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晗 马冬昕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造就双胞胎姊妹花马冬晗、马冬昕两位出类拔萃的大学生的父母背景不得而知,媒体也不会报道,目的就是让姐妹的父母不至被打搅,过上安静、舒适的生活。
教育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形态不一,但归根结底归结到孩子自身的潜质。老汉觉得,孩子所以这样优秀,与其家庭背景、父母基因、环境氛围、兴趣爱好、得力教育、一路顺风都分不开的。这姐妹花也许是特例或者称个案、天才,无法仿效,中国能有几例,世界上神童有多少啊。就像“狼爸”那样教育孩子一样,棍棒打出四个大学生来。别人打孩子只能打出臭贼来!
清华大学Twins马冬晗和马冬昕 是哪里人
辽宁大连人
“特奖姐妹花”之二:从迷茫到恬淡
——记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得主马冬晗
马冬晗,精仪系81班本科生,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三年学分绩班级第一,连续两年素质测评第一。现任精仪系团委副书记,曾是精仪系学生会近些年来第一位女主席。获得多个奖学金和优秀个人,并历任精仪系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队长的马冬晗,如此多的光环背后,究竟隐现着怎样的付出和努力呢?
从茫然到把握节奏
3年前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到园子里的马冬晗,对自己的评价是“适应能力差”。大一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她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我就是那种空间想象能力特差的人,给我一个立体的一面让我想象它的其他几面,我就想象不出来了。”当时马冬晗压力特别大,总感觉自己这门课的考试会挂掉。
同时困扰她的还有微积分课程,也是一开始就学得很懵,常常望着一黑板的板书不知所云。“那时就只好赶紧把笔记都一字不落抄下来,即使听不懂上课也要紧跟着老师,但是总是感觉自己被老师的进度超越,而非自己超越老师的进度,这样的感觉特别不好。”
“全年级都知道我是最努力的,但我的成绩却不好,于是就会觉得自己很笨。”作为精仪系少有的保送生,马冬晗当时花了一个寒假进行反思,告诉自己不要自恃保送生的身份而看轻大学的学习,要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循序渐进。
马冬晗描述大一下学期的生活为“特别拼命”,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有时上课会犯困,她就总坐在第一排,督促自己紧跟老师不放松。马冬晗还给自己量身打造了密密麻麻的周计划表,每项事情都有规定完成的时间,还会写上完成它的心得和感受、一天的精神状态、听到了什么有益的话等等。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到了大二时,马冬晗就渐渐跟上了老师的节奏,真正把进度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社工最快乐
马冬晗是精仪系近些年来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这让她承受了很多压力,也带给了她最难忘的回忆。喜爱打乒乓球的她发现精仪系有很多和她一样热爱这项运动的同学,但是大家并没有组成一个队伍。作为学生会主席,她招募人才并组建了精仪系乒乓球队,至今还在用心的呵护培养它。“体育可以锻炼身体,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团队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人,学生会主席的责任就是凝聚力量。”马冬晗如是说。
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也带给了她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组织“一二·九”大合唱的时候,马冬晗和同学们都觉得已经排练得很好了,并且在场上发挥得也很好了,但是最后结果并不理想。比赛结束后,大家在合唱教练的指挥下一起在紫荆8号楼下合唱了系歌,很多人都哭了。这次经历给了马冬晗很大的感触, “刚上任时总希望做出些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操之过急,其实是自己对系学生会不够自信。我后来就改变了工作思路,我认为学生会最重要的不是拿奖,而是让同学们增强内聚力。”
马冬晗每年都担任班委的工作,但是心态却各不相同。大一做宣传委员,是当时唯一一份社工,就是希望在做班委过程中得到锻炼,因此那段时间做得很开心,也得到了锻炼,为后来去学生会任职打下了基础。大二当学习委员是希望抓班上的学风,更是希望整顿自己的学风,督促自己严谨学风勤奋踏实。大三做党支部组织委员是响应党支部的需要。而说到大四,马冬晗表示,现在处于“班级自治”的状态,保证大家都很高兴就好啦。
现在的马冬晗还兼任一字班新生导引工作,和班主任一起和10个新生结成对子,平时除了交流学习经验,大家也一起搞活动、做体育运动。“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我记得我来到大学,第一次见到辅导员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辅导员太可爱了,我希望研一的时候也当辅导员!”
实践出真知
大二暑假,马冬晗担任精仪系“春蕾”实践海南支队队长,带领队员赴海南三亚海棠湾椰林小学进行支教,利用系友赞助的资金为当地女童带去了价值两千余元的书籍、器材,完成了英语、文学、艺术、科技等支教内容,还为当地女童建立了“春蕾”图书室。
谈起建立图书室的初衷,马冬晗说:“去了那里发现他们那里有图书馆,但是书籍不多,孩子们也不愿意去看书,书籍是知识之源泉,我希望给他们播撒知识,但是支教时间有限,留下图书馆起码可以给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马冬晗还在大三暑假赴内蒙古一机生产实习,针对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研究课题《保护型钢丝螺套的力学分析和改进设计》,给出了可行的操作与结构的改进方案。
“实践是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对这方面重视的很好,大学生要走出去,才看得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课外的诸多实践活动给了马冬昕别样的体验,也更明白了前方的路。
永远的国旗仪仗队
马冬晗的“特奖”申请表上列了满满3页的各种经历、奖项,然而谈起大学3年来最投入最难忘的事情,她第一个说到的就是百年校庆时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升旗仪式,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刻苦演练,最终做到了一秒不差。
从2009年至今在,马冬晗一直是国旗仪仗队的队员,曾经是宣传副队长,现在是带兵分队长。国旗仪仗队这个集体给了马冬晗温暖充实的回忆。本学期初,国旗仪仗队招新完毕,她负责带领8个新队员训练,中途有4人退出。“这是正常的,孩子们需要时间去体验,去考虑他是不是真正愿意为了这个责任接受严格刻苦的训练。”
而最后剩下的4个新队员,带给了马冬晗很多美好的回忆。马冬晗回忆说,有一个周一的早晨,一个平时训练很努力的小姑娘因为起床晚了所以迟到了,当时马冬晗严肃批评了她,结果小姑娘第2天提前一刻钟到了训练场地,马冬晗到达时看见她正倚在柱子上不自主地打瞌睡,心里觉得特别心疼又特别感动。
勇者无畏
高三和双胞胎妹妹一起保送之后,马冬晗对大学生活有过很多期待,她看了很多描写清华的书籍,一直喜欢严谨和理性的她看到清华的学风校风很是欢喜。“我本来也以为来到大学会相对自由,没有竞争,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清华的生活很充实,让自己可以不断地在追求,潜力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虽然每天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这样觉得很值得。”
马冬晗大一时和很多新生一样参加了很多活动,为园子里的生活而新奇,为大学里展开的宽广天地而兴奋。大二之后,她意识到没有深刻意义的活动仍然是无益的,于是就渐渐减少了参加活动的数量,而选择去多听讲座,同样受益匪浅。对于未来,马冬晗表示她不想辜负导师的期望,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今后留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科研。
“就像大学三年来一直在与机械制图做斗争一样,我相信我可以坚持下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说到这里,马冬晗露出了依然温和恬淡的微笑。
供稿:校团委 编辑:襄 桦
以工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工作中的苦与乐
朋友们,你们知道工作中的苦与乐吗?那下面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在工作中究竟是一件怎样的苦与乐的事情呢?
是啊,你像一艘轮船,在茫茫海面上的航行是何等的苦啊,以此比起海上之苦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因为在工作中是我们一生最苦的阶段,我们白天在外面工作晚上回来,还要给孩子复习功课,有时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家务事,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台灯下辛勤工作也是我们自己。
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年龄的增高,有的人为了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的劳累,拼死拼活的干,每天从早到晚,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有的为了工作,把自己的身体都累垮了,你们说是不是很苦啊,我想虽然在工作中,话语的却难以尽言,但是在工作中的乐,也会有很多,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这是你会喜出望外,当你在工作中受到表扬的时候,你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有一天为祖国做出,做出贡献时,你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想,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叫先苦后甜,回想起来觉得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是啊要想学到真本领,我想不吃苦是不行的,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的对待生活中的苦,哪怕再苦再难,只要有百倍的信心在工作中,不仅仅能享受到苦的感觉,还能享受到甜甜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无比的快乐与幸福。
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
生命赋予万物以“位置”。当婴儿哭着降临人世时,他的哭声便宣告天地间从此有他的一个位置;当花儿开放、小草萌芽时,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自己拥有了位置;当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时……万物都有其位置。
位置不可须臾或缺。当老人无声无息地走向天堂时,当残花凋零、枯草飘摇时,当夕阳收尽苍凉残照悄悄走下山去时……它们的位置仍在。
我读过两句话:“悄悄地让出多余的位置,为心灵轻松而宁愿远离。”我当时不解其意,“远离”,为什么要远离呢?又为什么要让出“多余的位置”?难道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不妥吗?
一天我去散步。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路边的草木毫无生气,只是一片衰败与凄凉。憔悴的枯叶在风中颤抖着,摇晃着,似乎要用残力去对抗寒风,对抗季节,却不知,冬天已在眼前。我不禁闭上眼睛,因为我不忍看这番毫无意义的对抗。
往前走,似有蝴蝶起舞——原来是银杏树叶。它们在风中轻扬着,悠悠地坠落,那么坦然,那么平静,没有丝毫矫饰与做作。它们把“秋”的内涵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它们把生命的真实演绎得如此精彩生动。
是它们没有留恋吗?不,它们也深知枝头的辉煌;是它们没有依眷吗?不,它们也沉醉母亲的庇护。但它们选择了离开,选择了飘落——坦坦荡荡的飘落。因为,它们更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更为高尚的举动。于是,它们把位置让给了来年的点点新绿。
我恍然大悟。“宁愿远离”,不是逃避现实,放弃自我,而是顺其自然、追求怡然处得的逍遥。朱敦儒有言曰:“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大概就是说要“让出多余的位置”罢。史铁生说“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这难道不是更为从容,更为安然,更为平静的“让出”与“远离”吗?
银杏树叶飘落的季节,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