实存在的人或灵魂形像。这种非真实存在的人多为过世的亲人,有如同他们一起进入非尘世领域继续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们团聚。其“灵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为是一种“光辉”,另一些人则将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李某这样回忆自己的濒死体验:“身体好象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飞,身体的各个部位散落在空间里,接着好象沉在万丈深渊里,四周一片黑暗,听到一声声难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声音,这种感觉大约持续了半个小时。这时开始回顾自己短暂的一生,但这些回忆纯粹是一种意识流,根本不受大脑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幸存者王某陈述说:“朦胧之中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穿长袍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虽然离得很近,但相貌却怎么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带我走进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觉得身体在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走。行至黑洞的尽头,我才发现眼前是一个金壁辉煌的地下宫殿。那个男人进里面报告,片刻功夫,我听见里面好像有人在说,让他先回去吧!此时,我一睁眼,发现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医生、护士们正在紧张地给我进行抢救呢。”
“做调查的研究人员从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调查资料,他们将其归纳为40种类型:回顾一生、意识与躯体分离、失重感、身体陌生感、身体异常感、世界毁灭感、同宇宙融为一体感、时间停止感,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能体验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的并存。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中,虽只获得81例有效的调查资料,确是目前世界濒死体验研究史上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有改变。濒死体验具有思维特别清晰感的人,性格多变得温顺;而“遇见”非尘世的人或灵魂、思维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而被审判感等体验的人,性格多变得盲目乐观或急噪。在“死而复生”之后,绝大多数人对当时得濒死体验记忆犹新,时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铭心。
显然,这些来自中国的调查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的调查惊人地相似。
死亡:两个世界的中转站?
几乎每人都会问自己,我们除了身体之外,还有灵魂吗?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灵魂还会继续活着吗?
古俄罗斯人透过观察人的生与死,认为人身体的某种东西和呼吸相联系,因而在俄语里,“灵魂”一词和“呼吸”有相同的词根。澳大利亚土著也相信灵魂的存在。他们认为妇女经过树、岩石或动物时,灵魂会进入她的胎儿中。在亚洲、欧洲、美洲,人们也都相信灵魂的存在。古埃及人也认为灵魂是身体的组成部分。几乎每个宗教都有身体的某个器官和灵魂对应的说法。古巴比伦人认为灵魂在耳朵上,古犹太人认为在血上,当然也有人认为灵魂占据人的整个身体。
最近,关于灵魂在心脏的说法得到了一些证实。俄罗斯《真理报》报导,美国底特律西奈医院的神经心理学家保罗.皮斯奥(Paul Pearsall)调查140个心脏移植的病人,根据结果写成了《心脏密码》一书。
皮斯奥得出的结论是,心脏是人的性格特点存在的地方;是心脏控制人脑,而不是人脑控制心脏。感情、害怕、梦、思想都来自心脏。而“灵魂”的记忆又在心脏移植后,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人。
书中给出很多这方面的例证。譬如:一位41岁的男子在移植了一位19岁死于车祸女孩的心脏后,他原来的冷静和严肃的性格,一下子变得情绪化和粗心大意了。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位纽约的舞蹈教师西尔维亚.克来尔(Silvia Clair)在50岁那年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想喝第一种饮料竟然是啤酒。晚上,她又开始作一些奇怪的梦,梦到一个名叫T.L的人。她调查后,发现她的心脏是从一个18岁名叫T.L的男人那儿移植过来的,而他的亲属说他最喜欢喝的就是啤酒。
1990年末,轰动一时的新闻——美国科学家称重人的灵魂,他们发现人死后比死前的体重减轻2.5~6.5克。当然,早在1915年就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当时科学家得出人的灵魂是22.4克。
2001年更有让人激动的研究。英国科学家山姆.帕尼亚(Sam Parnia)和彼得.芬威克( Peter Fenwick)提出,就算大脑停止其功能后,人的思想可能会继续活动。这项研究包括63个病人,他们都有在临床上经历过生与死;但56个人当时对死亡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7个人则有清晰的回忆。谈到当时的感觉,其中4个人说,他们觉得时间快多了,但都有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宁静。他们也看到了亮光,还有神话中的天使和圣人,说到了在另外一个世界停留一会儿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里没有人信仰宗教,其中三人说从没去过教堂。因此,这些人的经历难以用宗教想像来解释。
英国科学家批驳了传统的观念,认为大脑停止活动是因为缺氧,因为没有一个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显示出明显的氧含量减少。
2001年以拉曼尔(Pim van Lommel)为首的三位荷兰学者也开展了临床死亡的研究,并把结果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他们的结论和英国科学家的类似。他们认为,人们看到那些东西的那一刻,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停止功能的一刹那,这时人的思想和大脑活动分离了。
拉曼尔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濒临死亡体验。一个昏迷状态的病人被送到病房。医生用尽了办法也没有唤醒他:他的大脑已停止活动,脑电波是一条直线。但医生还是决定用插管在喉部和气管帮助换气。
过程中,这个病人的牙托被取出。一小时后,病人的心脏终于跳动了,血压也恢复正常。一周后,他居然对护士说:“你应该知道我的牙托在哪里!是你把它放在了推车的抽屉里!”他说在死的那一刻,他一直在上面观察,甚至能详细地描述当时医生的动作。但他非常害怕医生会停止抢救他,因此尽量地显示他还活着。
荷兰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人的濒死感觉比男人强一些,大多数有很强烈临床死亡经验的病人,尽管当时抢救过来了,但一个月后仍然死了;另外,盲人看到的和正常人看到的没有差别。
科学家们总是可以不断找到灵魂不灭的例子。对于一般人而言,容易接受的也许是,死亡至少是通向人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怎样才能让灵魂离开身体
我经常体验这种感觉很爽,不过第一次可能会让你有很深的恐惧感。我已经习惯了,无聊就体验这种感觉。方法是这样的,最好是在比较高的,空旷点的地方,有太阳最好,寻找一个身边很近的东西比如一块石头 一棵树一个凳子都行,闭上眼睛开始用心感觉,感觉身边这个东西离自己慢慢变远,一直远,远到遥不可及,然后你会感觉到你的上下左右任何都是空旷的,感觉就在宇宙中心,周围什么都没,只有远处星辰。自己就在宇宙飘荡,然后习惯了摸索好,自己感觉灵魂不在身体了,前期习惯能感觉到灵魂可以翻过来看见自己身体在飘着。具体很远的离开还在摸索,但是当你突然醒过来的时候,手脚几乎是不听使唤的,比如你要拿旁边的手机,伸手拿 确会经常够不到过着手伸过长,要几分钟才恢复。不过一般最好别试,感觉虽然很爽,但是每次醒来都感觉很贫乏,自我感觉有点危险,感觉走错了怕就醒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