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服饰有哪些特点?
引言:明朝官服跟其他朝代差别是非常大,从唐宋时期,朝服颜色都成了分辨官员品级唯一形式。而且他们在官帽和官靴上面也有了明显的特征。有网友就提出疑问,那么在明朝,他们官员服饰到底都有哪些特点呢?一、明朝朝服是什么?明朝朝服最主要就是有一种麒麟袍,它特点就是衣襟比较大,然后领子是斜的,在袖口地方比较宽松。对于所有朝服来讲,麒麟袍是非常华丽,而且所绣花纹除了在胸前以及后背两处地方之外,在肩和上端和腰下也有花纹。还有一种就是官员平日办公穿的衣服,它的特点就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然后腰间束带这是大家也比较常见。二、明朝祭服是什么?所谓的祭服也就是指在祭祀时所用的礼服,在明代的时候,朱元璋认为古制太过于繁琐,所以他只允许在祭天帝和宗庙大礼中采用比较隆重衣服,其余小祭祀一概都不用。官员有其各自服装,比如说像青衣、梁冠。所以在明朝的时候,官员衣服具有很明显的特征,每一个不同的衣服都代表着不同的方法做事。比如说他们上朝都会穿着朝服,而下朝都会穿着办公的衣服。三、明朝赐服有什么特点?所谓赐服就是皇帝赏赐一种服饰,而对于这种赏赐皇帝比较随意没有限制。有时是想给功劳比较大的臣子,也有是赏给皇亲贵族,还有一些太监外国使节。特点主要是由莽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这些都是不同种类构成这样服装。明朝的服饰种类多样,而且特点都不一样,所以说在明朝服饰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特征。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种类的衣服,就能想到明朝是一个怎样的盛世。
[create_time]2021-09-24 19:49:54[/create_time]2021-10-09 14:51:04[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1[alue_good]牢问佛Y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377de5.WrxO6kiLa1KB9mOEkrd6zQ.jpg?time=42&tieba_portrait_time=42[avatar]TA获得超过106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12[view_count]西安历史的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create_time]2019-11-16 23:46:06[/create_time]2013-08-09 14:26:43[finished_time]17[reply_count]439[alue_good]小吴学姐在线解答[uname]https://wy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e22c9e5c09d5ad6eddc4381b[avatar]学生[slogan]生活常识我知晓,多知道一些总是好的[intro]210492[view_count]明朝服装特点
大明王朝,是中国市民气息最浓厚的一个朝代。从现今流传的明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到明代的服饰文化也达到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下,中国古代女子的美容,十分强调含蓄,重视内在修养,“浓纤得衷,修短合度”一直成为美容的典范。明代虽然审美观已较为宽泛,但中和、适度的美还是最受推崇。在体型上,“丰肉微骨”再次受到重视。明代开始,扣子大量运用,材质有金属、玉石等。有扣的对襟长衫,是明代妇女的常服。汉服演变图另一女子常服,上着大襟短袄,下穿马面裙,裙身中间有一宽条,类似“蔽膝”的演变,腰部多加细褶,后来褶子越来越多。汉服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带结。但是,扣了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普及。纽扣,并非源自明代,从元蒙时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就有钉纽扣的形式,纽扣应当源自中国少数民族,明代开始流行。明代女服,与唐代相比,衣裙比例明显倒置,。由于明代中后期,气候变冷,一年中寒冷的时间比较长,于是上衣逐渐变长至膝盖,裙子也不可能再束于上衣之外,而是被上衣遮盖,此即“袄裙”。明代汉服的中衣,还有一种类似今天的立领,由扣子扣住。明代女子的妆容,一改唐代那种上翘羽毛状的眉形,转而推崇细长弯月状的翠眉,化妆在精细上着眼,强调“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眉黛烟青”。
[create_time]2020-12-15 17:06:47[/create_time]2020-12-29 13:50:1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love彩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33cbb68.yO-yLWlDRbT00nJhQWR0Fw.jpg?time=5476&tieba_portrait_time=5476[avatar]TA获得超过940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223[view_count]
大明衣冠的详细内容
皇帝冕服衮冕凡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则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冕:以皁(俗作皂,黑色)纱为之。綖版(yan~ 冕顶部的方形桐木板)宽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永乐三年定)。冠上有覆(覆裱织物),玄表朱里(表为黑素缎,里为红素缎)。前後各有十二旒(玉珠串),贯五采玉珠十二(每旒五色玉珠十二颗),赤白青黄黑(玉珠五色)相次(嘉靖年间改为七采)。綖版下以玉珩(承托綖板的玉条)维冠。玉簪导(簪首为四方形,玉簪自冠左侧插入),贯纽(玉簪的插孔),纽与冠武(冠体)并系缨处(穿缨的孔)皆饰以金。朱缨,青纩(kuang 悬充耳的丝绳)充耳,缀以玉珠二(充耳两条,两边各一,每条用玉珠两颗)。衮服:用十二章(图案)。玄衣六章(嘉靖制度)--日月在肩(右白月左红日),星(五颗星横排)、山(在五星下方)在後。龙、华虫(形似雉鸡,踏云,每袖三只)在两袖。长不掩裳之六章(嘉靖制度,衣长不掩盖下裳的图案)。裳黄色(嘉靖制度),绣六章,分作四行(左右各两行不同图案)--火、宗彝(形似杯,一只图案为虎,一只为猴)、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中单:素纱为之,青缘领,织黻文十二(在领缘织黻纹十二)。蔽膝:随裳色(定陵出土是红罗蔽膝,今从实物),罗为之。上绣龙一,下绣火三,本色缘,有紃(xun 五彩绦)施於缝中。大带:素(白色)表朱里,在腰及垂皆有綼(缘边),上綼以朱(红色),下綼以绿,纽约用素组(出土实物用色与记载不同,今从实物用黄)。革带:前用玉,其後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嘉靖制度,还需考证,今仍按传统系法,革带后画玉)。圭:白玉为之,长尺二寸,剡(yǎn 尖锐)其上,下以黄绮约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黄绮囊,藉以黄锦。玉佩二(左右各一串),其上金钩二。有二小绶,六采,以副之(在玉佩之下),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纁质。小绶三(这个小绶是指悬挂绶环的织物带,不是副玉佩的小绶),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xi)、黄绦缘、玄缨结皮弁服凡朔朢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则服皮弁服。嘉靖间令祭太岁山川等神皆服。皮弁:用黑纱冒(覆裱)之,前後各十二缝。其中各缀五采玉十二。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玉簪,朱紘缨,玉以赤白青黄黑相次。玉圭:长如冕服之圭,有脊并双植文,剡其上,黄绮约其下,及有韬,金龙文。绛纱袍(全素无纹样):本色领、褾(袖口)、襈(衣襟侧边)、裾(衣襟底边)。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但不织章数。中单:以素纱为之,如深衣制,红领褾襈裾,领织黻(fú)文十三。蔽膝(无纹样):随裳色,本色缘,有紃。玉佩、大带、大绶、袜、舄、俱如冕服内制。
[create_time]2016-05-28 06:11:09[/create_time]2016-06-10 02:54: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霖皙ゝ586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126d5dc.W1ffPG2Jyv8jqakbznFIIA.jpg?time=3685&tieba_portrait_time=368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8[view_count]对汉服复兴有什么看法?
对汉服复兴的看法:汉服复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扬,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汉服的复兴是我国国力全面提高的体现之一,也和国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觉醒有直接关联。如果是群众自发的汉服流行,确实体现了国人的自信。但有意识、有组织地推行“汉服运动”体现的不是自信,而是对自信的追求。汉服的复兴跟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原理,汉唐盛世是中华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我们要把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给世界。既然是绝对意义上的日常用品,服装必须尽可能满足三个条件:美观、舒适、实用。古代文化都是精华并不是所有的古代文化都是精华,值得我们挖掘和发扬,也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古董,老的只有摆放那里,只能被参观回忆。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应该值得大力提倡的。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也从来不缺粉丝,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服穿戴起来不如现代服饰方便,所以它只是适合在一定的场合穿戴,并且依照每个人习惯的不同,喜欢就穿穿,不喜欢不穿也没什么。穿着汉服的人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美丽的形体,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认识到这种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在举手投足之间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create_time]2021-12-16 11:17:48[/create_time]2021-12-22 18:40: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幸运的我是魔鬼[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fda7be3.QAAptFjSR9zVH-OezJL7rQ.jpg?time=4396&tieba_portrait_time=4396[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84[view_count]现在流通的汉服,真的是古代普通民众的日常服饰吗?
当下流通的汉服,其实并不是古代普通民众的日常服饰。其实汉服只是一个统称,中国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服饰特点,从夏朝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种不同的服饰了,秦朝的服饰是是一个风格,,而隋朝的服饰也有一个风格,唐朝的服饰也有一个风格,所以笼统上来说汉服它其实是属于各个朝代各种各样的汉族服饰的总称,而对于汉服我们普及度高了,才能更好的让大家了解民族文化,然后带动大家能更好的进行推广,深挖民族文化。汉服断代已久,除了专门研究服饰考古的专家,恐怕没有几个人了解其真正的样子。而且即便是专家,因为古代服装的原料多为天然纤维,历经千年也几乎没有实物传世(完整保存至今的恐怕只有孔府旧藏了),所以只能靠画像,雕塑,以及文献描写等进行还原,一些细节的东西已经永远不可考了。但这是否说明当代的“汉服”都是想象的成果呢?也不是。汉服运动自兴起以来,一直有一大批热心考据的积极分子,虽然他们不是专家,但是对于历史原貌的考证却一丝不苟,甚至会因为某款汉服的形制互相激烈辩论。所以现代汉服虽然细节上或许与古代原貌有所差异,但大体形制是靠谱的。不过,另一方面,随着汉服的不断推广,良莠不齐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许多完全靠一腔热情自制的“汉服”,以及各大影楼、古镇为了拉生意,把那些劣质表演服也称为“汉服”,导致原本就对汉服不熟悉的群众感到更加混乱。网络上经常会有汉服时装秀的表演,虽与实际相差甚远,但这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纪念。
[create_time]2022-02-15 19:03:04[/create_time]2022-03-02 18:40:19[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alue_good]兴熙吉他[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125563402,2524721353&fm=3012&app=3012&autime=1689377462&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07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29[view_count]想要办一场汉式婚礼,有没有朋友知道流程是怎样的呢?
虽然说现在很多人举行婚礼都是采用西式流程举行婚礼,但是现在还是有非常多的人喜欢汉式婚礼的,并且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中国文化里面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举办汉式婚礼。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5000历史的文化大国,中国的文化也辐射了周边的国家及世界。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了中国的汉式的婚礼流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婚礼流程里面的具体事项。一、首先是新人入场行拱手礼汉式婚礼在入场的时候都是非常的隆重的,先是由成对的侍女入场,侍女手里面要提着红色的灯笼,新人在紧随其后入场,然后再行拱手礼。在举行拱手里的时候,新郎的手是左上右下新娘正好和他相反,给宾客敬礼以后也需要相互鞠躬。二、父母赐酒嘱咐新人结婚时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所以在汉式的婚礼上就是要向父母进行敬礼,然后让父母在吃酒的时候会给新人一些嘱托,同时也会给新人准备一些礼物,代表对于新人的喜爱和认可。三、清洗手脸我们在举办汉式婚礼,除了新郎需要拿干净的水来清洗自己的脸和手,代表了除旧迎新的一个意思,新娘因为脸上有妆,所以只用擦手就可以了,双方在清洗完毕以后就代表着新生活的开始,对于夫妻生活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四、共同吃苦新人需要在汉式婚礼上一起吃一种动物的肉,这个仪式就代表着两个人正式成为一个家人。从此以后需要共同去承担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也代表了对婚姻的祝福,能够保佑我们爱情的长久稳固。五、一起喝酒结婚就代表着两个人是一家人呢,所以一起喝酒也是汉式婚礼里面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这个环节就代表着两个人的融合,从此成为一家人。六、红缨缠发永不分离新郎需要把新娘头上的红缨拿下来,然后两个人的头发绑在一起并且存放起来,这种做法可以让两个人的婚姻更加的稳定,也代表了白头到老。七、行对拜礼,结束婚礼这是婚礼里面最后一个流程,就是夫妻对拜,两个人要一起拜天地拜高堂,然后再夫妻对拜,表示对于宾客的感谢和对婚姻的祝愿。
[create_time]2022-07-23 10:26:35[/create_time]2022-08-07 10:12:31[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兰难谈娱乐[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804849264,531907880&fm=3012&app=3012&autime=168685144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86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汉式婚礼内容?
共牢而食 合卺而饮——山西艺翔汉服婚礼流程案
汉服婚礼特点:观礼者虽多,且无乐,却不喧哗。气氛十分安静、庄重。
婚服是作为婚礼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婚礼是“礼之本”。《昏义》曰:“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新人结发为婚。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正是要体现夫妇一体、彼此亲爱的意思。
婚礼的核心,就在“共牢而食、合卺而饮”。
在背景前设置几案。
典礼前着汉服
婚服出炉、华美、隆重。从一重穿起,二重、三重……直至五重。穿衣的过程,使新夫新妇有时间有氛围去调整心情,以虔诚之心面对婚约。
华服升天华美开场
古时汉代婚礼简约庄重,由《士昏礼》可知,先秦前后,婚礼相当简朴,不仅成婚的菜肴仅数品,而且没有庆贺和举乐的仪节。但此处艺翔婚礼策划师的设计为了结合现代婚礼风格,设计稍显隆重的开场乐曲,配合赞辞播放,更显古韵丰满。
赞者诵赞辞
赞者起身诵赞辞:
兹尔新婚 / 有宴来宾 / 咸集致贺 / 恭祝连理
赞曰:
惟天地以辟
万物滋养于斯
日受其精
月润其华
天理之奥含于其中
人以婚姻定其礼
三牢而食
合卺共饮
自礼行时
连理成
比翼具
虽万难千险而誓与共患
纵病苦荣华而誓不与弃
仰如高山哉
其爱之永恒
浩如苍穹哉
其情之万代
相敬如宾
各尽其礼
家合事兴
不变不易
天长地久
为尔佳缘
特为赞颂
侍奉者仪仗队入场
古时需要在仪式区跽坐,结合婚礼婚俗演变,艺翔婚礼策划师建议T台两侧站立即可。
新夫新妇汉服出场
新夫、新妇着汉式婚礼服携手而来,隔几案相对跽坐。两伴娘作为侍者随其后,跽坐在夫妇斜侧方。
共牢而食
新夫新妇开始行“共牢而食、合卺而饮”之礼。
几案上设三品荤菜。这些荤菜即称为“牢”。古汉人食俗,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人均一份。所以,新夫妇席前,主食黍shu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zu、醢hai、湆qi均各一份。但婚礼特殊。荤菜仅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夫、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
侍者为夫妇夹一菜,夫妇尝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尝遍。每菜尝一口而已,新婚第一餐简朴,进食有仪式性,真正进食很少。接着,侍者为夫妇斟酒,夫妇并不饮用,漱口之后即吐出。
古人饭后要“酳yin”,就是以酒漱口,既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称“三酳”。婚礼中三酳的酒器,前两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卺。所谓卺,就是将匏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称为“合卺而饮”。
由《士昏礼》可知,先秦婚礼相当简朴,不仅成婚的菜肴仅数品,而且没有庆贺和举乐的仪节,与今日竞奢斗富的婚礼相比,反差鲜明。《礼记·郊特牲》说:“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即便如此,我们仍准备了古乐作为背景,共牢合卺是无声的仪式。
仪式毕,新夫新妇互行揖礼
赞诵“天长地久,为尔佳缘”。
古汉人看待婚礼,如同看待国家间歃血为盟、看待兄弟间结拜为盟,男女夫妇的婚约,本质在于盟誓。而盟誓本身含有永恒性。所以说“山盟海誓”。破坏这种应当永恒的约定,要受到起码是道义的惩罚,因此盟誓有咒语的性质。婚约亦然。而古汉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万物,乃是天阳、地阴所化生。男女则是社会的阴阳两极,是人类的渊源,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正因为看到了婚约的哲学本质,古汉人的婚礼不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以恭谨、庄严的心来对待。
[create_time]2016-09-13 01:46:46[/create_time]2012-08-13 09:59:02[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7[alue_good]百度网友cdae1b0a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8d33de4.RGGOFsTvs7yRyN9guRVGrQ.jpg?time=3081&tieba_portrait_time=3081[avatar]TA获得超过46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66[view_count]
古代的大臣上朝为什么还要戴帽子,有什么作用?
古代大臣所佩戴的帽子,不仅象征着身份,还可以起到禁止官员在大堂上私下讨论以及打瞌睡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为你细细讲解。大臣们所带的帽子被称为乌纱帽,这其实就相当于是身份的象征,一直在明朝时期,乌纱帽才真正算是官员的标配,每当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要带着乌纱帽前去觐见皇帝,并且每个等级的大臣所佩戴的帽子各有不同。乌纱帽有肃静朝堂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知道古代的作息时间和我们现在很不一样,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点都不夸张,那些皇帝上早朝的时间可能是现在的五六点,而在这个时间上朝,自然会有一些大臣还没有睡醒,一直在打瞌睡,而乌纱帽的设计就正好让皇帝特别容易发现打瞌睡的大臣,因为乌纱帽的两边有两个耳朵,这两个耳朵的骨架是由铁片和薄薄的竹片制作而成,只要有哪个大臣在打瞌睡站不稳的话,那么这个耳朵就会轻轻的抖动,很容易让皇帝发现是谁不用心,从而起到促进朝堂的作用。其次还可以避免大臣们在私底下小声交流,你想乌纱帽的横向长度差不多有三四十厘米,而朝中大臣本就很多站在大堂里面密密扎扎的,如果你想要同身边的人讲话,那么你就要转动头部,同时带动乌纱帽,使得乌纱帽两边的耳朵会打到周围的大尘,而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使得这些大臣只能和前后官员相互交流,不能够与周围的大臣私底下窃窃私语。一般不同等级的大臣都有不同的无纱帽,可以通过乌纱帽的区别来分辨官员的品级大小,一般乌纱帽上面都会镶嵌珠宝品级越高的珠宝则越多。
[create_time]2020-03-22 14:37:19[/create_time]2020-04-04 17:10:28[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2[alue_good]楼顶飞毛腿[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ad4b31c8701a18b5ab100308e2f07082838fe7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喜欢摄影从事摄影的人[slogan]喜欢摄影从事摄影的人[intro]1036[view_count]为什么古代的书生必须要戴帽子?
早在春秋时期开始,戴帽子就已经成为了中原文化区别于蛮夷文化的一种标志了,虽说经历了战国动乱的时期,但是行冠礼和对冠服的重视却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即使到了清初都还保留着这些文化,因为清朝开始剃发易服才导致逐渐丢失了这项传统文化。、很多时候我们会进入一个误区,总是看电视,认为只有书生才会戴帽子,其实不是的,基本上只要是成年男子,那都是要戴帽子的,这里说戴帽子有些不专业。应该说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要戴冠、帽、巾,这三个指的都是帽子,但是大多是针对汉族人的。1、成年的象征;古代男子都会在20岁的时候举行冠礼,和我们现在说的成年礼差不多一个意思,即使是平百姓民也要包裹头巾,所以古代人认为二十岁时弱冠之年。2、礼仪教化的象征;比如在重要场合下必须戴冠,而免冠则是表达歉意或者是在劝谏的时候,好比现如今我们如果很敬重一个人,你在他面前肯定是有帽子就摘帽子,有眼镜就摘眼镜。3、地位的象征;其实古人戴的帽子也很有讲究,士族才会佩戴冠、平民用巾、罪犯是不允许戴冠的。4、上面也提到过的,就是汉族民族的象征。不过这些礼仪到了清朝时期,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大家都留着长长的辫子,看起来光头的比较多文化不一样,导致很多人开始没有再佩戴冠、帽、巾,不过很多有身份地位的还是会佩戴的。而这些所谓的冠、帽、巾也在不断的演变。
[create_time]2019-08-13 10:31:54[/create_time]2019-08-27 00:00:00[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6[alue_good]我姓空山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d840341.SLE0AuQ20ttBib7hNlX5zA.jpg?time=6913&tieba_portrait_time=6913[avatar]TA获得超过716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75[view_count]撷芳主人的主要作品
《Q版大明衣冠图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出版) 《末世的爱情标本·三言》插图部分(繁体 台湾大块出版 2010年9月) 《明代妇女的䯼髻头面》《徐显卿“衣冠传”——《徐显卿宦迹图》中的明代服饰》《图说明代宫廷服饰(系列)》《“祀天祭时则黄袍”略考》《龙蟒之争——明代高等级服饰纹样的使用与僭越》《明代祭服图考》《明代冕服图考》《明朝梁冠复原推测》《明代大帽浅谈》《明朝革带制作研究》《明代“忠静服”和“行衣”》 《Q版大明衣冠》《明代宫廷服饰系列》《明神宗冕服复原像》《明神宗皮弁服复原像》《孝端显皇后翟衣复原像》《孝端显皇后大衫霞帔复原像》《孝靖皇后袄裙复原像》
[create_time]2016-05-28 03:29:47[/create_time]2016-06-08 05:50: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秋千万重山512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e14b314.JeM0sFt92TVovvthp8IVBQ.jpg?time=9725&tieba_portrait_time=9725[avatar]TA获得超过8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1[view_count]撷芳主人的介绍
网名:撷芳主人 姓名:董进性别:男星座:牧羊座籍贯:湖南省株洲市爱好:服饰史研究、历史、考古、古典文学、红学、昆曲、京剧、漫画、手工艺制作。职务:“大明衣冠-中国服饰史论坛”创办人、明代帝陵研究会特邀会员
[create_time]2016-05-28 03:23:40[/create_time]2016-06-08 04:53: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颠神3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28da643.yAHzx8Ufc09IQTTqtslJjQ.jpg?time=3672&tieba_portrait_time=3672[avatar]TA获得超过28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9[view_count]有没有关于汉服的书籍?
1、《汉服归来》《汉服归来》是一本介绍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书籍,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2、《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是知识产权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筱燕。3、《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是2011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山。本书对中国历代的服装,刺绣,染织等进行盘点,并加以解释。4、《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里面有对汉服的介绍,由商务印书馆于2011年12月1日 出版的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图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作者是沈从文。5、《中国服装史》《中国服装史》是1999年04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梅。本书按时代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现代的服饰艺术发展演变史,包括服饰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等。
[create_time]2022-12-19 10:50:20[/create_time]2023-01-03 10:50:2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1[view_count]可以介绍一下汉服有关的知识吗?
✍汉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民族传统服饰。随着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汉服的形制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时至今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汉服在款式,材质,设计,上也做出了许多改良。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有关汉服的知识吧。————什么是汉服,汉服的定义 ●汉服是从汉至清末,在汉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的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各朝汉服的形制特点 ●唐代——丰美华丽唐代女装主要由裙衫,帔(pei)等构成,流行穿半袖,间色裙,仕女出行往往头戴帷( wei)帽。盛唐以来衣裙渐宽,裙腰较高。唐代男装盛行圆领袍,领口外翻,腰系蹀躞( die xie)带。 ●五代十国——文化交融五代女装大胆浓艳,衣裙宽大,贵族妇女极尽夸张奢华,妆容精致考究。五代君王的衮(gun)衣,以龙、虎、云等纹饰突显身份地位;官服沿袭唐制,改扎头巾为戴帽子。 ●宋代——清丽婉约宋代女装设计和配色趋向清新典雅,以窄瘦、修长、清奇为美。女子爱穿褙子,男子喜穿氅( chδng)衣。宋代皇后的祎(yi )衣,皇帝的通天冠服,是只在册封,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穿的贵重服饰。 ●明代——共谱华章明代女子流行披风或比甲,搭配长衫袄或马面裙。明代飞鱼服、麒麟服、斗牛服、蟒服为四大赐服,象征着荣宠和身份;官服则以方形补子区分不同的官员品级。由此可见,汉服的纹饰,颜色,款式等处处都是学问,细节深处更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上面的解答,你对汉服的了解是不是又多了一点呢?————汉服的基本特征 ◆交领右衽: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典型特征。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即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为右衽,呈现为Y字形。 ◆褒衣广袖:汉服袖型大多是宽袍大袖,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袖宽且长” 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也有较多的小袖和短袖的款式,多见于参与劳作的庶民服装和将士的戎装等。 ◆系带隐扣:汉服通常是使用系带来固定衣服,而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显露在外面。 ✨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在文化交融的浪潮中遗失初心,更不能忘记汉服里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气节。
[create_time]2022-09-03 22:35:24[/create_time]2022-09-14 14:34:49[finished_time]7[reply_count]6[alue_good]是支同学吖[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568789666,592497132&fm=3012&app=3012&autime=1689993078&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534个赞[slogan]北京大学[intro]737[view_count]32-小说创作之历代服饰资料参考(七)明朝服装(6)
百姓妇女常用服装有 衫、袄、帔子、褙子、比甲、裙子 等,款式与宋代相仿。
贵妇多穿正红色大袖的袍,而普通妇女 只能 穿 桃红、蓝色、紫、绿 及 浅淡色彩 的。普通女子衫襦皆为右衽,唯有褙子采用直领对襟、小袖样式,与贵妇们的大袖对襟形式相比,显得简单、实用。女裙的色彩偏向浅淡, 明代晚期 女子多穿 白色裙 。
1)襦裙
明朝妇女的襦裙与宋朝无大差别。
明朝中晚期 ,妇女的襦衫开始 使用纽扣 。
年轻妇女的腰部加了一条短小的 腰裙 。襦衫多为交领、长袖、衣短。裙子颜色浅淡,有纹饰,但不明显。
2)袍衫
百姓妇女的袍与衫的特点是 低领、大襟 或 对襟、窄袖 ,领、袖处少有花边,袍长及足,衫相对短小。
明朝中后期,青年妇女盛行穿 比甲 ,露出里面衣服的袖子,形成一种清新的着装风格。
明朝规定百姓妇女的袍衫 只能 用 紫色 、 紫绿 、 桃红 、 蓝白 等间色或 浅淡颜色 ,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也不得使用金绣花纹。
3)水田衣
水田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而成的类似袍的衣裳, 形似 僧人所穿的 袈裟 ,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 形如水田 而得名。
水田衣简单而别致,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据说在唐朝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有“ 裁衣学水田 ”的描述。
明代的水田衣与今天戏曲服饰的“ 百衲衣 ”(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1)发式
明朝初期 妇女的发式,基本以 宋元时期发式为主 ,发髻变化不大。
嘉靖以后,发髻有很多变化,曾流行过“ 桃尖顶髻 ”“ 鹅胆心髻 ”“ 堕马髻 ”“ 金玉梅花髻 ”“ 金绞丝灯 ”“ 桃心髻 ”“ 笼髻 ”等发型。
所谓 桃心髻 ,是妇女将头髻梳成扁圆形状,在发髻的顶部,装饰由宝石制成的花朵作饰物的发髻。
明朝中后期 ,发髻花样不断翻新,有的把发型梳高,远远望去如同男子的幞头一样;有的返朴思古,模仿汉代堕马髻,梳头时将发朝上卷起,挽成一个大髻垂于脑后。在明代画家的仕女图中,可常见这种髻式。
假髻 依旧在贵族妇女中流行,并根据不同喜好插有各种发簪、挂饰,如簪珠翠发饰、珠玉发簪及发钗。
百姓女子也喜欢在发髻上插戴花簪 ,其质料随人而定。
明朝妇女有 戴头箍的风尚 。头箍由早期的包头布演变而来,所以头箍也叫 额帕 。额帕初期尚宽,后又行窄。女子戴额帕不仅束发,还是头上的一种装饰。冬季用较厚的锦缎制成,夏季则用较薄的乌纱。额帕宽2~3寸,长4~6寸,用时由前向后裹于额上,至后再复向前做结。
明朝末年,妇女简化额帕做法,用较厚的夹衬黑锦帛制作,又称为 乌兜 ,使用时比较便捷。
明人沈石田诗“ 雨落儿童拖草屦,晴干嫂子戴乌兜 ”中的“乌兜”即此物。
富贵权豪之家的妇女要在头箍上点缀金玉珠宝翡翠作为炫饰。额帕后来用全幅料制成,斜折后阔3寸,裹于额上。
2)面妆
明代女子面妆在《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里没有提及啊,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些资料,补充一下。
先来看一个明代大咖,在电视剧里他牛逼上了天,历史中的他却苦逼成了狗,从他的画中可以一窥明代女子的面妆, 他就是——唐寅 。
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他笔下的女人们:
从这些绘画中可以看到这些女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妆 、 很 、 厚 !
但是相比唐宋时期夸张的妆容,明代的妆容还是比较朴素的,也和现代比较接近。
她们的粉不涂全脸,而是涂在最重要的三个部位: 额头、鼻尖、下巴,也称作“三白法”( 这个沿袭了唐宋时期的“三白妆” ) 。就像我们现在打高光一样,把粉涂在这三个部位,一下整个脸都立体了起来。可能是T区容易出油,所以她们都涂得特别厚......
一个冷知识 :明代的妆粉是 用 大 米 做 的, 可以吃 !也有重金属做成的粉:铅粉,水银粉...虽然持久度好,但是长期使用会让皮肤发青、中毒。还有很多植物做成的健康粉,比如珍珠粉和玉簪粉。玉簪就是玉簪花,而珍珠粉不是真的珍珠,而是一种茉莉。在妆粉中加入花朵,不仅健康,还自带香味儿。
我们现在流行浓眉大眼,割双眼皮,画一字眉。但是在明代,浓眉大眼是要被人嘲笑的。
她们流行“细”!
眉型,喜欢细长的“柳月弯弯”眉。眼睛,喜欢细长的丹凤眼。
在明代,口红称为: 口脂 或 唇脂 。总体可以分为两种: 绵胭脂 和 油胭脂 。
而明代流行用绵胭脂,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姑娘坐在镜子前,拿张红纸,放在嘴上一抿的那张“ 口红纸 ”。
明朝妇女的鞋履基本沿裘前代旧俗。
按照汉族的习俗,妇女从小就开始缠足,小脚妇人穿的鞋称为“ 弓鞋 ”,以香樟木为高底。
老年妇女则按习惯多穿平底鞋。
王公贵族妇女喜欢穿凤头鞋,即鞋头以凤纹为饰,加绣或缀珠。
庶民和贵族的鞋子款无太大区别 ,百姓女子中以尖形上翘的 凤头鞋 最为流行,凤头鞋通常要在鞋面或两侧刺绣,形成精美的图案。
明时女鞋中还出现了鞋底长达 7厘米 的 高底鞋 。这种鞋底后部通常装有 4~5厘米高 的圆底跟,以丝绸裱裹。
(摘抄自书籍《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
[create_time]2022-07-02 22:09:05[/create_time]2022-07-11 06:13: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2[view_count]
28-小说创作之历代服饰资料参考(七)明朝服装(2)
明朝对文武官员的服饰规定过于严厉、细致,最能代表官服制度的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定制的官服形制,以后的修改都在此基础上进行。
明朝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 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燕服、赐服 等。
1)朝服
凡 庆成、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 等场合,文武官员都要穿朝服,即传统 梁冠 ,穿 赤罗衣 , 青领缘白纱中襌 , 青缘赤罗裳 , 赤罗蔽膝 ;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
以 梁冠 上的 梁数区别品位高低 。(见下面“常服”附图:明朝规定的品官服饰内容及图案)
嘉靖八年 (1529年)将朝服上衣改成赤罗青缘,中襌改成白纱青缘,下裳赤罗青缘,前3幅后4幅,每幅3褶裥,革带前缀蔽膝,后佩绶系而掩之。
万历五年(1577年)令百官朝贺,不准穿朱履;冬季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一品: 冠七梁,不用笼巾貂蝉。革带与佩俱用玉。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玉。笏用象牙。
八品九品冠: 一梁,革带用乌角,佩用药玉,绶用黄绿二色丝织成鸂鶒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铜。笏用槐木。
2)祭服
祭太庙社稷等场合 ,文武百官要穿祭服。
一至九品 ,穿皂领缘青罗衣,皂领缘白纱中襌,皂缘赤罗裳,赤罗蔽膝。
三品以上 者去 方心曲领 。冠带佩绶同朝服。
四品以下 去佩绶。
嘉靖八年 (1529年)规定在祭历代帝王时可穿大红蟒四爪龙衣、飞鱼(龙头鱼尾有翼的图案)服,戴乌纱帽;祭太庙社稷时,穿大红祭服。
3)公服
官员 早晚朝奏事、谢恩、见辞 等活动时要穿公服。
团领衫、腰束带。腰带有銙,官位不同,跨的数量与材质也不同。
一品 腰带上的 銙 用 玉 , 二品 用 雕花犀角 , 三品 用 金银花 , 四品 用 素金 , 五品以下 用乌角( 牛角 )。
公服的团领衫的形制是 盘领、右衽 ,衣料用缎织物或纱、罗、绢,袖宽三尺。 一至四品 为 绯 色袍, 五至七品 为 青 袍, 八、九品 是 绿 袍。( 天啦!这个要搞晕啊! )
4)常服
常服指日常办公时的服装,即 头戴乌纱帽 、 身穿圆领补子服 、 右衽、束带 。
补子服 的前胸、后背处绣禽鸟与走兽图案以 区别身份 :
文官 绣禽纹,袍略短; 武官 绣兽纹,袍略长。
文官 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 公、侯、驸马与文官相同 。
武官 袍长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官吏办公时要穿皂革靴。
补子服的源头可追至武则天时的以袍纹定品级。
明朝文官: 一品绣仙鹤 , 二品绣锦鸡 , 三品绣孔雀 , 四品绣云雁 , 五品绣白鹇 , 六品绣鹭鸶 , 七品鸂鶒 [xī chì], 八品绣黄鹂 , 九品绣鹌鹑 ;杂职官绣练鹊;监察与执法官吏用獬豸;
武官: 一、二品绣狮子 , 三、四品绣虎豹 , 五品绣熊罴 , 六、七品绣彪 , 八品绣犀牛 , 九品绣海马 。
补子服 要系上有銙饰的金玉带。跨是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铁、犀角等制成。补子服已成为典型的明朝官员服装,如今的传统戏曲所采用的官服基本是明朝的补子服形象。
衣冠禽兽 这个成语,顾名思义就是穿着衣帽的禽兽,一般用来形容品德败坏的人: 徒有人类的外表,却做着禽兽一般的事。 这个成语其实一开始是褒义词!
《大明王朝1566》里有这么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
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郑泌昌
另外, 公、候、驸马、伯 区别于文武百官,他们用的是 麒麟、白泽 。
明朝的服饰实在过多,这章也讲不完“品官服饰”,留到明天讲~
(摘抄自书籍《中国服装简史》王鸣 著)
[create_time]2022-06-04 10:08:40[/create_time]2022-06-18 07:55: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