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沟镇位于诸城市境西南部。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故乡。位于鲁东南潍坊、日照、临沂三市交界处。东经119°13′,北纬35°55′,总面积85.2平方公里,辖55个村,镇区建城面积3.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42411人(2017)。近年来,勤劳、智慧的枳沟人民依托优越的条件,丰富的资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全镇农业发达,工业振兴,商贸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镇全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52.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8家。
枳沟始于明初,因古时村内有一条东西贯穿的大沟,沟两岸长满枳树,故取名枳沟。镇境1929年置枳沟乡,属诸城县第三区;1945年置枳沟区;1947年划归莒北县;1950年1月复归诸城县,为第六区;1955年4月复为枳沟区;1958年改置枳沟乡,属吕标公社;1976年成立枳沟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社为镇;1995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潍坊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百新工程”试点镇;1999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东省中心小城镇”。
气温:年平均气温12.0℃。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0.0℃(1985.12.9),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0℃(1965.6.29)。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为749.1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359.6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46.7毫米(1986年)。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78.4小时。
枳沟镇
水文地质:地属潍河冲积平原,土质优良,民间有“金巴山银枳沟,比不上乔庄黄土头”之说(乔庄为本镇较大平原地区);含水层一般在5米左右,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很好;境内最大河流为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莒县境内之箕山,经墙夼水库入市境,河床宽250米,最大泄洪量为5000秒立方米,是潍坊市最大河流,境内最大水库为墙夼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56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2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为膨润土矿和青石、红石、白石等矿藏。现已探明地下膨润土储量达3000多万吨,石材可采量达5000万立方。村。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4.8万。镇政府驻枳沟。境内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故居和纪念馆。206国道、央赣公路在境内交汇。
地理位置优越
枳沟镇自然条件
首先,枳沟镇位于山东省内陆到半岛,平原到山区的过渡带和区域重要城市潍坊、青岛、日照的重心位置及一般城市的经济谷地,四地、四县交界,具有大发展的条件。镇驻地北到潍坊90公里,南到日照70公里,东距青岛140公里,到黄岛开发区100公里,到一般县级城市诸城20公里、五莲19公里、莒县59公里、安丘60公里,资源优势可以互补,物资集散便捷,依托性较强。其次枳沟镇是潍坊市南大门,是潍坊三区开发战略中的南部前沿,同时也是诸城市三个次中心之一,城镇的发展具有较好政策优势。第三,枳沟镇与青岛及日照港口的联系较便捷,由于国道烟汕路和省道央赣路穿越城镇,一方面枳沟镇是青岛、日照港口的腹地,另一方面也是港口与内陆的沟通地,是青岛、烟台、潍坊、淄博、日照与临沂、徐州、连云港、济宁、泰安陆地来往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有“海岱通衢”之称。交通条件便利
枳沟镇的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穿越镇内的烟(台)—汕(头)206国道,将烟台、青岛、潍坊、临沂、徐州和汕头联系在一起,央赣路沟通潍坊市北部与临沂、日照、连云港及赣州的联系,已经动工的中国陆海铁路大通道穿越镇区并设立车站,铁路开通后,将会更大地改进该镇的交通条件。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本镇企业成年劳动力一般每日18—20元。2003年枳沟镇有劳动力2.23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15万人,女劳动力0.96万人。全镇有耕地8万亩,按目前劳动力生产水平,这些土地只能安排0.6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有1.5万人可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
自然景观多
枳沟镇钢材
枳沟镇山、河、库、林皆有,自然风光较好。镇南庙山令人留恋忘返,其中“九顶莲花山,八宝朝阳洞”相传是清朝刘统勋所题,乾隆皇帝也曾游览过庙山。目前山上植被条件较好,山势俊秀、山峦起伏,层次分明,也是鸟瞰枳沟的理想场所。镇西南的墙夼水库气势浩大,水库分东库、西库,相依相峦,并由双连桥连接在一起,东库库大,颜色深蓝,西库库小,水清秀丽,可称之为鸳鸯湖,特色鲜明。潍河是潍坊市第一大河流,从镇中穿过为城镇增添了美丽景色,潍河沿岸的万亩森林公园和养鱼池更使城镇锦上添花。另外还有候家屯古恐龙的发祥地,北杏的王尽美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枳沟镇共有耕地8万亩,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是山东省辖30个吨粮乡镇之一,2003年全镇农业总收入3.4亿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亿元。主导产业分别是:苗木3200亩,蔬菜1.4万亩,林果6200亩,大桑5100亩,黄烟2600亩,其它0.4万亩。如果有较高效益种植品种,可及时将现有种植土地进行调整。
市场贸易活跃
枳沟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特产富饶、经济繁荣,2001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3.793亿元,全镇注册企业(户)1911个,从业人员1.5万人。枳沟镇也是潍坊市南部山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现全镇共有五处市场,镇驻地枳沟农贸市场、乔庄集贸市场、北杏集贸市场、普庆集贸市场、侯家屯集贸市场。其中枳沟镇驻地集贸市场,平均上市人数达3万人,有3000多个摊位。
软硬环境优秀
枳沟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是诸葛亮的故乡,有多处古代墓群,挖掘出大量古文物,发现多处恐龙文化石群,可谓人杰地灵。时日,民风纯朴,人心思进,秩序井然,镇区水、路、电配套,基础设施较好;对到本地投资办厂的外地客商,政府2周之内包办所有手续,并协调水、路、电、讯及时通达,秩序不出一点问题。
特色经济城镇综述
枳沟镇2002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比上年增长9.7%。枳沟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6国道和央(子)赣(榆)路交汇镇区,胶(州)新(沂)铁路途经枳沟,并在镇区设立车站,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带来机遇。理想的区位优势,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海岱通衢"的美称。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新调整各类经济作物7000亩,形成了苗木、蚕桑、黄烟、林果、蔬菜五大主导产业;畜牧业,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82个,肉鸡年出栏70万只,蛋鸡存栏量30万只,生猪年出栏2.5万头。第二、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个。全镇限额以上企业8家,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企业13家。全镇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2559家,从业人员达到12890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面貌明显改善。镇驻地面积达到了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1.4万人,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200亩的枳沟商贸城,规划了枳沟商贸园、乔庄工业园和火车站开发区三大园区;投资40万元完成了央赣路镇区段和中心街两侧的100盏路灯安装工程;拓宽新建34米主街2条,12米主街4条。
枳沟镇水资源
2006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90元,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经济大发展,农民大增收。枳沟镇坚持“工业强镇”,工业成为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了鲁丽、枳沟镇两个项目区,板材、钢材、纺织、盐及盐业化工等产业优势突出。全镇限额以上工业企业36家,其中:鲁丽集团系全市特大型企业,大地盐化、金河集团进入全市大型企业行列,中型企业有鲁源盐化、天信化工、宏源酒业、富源盐场、东信工贸5家,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4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在市委市府的领导和决策下,枳沟镇着重抓了鲁丽项目区的扩建和枳沟镇项目区的筹建工作。枳沟镇项目区是潍坊市政府和诸城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总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起步区12平方公里。项目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治理优势,具有充裕的建设用地储备和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主要承接盐化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材料等产业项目。
优越的区位优势
项目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北连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东临潍坊滨海项目区,与二者成鼎足之势。区内现有大地盐化、联盟石化、永康化学、中新电化、新华大地、鲁源盐化等近十家大中型化工企业,与山东海化集团毗邻,基本上形成了化工企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雏形。
完善的基础设施
枳沟镇红水萝卜
项目区专门配备了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的变电站各一座。4.2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经投运,起步区10公里环区景观大道已经通车,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已经启用,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等弱电管网配套齐全。我们正全力打造精品专业项目区。便利的交通条件
大九公路、大沂公路纵贯南北,新海公路横穿东西,正在建设中的荣乌高速(荣成经北京至乌海)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潍日高速(央子港至日照)公路贯穿整个项目区,去潍坊机场只需20分钟,距离央子港30公里,离进港公路只有5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为进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充裕的建设用地储备
项目区内土地广袤,且80%以上是工矿建设性质用地和荒碱地,使企业发展摆脱土地因素制约,区内可为大型企业设立专门项目区,实现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经营。丰富的地下卤水和产品原料资源项目区所在地卤水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达7亿立方米,年产优质原盐200多万吨,溴素1.2万吨,氯化镁30万吨,是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原盐及溴化物生产基地,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化工产品资源极大地为进区企业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
独特的环境治理优势
枳沟镇马铃薯
项目区东西分别濒临丹河和丹河分洪,排水畅通;区内村居稀少,仅有的3个居民点都处在项目区边缘;区内还规划了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面积1万亩的生态湿地,使进区企业排放畅通。宽松的发展环境
项目区服务办公室负责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土地储备和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对项目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为进区项目和项目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使进区项目全无后顾之忧。
迅猛的发展速度
年轻的枳沟镇项目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短期内就迅速成长为初具规模、设施完善、服务水平一流的化工专业项目区。
农业经济诸城市枳沟镇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结合本镇实际,大力推广粮、瓜菜间作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红水萝卜/马铃薯/玉米∕芸豆四作四收
大拱棚保护地种植红水萝卜间作马铃薯套种食用玉米间作越夏芸豆技术,在枳沟镇乔庄、王村等村大面积推广,且效益逐年提高。一般每667㎡产红水萝卜2000千克,马铃薯850千克,玉米穗2900余个,芸豆1750千克,收入12000元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探索出了红水萝卜间作马铃薯,红水萝卜收获后套种玉米,玉米棒收获前套种芸豆种植模式等技术。
种植模式
:冬前耕平地面,每3.2米支一个塑料大拱棚,每个种植带1.4米。起垄种植,垄宽60厘米,高20厘米,每年2月上旬初垄上种两行马铃薯,窄行40厘米,株距20厘米,垄底畦内80厘米种5行红水萝卜,随播种植盖地膜。每年4月上旬红水萝卜收获后套种2行春玉米,每667㎡2900余株,马铃薯5月上旬收获。每年7月中旬玉米棒收获前打除玉米穗下部老叶,在播种马铃薯垄上套种2行越夏芸豆,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年7月下旬鲜食玉米棒乳熟期全部收获后,全部打除玉米叶,留下玉米秸做芸豆驾杆用,每年8月下旬芸豆开始收获,直至10月中旬收获完毕。马铃薯/玉米/芸豆三作三收
枳沟镇庙山
马铃薯间作玉米,套种芸豆的技术在枳沟镇大面积推广,以乔庄、王村、普庆等村为主,带动周边村种植面积260公顷,且效益逐年提高,一般每667㎡产马铃薯800千克,鲜食玉米穗2900余个,芸豆1800千克,收入8000元以上。种植模式
:每种植带1.4米,起垄种植,垄底宽80厘米,垄顶60厘米,高20厘米,留出60厘米玉米套种行。于每年2月下旬垄上播种2行马铃薯,行距45厘米,株距20厘米,随播种随盖膜,于每年5月中旬收获。套中行60厘米,于每年3月下旬播种2行玉米,株距33厘米,每667㎡2900余株,于每年7月下旬收获玉米。7月中旬将玉米穗下玉米老叶清除,套种两行越夏芸豆,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年7月下旬玉米穗收获后,清除上部玉米叶片,留下玉米秸秆做芸豆驾杆用,每年8月下旬芸豆开始采收,至10月中旬结束。西瓜/芸豆/
菠菜三作三收
枳沟镇市场贸易
利用小拱棚保护地加地膜覆盖栽培西瓜,西瓜收获后种植越夏芸豆,芸豆收获后种植菠菜技术在枳沟镇以蒋家庄为主,此村种植面积75公顷,带动潍河两岸周边村160公顷,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667㎡产西瓜3700千克,芸豆1800千克,菠菜800千克,收入1万元以上。种植模式:
西瓜4米一带,2行种植,行距2米,株距40厘米,亩株数833株,立春育苗,每年3月下旬定植,于2米宽的塑料拱棚内,用地膜覆盖,每年6月中下旬西瓜收获。每年7月上旬初耕地种芸豆,1.4米一带,起垄种植2行越夏芸豆,大行80厘米,小行60厘米,行距33厘米,亩株数2880株,每年8月中旬开始收获,每年10月上旬结束。每年10月中旬种上一茬冬菠菜枳沟庙山庙会
时间:每年三月初三
地点:诸城市枳沟庙山
介绍:枳沟镇的三月三庙山庙会更是诸城历年流传下来的规模较大的庙会活动。每到这天,枳沟的男女老少就准备妥当,放下手上的工作爬上枳沟庙山赶庙会了。拜拜佛,烧烧香,祈求今年的日子更加顺畅。
2020年5月,入选山东省2019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街道)。[1]
枳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