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是赵国人,但是他曾经在赵国、魏国、燕国做官为将。最鼎盛的时期是在燕国为将,率领燕国士兵击败齐国大军,并且连破70城。但是后来燕国的新君对乐毅心怀不满,并且受田单挑拨,逼得乐毅又回到了赵国。乐毅离开燕国后,燕国被齐国打败,燕国新君燕惠王又向乐毅道歉。此后乐毅就在赵国和燕国之间奔波,做了两个国家的客卿。最后老死在赵国的。
历史上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连破70余城的大将乐毅,为何在灭齐之际从燕国出逃?
因为小肚鸡肠,目光短浅的燕惠王的猜忌。当乐毅在包围齐国最后两城池,准备围而不攻消磨齐国战意以达到彻底征服对方的时候。遭到了燕惠王猜疑,将军位置被取代,他怕回国不得善终于是选择出逃。总所周知,乐毅是深得燕昭王信任的一员猛将,早年燕国曾被齐国欺辱,一直怀恨在心的燕昭王准备的复仇,乐毅就是他选择的全权负责人。乐毅在针对于燕国的兴兵强国之后,又联合赵、楚、魏、韩四国对齐国发起进攻。毫无疑问齐国在五国联军强攻之下毫无反手之力,而在乐毅围攻之际,燕惠王听信即墨守将田单反间计,以骑劫取代乐毅。而后骑劫中计,被田单打败,齐国城池被尽数收回。当然历史上对于燕惠王的记载并不仅仅是他的愚蠢,他也是出了名的强词夺理。因为乐毅出走和城池的丢失他也感到了后悔,就长书一封反而先解脱自己因为年轻不能很好的处理政务,再加之谴责乐毅不报当初先王的知遇之恩。本就背井离乡的乐毅收到这样的一份书信心情可想而知,但也很委婉的说到了燕惠王有点太过分了,意思也就是,如果你以后好好的我们还能做朋友。后来燕惠王也从是否出征攻打赵国的问题,问了乐毅的儿子乐间,乐间以赵国人勇猛的理由很明确的否定了这个提议,可是燕惠王依旧出征,最终惨败。此事过后,乐间觉得燕惠王并非明君,就去投奔赵国。燕惠王发现之后后悔了,却依旧送去一封信,没有说明自己的错误,而是依旧狡辩拜托自己的错误将错归于他人身上。燕惠王听信谗言,愚蠢无知,也怪不得燕国会衰败在他的手上。
乐毅曾辅佐燕王振兴燕国功劳极大,最后为何投奔了赵国?
乐毅的祖先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一征战沙场,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乐毅就是出生在此地。乐毅小时候喜爱兵法,曾经有人推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被困饿死在此地时,乐毅就离开了赵国到了魏国。齐国人听闻燕国内政大乱,于是趁机攻打燕国,使得燕国兵力大损。因为此此事燕王十分痛恨齐国,一直在心里记着这个仇恨。因为燕国地方偏远而且国力也很薄弱,所以燕王就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招贤纳士。这个时候乐毅刚好为魏国出使到燕国,燕王就是分客气的招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乐毅被燕王的诚意所打动,于是投靠了燕王。当时的齐国很强大,燕国远远不是他的对手。燕国要攻打齐国看起来胜算是十分渺茫的,但是燕王心里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一直在筹备攻打齐国。当时齐国帮助赵国灭掉了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这可谓是让齐国的名声更加强大了。各诸侯打算背弃秦国投奔齐国,但是由于齐愍王十分残忍,对待普通百姓不能做到仁明,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这个时候燕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于是与各位诸侯结盟,还派人去秦国劝说,诸侯王都一致人为齐憨王是个祸害都同意铲除他。经过去多人的联盟,齐憨王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败兵而逃。乐毅率领燕国军队追击逃跑的敌人,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憨王与剩下的士兵死守都城坚决不投降。于是乐毅集中全部兵力攻打都城,攻下之后把齐国的东西全部运回燕国了,燕王见状甚是欢喜,亲自犒劳军队。虽然乐毅攻下齐国的都城但是燕王并没有就此作罢,又让乐毅继续带兵把没有攻下来的城池一举拿下。后来乐毅在齐国呆了五年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给了燕国作为郡县。但是乐毅认为攻下城池再多,只要民心不服就还会有人造反,虽然现在没有但是以后就说不定了。于是乐毅建议燕王保存齐国的文化习俗,优待地方的名流等人,从根本上瓦解齐国。后来燕王死去,其子乐资即位。乐资在做太子是就对乐毅非常不满,现在坐上了王位可以想到乐毅的处境是十分的难堪。齐国人知道以后在外面造谣称乐毅有野心想在齐国称王,这个计谋对于乐资来说十分有用,于是乐资就怀疑乐毅,于是派人代替乐毅。乐毅知道乐资换人的用意,知道自己如果回到燕国就是九死一生,于是乐毅就前往赵国投奔了赵国。就是乐资的妇人之心导致燕国军队在与齐国交战的时候中计,这时候的乐资非常后悔换掉乐毅,但是已经于事无补了。
战国名将乐毅和白起谁强?
乐毅。首先,是燕国是弱国,乐毅能打败齐国,几乎使齐国灭国,个人的带兵领导能力毋庸置疑。另外,乐毅能占齐70于城,占齐达5年,生养教化,而齐人信服,足见其政治能力非同凡响。最后,要知道战国后期,合纵没有一个成功的,而乐毅联合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军,其联合组织能力也是首屈一指。乐毅一退,齐国田单即能反胜,乐毅的重要性不言而明,要知道田单在战国后期也是一位有能力的能人,齐国在他手上得以存。乐毅一生只有军攻一战,那是因为燕昭王能知遇他,后来的惠王不能用人,顾而功败垂成。由此可见,乐毅不光是军事将领,其治理组织能力也不是一般的。
白起,用兵能力不谈了,几乎一生全胜,连史记也赞叹,他一生征战30余年,占城90多,而你要知道乐毅攻齐的短短几年就占城70多,而且是和秦并称的齐国。而且,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秦国经过变法之后,已经是战国中属一属二了(要不然秦国也不会和齐国东西称帝了),他的士兵作战能力军事制度要强于其他国家的。而白起的政治能力,历史记载不多,可以想象应该最多算一般吧。
所以,我觉得还是乐毅强,可能军事能力没有白起强,但至少相差不大吧,要是相差太大怎么会几乎灭齐国,况且乐毅不是没有能力灭,而是当时主要想教化齐国,让燕国能够永久占领,而不是简单的侵略,只是没有想到昭王先逝,惠王不信任。但是,乐毅的能力肯定比白起强很多,属于军政两栖吧,所以我觉得综合能力是乐毅强。
谁能介绍下战国时期艳国的军事家乐毅?
战国时艳国没有,燕国到有一个军事家叫乐毅。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政变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此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时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于上卿的高官)。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愍王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与三晋攻秦,助赵国灭中山,打败宋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表示臣服,齐愍王因此而骄矜自满。由于齐愍王的骄横自恣,加上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 燕昭王认为时机成熟,欲兴兵伐齐,遂问计于乐毅。乐毅回答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便派乐毅去赵同惠王盟约攻齐,并请赵国以伐齐之利诱说秦国,予以援助。又派剧辛为使又分别到楚国和魏国进行联络。当时各国都因厌恶齐愍王骄暴,听说联兵伐齐,均表赞同。 乐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四国之军兴师伐齐。齐愍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参见济西之战)。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拟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不能独立灭齐,反对长驱直入。乐毅则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纷乱,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坚持率燕军乘胜追击。 乐毅率燕军乘胜追击齐军至齐都临淄。齐愍王见都城临淄孤城难守,遂率少数臣僚逃往莒城(今山东省莒县)固守。乐毅用连续进攻,分路出击的战法,陷城夺地,攻入齐都临淄后,尽收齐国珍宝、财物、祭器运往燕国。燕昭王大为欣喜,亲自到济水前来犒赏、宴飨士兵,为酬谢乐毅的功劳,将昌国(在今山东省淄川县东南)城封给乐毅,号昌国君。 乐毅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3城仍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其余全部并入燕的版图,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乐毅攻燕齐五年,攻齐70余城,皆为燕地,唯独莒、即墨未攻下。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作太子时,就与乐毅有隙,所以当他即位以后,对乐毅用而不信。齐国大将田单探知此种情况,乘机进行反间,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除莒城和即墨两处之外,齐国大片土地全在燕国军队手里。乐毅能在短时攻下齐国70余城,难道用几年工夫还打不下莒城与即墨吗?其实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齐人之心,为他叛燕自立做准备。”燕惠王本来就猜疑乐毅,听了这些话信以为真,于是下令派骑劫为大将去齐接替乐毅。乐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权,意味着听信谣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认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决定拒绝回燕而西向去赵。赵惠王见乐毅归赵,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封他为望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赵王这样尊宠乐毅,是藉以警惕燕、齐,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乐毅奔赵后,他来到齐国,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田单设谋诳骗燕军,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转而追歼燕军到黄河边上,收复齐国所失之城邑,将燕军逐出齐境,从莒迎齐襄王(愍王死,襄王立于莒)归临淄。 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以致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死,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但又怨恨乐毅奔赵、恐怕赵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于是惠王派人责难乐毅,而且向他道歉说:“先王曾以举国之兵托付将军,将军为燕大败齐军,报先王之仇,天下人为之震动,我也时刻记看你的功绩。可是刚逢先王去世,我又初立,听信于左右而误国。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为的是将军经年累月的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所以请你回来调息,并想同你共议国事。将军却误听传言,和我产生怨隙,弃燕降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报先王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针对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这才打消了燕惠王对乐毅的某些偏见,便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 尽管乐毅受到不公,但乐毅也并不因个人得失而说赵伐燕,以泄私恨,而是居赵、燕两国客卿的位置,往来通好,乐毅最后卒于赵国。 点评: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乐毅在军事理论上有什么建树,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不凡业绩,证明他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军事家。他在《报燕惠王书》中提出的国君用人的思想,对封建帝王在用人问题上提出了要求,他与燕昭王在兴燕破齐的事业中建立的君臣情谊,为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所向往。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覆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一句话: 乐毅,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你好! 是燕国的。
(yuè)(yì)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官员制度 各国官位名称
春秋战国时,各国自从经过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就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在国君之下有一整套官僚组织作为统治工具。在这个官僚组织中,是以“相”和“将”为首脑的。相是官僚组织的“百官之长”,中原六国中央均有设置。在出土的众多兵器中,有的器物上有“相邦义戈”、“相邦吕不韦戈”等字样,那是秦相张仪、吕不韦督制的兵器,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之。”这意思是说公家督造的兵器要刻上督造者的官名。可见战国时期相的法定名称叫相邦,“相”有辅佐之意,作为一种官称,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那时只是一种地位不高的礼宾官。“邦”就是国,相邦就是辅佐国君军政大事的官员,就是国君下面的大总管。汉人避刘邦讳,改相邦为相国。先秦的古书如《庄子·盗跖》称宰相,《战国策·赵策三》则称丞相,指的都是同一官职。“宰”作为官名,甲骨文就已出现了,春秋时代某些国家,已有总领百官的冢宰、太宰,也有助卿、大夫总管一家一邑事务的家宰和邑宰。这些冢宰、太宰或相,还是某些强大的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作为一国最高行政长官的相,其设置当萌芽于春秋齐景公时,景公曾设左右相。相的职权,据《荀子·王霸篇》云: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饬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战国最早设相是魏,继后是韩、赵。秦国受三晋的影响,置相比较晚,秦孝公时,商鞅由魏入秦,始为左庶长,后升大良造,并未称相,但是他的地位相当于三晋的相邦,所以史称“商鞅相秦”。最早记载的秦相是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以张仪为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初置丞相,并分左、右。樗里疾、甘茂就是秦最早的左右丞相。此后也有只设丞相,不分左右的。丞相之称,赵国也曾用过,《战国策·赵策三》载:建信君说:“秦使人来仕、仆官之丞相。”赵国除称丞相外,还有称假相、假相国和守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战国策·秦策五》载:“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所谓假就是兼理的意思,守是指试用或代行官职。假相,应为兼任相职,守相则是试用性质的相,战国时代的宋、卫、中山、东周等小国也都设有相。战国时期的相职一般多由文人充任,相之外又设擅长兵法的人统兵打仗,镇守边邑,称为将或将军。从《秦简》看,“将”是简称,法定官名应叫“将军”。将军原是春秋时晋国“六卿”的称号。不过晋六卿是合军政于一身,不单是统兵官的专称。原来春秋时的卿大夫不仅有统治的权力,而且有宗族和“私属”的军队亲自统率着。到战国时,由于统治范围的扩大,官僚机构的庞大复杂,常备兵的建立和征兵制度的推行,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在官僚机构中不得不文武分家,产生文官的首长——相,以及武官的统领——将。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将,其职位仅次于相。例如魏国,在魏文侯时,曾先后以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而另有乐羊、吴起、翟角为将。又如齐国,齐威王曾先后以邹忌、田婴为相,而另有田忌、申缚为将。燕国的乐毅,赵国的廉颇,魏国的吴起,齐国的田忌都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将军。秦国在初设相位时,文武尚未严格分家,为相的张仪、樗里疾、甘茂等还是统军作战的将军。后来,丞相专事文职,而大良造专为武职,例如白起屡建战功,封为列侯,官职还是大良造。秦设将军的官职,是在秦昭王时,秦昭王初立时以魏冉为将军,保卫首都咸阳,从此秦才有将军,但是,秦国的将军不是固定专职的,往往是在出征时由国君临时委任的。原来春秋时代晋国的上、中、下三军还设有尉,因为中军地位最尊,中军的尉又称元尉,元是大的意思。战国时代各国仍有中尉的官名。《史记·赵世家》载:“赵烈侯使荀欣为中尉,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这和《礼记·月令》所说太尉的职责“赞桀(杰)俊,遂贤良,举长大”是相同的。后来赵国在将军之下又设有国尉、都尉。秦国在昭王时,也在大良造下增设国尉一级。例如白起,初为左庶长,继升为左更,再升为国尉,最后升为大良造。在秦国设丞相以后,大良造便成了高于国尉的武官。后来秦国不设大良造,国尉便成为中央最高的军事长官。秦国在统一全国后以太尉掌管全国军事,便是沿袭国尉这个职官而来的。御史在商周时代已有设置,这个官职在战国时代本是充当国君秘书之类的差事,别国使臣来献国书,往往由国君的御史接受,国君临朝接待外宾,御史常立身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云: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鼓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国君宴会群臣,御史也常陪同在旁。《史记·滑稽列传》云:(齐)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淳于)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秦律》规定,廷尉每年要到御史处核对刑律。这些都说明战国时代的御史是保管文书档案、负责记录,与国君十分接近的官员。秦统一中国后,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还是秘书兼监察性质的官,这当是沿袭战国时代的官制的。战国时代县的官僚机构是和国的官僚机构差不多的。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每县设有令和丞,县令下的丞,在县中的地位是相当于国君的相的。韩、魏等国在县令之下还有御史,县御史在县中的地位相当于国君的御史大夫。司寇,掌管司法的官职,战国时代各国均有设置,但名称不一。三晋沿用司寇之名,赵国的李牧曾任此职。秦国虽然也有这个名称,但根据《秦律·司空》的记载,它却是一种刑徒。秦国掌司法的官称为廷尉。廷尉的取名,可能与东周王期的“讨奸之官”尉氏有关,是一种殿中的执法官。齐国中央政府掌司法的官称为士师,《孟子·公孙丑下》云:孟子谓蚔■(W1音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又云: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从孟子谈话的语气,士师应是齐国殿中的执法官。士师一名是沿袭周朝的官称,周的士师就是司寇官属。战国时期各国的中央官主要由上述几个官称分别掌握由中央到地方的军、政、法各部门的权力。战国时代是以地主的统治代替了领主的统治,其封建社会和封建政权的本质并未改变,还是维护着等级制度。站在这等级最高阶层是国君,在国君之下有各种等级的爵位。三晋、齐、燕的爵位,大致是沿袭春秋时代,可分为卿和大夫两级:一、在卿当中有上卿、亚卿之分。例如魏国翟璜“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赵国蔺相如、虞卿都曾“拜为上卿”,在齐国,孟子曾做过卿。在燕国,乐毅曾为亚卿,荆轲曾被尊为上卿。二、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例如魏国,吴起做西河守时,奖励军功,曾以长大夫赏人。后来须贾曾为魏中大夫。在赵国蔺相如做过上大夫。在齐国,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都做过上大夫。战国时,秦国的爵位比较特殊,商鞅曾分为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袅,第四级不更,是相当于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是相当于大夫的,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上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是相当于卿的,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是相当于诸侯的。级高位尊。同时,秦的官和爵是不分的,大概第十六级大上造(或称为大良造)以下,既是爵位名称又是官职名称。秦国还有所谓客卿,凡是别国人士入秦,得到卿的爵位的就通称为客卿。我能找到的就剩这些了!好的话采纳喔!
10. 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你好! 是燕国的。
(yuè)(yì)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战国军事家,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