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哪些皇陵被盗过? 慈禧,乾隆除外
清东陵是清朝的三个皇家陵寝之一,清东陵位于遵化市西北昌瑞山南麓,从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始建孝陵,到1908年菩陀峪建东陵(慈禧陵)全工告竣。历时近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在这期间,先后建起了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在这15座陵寝中埋葬着5位皇帝。(第一帝顺治,第二帝康熙,第四帝乾隆,第七帝咸丰,第八帝同治),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
顺治的孝陵是清东陵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全陵区以第一帝顺治陵墓——孝陵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两旁。东侧有顺治皇后孝东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侧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园寝,咸丰皇帝的定陵及咸丰皇后的定东陵。此外,在东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大红门外东侧有昭西陵。
清朝乾隆皇帝盗过哪些陵墓
乾隆盗永陵的楠木,孙殿英盗乾隆、慈禧的陵。
乾隆皇帝与民间对明代陵墓的盗毁
十三陵鸟瞰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乾隆和此前的顺治、康熙、雍正等朝的几代帝王陵寝,其中所用的相当一部分木料和石料,是拆毁明代建筑物和明十三陵而得来的。清朝在入关后,就曾下令捣毁、劫掠过明十三陵,并焚烧过明定陵、德陵等陵寝。有实证可考的是,顺治的孝陵木材多用旧料,而旧料来源就是大肆拆毁明代建筑。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就被后人证实是来自西苑明世宗朱厚熄嘉靖年间所建的清馥殿、锦芳亭和翠芳亭,这一殿二亭所在位置,正是明世宗做道场的地方,大殿前原建有丹馨门和绵芳、翠芳二亭。清初在兴建顺治孝陵时,将清馥殿及二亭拆除,不但将其楠木材料用来兴建孝陵,就连天花板也拿到孝陵使用了。此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陵寝,都相继拆毁了大量明代建筑,乾隆还以修复十三陵的名义,将定陵由大改小,偷梁换柱,把上等的木料和石料拿来建造了自己在遵化的裕陵。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乾隆置皇体颜面于不顾,以天子之尊,一意孤行,给后世留下一段皇帝盗木的丑闻。
乾隆皇帝画像
明十三陵中的永陵,是明嘉靖皇帝的陵寝,其享殿是楠木殿,香气袭人,沁人心脾,蚊蝇不近。它的木架是用昂贵的金丝楠木建成的,不刷漆而光泽油亮,不雕饰而纹路精美。乾隆皇帝在巡视时看中了这些金丝楠木,一心想拆毁楠木殿,将这些楠木用到圆明园中去。文渊阁大学士纪晓岚援引《大清律》上奏道:律例规定挖明坟者死,皇上金口玉言,万民之尊,此举事关国体,干系重大,诚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乾隆读此奏折后一时不敢轻举妄动。但金丝楠木一日不到手,一日不安。思前想后,终于心生一计,于是乾隆明诏下令调集天下能工巧匠,修缮永陵享殿,然后密传旨令,派亲信工匠用偷梁换柱之法,把永陵的楠木撤换下来。这样,乾隆既盗走了金丝楠木,又落了个修缮明陵的美名。
十三陵破败的陵园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盗木的丑闻还是被张扬出去。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自有应付万变的招数。于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给天下人一个说法,乾隆自下诏书把自己“发配”到江南,算是对群臣子民的一个交代,此事从此也就不了了之。
十三陵之定陵
明十三陵之劫,除了陵园建筑,还有地下墓葬。万贵妃是明朝著名的妃嫔,四岁从山东诸城被选入宫,尔后充当孙太后(明成化皇帝朱见深祖母)的宫女。成人之后,被皇太子朱见深看中,二人暗中往来,有了男女私情。朱见深18岁即位时,万氏已是35岁的半老徐娘,由于生来姣艳,且驻颜有术,因此一直受到朱见深的宠爱。万氏恃专宠而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就连堂堂皇后也惧其三分。万氏一生喜欢玩鹰,喜欢鹰啄活物的血腥味,为讨其喜欢,皇帝下诏向全国各地摊派征鹰任务,一时万氏的深宫中处处鹰迹。由于万氏侍奉有方,皇帝竟寻找吴皇后的过错而借机将她废掉,立万氏为皇后。后因群臣竭力劝谏未遂。1466年,万氏因生子而被封为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59岁的万贵妃病死,宪宗朱见深悲痛万分,为她辍朝七日,并打破皇妃不得入葬陵区的常规。在苏山脚下,为她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以慰藉爱妃的在天之灵。这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之的万娘坟。
定陵地下宫殿入口处
由于宪宗专宠万贵妃,给捕鹰、养鹰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痛苦和不安。所以,人们将宪宗所葬的茂陵后面的宝山讥称为“鹰嘴山”。
1923年,当地土匪侯现文领18人对德陵和东井的娘娘坟进行挖掘,由于人少墓大未能成功。事发后,侯现文被抓进监狱,终了一生。1944年秋,长陵园村的程老六拉起百余人的队伍,自称程六爷,占山为王。他重走当年侯现文的老路,在一天深夜,将队伍偷偷拉到万贵妃墓前,开始分头挖掘。经过三个昼夜的刨、挖、凿、炸,终于将墓顶打透,万贵妃的随葬品被抢劫一空。程老六找来6匹马,将金银器物连夜驮到长陵园村进行分赃。当兵的每人分到1两黄金、20颗宝珠,当官的每人分一金罐或相当于一金罐的器物,程老六自然将贵重的宝物独吞。
盗掘后陵寝围墙
盗墓后的第二天,程老六便举行大婚。所用车辆浩浩荡荡,宰杀猪羊无数,其威风与排场为当地百姓所罕见。筵席之上,程老六媳妇头戴从墓中盗出的金顶凤冠,趾高气扬,俨然万贵妃再世,一派皇后气派。
定陵地宫内出土的凤冠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之后,程老六和国民党警备部队发生冲突直至混战,被乱枪打死在附近工部厂村的河套里,其妻妾家产俱被国民党警备部队瓜分一空。乱世逆子,终遭天报应。
继十三陵之后,民国年间开始,明代其他王侯将相/文臣武将的陵墓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掘和毁坏。
十三陵内明末太监王承恩墓
1929年5月,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墓被盗。郑成功父子及妃董氏墓原在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成功孙郑克塽降清,请求迁郑成功父子墓于福建南安其五世祖乐斋公墓地。此次被盗,丢失多少遗物史无记载,郑氏家族也心中无底,遂商定开棺验查。可怜一代英雄九泉之下尚不得安宁。从打开的两具棺椁看,男棺为郑成功棺,开棺得玉带1条,带上嵌大小玉18块,朝服1袭已破烂,仅存绣袍4领,均绣蟠龙。靴一对,已失其底,靴面系黄缎制成,亦绣龙;女棺为董夫人棺,发现有发钗2枝,护心镜1个,龙袍7袭,均折叠整齐,但取出即成飞灰。 郑成功墓园
从验查结果看,盗贼尚有一点良知,没有将随葬之物一扫而空。也许是念及其是民族英雄?亦或是开棺后的良知突然觉醒?也许是许许多多未可知的原因。但盗贼毕竟是盗贼,既盗之,焉有不取之理?既敢英雄头上动土,何存天良地知之说?这桩无头公案,令郑氏家族大惑不解,也给后世留下了难解之谜。
明朝朱元璋有两个嫡子分封在江西,册封在建昌府的名为益王,此地处闽赣要冲。自益端王朱祜宾起,先后世袭了7代8个益王,共有11个王子王孙连同他们的妻妾厚葬在此,成为一个占地1000多亩的郡王墓葬区,还有石人石马护卫,整个墓葬区恢宏气派。
1978年年底,一伙亡命之徒盯上了这块宝地,利用深夜悄悄开挖。他们选中了益王第五个儿子淳河怀喜王朱常油和他的爱妻、妾三人合葬墓。整整两夜未果,第三夜终于打开墓穴。
面对三具完整的干尸,盗贼们一下红了眼。
其内随葬珍品琳琅满目。朱常油头戴金七梁王冠,静静地躺在棺椁中。一伙人急不可耐,劈棺扬尸,将举世罕见的三鹿盘、玉带、金钻、金匾、金帽簪、金花、金头盖、含口金、琥珀、银盘、青瓷瓶等一一取出,拿不出尸体口里含的金子和颈部的饰物,便干脆把头砍下,把口撬开,可惜300多件瑰宝被盗贼一抢而空,被捣碎打烂的珍品无以计数,空荡荡的墓穴中空留三个冤魂的冥冥叹息。
益王墓内出土的青花瓷
1979年,不知哪一个想发横财的家伙,在合江首开挖坟盗墓之先例,从死人口中掏出宝珠,从死人手上捋下镯子、戒指,从死人头上取下耳坠、金簪,偷偷卖给文物贩子,从而一举暴富。红了眼的乡邻自然不甘寂寞,遇坟便挖,遇墓便掘。一时间,合江县境内盗墓成风。先开挖明代官宦之墓,继之发展到新坟也挖,有的墓今天被人挖过,明天又被人盗挖。有的怕别人挖了自己的祖坟,便先行挖之。最后合江县内无一座完整的坟墓。在这场挖坟盗墓闹剧中,不少人大发横财,有的干脆成了专业户,积累了一套丰富的“专业知识”。据说,他们不用挖去坟土,也不用开启棺木,只须用一只钻子、一根钢丝,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墓中的财宝掏得一干二净。有的专业户嫌挖坟盗墓费大力捞小钱,就学着转手倒卖,慢慢转化为文物贩子。专事挖坟盗墓的,叫做“穿山甲”,他们中的少数受雇于幕后老板,称之为雇佣型穿山甲。
合江县被盗明代官宦之墓现场
正是在这种发财梦的驱使下,一个叫望仙乡蕌林村的村庄,在村长的率领下,一千多人浩浩荡荡地开进山去,专门盗墓。结果二千多座古墓被挖开,尸骨遍野、坟窟满山。一时间鬼哭狼嚎,天神共怨。这个村的一个农民,一看这阵势,索性买了鞭炮、猪肉,带着铁锨,跑到自家的祖坟前,焚香、祭祀、叩头,然后祷告说:“祖宗在上!请你饶恕不肖子孙,我要是不来开挖,就得别人来掘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让咱本家人发这份财吧,若有什么金银财宝,给自己总比给外人好啊!”祭祀一阵,哭号一番,于是动手挥锨,开挖自家祖坟。刨开之后,见墓中并无几件值钱的器物,一气之下,将尸体拖出坟外,扔到地下,然后对着尸体狠踹两脚,骂道:“你这个死了不烂的东西!光顾了自己生前享福,咋就不知道给后人留点好东西啊!”言毕,愤然而去。
河南出土的明朝石碑让世人对于李自成有什么新的认识?
李自成作为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者,除了对他最终下场的猜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一直呈现着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认为李自成是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导者,李自成统战十余年,一直重视训练部队,从严管理,而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出身。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虽然后来事态的发展超出了李自成的预料,但也可以看出李自成并非是一个骄奢暴虐的起义者。但另一方面,在历史上记载了一个故事,将李自成描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食人魔”,据明末清初学者彭孙贻在其著作《流寇志》记载,河南连年蝗灾,百姓流离失所,但是当地官员和福王朱常洵不闻不问,福王甚至还加大赋税,导致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李自成攻破洛阳之后,将福王逮捕,并把他剥光洗净,然后又杀了几头鹿,把福王和鹿共同放在一口锅中煮食,美其名曰“福禄宴”,与众将士共同享用。根据这个故事,李自成就被描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食人魔”。正所谓三人成虎,后人根据这段记述,更是把故事描绘的越来越夸张。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据《明史》记载福王朱常洵是''贼迹而执之,遂遇害。'',这里面并没有提到,福王死后遭李自成主食的描述。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河南孟津县文管委在民间征集到了一方墓志铭,根据专家鉴定,这方墓志铭正是来自福王朱常洵。根据墓志铭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的得知,福王朱常洵并非是在逃跑过程中被农民军俘虏。太平天国攻破洛阳城后,朱常洵,挺身而出,大骂反贼,最后被杀身亡。而关于朱常洵尸体的去向,根据墓志铭记载“ 祭葬从优, 一切丧礼视诸藩倍……以崇祯十六年正月初八日, 葬邙山之原”。由此可见,福王被做成“福禄宴”和李自成“食人魔”的说法纯属是以讹传讹。从客观层面来说,李自成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者,但也不可否认他目光短浅,最终导致了起义的失败。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回纥兵要帮唐肃宗收复长安和洛阳?
回纥帮唐肃宗收复长安和洛阳只是一种利益交换。回纥是中亚一个强悍的民族,其素来与唐朝十分友好。自唐太宗起,回纥就频频入朝大唐,唐朝也给予回纥经济上的援助,更是多次将宗室女下嫁给回纥可汗,以增进回纥与大唐间的友谊。同时,回纥人十分敬重郭子仪、仆固怀恩等人。正是鉴于大唐与回纥近百年的“交情”,唐肃宗决定向回纥求援、借兵,希望回纥可以帮助大唐平定叛乱。“交情”不能代表一切,回纥也不能白白出兵,大唐总得拿出些“诚意”。面对着回纥可汗暧昧的态度,唐肃宗知道回纥这是在谋求“好处费”,然而此时的大唐狼烟四起,究竟还有什么筹码能让回纥可汗心动呢。几经思量后,唐肃宗向回纥提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也就是说唐朝只想收复长安、洛阳,至于这两地的百姓、财宝什么回纥想要可以统统拿去。面对着这样的条件,回纥怎能不心动,回纥可汗迅速答案了唐肃宗借兵的请求,出兵帮助唐朝收复了长安。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何借兵回纥洗劫陪都洛阳而誓死保卫京师长安?
因为长安是首都,是李唐宗庙和祖陵所在地。首都是国家根本,是李唐根脉之所系,首都亡即国亡。 洛阳是李唐首都长安的陪都,肃宗没办法,只能舍洛阳保长安。 因为京师长安是大唐国都,洛阳是大唐四个陪都中的一个陪都。誓死保卫国都,抛弃一个陪都,不仅政治上是天经地义的,而且经济上也是合算的。至此后,洛阳一片狼藉,完全成为废墟,陪都的地位一落千丈。如今说李世民是鲜卑的,全是犬戎的后裔、陪都洛阳人。如果大唐当年把国都放在洛阳,犬戎后裔们就不会这么恶意造谣了! 因为长安是大唐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李唐家族的根基所在,京师长安关乎者一个王朝的命脉,而洛阳作为长安的陪都存在,也可以理解为“备胎”,一个国家可以没有陪都,但决不能没有首都,这就是唐肃宗誓死保卫长安而抛弃洛阳的主要原因。 洛阳只是大唐四大陪都之一,皇帝肯定牺牲陪都洛阳而要保护京师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确实是有向回纥借兵,但不是为了洗劫洛阳,而是为了收复两京。 为什么要借兵平叛? 唐肃宗即位以后,吐蕃和回纥都派出使节前来朝拜,并且都 主动请求帮助唐廷平叛。 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况且当时唐肃宗手里有一支劲旅,那就是朔方军。因此唐肃宗 婉拒了两家的“好意” ,赐宴以后就打发他们回去了。 后来,仆固怀恩之子带领一部分朔方军,和叛军发生了遭遇战。由于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在夜色的掩护下,他又逃回了朔方军的军营。仆固怀恩为了严肃军纪,将亲儿子军法从事,朔方军因此军心大振,在后来的战斗中力挫叛军锐气,扳回一局。 唐肃宗是仓促即位的,这件事并没有事先通知唐玄宗,唐玄宗逃到四川以后,还在遥控指挥全国平叛。当他听说唐肃宗已经即位的时候,内心非常的不爽,但已然成为事实,自己也不好说什么,毕竟 唐肃宗在一线,将士们都投奔了新皇。 心有不甘的唐玄宗,退位是附加有条件的。他昭告天下, 所有事情都由新皇裁决,但是重要的事情要报告自己知道,直到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以后,自己才完全退出, 这就意味着唐肃宗要坐稳皇位,必须用收复两京来证明自己。 两京有叛军重兵把守,收复谈何容易? 朔方军先败后胜,也让唐肃宗显得信心不足,为了增加胜算,他必须要借助外援。 因此,唐肃宗分别向西域诸国和回纥派出使节,向他们借兵。 洗劫洛阳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唐廷向回纥借到了四千骑兵,加上朔方军,唐廷的战斗力骤然提高,打得叛军没有还手之力。 郭子仪见回纥兵好用,为了快速收复两京,他建议唐肃宗继续向回纥借兵。 最终这个数量从四千增加至两万,加码就要加价,回纥人见唐廷如此依赖自己,也坐地起价,趁火打劫。由于是仓皇出逃,府库都在叛军手里。唐肃宗拿不出太多的钱,就 许给了回纥人合法劫掠的权力。 收复长安以后,回纥人要按照约定进城劫掠,这时候还是皇子的唐代宗就拜倒在回纥叶护的马下,说 如果现在纵兵劫掠,对收复洛阳不利。 洛阳百姓听闻长安百姓的遭遇,一定会倒向叛军,誓死抵抗。还是等收复洛阳,再从长计议。回纥叶护权衡利弊,决定先暂时放弃劫掠。 洛阳收复以后,唐代宗事先派人进驻洛阳,发动百姓以劳军的方式,贡献一些财物给回纥人,再加上朝廷赏赐丰厚,回纥人也就放弃了劫掠。后来洛阳又被叛军史朝义攻陷,再次收复的时候,没能幸免, 洛阳、郑州、开封一带,遭到回纥人,朝廷的神策军和仆固怀恩的朔方军等多方面的劫掠,当地百姓直被抢到以纸为衣。 综上所述, 洛阳的劫难并不是唐肃宗有意为之,既是合法劫掠,那一定是有限度的。 然而回纥人不顾道义,过度贪婪,再加上仆固怀恩御下不严,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断章取义颠倒是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唐肃宗和回纥兵的协议是:回纥出兵帮忙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后),两京的土地人口归唐朝,其他的财物任由回纥兵洗劫。因为在唐朝皇帝眼中两京都是必须要收复,少了哪个政治上都站不住脚! 结果收复长安后,唐肃宗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跪到回纥首领马前哀求:如果抢了长安,洛阳就不好打了,不如先放过长安到洛阳再抢减少军事阻力…回纥首领一听是这个理,就答应修改"协议"了 如果当年借来的回纥兵是从东往西打,相信唐朝皇帝和太子,一定是跪在回纥兵马前,先放过洛阳吧?到长安再抢… 如此丢人现眼不顾廉耻的行为竟然被称为"誓死保卫"X地简直可笑至极!你们还好意思提 如此胡人心态的问题是怎么过审的? 因为隋唐皆有鲜卑血统,虽极力想证明自己是汉人的传承,但点滴做派仍改不了马上民族的思维。由此问题想到了某些西安大才的言论“洛阳是西安的东大门,拱卫西安的统治!”但是他们就没有想过,洛阳以东是哪里?洛阳以东皆为汉人故土!他们到底在防备着谁?在2020年仍然可以将自己排除于汉人之外!可见某些认知是深入骨髓,不可改变的…… 同意,舍车保帅 安史之乱。京城被破,天子逃亡,节度使观望,朝廷无力平叛,像回鹘借兵,双方达成协议就是“收复长安之日,放抢三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鹘”。 回鹘按约出兵,叛军将领安守忠弃城,西京长安收复。回鹘兵按照约定要进长安城放抢三日。唐肃宗以长安为帝都,任由回鹘抢劫,班师回朝如何面对京都百姓。随让广平王李俶出面,李俶说道:“东都洛阳还在伪皇帝安庆绪手中,若放抢长安,则洛阳百姓恐怕会帮助叛军死守洛阳城”。 后双方商议,将放抢西京长安改为放抢东京洛阳。长安虽躲过一劫,洛阳却无辜躺枪。洛阳收复,回鹘进城劫掠。繁华盖世的东都,一百年间一片荒凉。 《旧唐书》记载:“回纥至东京,以贼平,恣行残忍,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及是朝贺,又纵横大辱官吏。”
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兵农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2、全民皆兵制。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若此时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甲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3、征兵制。秦朝、西汉时期的主要兵制。秦朝、西汉全国军队规模都在百万以上,而要保持这么一支大规模的军队,主要靠的就是征兵制。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部分实行募兵制和谪发制。4、谪发制。汉自武帝初年以前,用郡国兵之时多,武帝中年以后,亦多用谪发。此其原因,乃为免得扰动平民起见。其实用罪人为兵的谪发制并不是始于西汉,秦朝二世年间,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秦朝大将章邯亦将骊山徒免刑以击之。5、募兵制。以募兵制完全取代征兵制,形式上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宋朝时实行的募兵制,主要是招募流民、无赖为主,一是扩大军队规模,二是为了社会稳定。扩展资料: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兵源。此外,壮健的罪犯也刺配当兵,特别是充当厢兵。在兵源枯竭的情况下,统治者也往往强行抓夫,给民间造成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中国古代兵制,有什么常识?
中国古代兵制本身就是一门很大学问,根据历史的天空,可以从周开始说起,到汉为止,代表了整个古代兵制的特点。春秋时期,贵族兵西周的兵制无从稽考,后世理想的记载不足为凭。但西周若与其他民族的封建时代没有大的差别,那时一定是所有的贵族(士)男子都当兵,一般平民不当兵,即或当兵也是极少数,并且是处在不重要的地位。根据《国语》记载: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这段简单的记载有一点可以注意,就是工商人没有军事义务,因为只有十五个士乡的人才当兵。这些“士”大概都是世袭的贵族,历来是以战争为主要职务的。这个时期的战争,多少具有一些游戏的性质,只要认怂就行了。也因为如此,才有那么破讲究。如:跑出50步就不再追击,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这种情境放到现在是不可思议的。征兵制和募兵制到了战国时期,传统的贵族政治与贵族社会都被推翻,代兴的是国君的专制政治与贵贱不分、至少在名义上平等的社会。这个时期的战争开始残酷了,以杀人和灭国为目的,但这个时期兵制,相关记载反而不多。战国的死拼局势下当权的人想尽方法去鼓励人民善战,因此战死的特别多,整个家庭绝灭的事例一定也不少;民间自然有厌战的心理发生,故事中士卒的老母不过是我们由古籍中所见的一人而已。但是,从《秦记》可以侧面反应,秦在战国时代行征兵制,大概是无疑问的。情形特别严重时,甚至连童子也上阵。例如长平之战,秦王亲自到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统一六国之后,统治者也因害怕六国之人怀旧,不再举国征兵,估计也只敢用老秦人当兵。对于其他六国之人,甚至收兵天下。当然,到了后期也不得不征用六国之人为伍。特别是戍边之人。到了汉初,在理论上也沿用征兵制。只不过当时力役与军役是同一件事。据董仲舒说: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颜师古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者也。”汉初的兵力极其微弱。楚汉竞争的劳民伤财只能解释这种情形的一部分。征兵制破裂,募兵制当时又没有完全成立,兵制不定,组织一个可用的军队恐怕很不容易。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兵制上各种不健全的办法都发展成熟;所以武功虽盛,却是建在不稳固的基础之上。一般人也不愿意当兵。武帝就开始正式募兵。旧日戍边的制度在人心涣散的局面下极难维持,于是屯田的制度成立。募兵与屯兵仍有时感到不足用,就大批地发囚徒,甚至雇用外族人当兵。一方面由于汉初六十年的养息,一方面由于武帝能牢笼人才,在种种的畸形发展下中国历史上居然有空前绝后纯汉族的大帝国出现。武帝后兵制的发展,一直在退步退步。屯兵的制度仍旧,并且范围日广。宣帝时(公元前73年—前49年)为防止西羌内侵,用赵充国的计策,大量地在西北屯田。然而边疆的屯兵第一代或者还是兵,第二代以下就有变成边地农民的危险,对当兵并无特别的热心。到了昭、宣二帝时,也屡次对外征讨,时常临时募兵。至于像武帝时调发正式军队的例子,现在极其少见。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征兵制的痕迹就无形间消灭净尽。而募兵制容易形成私家军队、以及各种割据势力。因此,才有后面的“岳家军”、“呼家军”这种类型的军队。汉代的问题实际是古代中国的永久问题东汉以下兵的问题总未解决。北朝外族曾实行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木兰辞》里: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花木兰自己却购置装备。在此之后,隋唐百余年也实行半征兵的“府兵制”。这也是汉以后中国自治的唯一盛强时代。二千年来的情形,骨子里都与东汉一样。东晋以下中原陷于外族将近三百年。隋唐的盛期过去之后,由天宝到五代的二百年间是外族第二次扰乱中国的时代。中国常雇用外兵,但外族也常擅自行动。宋虽名为统一,中国本部东北的燕云与西北的河西总未收复,每年与契丹、西夏纳贡,才得苟安。宋的军队中也有番兵,不过地位不像汉唐时那样重要。后来终于不能自保,中原又丧于女真,最后整个的中国亡于蒙古。明代算是把中国本部完全统一,但只有太祖、成祖的极短期间有应付外敌的能力。此后二百余年间几乎时时刻刻在勉强支持着应付外侮的进袭。受日本的一度威胁之后,不久就亡于满洲。道光以下满汉并衰,中国又感到有被西洋吞并的危险。自己的力量不足,清末以下就又借外力,不过方式随着时代略有变化。现在借的不是外兵,而是外国的军器军火与军事顾问。正如历代靠番兵不足抵抗外番,西洋的军器军火与军事顾问也不足以抵抗西洋或彻底西洋化的国家。二千年来中国总是一部或全部受外族统治,或苟且自主而须忍受深厚的外侮;完全自立又能抵抗外族甚至能克服外族乃是极少见的例外。这种长期积弱局面的原因或者很复杂,但最少由外表看来,东汉以下永未解决的兵的问题是主要的原因。人类历史上的政治集团,无论大小,不为刀俎,必为鱼肉;若要两种都不做,是办不到的事。东汉以下的中国不能做刀俎,当然也不愿做鱼肉;但实际大半的时候总是任人宰割。
把用文言文怎么说
1. 为什么用文言文怎么说 为什么的文言文是:为何。 主要取决于“何”的解释, “何”是疑问代词,只要解释为:什么;为什么;哪样,怎样;发表反问。 举例说明 1、《史记·晋世家》:“ 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 译文:楚将得臣很生气,攻打晋军,晋军后退,军官问道:“为什么退兵?” 2、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冤家为何近日精神直恁的消磨.” 译文:冤家问什么近日精神竟然如此消磨。 3、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 译文:为什么把皇家的命令视若无用之物。 扩展资料 一、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何,儋也。从人,可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何,挑担。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可”作声旁。 二、相关词汇解释 1、何故[hé gù] 为什么;什么原因:他何故至今未到? 2、何止[hé zhǐ]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这个风景区方圆何止十里。 3、何不[hé bù]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意思跟“为什么不”相同:既然有事,何不早说? 4、何如[hé rú] 疑问代词。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 5、何必[hé bì] 副词。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事情没有必要或不一定必要。多用于反问句:发动大家做嘛,你何必一个人忙呢?
把的文言文怎么说
1.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 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同为平叛功臣,为什么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仅封候?
个人认为,主要是郭子仪建功立业的方式和对唐朝的局势的影响力和曾国藩是有很大区别的。郭子仪的再造大唐,是多次的。因此,郭子仪“封王”还不是鼎峰,鼎峰是“尚父”,纵观历史,有几人得过此称号?而且又是善终的。曾国藩在清朝力挽狂澜,却主要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后来虽然身居高位,但再也没有类似大功,自然止步封侯。另外,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带兵平叛,克复两京等等,都在朝廷的军事体系之下完成的,当中也带领过回纥援兵。因此,郭子仪不但在本朝的军事体系内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回纥,吐蕃军内,也拥有极高的口碑。这些资本,是曾国藩不曾拥有的。为何?太平天国时期,满洲八旗早就不堪了,绿营兵的战斗力很有限。于是,半私人武装,各地团练开始崛起,湘军就是如此。这些军队说到底都是忠于个人,军饷也属于自筹,半游离于朝廷之外的组织。曾国藩正是依靠这样的武装发迹起来。因此,他在朝廷的影响力自然不如郭子仪这样依靠朝廷制度成长起来的元勋。也正是因为如此,郭子仪的威望和功劳,不止一次的克复长安,挽救大唐。当郭子仪和众官军收复两京时,已经功封“司徒,代国公”了。等洛阳再被史思明攻打而失守,唐肃宗再度启用郭子仪,此时郭子仪已经封“汾阳郡王”。“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并非度过“危险期”,因为唐朝的混乱已经暴露在了“外族”的眼中了。由于“平叛功臣”朴固怀恩勾结回纥和吐蕃反叛,长安再度被攻破,当时的唐代宗出逃,皇都落入吐蕃手里。还是郭子仪,由于被朝廷猜忌,只带30骑赶来长安周边,凭借个人威望,劝退回纥兵,集合周边的军队,收复长安。郭子仪因功被授予“铁卷”,入凌烟阁。随后,郭子仪又主要对付吐蕃的入侵,并多次打败吐蕃。唐德宗继位后,郭子仪进封太尉,赐号“尚父”,也就是皇帝“干爹”。这还不是鼎峰,以郭子仪的功劳,皇帝甚至要“违制”来奖赏他。比如,郭子仪曾经被任命“尚书令”,尚书令一职在有唐一代,只有李世民担任过,因此后世要“避讳”,而且这里也有抑制权力过大的“尚书省”的意味。郭子仪深知这点,因此坚持辞去“尚书令”一职。郭子仪去世后,皇帝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所以说,郭子仪封王一点也不稀奇,封建王朝以来,郭子仪本身就是功高震主,又能在“身前身后”,全身而退的代表,也是封建时代里,人臣的一座丰碑。
同为平叛功臣,为什么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仅封候?
郭子仪和曾国藩这两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都很有分量,当时的朝廷也给予他们很多的褒奖。郭子仪封王而曾国藩封侯,这里面的因素比较多,但追究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一、郭子仪功劳大我们来看看郭子仪的功劳:平定安史之乱、克复两京、抵御吐蕃入侵、说服回纥叛乱等等。每件事都做得完美,即使是山穷水尽,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也能扭转乾坤。而曾国藩再辛苦地平定了太平天国后,继而在平定捻军之乱的时候力不从心。并没有全功。二、郭子仪高大漂亮有才,虽然两个人的情商都高。现在是个颜值的年代,其他年代又何尝不是?郭子仪是能文能武且高大漂亮。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喜爱和称颂。而曾国藩文可能胜过郭子仪,但是其他容貌和健康上讲究差郭子仪很多。吃亏在颜值了。三、郭子仪的权力远远大于曾国藩。郭子仪的权力大,辅佐多为皇帝,执掌军队大权。曾国藩所掌握的湘军却只是一只地方武装,另有绿营、八旗、淮军等等兵力的制约。四、郭子仪忠诚,而且表现在时间的长河里。郭子仪几起几落,但忠心不改,曾有公主被郭子仪的驸马儿子骂回家,因为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我父亲不高兴一样换。 皇帝也没有生气而对公主说他说的是实情,郭子仪带儿子请罪。这点曾国藩就不具备机会。五、郭子仪对上忠诚,对下爱护。郭子仪对上忠诚,对下爱护,自己不自私。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爱戴。曾国藩因为上有猜忌,下有各种利益需要平衡,乃至于解散湘勇。吃了哑巴亏。六、郭子仪与皇室有姻亲关系皇帝把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这点曾国藩也比不上。七、郭子仪出身好郭子仪出身好,曾国藩是汉人,在满清政权里受到歧视。八、郭子仪长寿郭子仪长寿85岁,因而能得到更多的褒奖。曾国藩没有郭子仪那么健康长寿,也吃亏了。还有很多因素,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唐是个开放的朝代,人能尽其才,满清是个极端禁锢的朝代,所有臣子都是奴才。这个是不能比拟的。曾国藩是当代难得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个半人的圣者。我们没有必要在爵位上参详高低。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罢了。
黄巾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下面是我分享的黄巾起义的影响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黄巾起义对历史的重大影响
由于东汉末年的朝廷腐败,战事不断,加上灾荒使得国家日益衰弱,民不聊生。巨鹿人张角看到了机会,认为这时候能够推翻汉朝自立为帝。所以张角聚集了数十万众人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但是短短九个月就被朝廷和地方的豪强镇压了。虽然昙花一现的黄巾军起义失败了,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汉室朝廷惊讶于早期黄巾军的攻势之猛烈,所以一时间下放了很多军权到地方,为了快速平叛战事。虽然这样能够阻止黄巾军的蔓延和东汉的灭亡,但是这却导致了地方的 军事 实力做大,结果就是地方超过了中央,这就会再现西汉时期的地方队中央发难的情况。事实上,那些存在野心的将领官员们就借着强大的兵力割据地方,进而同周边的势力进行混战。这就成了比黄巾军起义时更大的混乱,也为后来 三国 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还有就是这次的黄巾军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农民起义,它有别于前两次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和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拥有周密的计划,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而且目标也很明确,起义过程中也有自己的 口号 凝聚士气。这表明这时候的农民起义更加缜密,对地主阶级的攻势也更大了。但是因为没有长远的战略目光,起义的时候各地军队各自为战缺乏配合,选择自己的弱项攻城战来与政府军消耗,这些都导致了它最后的的失败。所以这些教训也为后世的几次农民起义所吸取,故而李自成和太平天国的起义对当时的政府造成的压力是极大的。
黄巾起义介绍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内部官宦外戚争斗不休,外部又是战事不断,繁重的赋税和兵役造假上连年的旱灾导致收入甚微,百姓是困苦不堪。在一道道重压之下,百姓的忍耐快达到一个顶峰,对当下的汉室朝廷已经失去了信任。就在这时,巨鹿人张角开始以宗教思想为工具,大肆蛊惑人心,最终聚集了万众的人民。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 大吉”的口号下,开始了对汉室的起义,因为起义军每个人都戴有黄色头巾,所以叫做黄巾起义。
汉灵帝光合七年(公元184年),这是一个甲子年,张角在多年的密谋下,打算于三月开始起义,并且联合好了在洛阳的内应。但是二月就被叛徒唐周出卖了消息,洛阳的内应马元义等人被捕,遭车裂而亡。无奈之下,张角提前一个月仓促地发动了起义,全国各地也是纷纷响应。由于事发突然,一开始黄巾起义发展很是顺利,黄巾军对城池的攻占是势如破竹。但是起义后不久,这些原本的农民起义军就失去了他们的初衷,开始大肆烧杀抢掠,屠戮同是农民的百姓,已然成了匪盗。
朝廷见黄巾起义发展如此迅速,慌忙在洛阳附近部署了重兵防卫。又派遣大量的官兵到各个地方进行镇压,并且号召诸多义军参与对黄巾贼镇压。经过数月的战斗,虽然早先朝廷方面的军队屡受挫败,但是后来开始一步步紧逼起义军了。朱儁率领的军队斩杀了义军将领赵宏,后有设计引诱敌军出城,终被斩杀殆尽。十一月,汉军斩杀孙夏,自此黄巾军解散,张角也被戮尸。
黄巾军起义在历经九个月被平息,虽然后面也有残余的势力起事,但是也不成气候了。不过由于中央下放了过多的军权到地方,为以后军阀格局地方混战埋下了隐患。
黄巾起义是好是坏
历史上的黄巾军起义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那个民不聊生,官吏贪污腐败,朝廷 政治 黑暗的年代。起义的领导人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经过了十几年的准备,虽然起义过程只有短短的九个月,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东汉史上任何一个战争都无法比拟的。然而起义到后来军队烧杀抢掠,与其早先的宗旨已经相违背,所以有人说其到后来就是纯粹的民间造反,是匪盗的杀戮,才会对他们有“黄巾贼”的称呼。
事实上,凡事都有两面性,黄巾起义也不例外。从它对当时无辜百姓们,或者那些原本置身事外的富豪、士家的掠杀来说,后期的黄巾军的确成了一帮盗匪之徒。因为组成这些军队的原本就是些普通的穷苦农民,当他们面临着金银财宝时,就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显露出军队纪律涣散的弊病来,因而出现了无差别的攻击。判定一个人是好是坏,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他是不是杀人了,你无端杀人或者为了钱财为了一己私利杀人就是坏人,这么看来黄巾起义真的就成了一帮匪徒们的造反,是对社会的大害虫。
不过当视野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看黄巾起义,那它就成了促进社会前进,帮组更为广大的百姓摆脱腐朽黑暗政治的一大功臣了。因为正是有了黄巾起义的存在,才撼动了东汉腐朽的统治根基,才让各地的诸侯豪强有了脱离中央的实力,才奠定了后来三国格局形成的基础,才为中国的再一次统一稳定埋下了伏笔。从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它也为后世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 和教训。
黄巾起义最后死的是谁
公元184年的东汉朝廷,在宦官外戚的专权之下,政治黑暗,社会腐败,加上连年的灾害,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国家如此,上不顾百姓安危,逼得百姓最后在张角的带领下发动了对汉室朝廷的起义叛乱。因为起义的军队每个人都头盖黄色头巾,所以称为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原本是定在这一年的三月份,各州郡一同发动,但是被叛徒唐周出卖,消息走漏,洛阳的起义就此被扼杀在摇篮中。这让张角不得不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就发动了这场起义。由于事先有所准备,所以在英勇善战的张角三兄弟带领下,起义军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但是在攻城后的黄巾军占据城池,各自为战,这为后来黄巾军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在取得了最初的胜利后,黄巾军迎来了汉军主力的反击战,于是被一步步逼退、刘月,张角撤退到了广宗,同汉军的卢植对峙。不久张角病死,他是黄巾军里去世的最为重要的领导人。张角死后,接任他率领黄巾军的是他的两兄弟张宝和张梁。八月,张梁在广宗被皇甫嵩击杀。十一月,最后的首领张宝也在曲阳战死。自此黄巾起义基本上被镇压,虽然后续的还有一些残余的部队作乱,但是已经掀不起风浪了。
黄巾军在起义过程中,它的三位主要领导人要么病死,要么战死,首脑级别的将领人物也大都被斩杀。但是战争中,被夺去生命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千千万万的士兵,还有无辜百姓们的生命。
猜你感 兴趣 :
1. 黄巾起义发生在哪一年口号是什么
2. 黄巾起义的结果有哪些
3. 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4.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5. 黄巾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6. 黄巾起义最后死的是谁
盘点黄巾起义的影响有哪些?
“黄巾起义”是第一次依托宗教的农民运动,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推动历史进程和后世借鉴意义,下面详细来说说说“黄巾起义”的深远影响。第一是:推动历史进程。在“黄巾起义”的初期阶段中,农民起义军队开战迅速,波及的面积广泛,相比较朝廷方面的力量,就显得抵抗力量非常的薄弱了,朝廷在面对这种压力的之下,想要通过其他方面的力量,进行对抗起义军队,其中就鼓励贵族方面,让其组织地方武装力量,分头镇压农民起义,这种做法刚开始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暂时且不同程度的压制了起义军的力量。通过以上的方式,贵族方面军队在仅仅九个月时间,就将起义军主力对于消灭掉了,剩余其残留余部队显然是已不足为患的。真是因为这种原因,各个地方武装力量通过压制起义军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扩张及势力的扩大。这些武装力量在壮大之后,显然不想当小弟,互相征战,直到最后三国鼎立,东汉灭亡!在这方面,“黄巾起义”的起义军,显然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直接推动作用,让更多的武装力量不断的统一,形成了一定的综合势力。第二,后世借鉴意义重大。黄巾起义的方式与陈胜吴广起义,还有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不同。不同的地方有几个点:第一个是“黄巾起义”整体组织是比较缜密的:第二是,黄巾起义是一个有计划、有充足的准备、有明确的目标的计划性质的起义。虽然,黄巾起义的结果是失败了,但是,导致失败具有诸多的因素,也是为后辈们总结了很多的有用经验,后期的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均有所借鉴,并给予统治集团以沉重的打击。
一览无余同义词
问题一:一览无余同义词 一览无余近义词:
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一望无垠,一览而尽
一览无余
[拼音] [yī lǎn wú yú]
[释义] 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这十行俱下的眼睛;看那一览无余的诗文。”
问题二:一览无余近义词 一览无余近义词:
尽收眼底,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基本释义
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问题三:一览表的近义词 一览表
一列表
问题四:一目了然的同义词 一目了然近义词:
了如指掌,一览无余,有目共睹,一清二楚,众所周知,一望而知,一览了然,了然于目,映入眼帘,炳如观火
问题五:一目了然的同义词有哪些 一目了然的近义词 :
洞若观火、
一望而知、
了若指掌、
一览了然、
不言而喻、
一览无遗、
众所周知、炳如观火、
有目共睹、
映入眼帘、
了然于目、
了如指掌、
一清二楚、
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