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为什么被誉为宇宙之王
霍金曾经在2001年成功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果壳中的宇宙》,这本书用比较简单的手法为大家介绍了宇宙的相关理论,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所以大家比较亲切的称霍金为宇宙之王。
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于1942年英国伦敦,他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世界有名的伟人。
霍金也是一位比较可惜的人,在1963年,年仅21岁的霍金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最终不能下地行走,全身瘫痪甚至于也不能说话,只能靠三根手指。虽然有所谓霍金被外星人弄残疾的言论,但是大家也知道这是不可信的。
霍金主要研究宇宙论和黑洞,甚至于还有某些预言,比如霍金预言2600年人类灭绝,这让很多人都比较恐慌。而他提出的很多定理和理论都是相当有道理引起很多人思考的,他为世界物理创造了众多财富,是一位相当伟大的人。
霍金的一生都是光辉的一生,他成功的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在宇宙和黑洞的研究方面先人一步,也让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宇宙。
霍金一直都是不健康的,实际上在他刚刚患病的时候医生认为他活不了两年,但是最终他还是比较顽强的活了下来。在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岁,这让世界人民都悲痛不已甚至不敢相信,但是最终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一颗明亮的星星陨落了。但是更让人感觉愤怒的是,在中国网络上流传起所谓霍金死前视频的恶搞视频,这简直是对这位伟人的极其不尊重。
结语:霍金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同时也是相当具有价值的一生。即使他已经去世了但是人们依旧记得他并且在怀念他。
史蒂芬霍金为什么被称为"宇宙之王".
2001年,霍金出了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图解为读者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从此便称霍金为“宇宙之王”。黑洞理论使量子论和热力学在“霍金辐射”中得到完美统一,而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第一推动”问题。

扩展资料:
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作品。获得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该奖项是世界最知名的科普图书奖之一)。 《果壳中的宇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
史蒂芬·霍金的前一本宇宙学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大受欢迎,销量超过千万册。但有不少人评论说,这本书的内容过于艰深,许多读者都没有读完。与之相比,《果壳中的宇宙》大量使用图形来解释宇宙学概念,给读者一种直观印象。史蒂芬·霍金因疾病被困于轮椅上,只能靠语音合成器讲话,却思考着宇宙学最前沿的问题。
在《果壳中的宇宙》这部新作中,霍金把读者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里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缭乱。他利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制约着宇宙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