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做的事情是什么啊
采写编评
采,就是新闻采访;
写,就是新闻写作;
编,就是报纸编辑;
评,就是新闻评论。
在我国 ,大多数新闻单位实行的都是 编采合一 的运行体制
在报社工作时, 你就是编辑; 离开报社外出采访时, 你就是记者, 我们的新闻单位最需要的就是能采, 能写, 能编,能评的全能型人才。
作为记者,必须在严格遵守党的新闻宣传报道纪律,坚持正面宣传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新闻采写。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新闻
1.什么是新闻
2.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
(一)概念: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件。
(二)特点:真实、准确、及时、有价值。
(三)来源:“新闻”一词诞生于唐代 。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②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③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英文的 News:一说这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一说是由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综合这两种说法,News 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 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实现人们的知情权,获得信息,引导舆论等 等。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 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
2. 具有新闻价值(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将采访获得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为传播提供文本。三、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一)一致性: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二)差异性:先有采访,后有写作;采访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
(三)采访对写作的制约:
1.真实性 2001 年 5 月,一些报刊、网站纷纷发布了一条题为《世界十 大污染城市,中国竟然占了八个》的消息。消息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 博览会上,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主任魏 红指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国竟然占了八个,我国城市生态 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世界十大污染城市 分别为:贵州、重庆、太原、兰州、米兰、淄博、北京、广州、 ( ) 墨西哥城、济南。《市场报》 (这是 1995 年,世界某卫生组织对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排名,魏 红引此以说明中国城市污染严重。因缺乏调查而失真)
2.深刻性 河南省上蔡县新华书店有一年全年出售地图 17500 幅。有记 者发布“上蔡县新华书店出售地图创历史新高”的新闻报道。 记者李钧德、王方杰进一步深入采访。他们发现,原本用来 挂神像或佛像的农家中堂位置现在挂满了各种地图,从而使报道 达到一定的深度。
3.丰富性 通讯《岗位作奉献 真诚为他人——记北京 21 路公共汽车售 票员李素丽》就抓住了“让座”的细节: “让座的姑娘脸拉长了” , ,听到别人说“谢谢”“姑娘的 脸又圆了”,并且说:“甭客气,应该的。” 新闻报道在细节方面不允许虚构和合理想象,因此,必须通 过深入采访,搜集丰富的素材,抓住精彩的细节。(
四)写作对采访的升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识正确,理解深刻;意蕴丰富,语言形象。(编者按、评论员文章)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记全国劳动模范、水电修理工徐虎》 ,并将晚上 7 点钟以后的“黄金 。徐虎挂出“特约报修箱”时间”送给了他的服务对象。 报道将徐虎定位为“19 点钟的太阳”,这是对他不平凡业绩的形象准确的概括,并提炼出这样一个深刻主题:共产党员应当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四、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 1.捕捉异常,发现不同: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法 警背起生病被告》 2.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晨练中捡来的新闻——《东鸭鸽社员跑 步成风》 3.在不经意中捕捉到新闻:一句话引出一篇特写——《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新华社北京分社徐人仲说:“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 个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 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 索。”
(二)勤于思考 1.见常人所未见:写厕所的学问。记者罗祥兴偶而接触到西方“粪 便恶臭学”,并得知“粪便恶臭”还分为六个等级轻则令人反感, 重则有害身体健康,耳目为之一新,撰写了《访厕所》的报道。 2.透过表象,发掘真相:1987 年夏天,新华社记者朱幼棣到温州 采访当时一个偷漏税的大案,撰写了《温州大爆发》的报道。 3.在相同中发现不同: 焦点访谈用青春诠释责任(2010.01.26) 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杨济源 浙工大 焦点访谈
(三)长于沟通 1.获取线索:北京日报社记者刘连枢的《京郊出现“科学热”》 2.掌握情况:对陕北一位大队支部书记的采访。 3.撞出火花:面对面 王志专访 易中天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 频 娱乐
(四)精于表达 1.简洁: 《看个“咳嗽”要掏 1065 元》,其导语写道:“武昌杨先生带着2 岁的女儿到市儿童医院看病,看了个‘咳嗽’就要花 1000 多元。因此,他昨日投诉到本报新闻 110。” 2.准确: 5 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 2.8 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3.生动: 我的孩子,咱们到家了…… 昨天,在白花、素衣、眼泪、挽联之中,无数次目睹了人间重逢 喜悦的首都机场,承负了母亲失去女儿、父亲失去儿子、儿子失 去母亲的巨大悲痛。 昨天,首都机场的停机坪终于把家的概念注释得真真切切……
(五)善于积累 1.博学:1957 发布的消息《上海严寒》引用了臧克家 1946 年 2 月在上海写的一首诗《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前天一夜风 雪,昨夜八百童尸。”以此做对比。 2.专深:1990 年 2 月,开罗艾资哈尔大学教长哈克与德国《明镜》记者温德富尔之间的对话。他说:“你要想采访名人,你自己就要努力成为名记者。名人一般不愿意同新闻界的无名小卒交谈,这就是我的经验。”
(六)深于政策 1.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如 1982 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梁山地委为一个社员平反的消息。 2.有较高的党性原则: 3.把握国家的政治方向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医疗问题、楼市问题、足球问题等。
(七)勇于探索
1.面对困难,不畏艰辛: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听、记、说、 ,而且还是艰辛的体力劳动。杰克伦敦对日俄战争的采访。思、写)
2.面对权势,坚持正义:“人正笔直写新闻”。
3.身处困境,不怕危险:“不怕邪恶的记者”。
二、新闻采访和写作任何新闻的产生过程,都离不开采访与写作这两个阶段。采访是获得新闻材料的过程,写作是运用新闻材料的过程,这两者紧密结合,宛如鱼与水的关系。
1、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采访决定写作(没有实践, 。就没有发言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协作所需要的材料要靠采访才能得来。先有客观事实的出现才有新闻。写作之前要有大量的材料,不能虚构。离开采访的写作将成为唯心主义的写作、虚假的报道。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取决于采访。反映取决于认识,反映的真实准确取决于采访的真实准确。生动性取决于采访。不能只依靠技巧。“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
2、同时,新闻写作又是必不可少的,它对采访有一种反作用。写作把采访得来的东西进行加工、综合、运用,整理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采访得来的任何材料都是有用的,也并不需要全部采用。要看主题而定。验证采访技巧是否成熟。
3、总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注意不要犯两种错误:片面的“重写轻采”,单靠一支生花秒笔。 ,实际上没有真正重视,而是靠所谓的“三子登科”片面的“重采” ,(坐在上面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起门来写稿子)
三、新闻采写学及其特点。
在解放初期,我国还没有形成很完整的关于新闻采写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了新的时代之后,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负两面都可以看出)因此,对新闻采访的研究——即新闻采写学也就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了,今天,在很多大学里,都专门安排有新闻采写课程。我们这里讲的,可能还比较粗浅。在绪论的最后部分,给同学们指出学习新闻采写时应注意的新闻采写学的两个特点。即: 更加注重实践性 有鲜明的政治性
采访的含义、性质、特点和作用
采访的含义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它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是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采访的性质从这个含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新闻现实即是客观对象,新闻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是主观行为,因此,实际上新闻采访的性质就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的活动。
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司法调查、机关调查、创作调查、社会调查)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这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采访的特点。
同:
A、基本功能相同主体对客体的清晰认识
B、工作顺序前期阶段: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和间接材料后期阶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C、工作方法 全体访问、群体访问、参阅资料、蹲点等。
异:
A、新闻性(即新闻采访的目的)司法调查:求证 创作调查:体验 机关调查:政策性新闻采访:目的是为了获取新闻
B、突击性(时间)新闻采访要求时效,速度要快。这使得记者必须具备强烈的时间观念和突击采访的能力。在报社,记者在下午三点钟吃午饭是很正常的,一旦有突发新闻,无论有什么事都得先扔下。如果去的晚了一步,要遭受批评。
C、方法论调查接触面宽广,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信息、各种方法形式,只要法律允许(在国外,为了一条有用的新闻,记者甚至不惜触犯法律)都可纳入采访和使用范围。
如何使新闻言论和地市报联系得更紧密,发挥“旗帜”的作用?
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注意为一些稿件配“编评”,是一种新的尝试。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稿子:它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是正面的,说的是好事,但还存在着欠缺,或者有片面性,这样的稿子,过去我一般是不予采用。给稿子加“编评”,即“编辑评语”,指出问题的关键,弥补稿子的欠缺,这样处理以后,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新闻评论越来越受读者的亲睐,更是各个媒体竞争的活力版块,新闻评论有四个层次,即把众所周知之理讲清;讲出别人想不到之理;讲出的道理有权威,令人信服;有人文情怀,体现社会责任感。写评论,可锻炼写作的思维力和思想性
温州日报记者马玉瑛是谁?
看看这位“大爱精神”的记者到底是何许人也?马玉瑛,温州日报经济新闻部主任,主任记者;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温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看看马玉瑛的英雄事迹,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问出这个“1元的一半”的问题了。但是,我们要质问,为什么一个特别重大的事故,不去问原因,不去究真相,反而求表扬,求肯定,这是为什么?
这是新闻记者的失职和耻辱。用恬不知耻来形容这位记者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她将这个真相追究会变成了歌功颂德会。马玉瑛,怎么跟马屁精的读音这么像呢?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介绍
在温州全面掀起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的热潮中,今天,以温州日报为龙头,由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人杂志社等归入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了。这是我省 首个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组建的地市级报业集团,是温州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市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件大喜事。 新的组合,新的力量,新的使命。温州报业发展的航船将从这里再一次起锚,驶向一个更为光辉灿烂的新征程。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温州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温州都市报的报刊版面
《温州都市报》四开三十二版,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版面亮丽,融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于一体。它面向百姓、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本地外地、国内国际新闻兼容并蓄、一览无余。 经济报道,通世济民,春风化雨,助你成功; 娱乐报道,包罗万象; 体育报道,激情昂扬; 城市专刊,异彩纷呈; 消费新闻、广告信息,尽应家居生活之需。 每天清晨,当这个城市醒来的时候,《温州都市报》早已飞进千家万户,成为这个城市人们首选的新闻早餐。《温州都市报-电子版》在温州侨乡报电子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崭新的面貌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