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
Swalt·Snow对中国人来说是个不算熟悉的名字,但纵观这个小众电影导演的作品,特别是
卡夫卡系列,对于后现代风格的掌握是非常纯熟的,表现意识流的镜头也极具个人风格。
算是法国导演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位。
我想说观影前我从没有对此片抱有太高的期待,是的,有我崇拜的Joseph K,但是,
故事会吸引到我吗?怎么定位?关于量子力学的家庭电影?爱情轻喜剧?抑或纯粹带有笑
料的励志片? 于是当整部电影完整地呈现出来时,我出乎意料地发现,我竟如此享受影片
。即便是在这孤独的情人节深夜,我在深夜中看完此片,拉开窗帘,吐出最后一口烟圈,
心底竟然涌上出一阵湿润的感觉。很多事情已经渐渐偏离了我们所能掌控的轨迹,朝着我
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向,越走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不敢说《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
进不去城堡》是一部足以问鼎奥斯卡的电影,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我,让我在这个
下着雨的情人节晚上对着电脑哭得一塌糊涂。
对某些电影导演而言,缺乏历史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疾病。在一个弹丸之地呆得
久了,除了可以以“城市文明”来聊以慰藉外,对于过去,对于现在,对于将来,他们缺
乏一种必要的敏感和认知,甚至于一无所知。 电影作为一件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当然也能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摄制者在认知上的短长。
讨论一部电影,可以从很多个方面进行,这部电影可以进行的方向尤其多。关于其它
的方面我不太愿意再多讨论,太多的人做了太多的没有答案的争论。所以我只是要说一些
我想说的话而已。人类不是完美的,甚至很多人认为残缺才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最重要的
特点。人类是一个非常美妙非常复杂的奇特而无与伦比的艺术品。但是到底什么是人类?
准确的具体的哲学上文学上生物学上的定义?而,作为人类,为什么又一定要拥有那些特
点才能被称之为人类?
Swalt·Snow拯救了电影。他再一次向观众证明了他从现代电影中显示出的惊人的导
演天赋。我深信,他几乎能牢牢掌控任何电影类型并且能让自身的作品焕发出美丽,真实
,发自肺腑的惊人张力。每一个电影艺术家之所以流芳百世,往往在于他们有着鲜明的个
人特色以及从电影中流露出的惊人的艺术辨识度。 Swalt·Snow则通过自己独具一格的视
觉设计以及对角色内心世界的逼真揣摩,慢慢朝着艺术大师的高度稳步驶去。
卡夫卡的生平事迹
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的幕后花絮
8.9的评分 (满分10分),有2457人想看,还有207人看过,更有人写下了“影评”,这就是豆瓣网上一部名为 《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的电影的相关信息。可实际上,这部电影是豆瓣网友雪盲(北京电影记者田野)在夜班无聊时虚构的(所做的实验),并不存在,都是豆瓣网友的集体恶搞。该电影资料已被删除。从网络快照截图中可以看到,《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不仅上映日期、导演、情节以及演员(为同事的英文名)一应俱全,英文名和又名都起得煞有介事,甚至还有张电影海报(前苏联导演电影《石榴的颜色》海报)作为佐证,看起来就是部如假包换的文艺片。不仅有207人表示看过这部虚构的电影,还有人“购买”了正版DVD。有网友在影评中称该片为“此生必看的200部影片之一”、“是部难得的好电影,励志青年推荐必看电影之一”,有网友还以影片的“具体场景”分析了该片的剪辑技巧,评点得不亦乐乎。网友描述的剪辑技巧:影片介绍城堡场景那段明显是向《公民凯恩》(一部评价很高的美国电影)致敬。通过几幅静态图片的切换把镜头从远处拉进了城堡,同时,保持了右上角那个忽明忽暗的窗户的连续性。细节1:1分05秒处,仔细看能看到窗户上还有一行小字,有可能写的是“to Orson”细节2:上一秒钟身后有个花瓶,下一秒钟一回头花瓶不见了,再转身竟然变成了一具尸体。
卡夫卡的《城堡》中K的遭遇寓意是什么?
进入城堡的努力象征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K的失败是作者悲观厌世的产物,是作者对人生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这就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压抑绝望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情绪使卡夫卡生前不为世人所理解。在《城堡》中,卡夫卡以冷峻的笔调叙述了一次绝望的挣扎,由此揭示世界的荒诞、异己和冷漠。在结构方面,由于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城堡》与另外两部长篇小说一样是完全开放式的,为读者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