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事件

时间:2024-05-02 07:31:24编辑:奇闻君

潘汉年的人物生平

潘汉年 (1906—1977),江苏宜兴归径乡人。1906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等。1936年, 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 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1982年8月,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开恢复潘汉年名誉。

[create_time]2016-05-09 14:32:34[/create_time]2016-05-21 22:35: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6[alue_good]改乐sd[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ca1ca1e.aRtOS1B1dYcm3gEqGZCO6g.jpg?time=3659&tieba_portrait_time=3659[avatar]TA获得超过16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95[view_count]

潘汉年的简介

潘汉年,190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潘汉年是我党历史上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潘汉年忠实地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领导对日伪的情报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获取了日伪军事动向的重要战略情报,并建立了从上海到淮南、苏北解放区的地下交通线,在“皖南事变”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保证了上海与解放区的人员和物资往来。1949年,潘汉年参与了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义。潘汉年在香港与中航总经理刘敬宜见面,对他们的行动给予积极评价,指出起义的光明前程,并就起义的细节进行了策划。扩展资料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指出:“潘汉年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是有很大功劳的”。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潘汉年

[create_time]2019-09-14 04:27:57[/create_time]2011-12-24 10:23:06[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81[alue_good]杨叔说娱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5fa7388b7651cc47ab7eb2d9e86dbe73.jpeg[avatar]专注娱乐点评,分享娱乐。[slogan]专注娱乐点评,分享娱乐。[intro]32741[view_count]

潘汉年生平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1977年4月14日),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著名特工,作家。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77年4月14日病逝。

[create_time]2017-03-06 19:21:54[/create_time]2017-03-21 19:15: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4[alue_good]佛手1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a5030ce.oLbubniZZUEkS6eHwpE8PA.jpg?time=4247&tieba_portrait_time=4247[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13[view_count]

潘汉年的历史评价

潘汉年同志的一生,是有大功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他对党忠诚、原则坚定,才华横溢、机智果敢,所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最广泛,包括文化、军事、政治、经济方方面面,并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在深入开展团结党外朋友,争取中间势力,特别是开展上层统战人物工作方面,潘汉年同志成绩卓著,表现出高超的政策水平、卓越的组织才能、一贯的民主作风和真切的朋友之情。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通知》宣布:“撤销党内对潘汉年同志的原审查结论,并提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判,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追认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凡因“潘案”而受牵连被错误处理的同志,应由有关机关实事求是地进行复查,定性错了的应予平反,并将他们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困难等善后问题,切实处理好。” 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指出:“潘汉年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有很大功劳的”。

[create_time]2016-05-09 14:32:32[/create_time]2016-05-21 22:35: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7[alue_good]村里那点事TA佨[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6c83a6c.dXKuwzIsNIR1nM0972ctzA.jpg?time=3662&tieba_portrait_time=3662[avatar]TA获得超过30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40[view_count]

麦家的小说《风声》是虚构的还是有真实原型?

麦家的小说《风声》是有真实原型的。《风声》缘起于小说《暗算》面世以后,上海的一位大学教授特意找到麦家,谈起了其父早年类似于《暗算》中的“捕风者”的经历,真实的经历比《暗算》描写得更精彩。由此引发了麦家的创作冲动,据此他创作了小说《风声》。《风声》的艺术特色:《风声》具有密室小说的游戏要素。身处其中的人各自为战,人心隔着城墙。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人人自危。在捕捉与逃逸的游戏中,穿插着个人的生活经历,展示着个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小说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智慧超群,他们可以破译复杂的情报密码,却难以破译命运的密码,无一例外都受到无形命运的主宰。即使设局者肥原、张司令之流,表面看主宰着别人命运,但他们不过身陷更大的局中而浑然不觉,最终难脱命运安排。麦家的叙述策略使得原本远离世俗的故事有了更多人性内容,从而使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这有力地丰富了小说情节,深化了人物性格,也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增加了小说阅读的快感和吸引力。

[create_time]2021-12-15 15:15:38[/create_time]2021-12-22 18:40: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小小鱼鱼爱旅游[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91088b6adb47ebe79f1af3c7ae7a4f1.jpeg[avatar]专注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旅游小常识[slogan]专注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旅游小常识[intro]10380[view_count]

麦家的小说《风声》是虚构的还是有真实原型?

应该是虚构的吧。 看了一篇文章说风声原著的漏洞。风声的情节和人物安排大致和同作家的《暗算》第三篇《捕风者》相似,既然是同一个模板,我觉得暗算时间早,风声时间晚,这样说的话风声不可能是真实的,或者说不可能是这些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 看完小说就开始各处找原型,一个没找到,结果还看了不少解析。我现在真的怀疑风声中下篇里的到处探访真相的“我”都是不存在的。

[create_time]2021-03-15 15:56:31[/create_time]2021-03-22 16:38:44[finished_time]58[reply_count]1[alue_good]新自然资源吧[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674636411,956403287&fm=3012&app=3012&autime=1689178903&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196个赞[slogan]可爱[intro]5575[view_count]

怎样评价电视剧《伪装者》?

《伪装者》能在一堆“抗偶剧”(抗日谍战偶像剧)中脱颖而出,胡歌是关键,且剧里所有的人戏都好。剧里每个人物的背景、线索、权力都如那千丝万缕的结,缠在一起。明家三姐弟的亲情从大姐独断、分裂再到愈合,明台和明楼立场如何对立,汪曼春和明楼的爱与恨,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大的“伪装者”,但细节上处理得有情有调,没有落入俗套的狗血,也没有用力过猛。于公于私,这都是本年度业良之作。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UT-ndPrHCESVf1SHFG9LA?pwd=sra4 提取码:sra4《伪装者》塑造了明台和王天风这对师徒的可贵情感,师傅刻板严谨,徒弟随性骄纵。让大家以为偏执的王天风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不想他却能迁就明台,为他单做一碗汤。面对总是将自己置之死地的严师时,明台也会偶尔狡黠行事,反将师傅一军,故事总能在意料之外开展,又能合情合理的收尾,二人不多的戏份拳拳到肉、毫无附赘,相比之下,剧中所涉及的儿女情就绵软了许多。

[create_time]2022-10-11 21:37:29[/create_time]2020-04-03 21:51:04[finished_time]1339[reply_count]0[alue_good]职场小菜鸟0L[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52a4ede.5kzdCvYIGpXDEC6UHYLufA.jpg?time=3243&tieba_portrait_time=3243[avatar]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809[view_count]

伪装者大结局是什么?

大姐被敌人枪杀,三兄弟都活着。《伪装者》结局:1、火车站营救行动失败,大姐惨死藤田方正枪下;2、明台强忍丧姐之痛撤离上海,撕心裂肺的哭喊仍声声在耳;3、明楼、明城则孤单留在原地,继续潜伏,继续伪装假面为新政府效力。明诚的真实身份是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少校副官,另外也是明家的管家,明楼的秘书,和明楼明台亲如兄弟。明诚虽然是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的少校副官,但是因为明楼的关系,也算得上是共产党那一伙的。明诚结局并没有死,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大少爷明楼,明诚知道明楼的所有事情,但是从头到尾都是效忠明楼的,没有叛变。扩展资料:明家四姐弟的命运走向,无疑是《伪装者》大结局的最大看点。经历了明台狱中受虐假死、明楼明镜雨中撕脸争执、明镜被绑架等众多虐心情节之后,许多观众都已经有些支撑不住,纷纷留言“请编剧大大手下留情”,给明家姐弟留一个完整幸福的家。但悲剧的是,显然他并没有听到大家的声音。对于这样的结局,不少观众都表示太过虐心,难以接受。“不能在大姐转身的瞬间就开枪吗?我觉得大姐可以救的啊!气哭我了”、“不想让大姐就这样走了,没有了大姐,谁来心疼明家三兄弟?”、“但国之将破,家又何全!在那样的年代里,团圆美满注定只能是奢望”

[create_time]2022-10-25 05:39:04[/create_time]2022-11-01 00:39:1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教育贾雯老师[uname]https://wyw-pic.cdn.bcebos.com/b21bb051f8198618f726e31258ed2e738ad4e6c7[avatar]医师[slogan]毕业于北师大,硕士学历,党员,高级教师。[intro]3623[view_count]

黄金大戏院的介绍

黄金大戏院 位于上海金陵中路1号。由黄金荣创办,民国19年(1930年)1月开幕,初映电影继演京剧,民国26年由金廷荪、孙兰亭等海上名票经营,先后邀京剧四大名旦及马连良登台献艺,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学生常在此演出。

[create_time]2016-06-02 05:08:48[/create_time]2016-06-17 02:37:5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1520LK梵音34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847820.qkYGzxdgfevxkefncXt5hA.jpg?time=3620&tieba_portrait_time=3620[avatar]TA获得超过43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9[view_count]

几进几出敌军司令部,利用情报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使芦苇荡成了敌人的坟墓的人是谁啊?

  不知道是不是:
  袁殊,1911年出生于蕲春蕲州镇东长街,又名学艺、军光,化名曾达斋。

  1929年到日本留学,专攻新闻学,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创办《文艺新闻》。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红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

  1931年10月,年仅20岁的袁殊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情报系统的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开拓情报来源。1937年4月,袁殊加入了青洪帮,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此后,袁殊成为和中统吴醒亚、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社会帮会都有一定联系,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情报人员,巧妙地利用这种多重身份广开情报来源,上报给*中央,为当时地处苏区、消息相对比较闭塞的*中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抗战爆发后,由戴笠亲自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后根据组织安排充当“汉奸”,打入日本谍报机关,出面组织“兴亚建国同盟”,并以此为招牌,秘密组建新的情报据点,将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了延安。袁殊从“岩井机关”获得的重要情报有:

  ⑴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

  ⑵1941年6月13日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报告,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央表示感谢。

  ⑶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等。

  1945年10月7日,袁殊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秘密到苏北解放区,并于1946年重新履行入党手续,结束了长达14年的地下生活。

  1949年2月,又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工作。

  1955年4月,因潘汉年案株连而被捕入狱。

  1982年又因潘汉年*而*。1987年,袁殊因病逝世,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31年10月,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立即转入了特科的工作。按照地下党负责人的指示,1932年春,通过表兄、黄埔一期的贾伯涛的关系,袁殊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子吴醒亚,打入了中统内部。后来他由吴醒亚介绍,成为新声通讯社的记者,从而可以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了解与结识许多人并且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

  当时,中日正在谈判,谈的是货币兑换率与关税问题,这自然成了新闻界的抢手货。由于袁殊有岩井渠道,消息又快又准,这位“涉外”记者立即成了红人,连吴醒亚对他都刮目相看。过了一段时间,岩井便开始每月付袁殊200元的“交际费”,这样,他又成了日方的情报人员。自然,是得到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的批准——成为了“三重间谍”。不久,岩井又安排袁殊到了日本。

  回国后,袁殊即与冯雪峰联系上。1937年6月,潘汉年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从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区,在潘汉年的导演下,袁殊成功地演出了一场场出色的情报战。

  冯雪峰建议他以青帮身份“找杜月笙想想办法”,办起了时事刊行社。当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笠一时找不到熟悉日本问题、又有相当的日本关系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个叫袁殊的日本留学生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戴笠听了很高兴,于是亲自登门拜访。

  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

  戴笠给袁殊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坚持留在上海,不管时局有怎样的变化。就这样,袁殊又多了一个身份:军统,加上中统、青红帮、日伪,以及货真价实的*秘密身份,则是五重身份了。这在中国情报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最多面的间谍了。

  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首先是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毕竟是国共合作时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

  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置生死于度外,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深入到了日军阵地侦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我方避免了很大损失。

  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了下来,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枪杀臭名昭著的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爆炸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1937年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一个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组”,袁殊自然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当然,这事不仅潘汉年知道,军统也是知道的……由于袁殊迭立奇勋,戴笠把他召到香港予以奖励。在香港,袁殊还见到了潘汉年。

  辉煌的战略情报

  在香港,袁殊接受戴笠两项任务:一是暗杀李士群;二是深入日本关系,交换和平意见。袁殊回到上海,同军统潜伏人员策划爆炸李士群的巢穴76号。没想到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等人叛变,把他给出卖了。后来,袁殊被作为“外务省情报人员”,引渡到了岩井那里。

  根据潘汉年指令(事实上,是中央的具体部署并研究批准),袁殊向岩井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部,“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

  潘汉年借岩井之名,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除了掩护一个电台外,更重要的,则是出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考虑。

  在日伪与顽固派的夹攻下,隐蔽战线工作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深入敌人内部。在这之前,潘汉年已派关露打进76号。有袁殊进入了日本人活动的圈子中,对获取情报也就更加有利。延安由于远离情报中心上海,正急待掌握日本大本营动向及日、汪、蒋三方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的微妙关系与变化。于是大量情报发往延安。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陈孚木与袁殊一道,作为“兴建运动”的代表,应邀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是组织这一访问的主角。吉三郎向陈、袁透露,当前的国策,是准备诱降蒋介石,建立一个以日本国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这一消息,让袁殊为之一震。

  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表明,日军南进,已是确定不移的战略决策了,潘汉年即告延安。

  在欧战全面爆发之后,苏联始终担心腹背受敌。在有了确定日军南进的情报后,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到西线。

  自1939年到抗战胜利,袁殊从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无疑是与他的智谋与出色的活动分不开的。当然,这期间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栗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

  后来,袁殊又担任了一系列伪职,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他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

  1945年初,袁殊辞去了伪教育厅长等职,仅留下一个上海市参议的名分。“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国民党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抗战有功人员袁殊”,立即变成了“*汉奸”,军统对袁殊下了通缉令,并派人去苏州抄家。

  “双十”协定后,袁殊随军北撤。华东组织部长曾山同志亲自找袁殊谈话,考虑到各种关系,让袁殊暂时改名,跟他姓——也证明是组织的意思,从此,“曾达斋”一直用了几十年。后来,他被任命为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定为旅级。

  最后的岁月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潘汉年每次到北京开会,两人都会见面。最后一次,即1955年,袁殊到北京饭店看潘汉年,潘十分伤感地说了一句:“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在潘汉年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袁殊也被捕了,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显然已不在人世了。


[create_time]2010-12-01 22:47:40[/create_time]2010-12-02 21:25:33[finished_time]7[reply_count]43[alue_good]zhnancy12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3159804.XavlkUV1rx3mI0aTCxhg8Q.jpg?time=2960&tieba_portrait_time=2960[avatar]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832[view_count]

香港大营救真实原型事件介绍 历史上又是怎样的故事

1942中共香港大营救
1941年底香港沦陷后,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滞留香港,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营救重任。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香港的地下党组织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各种力量,成功完成了这次被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抢救”的海外行动。

灭顶之灾

1941年12月8日凌晨,沉睡中的香港突然被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惊醒。紧接着,日本飞机向这座“东方之珠”投下了无数颗炸弹,爆炸声响彻全岛。当天,大批日军越过深圳河,冲向九龙。十几天后,英国总督杨慕琦在港督府扯起白旗宣布投降,香港沦陷。
香港这个战时的“世外桃源”,随着日军炮火骤至已不复存在。聚集于此的数百中国内地文人、学者、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本来是为逃避国民党顽固派的迫害而来此地,如今再次落难,随时面临着日军的蹂躏。
香港战事之前,日军就派遣了大量特务到这里,秘密侦察中国内地人士的活动行踪。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封锁海面和港九陆路通道,禁止任何非日军船只、车辆和人员出入,并在街头张贴布告,限令目标中的人士限期到日军司令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对于屈服者,将送往内地的沦陷区,为营造“大东亚共荣圈”服务;对于那些不屈者,等待他们的只有集中营和死亡。
然而,这批文化名人到港时间都不长,大多无本地亲朋,社会关系单一,加之又是社会名人,很容易在街市中暴露身份。面对生死存亡,他们无可奈何,只好东躲西藏,或者不停地更换住处,要想自行逃离虎口,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批中国社会的精英如遭不测,将是中华民族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特急电报

中共中央十分关注这批民主人士的命运。12月7日,受党中央指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两次急电香港工作的负责人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要求他们迅速做好应变准备,设法将聚居在港的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抢救出来,转往后方安全地带。
廖承志是革命元勋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共产党员,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潘汉年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中共中央代表,兼中央情报部华南情报局局长;刘少文是中央交通局驻港澳办事处处长。三人肩负着为党开展国际统战联络工作、情报工作和秘密交通工作的重任。
12月8日,在延安的毛泽东亲自给周恩来和廖承志、潘汉年发去电报,指示他们立即组织香港文化人、党的人员和交通情报人员向南洋和东江撤退。
12月9日,周恩来第三次致电廖、潘、刘三人,对大营救的行动路线作出具体指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估计菲律宾将不保,新加坡或可守一时,上海交通已断绝,香港人员的退路只有广州湾、东江和马来亚。”当日,他再次电告廖承志等人:“香港已成死港,如有可能,先至澳门转广州湾,然后集中桂林。”同时询问了撤退安置情况以及同新加坡、菲律宾的联络情况,吩咐派人帮助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等人离开香港。
随着香港战事的发展,党中央和南方局对身陷险境的朋友的命运更为担心。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恩来多次致电香港,询问营救进展情况,指导工作,直到香港的秘密电台人员撤离,才被迫中断了电报往来。

行动、行动

接到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后,廖承志等人立即投入营救行动。在周恩来的首封电报中,点名营救的第一人就是宋庆龄。廖承志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宋庆龄,劝说并保护她离开住处,在启德机场被日军攻占前几个小时,搭乘最后一班飞机飞离香港,前往重庆。
日军开始进攻九龙后,廖承志派乔冠华、叶以群将住在那里的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接到香港,进行了妥善安置。同时,他和刘少文、李少石以及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等人紧急开会,研究制定了营救工作的具体办法。他们一致认为,不论困难和危险多大,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任何代价完成任务。其具体部署是:先设法与困在香港的这批人士取得联系,帮助他们火速转移地址,秘密护送到党领导的港九游击队基地,再转往广东的惠东宝抗日根据地,最后护送他们去大后方。会议决定:由刘少文、梁广、潘柱等留港,担负具体的联络营救工作;东江游击队负责人尹林平,负责从九龙到东江游击区的人员护送和接待工作;廖承志、连贯、乔冠华,迅速经东江游击区前往惠州、老隆、韶关等地,布置地下交通线和联络站点,做好后期的疏散工作。任务布置妥当后,相关人员立即行动起来。
留港担负营救任务的刘少文,是我党情报和秘密交通工作的领导人,后来曾任南方局情报部部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等职。此时的他,以自己特有的细致和缜密,将营救脱险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一一考虑到位,包括寻找安全地方作为临时集中地,收集化装用的渔民、难民服装,花重金租用船只作为偷渡工具,接头的时间和暗语,发生意外如何应变等等。为确保安全,他还派潘柱全程预演了一次。由于大多数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此时都已躲藏起来,寻找他们犹如大海捞针。刘少文费了很大周折,才把他们一个个找到,接了出来。
负责探路工作的廖承志等人,由于日军戒严,二十多天无法出港。正当他们万分焦急的时候,1942年元旦传来消息,日军为解决粮食紧缺问题,近期准备疏散大批难民回内地。廖承志等听到消息后,第二天就化装成难民,混出了九龙关卡,随后在港九游击队员的护送下,于1月下旬到达广东韶关。一路上,他们边走边物色地点,开辟出了一条营救文化人士的秘密交通线。
1942年1月5日,大规模的撤离行动正式开始。一部分人走水路,从香港经长洲岛偷渡到澳门或广州湾,再分别从广东境内到达桂林。另一部分人走陆路,从香港偷渡到九龙,再分别经荃湾、青山、元朗或经沙田、大埔、粉岭进入宝安,然后经惠州、老隆到韶关,最后从这里转移到桂林或上海和苏北。不管陆路还是水路,都十分艰难,充满了危险,沿途不但有日伪设立的层层岗哨和关卡,还有海盗和土匪的打劫与侵扰。何香凝、夏衍等人都曾遇险,但是在中共地下党员和游击队员机智英勇的掩护下,均化险为夷。
作为华南情报工作的负责人,潘汉年在香港领导了一批情报人员。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正在上海活动。香港卷入战火后,他已无法返回香港直接部署这些情报人员的撤退转移及工作安排问题。由于情报工作必须以敌后为重点,他的情报班子不可能像在港的民主人士一样,撤到内地了事。
此时的潘汉年,人在上海,心系香港,他估计到了在港同志的种种困难,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借日本人之手解决这一难题。他首先做出将香港的情报力量一分为二的决定,一部分人撤往后方,一部分人转移到上海。在得到中央的批准后,潘汉年直接找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岩井英一,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
岩井英一,是日本外务省的情报人员,也是我党的利用对象。1939年9月,潘汉年派袁殊打入汪伪,任伪“兴亚建国运动委员会”主任干事。1940年初,经袁殊牵线,潘汉年以国民党宋子文幕僚身份、化名“胡越明”,同岩井会面。此后,双方协议在香港建立合作关系:由日方出资帮助潘汉年筹办《二十世纪》杂志,以此为掩护,搜集香港和内地情况。潘汉年指定张唯一等负责编写情报交给日方,对交给日方的情报都经过了严格、仔细的斟酌,内容以大后方情况为主,既不能太有价值,泄露党的秘密,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不能没有一点儿价值,让对方不感兴趣,实际上是一种诱饵。这是情报战场上一种特殊的政治斗争和谋略活动,不仅有利于党的情报工作,而且依靠这种合作关系,成功地掩护党在香港的情报机构和情报人员。
岩井对潘汉年的请求果然表示了同意,很快派自己的亲信德田和潘汉年的助手叶文津一同前往香港,找到日本驻香港领事馆寻求帮助。最终,在日本驻港外交人员的帮助下,潘汉年领导的情报人员顺利的从香港撤了出来。
伟大的奇迹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特别是隐蔽战线和抗日游击队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在100多天的时间里,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进步文化人士、中共地下党员及其家属,得以撤离香港,无一被捕,无一牺牲,全部脱险。
这批人士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章伯钧、彭泽民、张友渔、胡绳、范长江、刘清扬、梁漱溟、千家驹、胡风、金山、蔡楚生、王莹、司徒慧敏、端木蕻良、沙千里、金仲华、廖沫沙、黎澍、黄药眠、高士其、袁水拍、宋之的、于伶、叶浅予、丁聪、羊枣、戈宝权、萨空了、胡蝶、张唯一、恽逸群、陈曼云等。同时,还营救出了一批国民党军政官员及其家属,如国民党驻香港代表陈策少将、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夫人上官贤德等。还有英国赖特上校、京中校等近百名国际友人和英军官兵,这些人直接促成了抗战后期我党和美英盟军的情报合作。
就在这批文化名人脱险后不久,日军特务机关在敌伪报纸上登出了招降启事,点名“请”茅盾、邹韬奋等出来参加“共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活动。可是,他们却一个个神秘地“失踪”了,几个月后又安然无恙地出现在大后方和根据地,令敌人目瞪口呆。
1942年的这次大营救,是以无一损失的全胜完成了任务。这是中共隐蔽斗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其组织之秘密、周详无以伦比。茅盾先生称它是“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周恩来是这次营救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是主要组织者。这次营救工作充分证明了党的隐蔽战线忠诚于党、勇于担当、冒险犯难的革命精神和过硬的对敌斗争能力。张友渔、夏衍曾作诗赞叹道:
当年受命拯精英,虎穴深藏绝险情。
筹策偏多凭妙算,奇谋未少借神兵。
何惊狂寇张罗网,尽救文豪出贼城。
生死身同天下士,念公谁不为心倾。■


[create_time]2018-05-10 18:50:21[/create_time]2018-05-25 12:46: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6[alue_good]宣念鸟[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ae817e4.2qjV8Zd07H9zDMaCuuQO3A.jpg?time=4113&tieba_portrait_time=4113[avatar]TA获得超过61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49[view_count]

潘汉年是什么身份的人?

潘汉年(1906年2月 -1977年4月1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称“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create_time]2021-10-05 07:42:00[/create_time]2021-10-19 16:58: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2[view_count]

潘汉年是什么身份的人:

潘汉年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潘汉年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马克思主义者,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潘汉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期间,因内奸问题被捕。196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潘汉年是长期隐蔽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干部的内奸分子。1967年3月潘汉年又被重新收监复查被永远开除出党籍并判处无期徒刑。1977年4月14日含冤病逝。扩展资料:1982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通知》宣布撤销党内对潘汉年同志的原审查结论,并提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原判,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追认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凡因潘案而受牵连被错误处理的同志,应由有关机关实事求是地进行复查,定性错了的应予平反,并将他们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困难等善后问题,切实处理好。并且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指出潘汉年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有很大功劳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汉年

[create_time]2019-09-13 16:19:12[/create_time]2017-10-04 07:45:47[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1[alue_good]小小小聊生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753658f7bb4131f2931e788e6d1c3ad4.jpeg[avatar]专注解决生活中的小技巧[slogan]专注解决生活中的小技巧[intro]3655[view_count]

中国历史大事(1933-1934)

1933年
 1月3日 日军攻陷山海关。
  
1月10日 日本陆军部追加满洲方面预算3084万元。
  
1月10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阐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
  
1月15日 美国政府通告各国,不承认伪满洲国。
  
1月17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宣言,向一切进攻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提议,在停止进攻、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人民的条件下,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遭到国民党政府拒绝。
  
1月19日 日本收编东北伪军为地方警备队,分驻黑龙江各县。
  
1月31日 国民党政府将北平文物南迁,各界民众团体强烈反对,搬运工人罢工。
  
2月22日 日本以傀儡政权“满洲国”的名义,要求热河省内华军24小时内撤退。
  
2月25日 日军从通辽和绥中基地分三路进犯长城北部和东部整个地区,以及沿长城的一切重要关隘。
  
2月26日 上海总工会发表《告全国工友书》,提出要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厉行抵货,加紧抗日。
  
2月27日 侵华日军在沈阳南市场伪造民意,召开“市民大会”。预告到会者每人发给一包饼干,免费看戏半天。
  
3月3日 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以120余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
  
3月9日 日军向长城各口进犯。国民党29军冯治安师在喜峰口抗战,29军大刀队奋勇杀敌。王以哲部在长城古北口一带与日军激战。
  
3月11日 国民党29军赵登禹部在长城古北口与日军激战,重创日军。
  
3月27日 国联大会谴责日本在中日战争中为“侵略者”,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国联。
  
3月30日 关东军间岛辎重队日共党员伊田助男,用汽车送给中国共产党乐满游击队10万发子弹后,自杀身死,留下一张从笔记不上撕下的纸片。纸上写的内容是:我很想和你们见面,同去*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东满抗日救国游击军李延禄部在马家大屯将伊田助男掩埋,举行了追悼会,并将马家大屯小学改为伊田小学。
  
4月10日 蒋介石在南昌向其将领宣布: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
  
5月25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平津告民众书》,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平津,反对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北方军阀的新卖国”。《告民众书》揭露了国民党全权代表黄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出卖华北的秘密谈判,反对国民党对日妥协卖国、对内进攻苏区的不抵抗政策。
  
5月31日 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即《塘沽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军队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后也不得越过该线及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动等。
  
6月15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同盟军的政治、军事纲领。其主要内容是:外抗暴日,武装保卫察哈尔,收复失地;对日绝交,反对中央*签订《塘沽协定》等妥协外交,肃清卖国贼,没收汉*军阀一切财产及日货等。
  
6月24日 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军北征。先后收复被日军占领的保康、宝昌、沽源、多伦等察省失地。
  
7月7日 何应钦下令庞炳勋、关麟征、冯钦哉3路进攻抗日同盟军。
  
7月17日 冯玉祥通电,请南京政府取消《塘沽协定》。
  
8月1日 全国各界慰劳在东北抗日的将领马占山,捐款达2千万元,马在沪公布仅收到171万元。
  
8月3日 何应钦要求冯玉祥取消抗日同盟军名义,部队北撤,由佟麟阁暂时维持治安。
  
8月7日 日武官柴山与何应钦商谈,由日本关东军进攻抗日同盟军。
  
9月25日 国民党军开始“围剿”红军。
  
9月28日 国民党军队占领黎川,红一方面军一部受命赶到黎川西南,阻击敌人南进。
  
10月9日 红军第24师开始攻击硝石,连攻数日未克,后被迫退出战斗。
  
10月17日 国民党军南昌行营发出训令,要求各部队本着“战略攻势,战术守势”的原则,继续构筑绵密的碉堡封锁线,逐步推进战线。
  
10月9日 日本指使内蒙德王在百灵庙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妄图实现“满蒙独立”、“以华制华”的罪恶目的。
  
10月26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红军全权代表潘汉年和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及十九路军全权代表徐名鸿在瑞金草签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1月19日 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联合李济深等人在福建发动政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反蒋抗日,并与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停战协定。在蒋介石的军事进攻和分化收买下,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

12月11日 蒋介石以8个纵队向红军进攻,红军奋力反击。


[create_time]2023-02-17 16:44:18[/create_time]2023-03-04 02:46: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哲哥聊历史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bc5058.uDLqq7qJv72XkTo3E4qqOA.jpg?time=6618&tieba_portrait_time=6618[avatar]TA获得超过199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view_count]

上一篇:潘统衡

下一篇:潘虹电视剧